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走的人多了,不代表這條路好走

考研:走的人多了,不代表這條路好走

今年的研究生考試,彷彿是神仙打架。

沒錯,神仙打架。在以往的幾屆,400+的分數不敢說是獨孤求敗,也可以說是萬中無一了。而在今年,400以上的分數似乎如雨後春筍,一片片的冒了出來。誇張點說,你要是考個30來分,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當然,以上主要針對那些考34所高校的學子們。按照目前的信息,好些34所的複試線已經堪稱嚇人。

單就應用統計專業說:北京大學,預計分數線420+;華東師範大學,第一名454分,420分排名33,然而該校招生招生僅27個;中山大學此專業招26人,第一名也是454,第11名433分,考400分僅排第69;西安交大,400分以上的有70多人;山東大學,招生14人,目前已知400+的人數為11個;重慶大學,460分以上的據統計有3人;大連理工大學,446分排第9.

雖說這只是應用統計專碩的一部分統計,可見微知著,也能大概推斷出今年考研“戰場”的激烈程度,堪稱“刺激戰場”了。

在考研人數逐年遞增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會試圖通過考研的途徑來衝擊好的學校,藉此掩蓋自己差強人意的第一學歷,提純自己的“血統”。當然,這既是出於對更高學府的嚮往,也是迫於就業市場的壓力。然而,例如34所的985高校,每年校內外保研的人數也在逐年遞增,這對於本科出身較差的學生來說是苦不堪言。

可惜,既然選擇了考研,就只有遵守其規則。看似不公平的背後,是教育資源富裕的高校學生平均素質對普通高校學生的碾壓。對於普通高校的考研學子來說,量力而行的選擇考研學校,對自己進行合理的評估是關鍵。也許在學校裡你鶴立雞群,眾人皆醉你獨醒,可是外面的世界畢竟很大,鳳凰滿天飛,麒麟遍地跑,想要在眾敵環繞的道路上殺出重圍,努力、天賦、毅力、運氣缺一不可。

不是說讓你洗洗睡,不要痴心妄想,而是要準確的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剖析。每年衝擊成功34所甚至C9的人的都有不少出身於二本三本,可還是有衝擊不成黯然調劑的學子,甚至更多連調劑機會都沒有不得已倉促準備殺入就業大軍。

很多人稀裡糊塗地踏上了考研路,以為自己走的是最容易的路,可不成想走的人多了,就成了最難走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