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摩托車曾是軍人和警察的最愛,風靡中國30多年,為什麼被淘汰了?

趙慶樹


從二戰時期說起吧,戰爭爆發前期各國的陸軍部隊機動性還是比較差的,國力差一點的國家,軍隊長途行軍還需要依靠步行;國內工業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比如德國,就可以依靠鐵路進行,不過沒有鐵路線覆蓋的區域,還是要依靠步兵的兩條腿。

面對這種問題時,德國是二戰期間最為注重陸軍裝甲部隊建設和發展的國家,率先開發和裝備了大量的各種型號坦克、履帶式裝甲車和半履帶式裝甲車,同時還發展出了的劃時代性的裝甲兵作戰理論——閃電戰。同期德國還讓國內的汽車公司,如寶馬公司研發出一系列更加靈活、機動性強、適合傳統步兵班的摩托車,比較典型的型號有R-12、R-35、R71和R75等。

這些軍用摩托車一般採用兩缸風冷式汽油發動機,發動機排量從340cc到750cc不等,車輛重量一般在150-200kg之間,配置四擋變速,三個前進擋和一個倒退檔,在公路上最大前進時速可以達到近100km/h,相當彪悍。為了執行任務方便,一般還會配搭一個額外的挎斗車,這樣就可以搭載3名士兵,其中坐在挎鬥上的士兵可以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操作一支MG42型機槍進行射擊,那場面也是相當強悍的。最經典的型號應該是寶馬R75型三輪摩托車,發動機居然還可以通過傳動軸將扭矩輸出到挎斗車輪上,具有非常好的加速性能和操作性能,挎鬥中還配置了發動機暖風裝置,防止坐在挎鬥內的士兵被凍傷。改型摩托車戰爭期間生產了數萬輛至多,成為德軍士兵的一種標誌性裝備。

與此同時,蘇軍也看到了德國在輪式車輛方面的技術優勢,於是在德國寶馬公司R75實物基礎上進行仿製,從而推出了自己的摩托車產品,這就是蘇軍M72型軍用三輪摩托車。

戰爭結束之後,蘇聯M72型摩托車的技術也作為技術資源“共享”給了蘇聯各個友好國家,其中就有咱們。我國在M72型摩托車基礎上仿製生產出了經典的三輪摩托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長江750.

長江750動力性能、操作性能和液壓制動方面都源自蘇制M72,也就是說,基本上就是源自寶馬R75,血統性方面還是相當純正的。道路行駛性能也保持了寶馬車輛的一貫穩定風格,之後這款長江750紅遍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機械廠都開足馬力在生產,這款車也成為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最為常見的公安、邊防、郵政等系統用車,甚至在電影院門口都可以經常看到放映員騎著這款摩托車,挎鬥中放在一堆電影膠捲奔波於城市裡各個電影院。

不過隨著汽車的普及,民間基本上也不再使用這種三輪摩托車了;在軍用領域,隨著陸軍機械化轉型完成,大量制式的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以及輪式步兵戰車的裝備,傳統步兵都可以搭乘這種更為可靠的平臺進行機動作戰,沒有必要在暴露在寒風之中了,畢竟摩托車這玩意用來搭載步兵,在現代兵器面前,防護力實在是太差了。

所以,隨著技術的進步,摩托車慢慢的就被淘汰了。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想了解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襲;回答中引用的部分圖片素材來自互聯網,如侵則刪;他人請勿抄襲,發現必舉報。


老鷹航空


三輪摩托,或者說挎鬥摩托算得上是交通工具開始向機械化邁進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產物,也註定了這種交通工具的發展具有時效性,現如今,挎鬥摩托也只能成為時代的回憶。

相信絕大部分人對挎鬥摩托的認識,還停留在戰爭影視劇中常見的這種交通工具,以及2000年之前經常在街上見到的這一款經典摩托,前後發展橫跨了大半個世紀,從軍用到民用,都曾經有著很強大的實用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整個二戰期間,無論是交通便利的歐美國家,還是發展一般的其他普通國家,在當時還沒有徹底推向機械化交通、大型交通工具還不足以大批量生產的年代,不管軍用還是民用都需要一種可以載人載物的小型交通工具,既然卡車和轎車還達不到大批量生產和購買的狀態,那這種易於生產,並且價格相對低廉的挎鬥摩托就在這個時間節點應運而生,耗油量不高、至少可以攜帶三個人以上,還可以託運一定的物質,比原始馬匹的作用要大,還比大型交通工具適合批量生產,還適合在多種路面行進,在這樣的過渡化期間,挎鬥摩托就得到了大批量推廣。



在歐洲戰場,機械化比率相對較大的歐美軍隊當中,挎鬥摩托成為了一種批量工具,即便在交通不便利的亞洲戰場,國民黨軍隊和日本軍隊也配備著數量不小的挎鬥摩托,行進時既可以方便攜帶多人,又可以依靠挎鬥進行射擊,實戰性和運輸性都比較適合那個時期的戰場,所以也得到了大量推廣。

即便在二戰結束後,在很多還沒有完全實現機械化發展的國家,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仍然配備著大量的挎鬥摩托,軍隊仍然可以靠著這種交通工具保持一定的機動性,民間一些類似於郵局的部門也可以依靠這種交通工具方便運輸和攜帶物件,這種交通工具仍然有的一定的發展空間。



但隨著最近幾十年,各種大型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民間車輛越來越多,這種過渡期的交通工具也到了自己的發展頂端,軍事方面,在可以大批量裝載和有效防護的卡車、裝甲車面前,挎鬥摩托的劣勢已經越來越大,尤其前者已經可以達到批量生產和裝備的狀態,挎鬥摩托已經越來越失去了空間,在民間也更是如此,挎鬥摩托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回憶。


遼寧資深球迷


你好,我是律典通,專業解答各類法律問題,歡迎關注!

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和道路的日漸擁堵,三輪摩托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的。

三輪摩托既沒有汽車的舒適,也沒有兩輪摩托的便捷。

而且國內摩托生產廠商的技術水平和一些政策,也限制了三輪摩托包括兩輪摩托的發展。


律典通


呵呵,真正好用的三輪是帶類似汽車的差速器和四驅裝置,國內弄不了


龍城飛將縱橫天下


挎斗車要在印度軍中使用,幾輛可拉一個營?


三羊開泰108454947


三輪摩托並沒有被我軍淘汰,近幾年每年都有新車裝備部隊,只不過使用範圍小了。主要配備有線通信分隊(收放線、查線、必要時傳遞書面文書和口信),警衛分隊(衛兵派遣及撤收、巡邏),調整分隊(行軍調整哨派出及收容)。還有一些零星配備,如機關收發室等。


大小王攬天下


不是被淘汰了,是被禁摩了


耳東陳7788


有4輪的誰坐3輪,風吹日曬又不 舒服


專業入戶東莞何老師


因為有汽車了 汽車舒服


周瑩159


還是跟舒適度有關係,畢竟摩托車沒有汽車可以遮風擋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