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六世而不散,大藏家翁同龢:很多传世孤本,动辄百万美金

文|周冉

翁同龢出身官宦世家,状元及第,为官40多年,累迁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是晚清两朝帝师,沉浮官场的同时忙中偷闲,在文玩收藏这样的“余事”上耗费了大量心力和财力。翁同龢在京城的宅子位于南横街,靠近琉璃厂,他几乎日日都要去遛上一遭,是古董市场的常客。如果没什么收获或是去晚了,他便会在日记里懊恼不已,遇到珍品花费过高,又会检讨自己玩心过重,感叹“作此无用之事,有妨正业,默自愧悚”。他就这样一边告诫自己不要玩物丧志,一边开创了累世家藏,成了令后世瞩目的大收藏家。

戊戌年归田时,翁同龢将北京家中的古籍、书画、碑帖、瓷器、玉器等,或变卖或打包装箱带回常熟老家,将余下物品自造清册。按照目录中统计的各项数字,翁氏所藏书画约360件,书籍125种,碑帖约123种,这些数字此后不断增加。

翁氏家藏至今已传承6代,100多年来虽颠沛辗转,却少有散失,实属难得。藏品分为几类:一是翁同龢著作手迹,包括日记、诗文稿、信函,是研究晚清政治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二是善本书,包括多种宋版古籍,堪称亚洲之外规模最大的古籍善本私人收藏;三是书画碑帖,其中不乏沈周、文徵明、董其昌、陈洪绶、朱耷等明清名家墨迹;四是印章,有翁同龢自用印四十余方,其他出自吴昌硕、金城等名家之手的也不在少数。

传六世而不散,大藏家翁同龢:很多传世孤本,动辄百万美金

 翁万戈先生

翁同龢生前无嗣,从五哥翁同爵一脉过继了一子,不想到了第三代也无嗣,又从大哥翁同书一系过继了第四代翁之廉,翁之廉又无后代,从弟弟那里过继了刚出世的侄子翁万戈。1919年,翁之廉去世,年仅2岁的翁万戈便成了翁同龢庞大家藏的继承人。

1997年10月北京嘉德拍卖公司的王雁南到美国拜访翁万戈,参观了翁家位于地下室的藏书处,表示愿意为其提供最好的藏书委托拍卖服务。此前,翁万戈曾低调出席过北京嘉德的古书画拍卖会,似乎在释放某种信号。不过翁万戈表示,自己身体康健,暂时没有考虑这件事。此行,王雁南只带回了一部宋淳熙元年锦溪张氏刊巾箱本《昌黎先生集》残卷,宋刻宋印,有宋人眉批。这部书在1998年的嘉德春拍以善价成交,才有了翁万戈委托嘉德拍卖家藏古籍的后续。双方接触过程中,翁万戈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整体拍卖,二是目标应是除日本以外的有相当水平的收藏单位,三是要善价。翁氏藏书即将整体易主,在古籍收藏圈里自然是大事。

得知这个消息,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曾联名向市委写过申请购书报告,国内12位重量级文化学者包含张岱年、季羡林、周一良、王世襄、朱家溍等,也公开呼吁尽力把藏书留在国内,称这批古籍“有些秘藏翁氏一百五十年以上,是学人仰望而不知其存否的,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善本,以国内的标准论,应属国家级重要文物,是包含我国在内的国内外图书馆所无的珍籍”。早在1995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曾将《文苑英华》一册征集到北京的拍卖会,但最终被海外人士以143万的价格拍得,令国内学者痛心疾首。

最终,翁氏藏书与上海图书馆结缘。2000年2月,翁万戈将家藏的80种,542册宋元明清珍稀古籍,通过拍卖方式以450万美元价格转让给上海图书馆。这批国宝由翁万戈亲自押送由美国飞回北京,一大批学者来到鉴藏现场一睹风采,上海图书馆领导专程带人到北京交接,遂携带7箱国宝级宋刻孤本,乘火车专用车厢,由武警守卫护送回上海。

上海图书馆购得的翁氏藏书目录中,包含了《长短经》九卷、《重雕足本鉴诫录》《会昌一品集》《丁卯集》《嵩山居士集》等,很多为传世孤本或祖本,每一册都得来不易。

传六世而不散,大藏家翁同龢:很多传世孤本,动辄百万美金

《集韵》 (左)是宋代官方编著的古代音韵学著作

以其中的南宋初刻本《集韵》十卷为例。《集韵》是宋代官方编著的古代音韵学著作,在《广韵》和《韵略》基础上重修编撰而成,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最终成稿。今存宋本有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天禄琳琅旧藏)南宋潭州刻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田世卿安康金州军刊本;以及上海图书馆回购(翁同龢旧藏)南宋明州刊本,这是传世最早、一众版本的祖本。上海图书馆藏版本卷中有“虞山钱曾遵王藏书”朱印。钱曾字遵王,是清代早期的藏书家,与翁同龢一样是常熟人,有藏书楼名为“述古楼”。钱氏死后,《集韵》自述古楼踪迹隐匿,康熙年后期有影抄本流传于世,直到同治年间,此南宋刻本被翁同龢收入家藏。

根据翁同龢日记中的记载,1865年3月7日,翁同龢初次以30金欲购买,对方嫌价低不卖。第二天他又到琉璃厂,出价到40金,卖家又不卖了,翁氏心中直叫“可恨、可恨”。事情拖到13日,不知其中又经历了何种波折,这几卷《集韵》最终以34金被翁同龢拿下。他得意之极,自号韵斋,并在日记中写道:“此怡邸物也⋯⋯今落吾手,异日对床话雨,当增一段欣赏耳。”怡,指康熙六十一年被封为怡亲王的康熙第十三子爱新觉罗·允祥。其子弘晓喜好收藏典籍,袭爵后在府中建乐善堂作为藏书楼。因其皇亲贵胄的身份和雄厚财力,所藏古籍在数量和质量上皆属上乘。即使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时诏令天下进献藏书,弘晓也硬扛着没献。怡亲王府的藏书历经几代,到了载垣这一辈时遭遇变故。载垣在辛酉政变中被赐死,怡府藏书流散民间,聊城的海源阁、杭州的结一庐、常熟的彩衣堂(翁同龢宅第)等民间藏书家都曾购得一些。

传六世而不散,大藏家翁同龢:很多传世孤本,动辄百万美金

《苏台纪胜十六页书画册》 (局部),明,沈周

唐开元年间的《灵飞六甲经》(《灵飞经》四十三行),是翁氏家藏书法中年代最早的。《灵飞经》在晚明被发现,摹刻入石,清代被多次翻印,对清代小楷书法有很大影响。翁氏所藏也是各种拓本的祖本。

翁心存藏书中的精品,多来自同乡陈揆的稽瑞楼藏书。陈揆去世之后,其养子不懂收藏,只懂变卖,其中大半都被翁心存和另外一大藏书家瞿氏的铁琴铜剑楼购去。古籍专家傅熹年说,常熟翁氏藏书,是流传海外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批私人收藏的中国古代善本珍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