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失敗和雁門之圍後果很嚴重,隋煬帝是如何應對的?怎麼評價?

用戶61431949


東征失敗指的是三徵高句麗,是隋煬帝楊廣在從大業八年(612年)到大業十年(614年)對高句麗進行的三次戰爭,均以失敗告終。雁門之圍指的是隋大業十一年(615),七月八月隋煬帝避暑於汾陽宮期間被東突厥畢可汗率數十萬騎兵包圍,直到後面隋朝援軍陸續趕到才得以解圍。

東征高句麗是在隋煬帝大建東都洛陽和開鑿大運河後發生的,原因是高句麗國王對隋煬帝有不敬之理,三次失敗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一次又一次的消耗了隋朝的國力,隋煬帝感覺自己的威嚴受到了挑戰,不但不吸取教訓反而變本加厲,一次比一次規模更大,最終把他父親給他的老底耗幹。三次東征失敗的直接後果就是讓隋朝強盛的印象在周邊民族國家眼裡完全破滅,為後面的雁門之圍埋下了伏筆,而隋朝老百姓也深受其苦,最終拉開了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結合後面唐太宗李世民在東征失敗後的勵精圖治修養生息,把唐朝國力推向高峰不同,隋煬帝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依然堅持要東征,除了他感覺顏面掃地,想要挽回面子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隋煬帝過於自負,毫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老百姓在他的眼裡如螻蟻一般,這也難怪他會有"天下不太平,就是人太多了,想要天下太平,就要多殺人才對"的歪理,而他最終也在人民的洪流中將自己和隋朝一起葬送。

雁門之圍是在第三次東征失敗之後一年發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東突厥與隋朝的矛盾的一次集中爆發。在之前隋朝給人的印象是十分強盛,而在三次東征失敗後這一印象徹底破滅,隋朝已經不是那個不可戰勝的隋朝。雖然在隋朝各路援軍的支援下,雁門之圍被解,但這件事給隋煬帝帶來的影響確是巨大的,被圍後他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懼,而在解圍後又得意忘形的狂妄。巨大的反差加上當時國內起義已經風起雲湧,這使得隋煬帝從原來的驕傲自負變成了自暴自棄,得過且過,想要偏安一隅,想做下一個陳後主,隋煬帝緊接著不顧各方反對執意遷居江都,而隨之而來的江都宮變也徹底的結束了他和大隋王朝的歷史。




獨特視角看寰宇




隋文帝時,高句麗曾屢犯隋朝遼東邊境。到隋煬帝時期,高句麗仍未收斂。隋煬帝成功收復林邑國和流球列島之後,將目標轉向已經強盛的高句麗國。

公元612年,隋煬帝御駕親征高麗,人馬113萬之眾。大軍從遼東、山東、鴨綠江水陸分進。由於指揮不協調,水軍遭襲大敗,陸軍孤軍突進被殲。三十萬人退回者不足三千人。

隋煬帝內心不服,公元613年,重新籌集150萬人,並再次御駕親征。高麗君負隅頑抗,久攻不下,戰事互有勝負。在僵持的關鍵時刻,國內的楊玄感趁國內空虛乘機在黎陽反叛,並攻東都。隋煬帝大驚,急引軍還。

第二次東征毫無結果,白白死了幾十萬人。 第二次失敗後的隋煬帝,咽不下這口氣,於公元614年籌集100萬人,第三次御駕親征。高麗國土狹小,物資緊缺,再也無法與隋軍打下去。隋軍大敗高麗軍,斬首四十萬,終於報了仇。 三次遠征高句麗,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男丁大量死亡,國力損耗巨大,人民厭惡戰爭,紛紛起來反抗殘暴統治,致成國家動盪。隋朝在周邊國家中的威望也急劇下降。



公元615年八月,煬帝巡視北部邊塞,始畢可汗親自率領幾十萬名騎兵企圖襲擊隋煬帝。隋朝和親的義成公主事先派遣使者將此情況報告給煬帝。煬帝接報後迅速躲入雁門城,次子齊王楊暕率領後軍進駐崞縣。雁門郡所屬的四十一座城池,被突厥軍隊攻破三十九座,只有雁門、崞縣沒有攻下。隋軍上下驚懼恐怖,煬帝也非常害怕,抱著小兒子楊杲哭泣,眼睛都哭腫了。 煬帝一面詔令各郡縣發兵救駕,一面暗中派使者向義成公主求救,義成公主謊稱“北部邊境告急。”這時隋朝各路援軍也達到忻口。始畢恐兩面受敵,於九月十五日解圍退走。 三次征伐高句麗,國內民怨沸騰,雁門之圍更使隋煬帝顏面掃地。接連不斷的打擊,使他失魂落魄,即不想重整朝綱,也喪失了重整河山的勇氣與信心。從此,他只想寄身江左,偏安一隅,在宮中用醇酒和美女麻痺自己。不久,他就與他的隋朝一起滅亡了。


梅園布衣



傻的有點壞


楊廣帝先後遷都往洛陽,又開鑿了浩大工程大運訶,三徵高句麗戰爭,最後一次雁門東突厥可汗包圍,直到援軍迀到才解圍,楊廣年青雄心壯志過盛,一意古行一次又一次的消耗了國力,最後走到滅亡。


韓先生97727


請參閱拙作《黑白隋煬帝》,雙12打四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