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西南東原 聯合發佈城市禮品“溯·原”

近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博物館)跨界東原集團西南區域(以下簡稱“西南東原”),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一的“虎鈕錞於”為創作原型,聯合發佈了城市禮品“溯·原”,讓神秘而遙遠的文物“穿越”兩千多年變得觸手可及。

“溯·原”也將帶著獨具特色的巴渝文化和西南東原的品牌溫度走進千家萬戶,讓文物蘊藏的歷史意義與精神內涵得到更生活化的傳播。

傳承巴渝文化,傳遞東原式生活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一直以來致力於傳播文物的內在文化和其背後所承載的精神,讓文物不僅僅是展櫃裡冷冰冰的物件,而是能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讓人們切實感受到文物存在的價值與內涵。

東原集團,作為一家起源重慶的本土企業,緊跟社會潮流,洞悉文物文創潮流的趨勢,一直希望將彰顯著巴渝精神的特質文物文化融入產品中,帶向全國,帶向世界。

東原集團西南區域營銷助理總經理許瑩表示,此次西南東原誠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跨界合作,打造城市禮品“溯·原”,希望將巴渝文化以現代藝術的方式帶到更多人的身邊。此次跨界,也印證了西南東原旨在傳承巴渝文化,創造溫暖的“東原式生活”的品牌主張。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西南東原  聯合發佈城市禮品“溯·原”


圖說:虎鈕錞於

“溯·原”的設計靈感來源於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虎鈕錞於,戰國晚期巴人用於鼓舞軍士拼殺的青銅樂器。它不僅是巴人青銅器最高鑄造技藝代表,更是巴渝文化最傑出的的代表之一。

探尋“虎鈕錞於”,匠造城市禮品

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文博研究員彭學斌博士看來,“虎鈕錞於”無疑是巴渝文化文創產品開發的最佳選擇。

彭學斌表示:“‘虎鈕錞於’是青銅時代巴渝文化最傑出的代表,沒有之一。它優美的型制、精良的工藝、人地和諧的理念以及對巴人‘質直好義’精神的體現,都詮釋了巴渝文化的無窮魅力。通過文創的形式,讓人們感受到文物其中的深意,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從分析文物到解構文物要素,從匹配設計風格到確定禮品器型,從明確核心觀念到不同場景的溫度表達,耗時90余天,2000多小時,這份具有重慶特質的城市禮物“溯原”,誕生了。設計師花生提取了“虎鈕錞於”上的巴人圖語羽人擊鼓與獨木舟、手心紋、麒麟紋、四蒂紋,應用於不同場景中。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西南東原  聯合發佈城市禮品“溯·原”

圖說:“溯·原”創作手稿

花生介紹,“在對‘虎鈕錞於’輪廓進行描繪時,既保持了它的厚重與嚴謹,也加入了手繪和當代藝術的元素,讓它更接地氣,與此同時,圖形,器型、材質以及製作工藝都要詳盡精緻。”用心做出來的東西,匠人內在的溫暖會為物品注入能量,更能在人們的使用過程中傳遞溫度。

“溯·原”四重禮 西南東原的溫暖傳遞

正如彭學斌博士所說:“與西南東原合作,通過現代的設計,讓‘虎鈕錞於’從歷史中走出來,讓承載著巴人精神特質的文化,古為今用,走進千家萬戶的生活。”

“溯·原”四重禮,包含了初見禮、知原禮、端陽禮、原滿禮:初見禮,是浪漫的傳遞;知原禮,是對家的祝福;端陽禮,是對雅緻生活的獻禮;原滿禮,寓意圓滿仲秋、事事如意。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西南東原  聯合發佈城市禮品“溯·原”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西南東原  聯合發佈城市禮品“溯·原”

圖說:“溯·原”部分產品展示

作為起源重慶的企業,東原集團佈局全國的版圖持續擴張,已實現成都、武漢、蘇州、上海、杭州、深圳、廣州、西安、南京、鄭州、貴陽、昆明等城市的佈局,西南東原更希望向更多人展現,向世界展現,巴渝文化精神的特質。

許瑩表示,一直以來,西南東原都希望能開發出與城市文化相結合的城市禮品,如今,文創產品的開發成為了一股風潮,但大多數都千篇一律。“我們認為,只有融合了城市文化的文創產品,才是真正鮮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產品。‘溯·原’不僅是西南東原對巴渝文化的追溯與傳承,也是西南東原想要把這一份擁有特殊意義的溫暖傳遞到更多的家庭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