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大势已定,哪些新能源车企能活下来?

近年来,由于环境和能源等多重因素,受国家政策激励影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迈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2018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再创新高,达到了124.7万辆,同比增长61.7%,狭义乘用车总销量新能源约是80万辆。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各大汽车品牌2018年的狭义乘用车总销量,以下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20的汽车品牌,绝大部分销量都集中在布局较早的国内自主品牌上面。具体来讲,就是比亚迪以194938辆拿到了2018年的新能源销量冠军,北汽新能源以100552排在了第二名。

补贴退坡大势已定,哪些新能源车企能活下来?

总体可以看出来,以传统燃油车企为依托的汽车品牌销量占90%以上,造车新势力目前仅蔚来一家上榜。

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的传闻早已传的沸沸扬扬,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细节进行了回应: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很快就要出炉,而地补将有重大调整。简单来说,地补的方向是"补电",加强地方基础充电建设,"就不补车了"。

补贴退坡大势已定,哪些新能源车企能活下来?

补贴新政的调整方向很明显,就是让电动车竞争进一步回归市场。加强地方基础充电建设,促使新能源车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这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地补不补车,意味着对于一台300-400km的纯电动车型补贴将要损失2-3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行业的盲目扩张,同时也将淘汰掉尾部低水平车企。对于部分厂商来讲,以售价低廉的车型来占领市场,以图获得更多补贴,后续将没有什么市场,很多没有技术含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被加速淘汰。

补贴退坡大势已定,哪些新能源车企能活下来?

所有的车企都无法回避补贴退坡这个事实,对于比亚迪等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领导地位的品牌来说,这不是一个坏消息,将是其进一步挤压低端电动车、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市场地位的"神助攻"。

对于国内的小鹏、威马、拜腾等造车新势力来讲,能否量产车这是一个分水岭,没有量产车,巨大的资金流的压力, 这些企业在补贴新政下生存会格外艰难。

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场大洗牌,已经迎来了"弱肉强食"的时代。长期来看,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竞争回归市场,对于整体行业有利,但是中间会淘汰掉很多技术落后、实力不强的车企,真正生存下来的会是寡头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