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息肉出現又“消失”?女子輾轉三家醫院做檢查,發現腺瘤!

當再次被醫師告知還是沒有找到腸內息肉時,陳女士又急又不服氣,“連跑三家醫院,檢查結果上那麼明顯的息肉怎麼就是沒有被找到?”陳女士決定再次趕往

湖南旺旺醫院

“神秘”息肉,到底在哪裡?

幾個月前,因身邊親人罹患結腸癌,陳女士攜家人一起來到湖南旺旺醫院內鏡中心接受了胃、腸鏡及膠囊內鏡檢查。

結合自身條件,陳女士選擇了膠囊內鏡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陳女士的升結腸有一大小為0.6cm×1.0cm大小的息肉

為此,陳女士特地諮詢了好幾家醫院專科醫師,均表示需摘除治療。因個人因素,陳女士選擇前往其他醫院進行結腸息肉摘除治療。

神秘息肉出現又“消失”?女子輾轉三家醫院做檢查,發現腺瘤!

(膠囊內鏡檢查發現升結腸有一息肉)

陳女士越想越鬱悶,最後她決定還是回到湖南旺旺醫院內鏡中心接受息肉摘除術。

小小息肉 為何讓人如此緊張?

陳女士來到湖南旺旺醫院內鏡中心,在綜合評估陳女士的身體條件後,萬玲主任同意為其進行息肉摘除術。

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萬玲醫師介紹,陳女士升結腸息肉處於腸道褶皺處,因此容易被忽略,最終該息肉被摘除,並被送檢,鑑別性質。

小小息肉,為何讓陳女士如此緊張?

湖南旺旺醫院內鏡中心主任萬玲醫師介紹,大腸息肉是指從粘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性病變,包括結腸息肉和直腸息肉。

萬玲主任強調,息肉若是放之不管,任其生長,很有可能會出現息肉惡變

神秘息肉出現又“消失”?女子輾轉三家醫院做檢查,發現腺瘤!

某些息肉的惡變過程大致遵循:小息肉→大息肉→上皮內瘤變→原位癌→浸潤性癌,惡變過程一般需5-10年,但臨床實際中也存在少數進展較快的病例。

最終,陳女士的升結腸息肉病理診斷結果為管狀腺瘤。萬玲主任叮囑其需要半年至1年進行結腸鏡複查。

腸鏡檢查、膠囊內鏡是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及大腸癌的有效方法

萬玲主任介紹,大多數大腸息肉沒有症狀,一旦息肉持續長大或者發生惡變,可能會出現便血、腹瀉、便秘、腹脹、腹痛等症狀。

腺瘤性息肉屬癌前病變已被公認,隨著腺瘤體積增大、癌變幾率也會升高。

有文獻報道,當腺瘤體積大於2cm時,其癌變率高達46%。目前,結腸鏡及膠囊內鏡是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和大腸癌的有效方法。

相比於腸鏡檢查,膠囊內鏡更便捷,具有體積小、檢查方便、無創傷、無痛苦、無交叉感染、不影響受檢者的正常工作等優點。

這也為不同經濟條件、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了多個可供選擇的檢查方式。

針對檢查中發現的息肉,萬玲醫師介紹,在腸鏡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直徑小於0.5cm的息肉會即時在內鏡下鉗夾取出治療,標本送病理檢查以明確性質。

直徑大於0.5cm的會取樣活檢明確息肉性質,若是病理診斷為炎症性息肉則建議定期複查,若是腺瘤性息肉,建議儘早接受內鏡下息肉切除術,防止息肉癌變的發生。

神秘息肉出現又“消失”?女子輾轉三家醫院做檢查,發現腺瘤!

以下人群需定期進行腸道篩查:

① 年齡超過40歲者;

②出現反覆黑便、排便習慣改變的人群;

③有大腸癌或腺瘤病家族史的成員;

④炎症性腸病(克羅恩和潰瘍性結腸炎)等藥物治療後的複查;

⑤大腸癌或息肉手術後或內鏡治療後複查;

⑥符合以下任意2項者需定期接受腸鏡檢查: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酷愛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長期久坐缺乏運動者等。

關注 ,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