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每一部文藝作品都離不開社會背景的影響。從三皇五帝的傳說也好,《聊齋志異》也好,魯迅先生的作品也好,到當下的電影也好,都不能例外。

而生活在其中的創作者們,那些心懷使命,願意肩負責任的“致君堯舜上”者們,總是會冒著名譽和命運的風險,去揭露諷刺當下的弊端,想要“再使風俗淳”。

文藝創作是他們的匕首。從詩歌《新婚別》到戲曲《感天動地竇娥冤》,從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到電影《百鳥朝鳳》,等等,用不同的形式反應不同的問題。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新喜劇之王》就是一部充滿諷刺藝術的電影。

很多人覺得星爺這部電影並不好看,也不好笑,也不夠勵志,更沒有當年那些無厘頭的元素。

那是因為你們注重了觀影體驗,而觀影體驗來源於影片的故事和故事帶來的感性直覺。而作為一部真正的院線電影,重點恰恰不在這些表面現象上。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新喜劇之王》是一部雙主電影,大齡龍套女演員如夢,過氣多年男演員馬可。通過他們兩個人的各自成長和交互推動,最後都成功的故事,諷刺著當下影視娛樂圈的怪象,也帶著對當下影視圈寒冬的思考。

如夢的心是真誠的,但她不會表演。這是次要的,阻礙她成為主角的主要因素是長得不好看。

如果之前還有舍友不疼不癢的安慰,渣男男友虛偽的撫慰來做她繼續奮鬥的動力,那麼在舍友突然被星探發掘成主角的打擊,便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開始想要信命。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當下是看臉的時代,那些偽孃的臉,網紅的尖下巴,取了肋骨的腰,誘導多少人的價值觀發生了偏離。除過將感性而不計後果的人造美吹成一個巨大漂亮的夢幻泡沫之外,對因此而帶來的感情問題,生活問題,健康問題,社會精神文明問題閉口不談。

這些現象催生了多少民間整形機構和掛證著名大夫?當你變成網紅的樣子,是要24小時站在天橋享受眾人的讚美麼?朋友圈發三天美照怕就再沒人點讚了吧。而你為續美夢,也不敢隨性享受美食,不敢生育,言行舉止都得裝作高雅,做人之累,皮囊就是鐐銬,且不說藥物和手術的後遺症。

如夢不就去整形被整成了猩猩鼻子女巫下巴麼。但是,除了自欺欺人之外,並沒有獲得導演,甚至群演頭的青睞。反而被利用做了替身。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過氣演員怎麼紅?

馬克有著當紅演員的脾氣和派頭,卻沒有當紅演員的影響力。他也想借新劇鹹魚翻身卻不得,最終卻因導演刻意安排的驚嚇,嚇尿了褲子而紅。

低俗爆笑而紅,本就是諷刺,放在正常人身上是件難以啟齒的事。但馬克紅了之後反以為榮,節目中也可以當場情景重現。悲涼中透著可憐。不可否認他是紅了,但細究之下,難道捧紅他的這些觀眾,喜歡的是這種低俗猥瑣的東西麼?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這正是星爺要諷刺的地方。觀眾都是有雙面性的。

在正經面前他們陽光無比,在低俗面前他們眼睛發光。現實中,為什麼小劇場的話劇裡要打擦邊球,二人轉劇場要講黃段子,甚至相聲裡也要帶電視臺不讓播的,因為沒有這些,觀眾不愛看,沒門票。這一點,市場決定了部分文藝內容。

這也就是為什麼某些喜劇電影三觀不正,臺詞無聊卻票房很高,也是為什麼很多文藝片藝術片導演幾乎活不下去的原因。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新喜劇之王》中的導演又賤又皮。他拍的喜劇不但有小矮人為白雪公主報仇這樣的新編,還有白雪公主變成男人把王子睡了的荒誕,噱頭,低俗與博眼球充斥著整部片子。這不就是在諷刺當下麼?

觀眾平時忙於工作累於生活,對喜劇有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因此太多人瞄準這個市場,但以圈錢為目的。

喜劇那麼好拍麼?國內那些稍微有點名字的人都在搞喜劇,而且是迫不及待地收割粉絲。

不管是表演二人轉的,脫口秀的,說相聲的,演小品的,搞話劇的,網紅,只要名字熟悉的,稍微有點市場影響力的,你去搜一搜,電視劇,電影,網大,誰沒涉獵過?但質量如何呢,廣大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悽慘的票房,收視率,作品可憐的評分,足以說明心不誠作品便沒有價值可言。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新喜劇之王》中還諷刺了演員的表演。

如夢手拿《演員的自我修養》那本書,奉為經典,但其實她不會表演。所以那些需要表演的群演角色總是不選她,選中她的要麼是死屍,要麼是背身,要麼是雕塑,都是不要演技的。

如夢的堅持令人敬佩,但她在遭遇渣男男友的欺騙之後,將生活經歷,感情,融入表演之後,那種真實感情體驗的真切才最終打動了導演,才是她最後獲獎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當下影視圈沒演技的人一大群,卻因為正好在看臉的時代而大紅大紫,加上背後經紀公司的炒作運作,霸佔著絕大多數資源,導致那些真正有演技的老演員不屑出演,新人無法出頭,整個影視圈優秀作品屈指可數。


大家都想用喜劇電影圈錢,只有星爺在用藝術諷刺當下



為什麼大家都看得見影視圈怪象,甚至自己也在參與,卻只有星爺發聲,冒著名譽和票房的風險,事實也的確雙重受損,因為星爺是真誠的電影人,不管他身上發生過什麼故事,外界評價如何,內心守護的東西被汙染,就是要發聲。

關於這一點,我還是很佩服星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