銀行推薦一款年金險,5年後每年可固定領取生存金,保費5萬多,這種保險能買嗎?

林正正172


我們通過銀行渠道買保險,首先你應當清楚的知道自己投保的本質是保險,與銀行的其他產品是不同的,銀行只是提供銷售保險的渠道而已!最大的區別就是銀行的存款業務可以選擇隨時取出,大不了如果是定期存款是損失了利息,但不會損失本金;如果買的是保險,在繳費期限內,而又需要錢時,想把保費全部沒有損失的取出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僅僅只退回保單的現金價值,即本金損失慘重!



所以,投保是長期規劃,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不用的閒錢!你有沒有五年持久戰的心裡準備呢?

至於5年後有規定的生存金可以領取,那麼,問題來了,可以領取多少,是領取100元,1000元,還是1000元呢?為了驗證,我們以一款保險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這種保險值得買嗎?

投保人30歲為自己投保,年交保費10000元,繳費年限5年:

這款保險產品的收益分為兩大部分:固定領取和分紅。固定領取包括特別生存金,年年生存金和養老保險金。此生存金是以生存為前提,只要活著就是可以領取的,並且是固定的,一定的!

分紅是未來的收益,是不確定的,是當年這款產品盈利的不低於70%分給客戶。保單計劃書演示時有低中高三個檔次,我們以中檔分紅演示生存總利益!

這款保險產品也是第五年末開始領取生存金,與題主的問題基本契合,更有可參考價值,保障至終身!



生存總利益有三部分組成,累積分紅,累積生存金和現金價值。

保單年度第1年,合計交保費10000元,被保險人31歲時,生存總利益是4747元,虧損5253元!

保單年度第2年,合計交保費20000元,被保險人32歲時,生存總利益是10698元,虧損9302元!

保單年度第3年,合計交保費30000元,被保險人33歲時,生存總利益是19660元,虧損10340元!

保單年度第4年,合計交保費40000元,被保險人34歲時,生存總利益是28264元,虧損11736元!

保單年度第5年,合計交保費50000元,此時已繳清保費,被保險人35歲時,生存總利益是37608元,虧損12392元!

保單年度第10年,被保險人40歲時,生存總利益是55838元,第十個繳費年頭時,總算拿回所有本金了,收益5838元,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1%!

保單年度第20年,被保險人50歲時,生存總利益是74256元,收益24256元,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4%!

保單年度第30年,被保險人60歲時,生存總利益是97773元,收益47773元,平均年化收益率是3.18%!


保單年度第50年,被保險人80歲時,生存總利益是166147元,收益116147元,平均年化收益率是4.6%!

保單年度第70年,被保險人100歲時,生存總利益是266467元,收益216467元,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18%!

保單年度第75年,被保險人105歲時,生存總利益是297858元,收益247858元,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6%!75年後,被保險105歲時,平均年化收益率是6.6%!值得買嗎?


保險點


先給你詳細說一下這類年金險的特點,然後,你根據自身情況去判斷。

1,這類年金險一般是終身持有才有好收益。

如果你只是想存幾年,以後還要提出來,這類年金險非常不划算。它是保險公司發行的,它的現金價值在最初的幾年很少。你存了5萬,如果就放幾年就拿出來,返給你的錢會少於5萬。這類年金險不是騙子,這只是它的特點,你要清晰。

如果,這5萬塊錢,你可以放一輩子,5年後每年都可以領生存金,這個生存金不算太多,但是,比利息要多,這點是肯定的。到最終的時候,本金還可以取出來的。

如果您有把5萬存放終身的打算。您可以來一份。


2,這類年金險,一般可以選擇一次性交清/3年交/5年交/10年交。現在,每年存2萬,存5年或者10年,當個養老金還是不錯的。


3,這類年金險。本金很安全,有保險法的保護,作為家庭抵禦風險的一款也是不錯的。比如,給孩子買了,並且選擇的是10年的。萬一家長出現非常嚴重的情況,以後的每年的保費就不用再交了,保險公司會給你交。能保證孩子的教育不受影響。從這點上看,也是不錯的。


這類年金險的整體年收益在2%-3%左右。和任何一款理財產品相比,都不算高。這點要清楚。但是,可以存住錢,還可以留給孩子一筆錢。基本上就是這些特點。


希望可以幫到你,有任何疑問,可留言。喜歡就點贊關注下,方便以後多多交流。


穩穩讀財


年金險不是不能買,要看買什麼?怎麼買?

目前中國大陸市場上靠譜一點兒的固定收益類年金險大多在3.5%左右,少數產品可達4.025%(後面會有更好的產品的數據對比)。

而蛋蛋的一位同事跟我說,在2000年初投保過一款中國人壽年金險,保證利率(預定利率)10%,特殊時代的產物,要到領取年金的年齡,這位仁兄要發財了。雖然那一年有錢人很少,投入的資金可能不多,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複利的威力是很誇張的!

但是,在我們這個年代,這種保證收益率這麼高的產品早就絕種,就不要再奢望了。餘額寶收益爆棚的年代,某些銀行保險還短暫出現過年複利6-7%的保險產品,但是都是5年期短期的產品,並不能實現長期、持續的複利收益,無法實現養老計劃。

香港 VS 大陸

為了實現長期、持續高收益 + 身故壽險 + 財富傳承

看看國際上百年曆史的國際保險公司,它們的同類保險產品和國內的產品對比,怎麼樣?

國內和香港兩款產品都是從孩子1歲開始,每年存101.2萬,交五年,5年一共交506萬,保終身:(看文末底部配圖)

注:這兩款產品,從某年開始,被保險人每年都可以選擇領取一部分錢(兩全險稱之為教育金、生存金也好、祝壽金也好,都是一個性質,就是分批返還一些改善生活),也可以選擇不領取,一直滾存。

為了簡單起見,我們看中途不取錢的情況下,如果5年我們給孩子一共存了506萬,孩子65歲的時候

香港 雋x的退保現金價值:2.99億(翻了59倍)實現後代億萬富翁的偉大使命

大陸 x安的退保現金價值:4114萬(翻了8倍)實現後代千萬富翁

為什麼收益率差多?

複利IRR即使1個百分點的差異,在後期的收益規模差異是巨大的,香港產品的長期複利率較高

投資渠道。內地保險資金渠道有限,只有低收益的債券、央票、銀行協議存款和少量風險高的股票為投資賺取收益。而香港保險業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保險巨頭雲集之地。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也是全世界頂尖的,又憑藉香港無外匯管制優勢可以來往全世界多種貨幣進行投資,渠道是面向全世界的,自然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比如:2015~2018年的3年間,美國股市每年均大幅上漲,而目前此一香港保險計劃之保費,60%投資於美國股票市場,因此這期間獲利豐厚,而另外40%保費投資於固定收益市場(美國國債和高評級公司債券)。

香港的保單可以是美元資產

美國金融危機後通脹控制在3%以內

懂經濟和金融的朋友都知道,美聯儲之所以之前一直鬧著加息、縮表,就是為了預防之前QE量化寬鬆造成的通脹風險,一般3%的年通脹率對於美國來說就是無法接受的,所以美金的抗通脹能力比人民幣會更好。而人民幣的通脹率(沒把房價統計在內)具體是多少很難講,我就不說了,各方說法不一,大家自有體會。

香港保險還有一個優勢:可以變更一次或者幾次被保險人的,也就是說這筆錢是一個家族財富的種子,只要國外保險公司不倒閉,可以兩代甚至四代人一直滾存下去,財富一直傳承下去。





蛋蛋愛財


來自馮馮小財迷(公號)的回答。

首先回答,年金險能不能買?

能!

然後回答,年金險適不適合你來買?

未必。

1.年金險先搞明白躉交還是年交,如果是年交且金額較高,是否能保證每年有足夠的現金流繳費?

沒有,停止,不買。

有,往下看。

2.躉交的話,一次性拿出來你資產的多少買年金險,這裡的資產指的是固定資產以外的,比如存款、理財、基金等等。

20%以內,往下看,超過20%,比如你有50萬要拿20萬買這個,打住。

20%以內,同時每年的繳費在你年收入以內,往下走。

3.繳費不會對現有生活產生影響的前提下,年金險的每年返還取出來是收益最差的,他給你看的收益率往往是不取回來轉投資的利率,你需要問一句:

如果不取出來直接轉投資,按照合同規定最低收益(絕對不超過3.5%),和往期一直結算的收益(讓她給你看往期每月結算收益)兩檔分別算,最後一把取出來摺合年利率多少。

如果這樣算年利率超過5%,我個人感覺可以買一點。

如果不到,沒必要了。

4.因為高收益的總是伴隨高風險,所以年金險和銀行理財等相比其實未必就不好,關鍵在於,要完全不影響你的現金流。

比如:現在行情這麼好,如果你想博取高收益,這部分錢拿不出來;

假設有一天想買房子,錢也拿不出來;

但是年金險也有一個好處,真的著急用錢,雖然退保不合適,保單貸款一般也有80%的比率,利率不會高於6%,比較划算。

希望對你有用。


馮sir的江湖


題主好。根據您提供的信息來看,這是一款五年期繳的年金險,能不能買,關鍵看合不合適您。

保險理財得屬性就是長期投資,享受複利增值得效果。設計好了,不僅能為自己規劃養老金、也能為孩子規劃教育金。

收益:和銀行儲蓄比較的話,目前保險理財的定格利率是按4.025%複利計息,相當於銀行的五年期大額存單的水平。重點是,不是您投資的保費增長,而是保費對應的保額進行增值,保額的高低和您選擇的繳費年限和被保人的年齡有關,鎖定五年期的話,被保險人年齡越小對應的保額越高,也就是複利增值對應的始點金額越大。

用途:收益是可量化的情況下,我們的支配和用途是自主選擇的。如您所說的,固定領取是一個方式,這樣在退休之後可以按月或者按年有一筆固定的收入;或者,在需要的節點進行部分支取,比如孩子留學、婚嫁、創業階段,都可以使用。

意義:保險的強制儲蓄功能可以鎖定這五年的資金留存,避免了無節制的消費和透支。始終不用來回週轉資金,尋求更高的收益水平,並且經濟下行期間銀行利率水平是下行的。五年結束繳費之後,本金就有保證了,之後的複利生息帶來的收益是可觀的,所以作為中長期投資來看,就實用性和安全性都是很好的選擇。

風險:任何一種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繳費期內變現將帶來的本金的損失,您必須個人承擔。同時,如果採用保險理財的方式建議您“貨比三家”,就像每家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同,保險理財的產品屬性和收益也各有不同。

希望答案能幫到您,歡迎您搜索“九雲輕生活”或者私聊、追問。

謝謝。


九雲輕生活


年金險的目標客戶群體是高淨值人群,目的不是財富增值,而是為了進行資產的安全配置。

保費只有5萬元的年金險,可以直接判斷為沒有價值。

高淨值人群購買年金險,額度5萬元低了點,每年保費10萬元算是起步價。

普通老百姓購買年金險,屬於完全沒必要。要想投商業保險,首先應該考慮保障型產品;要想理財,保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又偏低,應該選擇其他渠道和產品。

因此,本題的結論是——雞肋。


顏開財經


看怎麼理解能不能買?是敢不敢買還是值不值得買?

1.如果是是從安全性角度來理解能不能買,這類產品本質是保險,安全性肯定沒有問題,能買。

2.如果是從收益性的角度來理解能不能買,5年的週期真的對資產的增值有限的可憐,收益率跟其他理財產品收益相比並不高。

3.如果放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週期內,保險產品理財的穩定性還是可以的,如果期望在短時間內還想要較高的收益,不建議。

4.如果是作為家庭整體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沒有問題。


保險經紀人在線


不建議盲目買理財類保險。


1、慎重慎重慎重

太多表示自己被騙的了。

理財險是理財產品,跟銀行儲蓄的形式差別特別大,千萬別被忽悠了。


2、搞清楚自己的需求

保險的本質是保障,普通人最需求的基礎保障是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


3、弄清楚理財險的真相

買保險原則之一是先保障後理財。

還要弄清楚理財險的本質,不要被天花亂墜的話術套路了。理財險的本質保障是保底,在理財規劃裡,理財類保險是用於長期保底的財富分配,而不是用於追求收益的,講究收益的話理財險永遠比不上真正的理財產品。


4、生存金是個什麼東西

生存金是一筆陪伴終身的、安全的、確定的現金流。

生存金可以用於養老,但僅僅是保底部分。



我是保險經紀人,忠於客戶利益和職業操守!

更多保險基礎知識、保險產品測評、保險投保技巧請移步我的公眾號(壹保典)!


壹保典


銀行賣的年金險是銀保產品,就是銀行代銷的保險公司產品。買當然是可以買的,但是要充分的去了解一下,看看是不是適合自己。


年金險就是每年交一次錢,交幾年也就是交幾次,之後每年能夠領一部分錢,到期連同本金一起返還。這是一種中長期的產品,所以適合近期用不上的資金,以後做為子女教育金或者養老金。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買了這種年金險就不要退,一般都有10-15天的猶豫期,這個期間退保是沒有什麼任何損失的。但是如果超過猶豫期在退保,那就只能退回現金價值了,會損失一部分本金。很多人覺得我退錢了沒利息就算了怎麼本金都虧了那麼多,這不是坑人嗎?其實還真不是故意坑人,像是一般的理財產品沒有到期都是不能取錢的,所以說不到期就提前取錢,這部分損失肯定要是客戶來承擔,因為每賣出去一份產品,業務員銀行保險公司都會有提成,這部分錢也就是客戶的損失了。

那麼這種產品有什麼優點呢?這種年金險最大的特點就是保本保息,這個保本保息前提是到期以後,中途退保不算。壽險公司是不允許倒閉的,所以是絕對有保障的,銀行存款保險條例最多就是保50W,這個年金險是沒有上限的,非常適合長期的儲蓄。

在購買這種年金險的時候一般都會給加一個萬能險,就是一個複利賬戶,年金險每年給返的錢可以自動打進這個賬戶,實現二次升值。

在購買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條款,不要聽產品經理一面之詞,他們推銷產品的時候往往都是突出優點,不足之處一帶而過。

在這裡說的不夠詳細,如果想了解更清楚可以關注我,隨時解答疑惑,也可以根據具體產品算一下具體的收益!


雲慶財經


財智成功曾經說過,理財型的保險基本沒有投資價值,所以不要買。


保險最愛玩的是文字遊戲,最常見的套路是業務員誇大其詞,最後的收益往往2%左右,達到3%的可能性極低。但是不管哪種保險,中間退保損失可就大了,30%以上都是少說了。


至於一些搞笑的保險人士講著急用錢時保單還可以抵押貸款,說的好像貸款不需要利息似的。


先來看看網友們的案例:

每年交5萬元,假如按照貨幣基金4%左右的 年收益率,五年下來,本息合計至少27.5萬元。


依然是選擇貨幣基金,27.5萬元則能夠每年獲得1.1萬元利息。


也就是說,即使你每年拿1.1萬元,再過20年你的本金至少還有27.5萬元。


如果你買了保險,你每年拿到的錢一定少於1.1萬元每年,也許只有一年三五千元。


當時間延長到二十年的時候,本息越來越多,但是都讓保險公司賺取了,最後你的實際收益率一定在2%左右,連銀行的三年定期存款都不如。


即使只有一次性的存款5萬元,按照貨幣基金4%的年收益率來看,依然有每年2000元左右的收益。五年下來就是一萬元,但是如果是保險公司的話,也許五年後只能每年領取幾百元或者一千元。說來說去,錢被保險公司拿去投資賺取高收益,最後只給投資者分點湯水。


保險不全是騙人的,嗯,這樣說不容易讓賣保險的發瘋。


普通人,遠離理財型保險是最好的選擇。


錢在自己手裡,假如選擇一家利息高的銀行存五年定期,能有接近5%的年利率,不比保險靠譜的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