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苗族自治縣發現大型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專家:價值連城

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陡衝頭村的小溪邊田坎上,有數十塊寫滿“天書“的石頭,有的在開闊的田坎上聳立,有的被泥沙和灌木掩埋,有的因遭世紀風雨侵蝕而破損斷裂橫臥草叢……這些石頭上撰刻的“天書”似圖非圖,似畫非畫,似篆非篆,似漢字非漢字,令人“概莫能識”。只因它們藏身在海拔較高、交通極其偏僻的南山山腰,以故得以保存至今。2011年,該縣政協學習文史委和攝影家協會領導發現了該處文物,即向省、市、縣文物管理部門進行了彙報。邵陽市文物局組織專家對石刻上的文字和現存少量古苗文文字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後,確認石刻上的文字就是失傳了近三個世紀的城步古苗文字。古苗文字石刻在省內外尚是首次發現,對研究我國苗族文化有著及其重大的意義。

一個苗族自治縣發現大型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專家:價值連城

據文獻資料記載,古代苗族確實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在歷經數千年的5次大遷徙後,現只保留了苗族語言,而丟失了苗文字。城步苗族是全國苗族中較優秀的一支,他們的祖先最早創造了苗族語言和文字,直到清朝乾隆年間,城步苗文仍在廣泛使用。清末文人陸雲士(又名陸次文)所著的《峒溪纖志》一書中就曾專門保留了兩章城步苗文。據清代《寶慶府志》、《城步縣誌》和《清代前期苗民起義檔案史料》等文獻記載,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七月,城步爆發了以苗族酋長粟賢宇、楊清保為領袖的苗族人民大起義,這次起義長達三年之久,聲勢浩大,影響到湘、桂、黔數省,震動朝廷,乾隆皇帝調集“兩湖”、“兩廣”和貴州數萬官兵和鄉勇進剿,苗軍因寡不敵眾於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二月失敗,粟、楊被捕並在北京遇害。

一個苗族自治縣發現大型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專家:價值連城

在這次苗民起義中,苗軍運用苗文印製了大量的文告、手札、書信、印信和圖章,這些苗文字“形似蝌蚪,似篆非篆,毫無句讀可尋”,只有苗軍能識,官兵“概莫能識”。起義被剿滅後,乾隆皇帝特意下旨:“從前捏造的篆文,即行銷燬,永禁學習,如有違故,不行首報,牌內(十戶人家)一家有犯,連坐九家,治寨長失察之罪”。於是,官兵對苗族居民挨家挨戶進行搜抄、清查、銷燬,永遠嚴禁城步苗民學習和使用苗文,從而導致城步苗文在湘桂黔邊境消失,至今未有傳承。

一個苗族自治縣發現大型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專家:價值連城

目前在丹口鎮陡衝頭村發現的這數十塊古苗文石刻碑,就位於城步歷次苗民大起義的核心地帶,距明朝城步苗民起義軍領袖李天保設在龍家溪的大本營僅一山之隔,距清朝城步苗民起義領袖粟賢宇、楊清保的“金鑾殿”長安營僅10多公里。

一個苗族自治縣發現大型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專家:價值連城

2012年3月,中南民族大學教授、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文字專家李慶福等一行6人特意趕到城步丹口鎮陡衝頭村,對剛被發現的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進行考證,經幾位專家認真考察,反覆比對,並參閱了有關古籍中記載保存的部分古苗文字,確認是已經失傳了近3個世紀的城步古苗文字。隨後,李慶福等一行專家學者在城步縣城專門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向省內外媒體記者發佈了“城步發現大型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的特大消息,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轟動。

一個苗族自治縣發現大型古苗文摩崖石刻碑群,專家:價值連城

目前,這些古苗文石刻的具體內容還難以破譯,有待省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前來進一步發掘、考察、鑑定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