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老师,建议为他们发乡村教育贡献奖,你觉得呢?

好运150346313


为从教三十年的教师发放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这绝对是对长期坚守在教育一线老教师的肯定与尊重。截止目前,已经有多数达到发放标准的教师已经领取到了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很多老教师在净精神层面也算收获了一丝的安慰。

但是从目前从教三十年教师的生存现状来看,仅仅给他们提供如此精神上的奖励显然是不够的。近来有人提出,应该为从教三十年的教师发放乡村教育贡献奖。对于这个建议应该是给予认可与点赞的,为长期坚守在教育战线上的老教师发放贡献奖既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对他们工作及付出的认可。

如今有资格领取到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教师,一般都是经历过国家教育困难时期,他们曾经一人承担着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每天面对着沉重的教学任务,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却是很低的,每月的薪资水平还无法满足自身家庭生活的需要,尤其是男性教师的处境更为尴尬。在基层的老教师,他们曾经经历过原本工资待遇就低,但是每月所领取到的工资实发额仅有百分之六七十,这种处境曾经持续过很长时间。

在那样沉重教学任务和低工资待遇的环境下,他们依然能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我们不得不说如此的付出精神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是值得我们给予充分肯定的。

其实,对于是否为任教三十年的教师发放乡村教育奖,这种讨论是必须提上议事日程的。我们至少应该赋予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一定的社会功能,让任教三十年的老教师可以从这份证书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益处。比如:给予获得证书的教师在职称竞聘上“开绿灯”,自动晋升为高级职称;可以在社会活动中享受一定的优惠,在乘坐公交车、乘坐火车等方面有绿色通道等,让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真正成为有益于老教师的重要因素。

综合来讲,我们必须将任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作用发挥到实际中,让教师们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一定的红利,真正让他们对这份荣誉感到珍视,从这份荣誉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东爱雨小公


昨天我刚从中心校领回12张大红的荣誉证,教师一生领回的最高的荣誉——教育部颁发的证书,荣耀之至!

可是我们为此很犯难!领导班子还专门召开了班子会,为什么呢?因为这12张荣誉证里有一名优秀的教师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还有一名现在脑溢血后遗症。我们现在很矛盾,矛盾的是这两张证怎么处理?送证上门吧!真怕我们被打出来!不送吧?这是国家对乡村教师的关爱。怎么办呢?欢迎支招,在此感谢!



醉美红领巾


我是一名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教师,从教39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学生用的是泥桌子泥櫈子,教室没有顶棚,黑板是我们自己用白灰抹的再刷上墨汁。当时的条件太简陋了,但是我们工作的劲头很足,一个人要担几个科目的教学,晚上在煤油灯下判作业、备课到十点多。时光荏苒,我从一个毛头小伙到年近七旬的老翁。我觉的国家给我们发了三十年从教证书,说明国家没有望记我们,这是我们值得欣慰的。但我觉得还应提高它的含金量。诸如旅游的乘车、船、机、门票的免费或半价,每年的教师节或春节享受一下被慰问的感觉,那就太好了。当然,我们也体谅政府的困难。但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提升。党和国家不会望记我们的。我们期盼着!


用户7012598619843


这个建议不错!30年的乡村教育生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他们颁发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贡献奖,可以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也可以鼓励更多教师到乡村任教,帮助乡村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

春节期间回老家,去看望了我们读初中时的班主任,那时他是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工作热情高涨,课堂上肢体语言丰富,幽默且生动形象,深受学生喜欢。课后与我们打成一片,一起欢呼,一起歌唱,并随时关注我们家庭情况,并对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施以援助之手,可当时老师的工资也不高啊,他对学生倾注的是关心和爱,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学生私底下都亲切叫他为"蒋大哥"。


而如今的"蒋大哥",从教刚好三十年,满头银发,深深的皱纹镶嵌在脸颊,一看就是经过岁月无情洗礼的人。后来在聊天中得知,"蒋大哥"疾病缠身,西南医院初步诊断为胃癌,目前处于中期阶段。这样一位好大哥,命运为什么要与他开玩笑?

他把青春与热血浇灌在乡镇教育的这片热土上,帮助无数孩子实现了人生梦想,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

我们经常把老师的无私奉献比喻成像蜡烛,用自己的一生来照亮别人,我们也要看到,蜡烛也有流泪的时候,请关注乡村教师吧,他们的一生的确不容易!

我举双手赞成,为在乡村从教30年的老师,颁发教育教学贡献奖!大家觉得如何呢?


Lance课堂


一个教师扎根农村30多年,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学生,为振兴乡村尽了自己的心力。他们的工资微薄,生活清贫,工作条件艰苦,师资匮乏,通常一个老师要教好几个科目,工作量很大,但他们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

我认识一个老教师老陈,他坚守在一个自然村的教学点,那个小山村只有几十户人家,那个教学点只有一到三年级,每个年级就三五个学生。全校就一个老师,所以老陈身兼数职,既是校长,也是授课老师、生管,还是炊事员,要负责给几个路远寄午的煮午饭。每天他按复式班授课的方式,安排一个年级上课,另外两个年级做作业,练习提纲都是他自己用钢板蜡纸一笔一画刻好,亲自油印好,再发给学生做。就这样从青丝到白头,整整四十年。现在老陈马上要退休了,没有老师愿意去,那个村的教学点就要倒了,一年级的孩子都得去乡镇中心小学上学了,村民感觉很不便。想想,有多少像老陈这样的老师,他们立足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把一生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给村民带来了方便,为改变山村落后面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从教30年的老教师,现在他们年纪大了,因为长期的艰苦生活,大部分人身体不好,每个月花费在寻医问药上的钱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不高的。建议政府给他们颁发乡村教育贡献奖,不仅从精神方面褒奖,也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让这个奖项不仅仅只是一张纸,而有一定的含金量,能赋予“它”一点“特权”,让这些老教师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也让他们能够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在国家困难的时候,这些老教师不计报酬,不提条件,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30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岗位,着实不容易啊!现在我们的国家强盛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理应不忘这些“教育的功臣”,给他们颁发证书和一定的奖品,回馈他们的无私付出。这也是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教师,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我是华老师,很高兴与朋友们相识于头条,相遇在悟空问答。以上是本人的一点粗浅看法,朋友们如果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华老师聊教育


从20岁起我在东北东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沟教了三十六年学,开始的时候学校的校舍是用石头垒的房子,墙很厚,但很冷,不管怎么烧,不管用。因为石头散热快,窗子少又小,教室无比的黑暗,前面有几块玻璃,玻璃得割成小块,中间还要割几刀,不然就让不富裕的村民拿走,多数窗户用塑料布,老师不在的时候,孩子用手抠窟窿。后面的窗户是用向日葵秆儿堵的,再抹上泥。你说屋里有多黑。房顶上露天,火炉烧点儿热气全从上面跑了。学生围在火炉四圈儿,也不热,老师在黑板前冻的手脚像猫咬的,那苦就别提了,现在想起来,眼泪哗哗地。


lg龙哥爱生活


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老师,确实为农村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年,所以给他们发乡村教育贡献奖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关键是这个贡献奖是以什么形式发放,放一笔较大数额的奖金,这个挺好的,很实惠,可以改善老师们的生活条件。

一、三十年乡村从教,绝对是对乡村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的。想想看,三十年前就是1989年前,在此之前的老师大都是民办老师或中师毕业的老师,在乡村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能够坚守。为提高农村孩子的文化素质,为孩子们成才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教三十年的老师,大都年纪不少了,最小五十多了,一直没能好好享受生活。对这部分老师,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奖励,我觉得是非常合理的。


二、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应赋予一定的功能。如果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赋予一定的功能,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只要别跟三十年荣誉证书一样才好。比如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可以在评职称时不受名额限制,可以适当降低标准,这样才体现这个贡献奖的含金量。比如这个乡村教育贡献奖证书像军人的证书一样,可以免费坐车或有绿色通道购票,在某些景点能优惠或免费等,体现这个证书的价值。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们觉得应该给乡村从教三十年的老师物质和精神奖励合理吗?期待你们的声音,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荣获乡村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的老师,发给乡村教育贡献奖,笔者坚决支持。

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乡村学校三尺讲台,为乡村教育默默奉献,三十年,可以说是奉献了一生。从教三十年,也就是终生从教了,不可能改变了。

而且,从教三十年了,离退休也已经不远了,给这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一个乡村教育贡献奖,完全可以,不会引起任何的不和谐。

笔者觉得,三十年荣誉证书,不能是纯粹的荣誉,只发一张荣誉证书,然后什么也没有了。教育部门应该多做工作,赋予这张荣誉证书以更多的内容,让这张证书真正具有一定的“含金量”。

这个含金量可以从多方面体现,所以应该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单独的教育部门的行为。比如,以政府名义召开表彰奖励大会,给予荣誉证书持有者一定的物质奖励。

不过,笔者觉得这种一次性奖励的含金量不高,一次性释放,以后就没有了,奖励了一定金额的金钱,用了,也就完了。再说,这一类教师数量很大,奖励的金额是不可能很大的,只能是象征性的。如果这样,老教师是不会满意的。

笔者觉得,应该赋予这张证书证书的永久性含金量,比如,凭这张证书,乘坐民航客机、高铁、地铁、公交等,可以免费或者半票。比如,老教师凭这张证书可以免费游览全国各地风景区景点。比如,凭这张证书,可以优先就医,优先到各类窗口办事。

这样,这张证书的荣誉,会伴随老教师终生,就变成了终生荣誉,这种荣誉,对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鼓励教师终生在乡村从教,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朋友们,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跟大家一起交流。


当代师说


笔者在乡村从教十多年,身边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老教师退休。他们大都工作了三十多年,最长的一位老教师工作了42年才退休。他们为了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大半辈子,退休的时候大都白发苍苍,步履蹒跚。

乡村教师从教三十年,我身边没有一位获得这个三十年的荣誉证书。不过听别人说有的地方发了,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没有这个荣誉证书。有朋友说是否给这些获得荣誉证书的老师,再颁发一个乡村教育贡献奖。

作为在乡村一线工作的教师。我觉得发证书是可以彰显老师对教育的贡献的。人都会老的,退休了,能有一张乡村教育贡献奖的证书,足以聊慰自己的退休时光了。可是只有证书却不赋予证书其它的附加含义,这是不足以彰显证书的重要性的。比如,乡村小学的学生期末考试结束需要给学生发奖状和奖品,如果只有奖状没有奖品。小朋友肯定不乐意的,如果既有奖状又有奖品,小朋友会特别开心的。一些大公司、大企业如果只发证书,不发其他的(比如奖金),肯定会有很多员工不乐意的!

同样,对于在教育事业工作了三十年的老教师而言,大多还没有退休,我们可以赋予这张乡村教育贡献奖其它的附加价值,比如没有晋级高级的教师,可以直接晋级高级。如果晋级高级的教师可以享受一定的教育贡献补贴,不用多高,可以一直发(每月几元或十几元)。当然还可以附加其他的价值,比如去景点免门票或者半价门票,乘坐公共交通可以享受九折优惠等等。

笔者作为一名教师,觉得不能只给这些工作三十年的教师一纸证书,很多教师觉得与其要一张证书,不如给五十元买一小袋大米来的实在。民以食为天,教师也希望可以增加一点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对于乡村从教三十年,获得荣誉证书的老师,是否发一个乡村教育贡献奖?但是对乡村从教三十年的老师,只发一张荣誉证书,是否不够暖心你觉得怎么样,一起交流一下吧!


一师者


发一本30年证书和一张纸有何区别,当年的民办教师早上还要上课,自己做饭,一人代只少两个年级复式教学,晚上点煤油灯批改作业。工资也只有15元补贴,另外生产队每月给40元,但这个钱年底队里扣除提留款,义务工款等就沒了甚至倒贴钱,就凭每月15元养家糊口,干了近20年才转正,的确不容易。再者他们是当时教育的主力军,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相比现在教育飞速发展时代,付出的要比现在多几倍,为教有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应给予他们一些实惠的奖励或照顾,只发一张纸不足以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