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蛛絲馬跡”可能是慢性腎臟病的信號

这些“蛛丝马迹”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信号

慢性腎臟病是世界範圍的公共健康問題,其發病率高、預後差,治療花費高。

醫學專家提醒大家:慢性腎臟病具有隱匿性,等發現時,病情常常已比較嚴重,常規健康體檢是早期發現腎臟病的最好方法,定期到醫院做尿常規檢查,就可以初步篩查出是否患有慢性腎臟病。

【數據】

慢性腎病是增長最快的第6大死因

據估計,目前全世界有8.5億人因各種原因罹患腎臟疾病。慢性腎病每年造成至少240萬人死亡,目前是增長最快的第6大死因。

慢性腎臟病初發時患者一般沒有不適症狀,往往被忽略。然而,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死於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

我國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大致在9-13%,但知曉率僅為8.7%。

【危害】慢性腎臟病有隱匿性

發現時往往比較嚴重

西安市紅會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孫小科介紹說,慢性腎臟病不是一個疾病,而是絕大多數的腎臟疾病的臨床統稱。除了急性腎炎和急性尿路感染外,都可歸屬到慢性腎臟病範圍。

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腎臟內科住院醫師胡珍介紹說,常見的慢性腎臟病有很多種,慢性腎小球腎炎是我國最常見的原發性慢性腎臟病。另外,糖尿病、高血壓、系統性紅斑狼瘡、多囊腎、梗阻性腎病(多為腎結石引起)、血管炎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腎臟損害,這些被稱為繼發性腎臟病。

孫小科表示,我國慢性腎臟病呈現高患病率、低知曉率的狀態,與腎臟病的特點有關,也可以說腎臟是個“啞巴腎”,喜歡帶病堅持工作。腎臟病早期沒有什麼特殊的、讓患者覺得很嚴重的症狀,但它會隱匿進展,當你發現它並重視它的時候,往往病情已進展到4期、5期,很難控制,並很快進入終末期,需要透析維持。慢性腎臟病若未能及時有效診治,很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進展或隨病程遷延,發展成為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最終形成尿毒症。如果發展到尿毒症將危及患者生命。

【篩查】

定期做尿常規檢查

可初步篩查是否有慢性腎臟病

孫小科稱,雖然慢性腎臟病比較隱匿,但早期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蛛絲馬跡,如:腰痛、浮腫、高血壓、貧血等。有的人以為長期腰痛“是打麻將或玩電腦坐久了”,浮腫“是沒有睡好覺”,其實這些很可能是腎臟發出的警報。如果拖延、迴避或忽視,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

胡珍介紹,慢性腎臟病早期時,患者很可能無任何症狀,也可能出現乏力、腰痠、夜尿增多、浮腫、血壓升高等輕度不適;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食慾減退、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貧血等症狀。不少患者是因為出現腰困、乏力、血壓升高或噁心等症狀就診時才發現患上慢性腎臟病。

孫小科提醒:對一般人群而言,常規健康體檢是早期發現腎臟病的最好方法,定期到醫院做尿常規檢查,可初步篩查出是否患有慢性腎臟病。如果尿常規檢查出尿蛋白、血尿等,就應該引起重視,及早治療,保護腎臟。基本上做一個尿常規、腎功能、雙腎B超,絕大多數的腎臟病就可排除或發現。

胡珍提醒,目前我國的糖尿病、高血壓發生率不斷增加,導致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病發病率明顯增長,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疾病前三位病因。由於糖尿病腎病存在複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更難治療。 華商報記者 盧紅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