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最便宜的海鲜—海虹

在海产品越来越珍稀的今天,海虹基本能算是胶东地区最便宜的海鲜了,而且相比二十多年前,其价格基本没怎么涨,在胶东的大集上,10块钱能买到六七斤,一次买5块钱的,就能有一盆,够全家人一顿吃的了。

胶东最便宜的海鲜—海虹

花五块钱买的海虹

海虹,也写作海红,是胶东这边的叫法,正式学名叫贻贝,在南方也被叫做青口。胶东地区的海虹价格异常便宜,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在六七十年代,因为出口创汇的需要,政府大力鼓动沿海渔民养殖海虹,海虹养殖区域广、面积大,在烟台和威海沿海的各县市都有大面积的养殖,尤其是威海的乳山市和烟台的海阳市,海虹产量最大,品质较好。当年镇村干部为了鼓动渔民养殖海虹,跟渔民宣传说两个海虹的营养价值,能顶得上一个鸡蛋,这应该有浮夸的成分。

二是海虹养殖成本低,不需要人工育苗,也不需要投喂,只需在沿海搭好坚固的架子,然后适当间距排布海虹养殖专用的大橡胶棒,俗称海虹棒,海虹的野生幼苗就会自动附着其上,并逐渐自然生产。海虹养殖的主要投入是物料费用,相比于鱼虾和牡蛎养殖,成本要低很多。

但在胶东以外的很多地方,海虹却是十分珍贵的食材,比如海虹在法国大菜里就占据重要地位,售价不菲,当然法国大菜里不会称之为海虹,他们都称之为贻贝(英语:mussel,法语:moule),如果叫做海虹,肯定卖不上价。

在南方很多地区,海虹也比较珍贵,南方地区一般管海虹叫青口。我烟台一朋友一次出差去南方,晚上当地老板做东请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非常隆重的上了一道青口做的汤。品尝过后,南方老板不无炫耀地问我朋友:“在你们烟台也能吃到这个吧?",我朋友回答说:“也能吃到,但不常吃”。朋友说得也算实情,海虹在胶东太过普通和便宜,普通人家还多吃些,有钱人一年也就吃几次。

在我老家乳山县城,一次一个工厂的厂长给全厂职工开大会,会上为激发职工干劲,提高企业效益,对大伙说:“你们看看人家某某厂,家属区垃圾箱里倒得全是虾壳,再看看咱们厂家属区垃圾箱里,倒得全是海虹壳。”也就是说当时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吃鱼吃虾,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只能多买些便宜的海虹,回家打打牙祭。

上世纪90年代,胶东沿海地区大规模的养殖对虾,因为海虹价格便宜,产量也大,当时很多养殖场就大量购进海虹,粉碎后作为饵料来喂养对虾。

海虹除了可以鲜吃,也可以蒸熟或煮熟后,把肉从壳上剥下,晒干做成干货,晒好的干货叫做淡菜,在六七十年代曾大量出口国外,换取外汇,可以说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至今日,海虹仍然是胶东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物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