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为什么后世诗人多在诗词中怀念李广而不怎么推崇卫霍呢?

火车头27717902


汉朝名将李广有过哪些功绩?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话。它代表了后世诗人看待李广的态度。王勃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那就要先了解一下李广的生平事迹。

根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李广是陇西人,是秦朝将军李信的后人。李信是抓获燕国太子丹的功臣,其家族世代都习武,所以李广从小就开始练武,青少年时期武艺就很高强。汉文帝时期,匈奴入侵汉朝边境,李广就报名从军抗击匈奴。

因为骑射水平高,而立了战功,汉文帝就任命他为中郎。有一次,李广陪汉文帝游猎,获猎了许多飞禽走兽,汉文帝当时很感叹地说:“可惜啊!你生不逢时,如果你在高祖时期,封个万户侯也是有可能的。”

汉景帝时期,李广还和当朝太尉周亚夫一起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立下军功。但由于汉景帝梁孝王刘武私自把将军印给了李广,惹怒了汉景帝,李广没有得到封赏。不久,匈奴又来入侵汉朝边境,汉景帝就派李广率军抗击匈奴,李广深懂兵法且善谋略,很快就击退了匈奴。到了汉武帝时期,李广担任了未央宫禁卫军的长官。

李广为什么终生难以封侯?

公元前129年,李广再次担任将军一职,率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但这次匈奴军队的规模很大,李广的军队战败,李广还被匈奴生擒了。这时他急中生智,装死,然后突然跳上一个匈奴少年骑的马,夺了少年的箭,然后把这个少年推下了马,这才逃脱了。

回到朝廷后,朝廷认为李广损伤人马太多,还被匈奴俘虏过,应该判死罪。李广虽用钱赎了死罪,但仍然被削去官职,贬为平民。几年后,匈奴又入侵辽西,继续用人的汉武帝召见了李广,并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知道李广的能力,都称他为飞将军,听说他来守关,也就不敢入侵右北平了。

李广为官清廉,善待部下,与士兵们饮食都在一起,士兵没吃饭,他也不吃,因此士兵都很爱戴他,也很愿意为他效劳。公元前123年,李广和卫青一起去抗击匈奴,但是李广没有立战功,又过了两年,李广和张骞一起出右北平抗击匈奴,但他们是兵分两路,中途李广的军队被匈奴军包围了,虽然李广奋勇拼杀,但最后还是几乎全军覆没。于是李广只能收兵回朝,也因功过相抵,李广没有得到封赏。

没有名气的人,战功不如李广的人都封官加爵了,而李广什么也没有,他心中很不服气。公公元前119年,也就是元狩四年,李广和卫青再次出击匈奴,出行前汉武帝对卫青说:“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匈奴作战。”所以卫青没有同意李广与匈奴交战,李广很愤怒,就独自带兵出发了。

由于没有向导,李广迷路了,落在了大军的后面,结果导致这次出征没有战果。卫青打算把这件事上报汉武帝,李广觉得自己六十多岁了,不能忍受侮辱,于是拔刀自刎了。李广的士兵和百姓得知这个消息都十分悲痛。

李广为什么被后世诗人推崇?

从以上史实来看,李广有勇有谋,算得上一代名将,但命运坎坷,最后含恨而终,确实如汉文帝所说,他生不逢时。

那么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很多诗人来写诗怀念他呢?我认为有3点

1. 李广武艺高强,善谋略,年少时就取得抗击匈奴的战功,后来被匈奴俘虏了也能自救逃回来,获得了飞将军的美名,这就体现了他的英勇神武,忠心报国的思想,值得人敬佩。

2. 李广时运确实不济,文景时期,汉朝要搞经济发展,不能长期打战,所以李广就不会有很多军功,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要扩大疆域,抗击匈奴,从客观上来说这给李广获得军功创造了机会,但也有风险。李广没能抓住机会,既没有夺得大量战功奖赏,也没有得到封赏,这也许有自身原因,也或者是其他原因。而最后他因迷路导致延误军机,含恨自刎,值得同情。

3. 李广为官清廉,体恤下属,对百姓也施恩惠,所以大家都很感激他,值得怀念。

王昌龄的《出塞》,卢纶的《塞下曲》,王勃的《滕王阁序》都是在歌颂或怜悯李广。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歌颂卫青霍去病呢?我认为,卫青和霍去病他们得到了他们应该有的东西,他们是皇亲国戚,虽然他们立有战功,可也得到了丰厚的待遇。

李广到汉武帝时期就已经老了,加上汉武帝这个人又很迷信,不敢用他,所以导致了李广的不幸。那么大家都会有同情弱者的心态,所以诗人们就做了很多关于李广的诗,也有可能从李广的身上映射到自身借用李广来感叹自己。


END.


博书


李广的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后人却怀念称赞的是李广,而不是卫霍二人?

我总结有以下原因:

一、先解析卫青的第一场胜仗。

当时汉朝派四位将军,分四路进攻匈奴。其中包括卫青、李广率领的数千骑。

由于李广被匈奴赞为飞将军。人怕出名猪怕壮。匈奴的主力全部来围歼李广的数千骑。

卫青趁匈奴后防空虚,突袭匈奴老巢。俘虏匈奴单于的妻妾奴仆,大获而归。

另外两位将军也不救援李广。而是负责皇帝小舅子左右翼的安全。

最终李广军全军覆没。如果没有李广吸引匈奴主力,卫青哪有机会直捣匈奴老巢?

事后卫青加官进爵,而李广被判处死刑,花钱赎罪,贬为庶人。

卫青凯旋后,并未向天子说明。正因为李广吸引了匈奴的主力,自己才能立下奇功。

二、李广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在这一点上,卫青不如李广。而霍去病更烂,对待士卒苛刻,不能与麾下同甘共苦。

三、如果说项羽神勇,千古无二。那李广的箭法,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人。梁山好汉之一的华荣因箭法好,被称为‘小李广。’

四、李广的‘飞将军’之名是匈奴给予的。正如辽国称杨业是‘杨无敌’。

五、《史记》中文学造诣最高的有三篇,分别是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在这三篇中,李将军列传排第一。司马迁给李广做了一定的宣传。

六、霍去病品行低劣。用卑鄙手段暗杀李广之子李敢。最终霍去病莫名的早逝,其子也被汉武帝暗中毒杀。(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尽。有两人被杀,大快人心。一个是法家酷吏张汤,被另一个法家酷吏处死。一个是霍去病父子之死。)


杨朱学派


不说李广的遭遇,今天特此纠正一个很多人都弄误会的一个常识性错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有说李广的,有说卫青的,更有奇葩说是霍去病的,今天把个人意见说明一下,共同探讨!

我个人认为指的就是卫青!

原因如下: 但使龙城飞将在,应该这样读:但使.龙城飞将.在, 意思是说龙城飞将是一体的。前缀龙城是为了衬托飞将。

都知道卫青初次出征就直接长途奔袭几百里偷袭了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据说是在现在的蒙古国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请注意一点,那个时候可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完全是靠马来机动的,而卫青之前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以来,匈奴对先秦和汉王朝都保持着绝对的机动优势!匈奴绝对不可能想到卫青居然会深入他们的境内来往数百里,还能大胜而归!在匈奴和汉朝双方的印象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像是从天上飞过来一样! 所以,后人称呼卫青是龙城飞将,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从个人感情上来讲,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非要这样读,但使龙城.飞将在, 非要把龙城和飞将分开,还有什么意义?李广被称作飞将军,这个没问题!但是龙城呢?单独拉出来龙城有什么意义? 即便作者想按龙城大捷来夸卫青,也不能单单写龙城俩字啊!没有任何指向性!

所以,不能因为李广被称作飞将军,就把飞将当做是他!前面的龙城已经确定了历史事件,这个时间和李广一点关系都没有! 甚至在这个大作战当中,李广还是战败的一队!

至于霍去病,那就更不可能了。龙城大捷和他没关系,至于飞将军的称号,也和他不沾边! 拿飞将军说事,吕布还被成为飞将军呢,难道这里还有吕布的事儿?

以上纯属纯属个人想法!





太上老君的葫芦


这么多回答的,可见这个问题很热门,在此彭导也不敢妄言,只是从自身理解的角度说一下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王昌龄的出塞在当初上学时候就已经被老师不断提醒,里面的飞将是李广,后来做了导游,行走在西北大地上也是这样给客人讲的。可随着西北历史接触的多了,慢慢发现,这里面不简单!

第一,李广并没有到龙城,但李广被称为飞将军,真正到龙城的是卫青,当时汉武帝派四路大军征讨匈奴,李广面对两倍以上的匈奴主力,另外两路一路还没出征就回来了,一路没有找到匈奴主力,还有一路就是卫青的部队,由于匈奴单于并不了解卫青,继而认为即使打败卫青部也产生不了重大影响,而打败了久负盛名,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李广部,则会产生巨大的战略影响!于是集中兵力围剿李广,而卫青就成了无人问津的一路兵力!

恰恰是李广无意中的钳制,使得卫青能在草原上深入深入,不断的深入,一直打到匈奴的后方,他们的圣地龙城,杀死,俘虏匈奴人以千记,以至于匈奴人以为卫青是从天上飞过来的,惊呼卫青为龙城飞将。

以上是龙城飞将的典故,可是一千四百年前的王昌龄并没有写清楚诗文中到底指的是李广还是卫青,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学习并不是背书袋,而是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点想说的是,之所以唐朝人推崇李广,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原因,

一是唐朝的国姓是李姓啊,更何况李世民也一直再说自己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而在西凉时期(定都敦煌),李暠也宣称自己是李广的后代,今天敦煌买的杏皮水,李广杏有可能就是这样来的。这可能跟中国的每一任王朝统治者都愿意给自己找个牛逼的祖上有关系。李世民推崇道家老子李耳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那么这么一来,李家汉朝名将李广被推崇也就容易理解了。

另外一点,李广难封已经随着王勃的滕王阁序传遍天下,可是这样一个汉家名将,一辈子未被封侯,却让千百年后的后人始终念念不忘,原因就在于司马迁的史记。我们似乎都忘了这一点,有时甚至容易将司马迁的史记当成完美无瑕的史书,真实的情况是司马迁尽量在史记中追求事实,但真实已经过去,留给我们的哪一样历史记载不或多或少的带有主观的意见和看法呢?

更何况,司马迁是在受腐刑后才开始写史记,是在为李陵求情惹毛了汉武帝才受得腐刑,而李陵是司马迁的好友,更是李广的孙子啊,还有就是李广之子李敢当年在李广拔剑自刎后找到过卫青理论并砍伤了卫青,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借打猎中的机会射杀了李敢!你想象一下,自己好朋友的亲爹让人家给杀了,在记录的时候能写的那么客观吗?你和我现代人做不到,两千多年前的司马迁就能做到吗?难!!

还有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是影响朝局的一股很重要的势力。看看司马迁在史记中如何描述外戚势力的就知道即使卫青霍去病有天大的功劳,司马迁作为史官,更是作为个普通人是无法放下这种对外戚的偏见的。

我认为还有最后一点,自己琢磨的,那就是卫青在汉武帝时期跟低调,真正做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对匈奴作战七战七捷,但家人荣华富贵了,就有点飞扬跋扈,这一点在戾太子刘据事件中可以看出来,汉武帝在打压卫氏一门,后面的汉朝历史中卫氏的影响力远远不如霍氏!

而霍去病呢,23岁(一说24岁)就英年早逝了,他最大的影响力就在于他的异母兄弟霍光。除此之外,卫青,霍去病都是私生子,卫青的出身是平阳公主家的骑奴,若不是汉武帝看上了卫子夫,卫青的出身是不会改变的!

也就是说从出身来说,卫青,霍去病他们出身卑微,而李广是名门之后,出身并不一定高贵,但一定是将门虎子,这也是司马迁喜欢结交李陵这样的朋友,而不喜欢卫家,霍家这样的暴发户的一部分原因。

以上这些理由,足以看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是有偏颇的,这也就造成了后世只知李广难封,飞将军,却忽略了卫青,霍去病的功劳!

打字不易,以上全部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欢迎交流,不喜勿喷!同时欢迎大家来到西北大地,实际的看一眼千年古战场,才能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边塞风光。

我是西北彭导,欢迎大家来西北旅游


彭导带团游西北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要从李广和写诗词的作者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从李广角度来分析:

  1. 李广是汉朝著名将领,一辈子大小战斗七十多次,每次都是作战勇敢,身先士卒。特别是对匈奴的作战中,有许多以少胜多的金典战例。但是如果翻阅李广对匈奴的战例,就会发现,李广在进攻作战中取得的战果很少,甚至李广本身在进攻匈奴的作战中被匈奴俘虏过。总共参加了四次对匈奴大规模的作战,第一次作为骠骑将军主动伏击匈奴无功而返;第二次进攻匈奴惨遭匈奴俘虏;第三次,李广因为张骞援兵未能及时赶到,险些全军覆没;第四次,主动出击,因率军迷路,不能忍受刀笔吏的侮辱,拔剑自刎。从这里来看,我们就要了解一下汉朝封侯原则。汉朝的封侯条件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血缘,显然李广不合适;二是买爵,李广尽管有许多丰厚的赏赐,但是基本都分享给士兵了,而且买不到列侯;三是特殊情况,就像世袭罔替了,或者进献了什么龙颜大悦;四是战功,有人说汉朝以人头论战功,李广还能不够吗?但是忽略了一项是怎么记过的,汉朝的记过是以损失的兵力来记的,李广的作战大多是少打多,多是防御性作战,即便赢了,也是伤亡惨重,多打少基本也是斩敌八百,自损一千,最终落了个功过相抵。这么看李广的硬性指标也达不到,对于匈奴的作战基本如此。


  2. 除了对匈奴的作战李广还参加七国之乱的平叛作战。那个时候正是李广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曾缴获或叛军的一面军旗,光凭这面军旗就够得上封侯了,但是李广偏巧接受了梁王给他的将军印,让当时的汉景帝很不高兴,也就没了封侯的机会。

  3. 最重要的一点,封侯说白了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让皇帝高兴了自然就有了。一来,李广本身是一名纯粹的军人,他对政治的敏感度低。二来看李广经历的三个皇帝,汉文帝对李广说过“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句话可不可以理解为你如果在刘邦时期肯定之前是个万户侯,但是我不是高帝,你别想了;接着汉景帝,他由于不懂政治受了梁王的印信,这就触动了汉景帝最敏感的神经;最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略已经成了进攻的战略方针,李广一直是以防守见长,包括飞将军的名声也是在防守中得来的,在对匈奴的进攻作战中没有见树,难讨汉武帝的欢心,这就硬指标和软指标都没有达到要求。

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会发现李广没有功劳,但是苦劳很厚重,因为他是一名天生的军人,军人尚武、死忠的烙印谁都无法改变。作为一名全心全意为王朝效力的老兵,无论谁都会为之敬仰。

他和后世那些在诗词中提到他的人有这么大致三个共同点:(一)不说功劳有多大,但是苦劳没的说,绝对的忠君报国(二)时运不济(三)不懂得取悦君王

二、从后世诗人的角度分析

  1. 确实是对这位老兵的仰慕和可惜,认为他劳苦功高,就像虞世南的“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等等。

  2. 更多的是感觉和他的遭遇相似,同样的全心全意的服务于帝王之家,但是生不逢时的有,不懂得取悦君王的也有,更多的集中在宋词里,例如辛弃疾的“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苏轼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等等。


  3. 面临少数民族的进攻,渴望能有一个善守的将领出现,类似于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高适的“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严武的“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他们多是正面临着少数民族的进攻,而他们作为防守端迫切想要能像李广这样的守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能有朋友进行评论,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思想交流,共同进步

一刀皇帝



我是前哥,我来回答。

李广,可以说是古代名将中的“偶像派”,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了卫青和霍去病。记得上小学时,第一次从连环画上知道这位“飞将军”,简直崇拜得不要不要的。后世对李广的赞美和歌颂,比上班高峰时堵在路上的汽车还要多。王昌龄名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几乎将李广推上了神坛;王勃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让李广赢得了无数的同情。然而,李广真的是神勇无敌吗?李广终生不能封侯,真的是时运不济,或者是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吗?


非也。历史上真实的李广,可能让人大跌眼镜。他有勇无谋,治军散漫,军事指挥才能平庸,并非大将之才。李广出击匈奴,屡战屡败,鲜有胜绩,这才是他终生未获封侯的根本原因。



李广和匈奴的四次大战,无一胜绩



李广的军事生涯将近半个世纪,横跨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个时期,妥妥的三朝老将。李广年轻时勇猛无比,曾经和猛虎搏斗过,连汉文帝都称赞他“如果生在高祖(刘邦)时代,封个万户侯都不算个事儿!”汉景帝时,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七王之乱”, 曾夺取叛军军旗立下大功。但由于缺乏政治眼光,李广私自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章,因此没有得到封赏。


此后,李广长期担任边郡太守,和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大小战斗七十多次。司马迁用大量的笔墨,生动地描写了李广百骑退千敌、被俘后逃回、草丛射石虎三大经典故事,让人感觉李广犹如是战神下凡,匈奴克星再现。但事实上,李广对匈奴的四次大战,战绩都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第一战: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派骁骑将军李广、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敖、轻车将军公孙贺,各领一万精骑,兵分四路出击匈奴。李广从雁门出击,结果全军覆没,本人被俘。李广逃回汉朝后按律当斩,交钱后“赎为庶人”。

第二战:元朔六年(公前123年),跟随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击匈奴。李广担任后将军,无战功。

第三战: 元狩二年( 前 121 年),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平,与张骞合击匈奴, 结果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包围。《汉书》记载“(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独身脱还”。虽然杀敌三千,但全军覆没,功过相抵后无封赏。

第四战:元狩四年( 前119 年),跟随大将军卫青参加漠北之战,卫青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结果李广和赵食其在沙漠中迷路,会师失败。战后,卫青派人带着干粮和酒,询问李广和赵食其迷路经过,李广拒不回答。卫青再派人命令李广到幕府当面问询,李广愤而自杀。



总结一下,李广参加的四次汉匈会战,两次全军覆没(其中一次主帅被俘),一次无功而返,一次因迷路未参加战斗。也就是说,没有获得过一次像样的胜利。四次大战中,除了第三战以四千骑迎击四万骑属于寡不敌众外,其他三次都是白白浪费了立功机会。这样糟糕的战绩,即使放在今天也拿不出手,何况是在以军功来封爵的汉朝?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将卫青的成功、李广的失败都归因于运气,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后起之秀卫青 PK 三朝老将李广,到底谁更优秀?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李广对匈奴的四次会战中,卫青参与或指挥了三次(第一、二、四次),战绩如下:


第一战(前129年),汉朝四路大军出击匈奴,李广被俘,公孙敖战败,公孙贺无功而返,只有首次领兵作战的卫青一路获胜,横扫了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斩首虏七百”,取得了汉朝对匈奴的第一场胜利,卫青也因功“赐爵关内侯”。王昌龄的名篇《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流传千古。很多人都以为这首诗赞颂的是李广。错了。李广终生都没有到过龙城,而且战绩这么差,怎么能称为“龙城飞将”?真正的龙城飞将,是战神卫青。卫青在龙城首战告捷,夺得匈奴祭天金人,并从此拉开了大汉帝国痛揍匈奴的伟大序幕。十年之后漠北之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廷”,这才是真正的“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战(前123年),已晋升大将军的卫青作为总指挥,从定襄两次出击,“斩首虏万余人”。


第四战( 前 119 年,漠北之战),卫青作为左路军总指挥,在李广和赵食其两军因迷路而未能会师的情况下,孤军与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决战,获得大胜,“凡斩捕首虏万九千级”。


如果再算上其它三次作战,卫青在进攻匈奴的七次大战中保持全胜,斩俘总计五万余人。而霍去病参加或指挥的六次大战,也获得全胜,斩俘总数达到了十一万人,并接受匈奴浑邪王部数万人投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数据来看,卫、霍的战绩,远远超过了李广,两位战神也因功被封万户侯。汉武帝兴奋之下,甚至将卫青三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全部封侯。卫、霍的部下,也分别有九人、六人封侯。



按照汉代的封爵制度,李广到底能不能封侯?



汉承秦制,无论是封官,还是赐爵,都取决于功劳大小。《史记》记载,汉代的功劳由高到低,分为勋、劳、功、阀、阅五等,“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阀),积日曰阅”。简单地讲,“劳”就是文治,“功”就是军功,“阀”就是集小功为大功,“阅”就是资历或工龄。除了“勋”属于极高的特殊功劳外,功、劳、阀、阅往往并称,但在多数情况下,“功”在“劳”之上。


汉代的封爵共分为二十级,最高级为列侯(彻侯),次级称关内侯,都是只有食邑,没有封国。侯爵获封的食邑差别很大,最少的仅有数百户,最多者可达上万户。卫青、霍去病由于军功显赫,食邑分别达到了一万五千七百户、一万五千一百户。



汉代,军功是获得爵位的首要方式。那么军功如何评定呢?主要是看斩首级数和掠获多少,“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板”,然后再结合部队伤亡比例,由县、郡按照军功大小,赐爵、赐田宅或给予其它赏赐。汉代对于军功进爵的管理非常严格,冒领军功者会受到严厉处罚。《史记·冯唐列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因为斩首数多报了六级,就被削去爵位、罚做劳役,“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坐之”。


《史记》中对各位将领的战功均有详细记载,但司马迁最推崇的李广,却偏偏没有斩首级数的记录。《汉书》记录李广杀敌最多的一次,是前 121 年“(李)广杀匈奴三千余人”,但是自己部下四千余人全部战死。这说明,虽然李广资格很老,作战次数很多,但是要么斩首级数不多,要么部队伤亡过大,劳苦功不高,所以总是够不上封侯的标准。


汉朝有功必赏的另一面,是有过必罚。凡是军队伤亡巨大、被俘、未能按期会师,按律都是斩首,但允许缴纳赎金免死,贬为平民,称为“赎为庶人”。 同样是身经百战,公孙敖的人生比李广还惨,两次被贬为平民,最后因“巫蛊案”牵连,被腰斩于市。前129年,骑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阵亡七千人,“当斩,赎为庶人”。前121 年,公孙敖随霍去病参加河西之战,因迷路导致会师失败,再次“赎为庶人”。另一位 将领苏建,也有过类似的遭遇。 前123年,苏建与赵信领三千名骑兵出击,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激战一天全军覆没,赵信投降匈奴。苏建只身逃回汉朝后,“失军当斩,赎为庶人”。



汉武帝没给李广机会吗?



如果说汉武帝对李广一直心存偏见,这不是事实。汉武帝曾三次重用李广。第一次是汉武帝刚即位时,因左右都说李广是名将,汉武帝就任命李广为未央宫卫尉(警卫团长官)。同时担任长乐宫卫尉的,是另一位名将程不识。李广、程不识都是边将出身,现在调入中央任职,显然是重用。

前129年,汉朝兵分四路进攻匈奴。李广率1万骑兵从雁门出击,结果全军覆没,主帅李广也被俘。李广逃回汉朝后,赎为庶人。没过多久,因“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汉武帝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这是第二次重用李广。


但李广到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出击匈奴,也不是加强防守,而是把之前吵过架的霸陵尉召来,当场斩首。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李广被贬平民后,有一天出城找朋友喝酒,深夜才回城。守城的霸陵尉喝醉了,就训斥李广。有人告诉他,这人以前是将军,霸陵尉听后很不屑:“即使是现在的将军,也不能违规夜行,何况是以前的将军!”李广和朋友无奈,只好在城下睡了一夜。霸陵尉阻止李广进城的行为,属于正常履行公务,即使出言不逊,也不到判死刑的标准。而李广擅杀霸陵尉明显是公报私仇,暴露出李广器量狭小的一面。事后李广上书请罪,但汉武帝并没有因此怪罪他,说明汉武帝此时仍然很器重李广。



十年后(前 119 年),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汉武帝动用倾国之力,由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步兵数十万,马十四万匹,发动了漠北之战。最初的参战名单中没有李广,但李广觉得这是最后一次封侯机会,多次向汉武帝请战。 汉武帝起初觉得李广年迈,没答应,后来经不住其反复请求,最终同意李广参战,“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结果李广在沙漠中迷路,会师失败,愤而自杀。



漠北之战,是关系到汉朝政权兴衰成败的一场战略决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大汉帝国的利益,为了战役的胜利,考虑到李广不但年过花甲,而且既往战绩不佳,运气也不好,所以不愿启用他,后来勉强启用后又密令卫青把李广从主攻部队调离,这都是合乎情理的举动,汉武帝并没有做错什么。


其实,李广即使没有迷路,如期和卫青会师,也注定无法封侯。《史记》记载,漠北之战汉军大获全胜,卫青“斩捕首虏万九千级”,但是卫青以及部下没有一人获封,“而大将军(卫青)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汉武帝增加霍去病食邑5800户,霍去病部下三人(路博德、复陆支、伊即靬)获封列侯,李广的儿子李敢也因夺得匈奴军旗,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



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为何厚霍薄卫? 从表面看,是卫青斩俘数量不如霍去病,部队伤亡比例也大于对方,但实际上是汉武帝平衡权力的结果。战前,经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卫青,已经完成了从奴隶到大司马、大将军的华丽逆袭,功高震主,位极人臣,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一门五侯(卫青、三个儿子、霍去病),下属九人封侯,卫氏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一股军事政治势力。依汉武帝的性格,决不允许出现一个足以威胁皇权的人物,因此必须再扶持一股势力来制衡卫青。而当下,有能力制衡卫青的最佳人选就是霍去病。所以,从李广跟随卫青出征漠北的那一刻起,无论李广战绩如何,都注定是劳而无功。



与李广自杀有关的卫青,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根据《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的描述,卫青虽然功高盖世,位及人臣,但从不擅权自专,反而温和恭谨,待人有礼,谨慎低调。有三件事足以说明卫青的处事风格:


第一件,不擅杀败军之将。元朔六年(前123年),卫青从定襄出击匈奴。右将军苏建带领三千人出发,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激战一天后全军覆没,苏建单骑逃回。有人建议卫青杀掉苏建立威,卫青拒绝了:“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将苏建押送回京,交皇帝处治。汉武帝放了苏建,赎为庶人。苏建后来有个著名的外交官儿子,被匈奴扣押十九年依然不变气节,他就是苏武。


第二件,被李敢打伤也不报复。李广自杀后,李广的儿子李敢处于对父亲之死的气愤,打伤了卫青。依卫青的地位和权势,分分钟可以杀掉李敢。但卫青一直没有对外声张,也没有处罚李敢。霍去病偶然得知消息后,却在甘泉宫狩猎时当场将李敢射杀。


第三件,不为虚名养门客。当时的丞相、太尉等高官都喜欢蓄养门客,来获取好名声。苏建曾劝卫青养士,但卫青认为这会招致皇帝忌讳,以前窦婴和田蚡厚待宾客,就常让汉武帝咬牙切齿,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即可,因此拒绝养士。


从卫青的日常为人来看,没有迹象显示卫青会故意逼死李广。那么,李广为什么自杀呢?前119 年,大军出发,卫青按照汉武帝密令,将李广从前锋位置调到助攻的赵食其部,李广当时就很生气,“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随后,李广和赵食其迷路,未能按期会师,“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卫青独自率部打败匈奴单于主力后,在回师途中才遇到李广和赵食其。卫青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询问李、赵迷路经过,李广因为生气拒不回答,卫青再派长史责令李广到幕府当面问询。李广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独自到卫青幕府后,对军士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然后引刀自杀。


如果推测李广自杀前的心情,一定是既愤怒又绝望。愤怒的是,自己戎马一生,花甲之年却还要忍受年轻小吏的讯问,这无疑是一种耻辱。绝望的是,由于这次迷路导致会师失败,战后追责起来,不但不能实现封侯的夙愿,还要再次被贬为平民。此前的公孙敖、苏建等将领,也都曾因迷路而“当斩,赎为庶人”。自己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大小七十余战,却一无所获,这难道不是上天要亡我吗?


客观地讲,李广一生战绩不佳,最终自杀身亡,虽然有权力争斗、奖惩制度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李广的性格与治军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李广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



李广的身上,有三个明显的优点。一,箭术高超。这是李广的看家本领。唐代卢纶的一首《

塞下曲》,将李广的箭术刻画得淋漓尽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二,善待士卒。李广带兵,“乏绝处见水,士卒不尽饮,不近水;不尽餐,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这一点,李广做得比霍去病要好。霍去病因为少年得志,不太体恤士卒,“少而侍中,贵,不省士”,跟随他出征的士兵经常饿肚子,“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三,为将清廉。李广历任七郡太守四十余年,却几乎没有积蓄,“ 家无余财,终不言生产事。“得赏赐,辄分其戏下,饮食与士卒共之”。


但是,李广身上同时也存在两个致命的缺点。


第一,行为冲动,有勇无谋,常常将自身及全军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比如,例如李广在两军对垒之际,为了追杀区区三个匈奴射雕手,置全军安危于不顾,仅带百余骑就深入险境,虽然解鞍纵卧,意气自如,侥幸迷惑了上千敌军,然而一旦被敌识破,唯一的结局就是全军覆没。


李广为了显示自己过人的箭术,常常对潜在危险视而不见。弓箭本来是远距离攻击武器,可李广扬短避长,硬生生把它变成了短刀来使用,“其射,见敌,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这种近似肉搏的打法,虽然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己方伤亡必然更大,“用此,其将数困辱,及射猛兽,亦数为所伤云”。对于一名高级将领来讲,只有匹夫之勇,而缺乏应有的谋略,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治军散漫,防备松懈,几乎每次作战都伤亡惨重。李广带兵出征,怎么舒服怎么来,安营扎寨后,部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不派出侦察兵,也不设置刀斗巡逻。而同时期另一位名将程不识的做法,就和李广截然相反。程不识治军严谨,行军、扎营都是按照操作规范来,侦查、防御、巡逻一个都不能少,因此从没打过败仗,人称“不败将军”。 程不识认为李广的治军方法并不足取,士卒虽然得以休息,乐意跟随李广,“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但是一旦敌军来袭,将无法抵挡,“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


战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消灭敌人,但前提是先保存自己。己方如果全部阵亡,谈何消灭敌人?从表面上看,李广是为了体恤士卒,但实际上,却有大量士兵为此战死疆场。李广这种过于散漫的治军方式,导致军队经常被优势敌军包围,要么伤亡惨重,要么全部战死。李广与匈奴大战四次,其中两次全军覆没,并非都是因为运气不好,而是李广的治军方法存在着致命缺陷。


总体来看,李广带兵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并非大将之才。他既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也无法有效保护部下生命,在战争中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即使李广如愿封侯,也必定会因为一次次的败绩被削去爵位。那么问题来了,《史记》中为何把李广写得神勇无敌?



李广的真实功绩为什么被夸大?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而受宫刑,在情感上更为李家打抱不平。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群臣纷纷痛骂李陵。只有司马迁仗义执言,对汉武帝说李陵只带五千步兵,被单于大军包围后依然杀敌万余,虽败犹荣,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汉武帝听后,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迎接李陵,公孙敖却诬告李陵在为匈奴练兵并准备进攻汉朝。汉武帝震怒之下,将李陵全家灭族。而司马迁也因此被定为“诬罔罪”,按律当斩,以腐刑赎死。司马迁怀着满腔悲愤,在《史记》这部史学巨著中,高度赞颂“李广才气, 天下无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并用华丽流畅的文笔,引人入胜的情节,将李广的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但对卫青、霍去病却多有不屑之语。



第二个原因,李广一家三代的悲惨境遇,赢得了世人的同情。李广一家,三代为将。李广自杀时,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去世。次年,三子李敢认为卫青是导致父亲自杀的罪魁祸首,出手打伤了卫青,但卫青并未对外声张。霍去病偶然得知后,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杀了李敢。在这件事上的处理上,汉武帝偏袒了霍去病,未对他做任何处罚。



李家第三代——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遗传了祖父擅长骑射的基因。前99年,李陵自告奋勇,率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被匈奴单于八万骑兵包围于浚稽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图拉河、鄂尔浑河之间),激战八天,杀敌万余,矢尽粮绝后投降匈奴。汉武帝将其全家灭族后,李陵拒绝归汉,最终老死在匈奴。匈奴且鞮侯单于很器重李陵,不但让他做了右贤王,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有个居住在叶尼塞河 流域的游牧部落黠戛斯,自称是“李陵的后人”,曾向唐太宗认亲。10世纪后,黠戛斯人移居天山西部,与当地居民融合后,形成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和我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



结语



冯唐有心人易老,李广无功候难封。李广抗击匈奴四十余年,为保卫边疆做出了贡献,李家三代的不幸遭遇也令人同情。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李广并非大将之才,他的身上存在着有勇无谋、治军散漫的致命缺陷,进而和匈奴作战时屡遭败绩,这才是其终生不能封侯的根本原因。







前哥说历史


我们看国共战争片,一定会发现国民党军队有个大问题。凡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各种补给都很充足。至于那些杂牌军,不光待遇差、装备差,往往还要充当炮灰。

其实,汉武帝治下,情况有些类似。

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近臣嫡系,汉帝国最精锐的士兵、战马任凭他们调度。李广是边境行伍出身的猛将,没有外戚的身份,相当于汉帝国的杂牌军。所以,李广所部,待遇、装备都比较差,出征匈奴时,还要承担最苦、最难出成绩的任务,自然付出伤亡多,看上去收效少。


要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梳理一下汉代的骑兵战法。我们会发现,卫青、霍去病突击战法的成功,需要大量支线部队的辅助。这些支线部队,由点及线,切割草原的活动空间,这样汉庭才能把我匈奴主力方向,由卫霍率领精锐,给予致命打击。至于那些支线部队,兵力、装备有限,他们的生死成败,对于汉帝国来说无关痛痒——对汉武帝来说,作为炮灰的李陵就应该死在那里。


稍稍展开的话,最近李硕有一本新书叫《南北战争三百年》,对两汉至于南北朝的军事技术有比较深入的讨论。

作者指出卫青、霍去病的主力,其实是手持长枪的枪骑兵,这和长于骑射的匈奴骑兵有很大不同。概言之,匈奴人自幼骑马,骑马射箭是其长处;如果要和匈奴人拼骑射,那正好就撞到对方枪口上了。所以卫青霍去病发明出了一种新战术,就是拿着长枪往前冲,然后在白刃战中硬碰硬。在双方都没有马蹬的情况下,汉军在铁制兵器方面有天然的优势,长枪长戟是匈奴所不具备的,这样一来,卫青、霍去病军就可以扬长避短,取得佳绩。这一看法非常精彩,作者进一步列举汉代画像石等出土文物,为读者呈现出汉代枪骑兵的面貌,这里就不剧透了。

但作者对李广的分析就比较薄弱了。

他认为,李广在战法上保守落后,基本上还在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老路。所以,作者讲:“当卫青、霍去病已经做出表率、几乎所有汉军骑兵都接受了……冲锋肉搏战时,李广仍迷恋着他已经艺术化的骑射本领。”(Kindle版:loc 728)在他看来,既然卫青、霍去病开发出了枪骑兵冲锋肉搏的战法,全军就应该纷纷效仿;李广觉得自己了不起,硬是要和匈奴比骑射,他行他上了,可是他手下人不行啊,这样打能不输掉么?这样一来,他认为李广拒绝先进的、适合汉军的作战方式,走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歧途。

我个人不太认同。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像对国军杂牌军说,你看,人家张灵甫的74师,可以快速突击,集中火力猛攻,你们怎么还在和共军瞎周旋,运动战你能打过共军?(当然,这里有一些不贴切的地方,张灵甫的74师也完蛋了……)

面对以骑射见长的匈奴,枪骑兵有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毕竟戈矛枪戟这样的兵器,最多不过2米多,箭怎么也可以射几十米。大家速度差不多快,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一队枪骑兵冲锋寻求肉搏,对方骑射手机动后撤,一边撤一边射箭——速度一样的情况下,永远追不上的……同时,长途奔袭,冲锋突击,对马匹的消耗很大。东亚战马本来身材较小,耐力有限,一旦马匹大批死亡,刀笔吏就要来兴师问罪了……

所以实战中,要实现骑兵冲锋的战法,有一些前提条件。战役准备上,需要有大量马匹,供主将任意使用。战术上要选择狭长地形(作者已经注意到)。更重要的是,在战略上,就需要攻其必救,打击其王庭、后方族帐。所以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需要,直接打击右贤王所部后方,最后俘虏“男女五千余人,畜数千百万。”这里,俘获人口牲畜的数字值得注意,这意味着汉军掌握了匈奴右贤王本部的动向,避开其外围游骑,直接向其男女老弱、牛马资产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匈奴弓骑不得不回师救援,由此才能迫使匈奴放弃“追逐骑射”,陷入“短兵肉搏”。(Kindle版:loc 666)

攻其必救的战略目标,不是一支军队可以实现的。这多个战斗单位共同推进。这个时候,谁能获得更多的战马、补给?谁能第一时间获得匈奴动向?在掌握有关情报以后,谁可以攻击匈奴薄弱的辎重,获得丰厚战利品?谁必须牵制匈奴精锐骑兵,甚至与其展开苦战?

司马迁告诉我们:这些军事决策背后,是残酷的政治现实。谁能获得皇帝的宠信,谁就能在战场上获得主动;相反,缺少坚实的政治背景,纵然有一身的武艺,也不过是大漠中的孤军,刀笔吏面前的败将。



在野武將


卫青,霍去病的战功远远大于李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李广在后世的传颂程度更广呢?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太史公的《史记》最早为李广做了个人形象推广

不可否认,太史公在写史记时,虽然极大程度上秉承客观公允的原则,但仍然夹杂了一些个人感情偏好。或许李广一生郁郁不得志的人生经历引起了司马迁的共鸣,或许遭受宫刑之耻后,司马迁对英雄男儿形象更加向往,又或者因为李陵事件后,司马迁对李家的遭遇充满同情,总之,在《李将军列传》中,太史公对李广勇猛善射的个人英雄形象极尽褒扬之词,使得飞将军李广的形象深入人心。唐代诗人卢纶根据史记中记载的李广射石为虎的事件,写出了著名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更是使得无数人对这位天生神力的飞将军为之倾倒。


二 《滕王阁序》一出,李广已经成为失意之人的代表符号

公元675年,大唐天才少年王勃在一次宴会上,应主人翁阎公的邀请,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其中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难以封侯的境遇笼罩上了一层深深的宿命感,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共鸣,从此,李广难封成为诗史上一个经典符号。庙堂之上,江湖之中,无数人用李广的典故来舒达自己怀才不遇,失意落魄。与其说诗人们传唱李广,不如说是在传唱王勃的这首经典之作。



三 卫、霍作为殿堂级的军神,常人难以企及,李广的形象反而更接地气

卫青,霍去病的功绩,已经使他们同白起,韩信,李靖等一流名将一起,成为帝国的军事符号。后世的人,有点自知之明的,都不会把自己比做卫,霍。但是李广不同,史记里大多记录了李广的个人勇武形象,但是对李广在与匈奴战争中的斩获却少有提及,换句话说,李广是在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重大战绩。个人勇猛,却多打败仗,终其一生,难以封侯的李广形象,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具有文学色彩,故后人多以李广自比。


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呢,欢迎留言探讨。


一卷青史


因为李广的一生都是不得志的,他征战一生历经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最终他都没有被封侯。

这是李广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后来文人或者诗人们为他感到惋惜的地方。

李广本来是能被封侯的,但是,他错过了封侯的机会。

至少在汉景帝朝的时候,凭着他在平叛吴楚七国之乱的战功,他是绝对能被封侯的。就是因为在这次平叛之中,他听从了梁王刘武的调遣,导致了汉景帝对他产生了猜疑。

所以,汉景帝对他的立的战功是不封赏也不处罚。

到了后来的时候,李广无论怎么努力,他都没有得到再次封侯的机会。

后来李广多次被后世诗人怀念,大多是因为后世的诗人不得志,他们接着李广悲惨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

卫青,霍去病立了很大的战功。但是,他们得到的赞誉度没有李广的高。

这是因为卫青,霍去病和李广的发迹不同,李广能当上将军,是靠真本事,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砍出来的。

卫青和霍去病就不一样了。

他们是外戚派靠着裙带关系走上了领导的岗位的,然后在发挥了自己的才能的同时,走上了人生巅峰的。

这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是古代文人最不齿的一种行为。

所以,即使卫青霍去病的功劳再打,他们也不会为卫青霍去病唱赞歌的。

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生。古代很多文人也和李广的遭遇差不多,空有满身的才华,却找不到自己的伯乐。

这就是他们借着李广来抒发自己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是李广被文人高唱赞歌的原因。


汉史趣闻


卫青和霍去病功劳很大,远远超过李广。他们二人是汉武帝时出击匈奴最有名的两位,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军。所以,并不是后人不再推崇卫霍,而是二人本身功高至伟,无需再过多推崇。再者,是否推崇二位,对这二人的历史地位没有丝毫影响。

另外,要考虑到时代的变迁对李广评价的影响。李广,是一个悲情英雄,功劳很大,但总被卫青和霍去病压过自己一头。可以说,李广是一个郁不得志的代表人物。所以,后人才有“李广难封”的感慨。李广的名声,在他在世时并不很大;再加上孙子李陵投降匈奴为李家抹黑都对李广的评价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李广及李陵,这就抬高了李广的地位。

还有,要考虑到后人之所以一直讴歌李广,很大程度来自文学作品的宣传。很多郁郁不得志的人物,看到李广就想到了自己。可以说,他们把李广看成和自己一样的人,都是怀才不遇的代表。事实上,与其说他们在推崇李广,倒不如说是在安慰自己,倒不如说是推崇自己。就像项羽一样,一位失败的英雄一样受人尊敬和赞美,李广也是一样。文人大多正直不阿、不为官场所容,他们借着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自己文学的天空里做一位成功者,也填补了自己现实生活不满意的失落。

所以,包括李广在内,很多在当时官场或战场上不如意的人物,都成了文学作品里面的楷模。再说了,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推崇的不仅仅是胜利者。一个为人高尚的人,一个有传奇经历故事的人,甚至一个有悲惨遭遇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