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er:我為什麼主動離開投行

@CFAer:我為什麼主動離開投行

我們這一代人剛好趕上了改寫歷史的全球金融危機和硅谷的崛起,離開華爾街前往硅谷也是過去幾年在美國逐漸流行的趨勢之一。

我離開高盛香港IBD將近一年,在這裡冒著隨便被罵的心態實名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這個曾經一度是中國每一個家長所希望的兒女的歸宿。

也希望此答題能讓大家不去盲目地膜拜一些毫無意義的金融海歸背景,也不要因為自己在某個投行的廚房裡當了幾天刷盤實習生就到處宣傳自己是華爾街之子。

鄙人愚見,要分析人為何主動離開投行,首先需要理解人為什麼想要進投行。因為當這些進投行的動機被滿足和消失的時候,就是離開的開始。

我們在追求任何一樣東西時,都會有不同的動機,可以將他們分為兩類:理性和非理性。

理性動機主要包括:Pay(薪酬待遇)、Hours(工作時長)和Industry Outlook(行業未來發展)。其中Hours是一個負面動機。

1

Pay

(薪酬待遇)

如果投行的薪資和其他行業一樣,沒有人會想要進投行。高薪既表示了投資銀行的高門檻,同時又給從業人帶來了天然的優越感。

投行的薪酬體系和大部分其他行業不太一樣,年底獎金是浮動的,且佔據整體薪酬的比例可達平日薪水的100%,一方面讓公司在資金方面浮動可控,另一方面確保員工在獲得每年獎金前的全身心投入。

因此就算是要離開,也都是拿了年底獎金再走。投行的薪水到底有多高?其實只有發工資的人和領工資的人最清楚。

因為薪水是業內最為敏感的話題之一,包括獵頭統計的數字都是業內人士自報,但外資大行基本可以用“年薪百萬”來做為基層入行benchmark,隨後以每年兩位數百分比增長。

2

Hours

(工作時長)

進入投行前對每週工作100個小時、收到一封郵件就奔赴機場的工作狀態沒什麼感覺,可能會想體驗一把挑戰自我。但當超時工作和不可控的差旅成為常態時,你的內心可能是崩潰的。

Hours也是變為從業者之後最喜歡問及的、離開投行後最需要拿出來比對的硬指標,“The hours are so much better”為辭職後的常用句。能夠在hours上更人性同時pay更好的行業基本上只有PE(私募股權基金)和HF(對沖基金),但是去買方相比“離開”更像是登上了職場金字塔的更高一個階級而已。

當然,在投行裡多幹幾年hours也會逐漸變好(通常在VP級別以後),但始終會保持在一個相對高壓的工作環境下。Hours也是最快能夠辨認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行業的方式,不能適應的人會在實習期間或工作的前兩年內離開,而能夠適應的人會完全習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作息安排。

3

Industry Outlook

(行業未來發展)

金融行業曾經是發展最迅速、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業。在行業的增長期,即便pay和hours不是最佳,通常也有很多人前仆後繼的想進去,或者願意待下去繼續觀察,但金融危機改變了這一常態。

這裡順帶簡單講一下投資銀行近幾年的行業發展吧。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金融市場是高度關聯的,甚至可以說是一體化的(例如在美國受到監管的美資投行會把公司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到全球分公司)。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基本上全球金融服務行業一直處於災後重建狀態,而由於金融危機影響到了平民的日常生活(失業率上升),媒體對華爾街投行的收入開始大幅度曝光,也讓歐美政府在選民的強烈不滿下展開了許多強制監管政策。

投行一方面盈利能力下降(由於Volcker Rule規定需將自營業務剝離)、另一方面高級別banker的年終獎也被附加上各種條款(例如由原本的現金變為公司股票或分若干年付完),因此從一個基層投行員工的角度來看行業未來發展,會意識到其實投行已經告別了pre-GFC的鼎盛時期。

但是,大部分人進入投行的動機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所以以上這幾點只能構成入行之後跳槽的主要原因,而不完全能夠組成一個人離開投行的全部原因。因為無論是進還是出,能夠讓人持續為了一樣東西超負荷工作的最深層原因,永遠都是非理性的。

非理性動機主要包括:興趣、證明自己和逼格。

4

興趣

在金融行業中真正對金融擁有濃厚興趣的人是小眾。很多人並不是為了興趣而來,而是來了之後再去尋找自己對所分配到的行業組或產品組產生興趣。

就好比舊社會結婚後再想辦法愛上自己的配偶一樣,喜歡上了是福分,喜歡不上也是常態。這種情況在未入行的學生人群中更為明顯。

大家普遍都是為了薪酬和逼格這類比較膚淺的原因去應聘,而當被問到“你為什麼想要進投行?”的時候卻又根據面經法則必須表現出對於投行的濃厚興趣。

所以該問題所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最空洞的,例如“我很喜歡公司的人,他們都很聰明”、“我喜歡挑戰,每天起來上班都很興奮”、“我希望通過金融能夠幫助到企業實現價值最大化”等。

興趣決定了金融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個means(手段)還是一個end(目的)。對於真正對金融感興趣的人,它是個end,所以這些人就算離開投行也會選擇去其他更貼近興趣點的金融機構,比如買方、研究;真正走的都是那些把金融當成一種學習經歷或賺錢渠道的人。

5

證明自己

很多還算聰明的小孩大學畢業之後,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該幹嘛的時候,持續不斷地“證明自己”就成為了他們的奮鬥目標。

在西方,這種人可以叫做“Over-achiever”,翻譯成中文可以理解為拿了一輩子三好學生獎狀的人。但這種動力的缺陷就是它的保質期很短,獲得結果後就需要尋找其他的方式繼續證明自己。

另外,投行曾經是小部分人能夠進入的小眾圈子。而任何一個流行的東西,當所有人都瞭解它並追求它、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經獲取它的時候,它就不那麼酷了。#或許今天的互聯網創業也會慢慢淪落為此#

6

逼格

逼格可能是很多人不會承認的高權重決定因素。而它的主要來源是全球範圍內對整個華爾街、投行、金融界的標籤化和神話化。

就好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國說自己父親是軍人一樣,過去四五年最炫酷的一句話自我介紹,莫過於“I’m a banker at Goldman Sachs.”

在西方,從《門口的野蠻人》開始就有過無數本書和電影描繪華爾街一夜暴富的神話,而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公眾輿論也一步步墜落到《華爾街之狼》裡面演繹的短視和荒淫無度。

在中國,從曾子墨的《墨跡》開始,拉開了海歸精英登上華爾街舞臺的序幕,一代人誓死要穿著Armani的西服、拖著Tumi的拉桿箱、在機場VIP lounge用公司發的Blackberry飛速地回郵件、ThinkPad裡的Excel計算出下一個公司客戶的valuation range #用鼠標你就輸了#。

但越是荒唐的財富神話反而越激起了人們的嚮往,也成功將投資銀行推向"中國父母最希望子女進入行業排行榜"的榜首。

在這些宣傳中你看不到的是,Blackberry裡的郵件最經常回復的是“Will do”,Excel即使練成了鍵盤上的肖邦,最常計算的不是WACC,而是把昨天休市的股價更新到今天的股價然後粘貼到PPT裡。

逼格,始終是別人眼中的你。

一旦自己眼中的自己比別人眼中的自己更重要時,逼格就成了浮雲。離開投行並不只是換一份工作,而是改變生活方式。

這個生活方式可能看起來好極了(商務艙、五星級酒店、司機、秘書、一張讓人直視你的名片),但也讓你離真實的世界漸行漸遠,不可避免地高估自己的實際價值。

離開投行除了進入時的動機消失以外,還有一些沒有提到的重要維度,是入行之後才會體會到的,比如晉升機制和公司文化/人。

7

晉升機制

投行的晉升機制有一個嚴格的hierarchy,根據每一個人在業內的年份決定你的職位、薪資、以及話語權。因此投行裡不是看一個人的年齡,而是看人的從業齡,比如一個28歲的2nd year analyst可能需要聽一個26歲的1st year associate派活。

所以無論能力與否,在投行裡即便是天才,也必須一年一年地往上爬,其結果是入行越早越驕傲、越晚越吃虧。當然,偶爾跳槽可以加快爬的步伐,但在互聯網時代,“爬”依然是最貼切的動詞。

8

公司文化/人

公司文化誇的再好,實際感受到的還是每天一起工作的人,這些人是否carry了好的公司文化決定了每天工作的爽和不爽。這一點比較難進行客觀衡量。

因為有人會告訴你投行的人都很拜金、浮誇、亂,但我兩年中的同事並沒有讓我這麼覺得,儘管市場上這樣的人大有人在。這一點無法從公司、部門、城市這些層面去評論,因為真實體驗是細分到每一個組的。

有些人運氣很好,碰到喜歡也喜歡Ta的團隊,而有些人會因為人的不合而迅速跳槽或轉行。對於在其他方面並不是非常強求的人群(也就是之前提到的1-7),人的權重可能是最大的,也就是說如果和同事處得很好就會一直幹下去,哪天和某個同事撕逼了可能就開始撰寫farewell letter了。

最後聊聊相比投行,近幾年出現的其他alternatives。

9

其他選擇

我沒面過幾家諮詢公司,但買過一本諮詢面試聖經《Case In Point》,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高盛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摩根士丹利,而是麥肯錫。作者所指的就是應屆畢業生的人才戰爭。

而如今,高盛和麥肯錫出現了更加強悍的對手:硅谷。在西海岸工作有了各式各樣的標籤:更好的hours、同樣或更好的pay、絕對更好的行業前景(且不論泡沫不泡沫)、以Zuckerberg為代表的新一代高逼格創始人、以及通過創建一家有影響力的企業來證明自己的可能性。

如果說金融危機前的最高目標是“財富自由”,如今這些人都將bar提升至“改變世界”的層面,儘管實現的可能性低過遭雷劈,但至少從timing上來說,現在改變世界的難度貌似要低於金融危機爆發之前。

華爾街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talent drain(人才流失)。這也是為什麼華爾街各大行拼命在想方設法將工作更加自動化、減輕初級員工工作時長、提高初級員工基本薪水等變動。

當然,全球各大行每隔一段時間暴斃一個分析師的新聞也讓他們不得不緊張起來。未來會陸續有更多的人離開投行和傳統行業投身更具有顛覆性潛質的行業,因為時代在變,尤其是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帶著13億人飛速前進著。這當中所蘊藏的機會成本,是一種一眨眼就有可能錯過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