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00多年前写了一幅篆书对联,如今拍卖了600多万元

在清朝时期,有很多人想在书法方面有所成就的话,都要学习篆书,为什么?这是因为清朝是一个书法复古的时代,他们大都从碑学书法学起,这一方面是一种风气,另一方面是人们对金石学的研究已经蔚然成风,从金石学中会得到更加丰富的书法资源。

他在100多年前写了一幅篆书对联,如今拍卖了600多万元

清朝至民国,因为学习碑学而成为大家的人非常之多,邓石如、金农、何绍基、伊秉绶、赵之谦、翁同龢、吴昌硕等人。金石学自北宋欧阳修就已经开始,那时,欧阳修主要在民间收集一些前人散落在民间的金石文字,一方面是对文字进行研究和考证,另一方面也为书法提供书写的参考。

他在100多年前写了一幅篆书对联,如今拍卖了600多万元

金石学家的书法有别于一般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讲究古拙,笔法遒劲有力,虽然金石考证自北宋以后有所中断,但到了清代中期得到了极大振兴。这其中还有一位被人们所熟知的人,他就是清代金石学家——吴大澂。

他在100多年前写了一幅篆书对联,如今拍卖了600多万元

吴大澂是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他擅长篆书书法,对隶书、行书也有所专长,但他的篆书则最有功力和最为著名。他当年赠送袁世凯的一幅篆书九言对联,在2015年香港的拍卖会上,一槌价为500多万港元,成为拍卖会上的一个亮点。

他在100多年前写了一幅篆书对联,如今拍卖了600多万元

吴大澂是一位金石学家,他主要对先秦文字进行了多年研究和考证,从中吸取了很多的优点,他一边研究,一边将小篆和籀文结合起来,创新了自己的书写特点,从而使得其用笔和线质得到了更为精进的提升。

吴大澂是一位学者,在日常的书写中,他都用小篆来作记录和行文,他曾经用小篆书写了《心经》、《论语》、《孝经》等经典著作,今天,这些作品成为人们学习小篆书法的经典教材,被争相模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