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種地人開篇:您可知道有一種種植病害叫“土傳病害”不管是種大田作物,水果,蔬菜的可能都避免不了其迫害!那麼土傳病害到底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危害?我們要如何預防?下面我們就來細談。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一,什麼是“土傳病害”?

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侵染病原包括真菌、細菌、放線菌、線蟲等。常見的土傳病害有:辣椒、茄子、黃瓜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黃)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軟腐病、油菜、萵苣的菌核病,小麥全蝕病、棉花立枯病、紅腐病、黃萎病及線蟲等。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二,“土傳病害”的發生的三大原因!

1,連作

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為因素,主要原因由於連續種植一類作物,使相應的某些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形成病土,年年發病。如茄科蔬菜連作,疫病、枯萎病等發生嚴重;西瓜連作,枯萎病發生嚴重;姜連作,可導致嚴重的姜瘟;草莓連作2年以上則死苗30%~50%。

2,施肥不當

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傳病菌中的鐮刀菌、輪枝菌和絲核菌生長,從而加重了土傳病害的發生。自1993年我國棉花黃萎病大爆發以來,幾乎連年大發生,與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機物質大量減少有關。

3,線蟲侵害

土壤線蟲與病害有密切關係。土壤線蟲可造成植物根系的傷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線蟲與真菌病害同時發生,如棉花枯萎病與土壤線蟲密不可分。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三,“土傳病害”的危害!

土傳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莖,作物生長前期一旦發生病害,幼苗根腐爛或是莖腐爛猝倒,幼苗很快就會死亡,嚴重影響作物生產。作物生長後期發生病害,一般年份減產20%-30%,嚴重年份減產50%-60%,甚至絕收。土傳病害發病後,比較難以防治,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很難被殺死,來年繼續侵害作物,如此循環,病害越來越嚴重。

土傳病害對各種作物的危害表現!(主要是以土壤有害細菌為主)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小麥紋枯病

1.小麥:

紋枯病病菌以菌核和菌絲體在病殘體上和土壤中越夏越冬。帶菌土壤可以傳播病害,混有病殘體和未腐熟的有機肥也可以傳病。

小麥全蝕病屬於土傳病害,可以菌絲體在土壤中和糞肥中越冬。

小麥包囊線蟲主要土壤傳播,病原線蟲主要以包囊在土壤中越冬。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玉米大斑病


2.玉米: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絲體在土壤中越冬。玉米莖基腐病是土傳病害,禾穀鐮孢和腐黴菌分別以菌絲、分生孢子和卵孢子在病株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果樹根癌病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柑橘線蟲病


3.果樹:

根癌病菌生活在癌瘤組織中或土壤可達一年以上,隨雨水或徑流通過植物傷口侵入。可侵染桃樹、蘋果、梨樹、棗等。發病與土壤條件有關,土壤溫度、溼度、酸鹼度。

柑橘根結線蟲病有根結線蟲屬的八種線蟲侵染所致。柑橘的種植區,氣候條件基本都滿足線蟲的生長條件。而土壤中的氧氣會影響線蟲的生長。沙土發病較重,壤土較輕,黏土最輕。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辣椒青枯病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猝倒病


4.蔬菜:

各種蔬菜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瓜、果、豆類作物的枯萎病,茄子黃萎病,辣椒、菜豆、黃瓜的根腐病,茄果類作物的青枯病,黃瓜、番茄、芹菜的根結線蟲,黃瓜、西葫蘆、辣椒疫病以及菌核病、軟腐病等,而其中危害最重的有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根腐病、疫病、根結線蟲等。

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發病外,大部分苗期發生不明顯,一般均在營養生長期轉入生殖生長期之間開始發病,直至中、後期。其病原物大多習居或半習居於土壤中,寄主範圍廣,且具有傳染性,一旦大面積發生很難根除。

土傳病害是如何發展的?

在一般情況下,土壤病菌能產生大量菌體,只要條件對病菌生長髮育有利而寄主又是感病的,病菌就可以大量繁殖並侵染寄主。在感病寄主存在下,這些病菌就可以進入持續的致病期,隨著作物的連作而大量繁殖擴散,但之後養分被消耗完或土壤條件如溫度、溼度等對病菌不利時,病菌又可以進入休眠期,等到條件適宜就再度發病。

一文講透“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四,如何預防土傳病害

1,消滅菌源

利用溫室封閉性能好的特點,在暑季室內作物換茬時,採取水淹、或火燒、高溫燜室等技術措施,剷除室內土壤中殘留病菌,淨化土壤,力爭室內無菌,杜絕以上各類病害的初次侵染。常年連作溫室配合80%乙蒜素4000g/公頃,即260g/畝進行土壤處理,消滅土壤殘留越冬菌落,或用土壤菌毒消50%尿酸,每畝使用500-1000g能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細菌、真菌和病毒。

2,加強管理

注意肥料安全選擇,尤其注意施用的有機肥料,必須經過發酵,高溫處理、充分腐熟。

3,實行輪作

這是防治土傳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合理進行作物間的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對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病害需要輪作的年限不一樣,一定要掌握好輪作的時間才有效。

惡化病菌的生態條件,減少侵染;增施有機肥料、磷鉀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調整好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維持植株健壯長勢,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一旦發現病害,要針對病害種類,立即採取果斷措施,對症下藥,堅決徹底剷除之。決不可讓其孳生、蔓延。

4、改善栽培措施防病

1)深溝高畦栽培,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

2)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風透光條件,降低地面溼度。

3)清潔田園,拔除病株,並在病株穴內撒施石灰。

4)避免偏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最好增施有機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5)葉面噴施代替根部追肥,作物生長期可結合施藥噴施肥料。

6)嫁接防病,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換根,可有效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

5,,化學方法防治土傳病害

1、土壤消毒

1)真菌性病害可分別用30%土菌消500-800倍液、50%敵克松600倍液、中生黴素10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500-800倍液淋施土壤。

2)細菌性病害(如青枯病、軟腐病)所用藥劑為中生黴素、農用鏈黴素或銅製劑淋施土壤。

2、病害防治

在出苗後可用銅製劑,代森錳鋅、甲基託布津、噁黴靈、農用鏈黴素、中生菌素、多抗黴素等。

6、土壤處理

在育苗時,為防治根腐病、立枯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在配製育苗營養土時,每立方營養土可加99%噁黴靈原粉10-15克,進行營養土處理,可有效防治土傳病害的發生,而且持效期長;防治根結線蟲病,土壤處理是防治該病的最佳方法,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與適量細土拌勻摻入營養土中或定植溝內。或用 5億活孢子/克淡紫擬青黴顆粒劑3—5kg/畝土壤處理。也可用10%噻唑膦顆粒劑2—5kg/畝土壤處理。效果均較好。

7、藥劑拌種

防治全蝕病、根腐病、立枯病、紋枯病,可在播種前,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或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等藥劑拌種,可有效防治這些土傳病害的發生,持效期可達80-100天,省工省時,經濟實惠,效果非常好。

8、藥液灌根

防治全蝕病、枯萎病、黃萎病、蔓枯病、青枯病等病害,可在幼苗定植時,用1%申嗪黴素懸浮劑500倍液灌根,每株500毫升,可有效控制以上土傳病害的發生,持效期可達80天左右。

以上就是關於“土傳病害”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希望有用!感謝大家關注種地人!#谷豐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