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藏友來喝茶,拿來一個玉豬龍,請問真假!問其是否與館藏對比自行總結鑑定?

答曰:未曾!

紅山文化乃古玉巔峰,心儀神往,借藏友品與館藏對比做學習交流,以增眼力!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1984年建平牛河梁遺址第地點一號家4號墓出土現藏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高10.3、寬7.8、厚3.

淡綠色,微泛黃,通體精磨,光澤圓潤。背及底部有紅褐色斑塊,背面的斑塊大,顏色尤重,且不夠光滑,疑為河磨玉的皮殼部分。龍體一側也有白色瑕斑,近耳部且有一道裂紋。龍體捲曲如環,頭尾切開又似玦。體扁圓而厚,環孔由兩側對鑽,孔緣經磨光,圓而光滑。背上部鑽單孔,孔緣不夠規則。獸首形,短立耳較大, 兩耳之間從額中到頭頂起短稜脊。目圓而稍鼓,但圓度不夠規則,吻部前凸,有鼻孔,口略張開。前額與吻部刻多道陰線,吻部五道,較深,鼻下兩道,鼻上三道。

這是紅山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類之一一玉雕龍中的第一件正式考古發掘品,對紅山文化玉器時代的最終確定,起到"一 錘定音"的作用。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小編說:這是正式出土報告中第一件玉豬龍。

其玉料為上等河磨玉,玉料熟滑可鑑,包漿滋潤醇厚,其玉質存有"冰片紋"為不可仿特徵之一,近耳部有一道裂紋,坊間鑑定為"驚裂紋",亦是不可仿之因素,背及底部有紅褐色斑塊,坊間見到類似的有"皮與沁"之爭論;該豬龍通體精磨,照片所限,表面不見明顯打磨痕,開口處也不見線切割或片切割痕跡,圓中心不見螺旋痕。

以下館藏玉豬龍大全,供賞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以上圖片選自郭大順《紅山文化玉器鑑賞》

30個館藏紅山玉豬龍,看到痴迷!

藏友藏品

與藏友交流:主要疑點1、皮嫩 2、工不對 3、差口氣

小編說:與館藏品相對比,觀者自有定論,小編以為,此豬龍雖不及館藏品"氣韻"生動,但亦小巧可人,自己佩戴把玩不失為一件佳品;藏友自己權衡。

玉豬龍在藏家交流中價格甚高、辨別也各有說辭,對其僅做交流,勸藏友不可被此物件綁架,用批判的心態審視手中的古玉,自我進行去偽存真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