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7大誤區,多數人的人第一個就“中招”了

不管是種植果樹、蔬菜,還是其他農作物,施肥都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施肥是對農民朋友來說是很基本的一件事,但是有許多朋友在施肥這件事上還是會出現不少問題。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

肥料7大誤區,多數人的人第一個就“中招”了

誤區之一:農作物出現缺肥現象後,再施肥

肥料施入後,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農作物出現缺肥現象後再施肥,則會造成作物缺肥時間加長,造成減產。

誤區之二:只要施足肥料,就能獲得高產

各種作物全生育期以及不同生育時期所需養分種類及數量均有所不同。如果施肥時不根據作物的需肥特性進行施肥,一是使作物出現缺素症、抗逆性以及抗病性下降,造成產量降低、品質下降,二是使部分作物需要量少或基本不吸收的養分殘留或流失,造成肥料浪費。因此,應根據植株的生長特性決定施肥的種類和數量,充分發揮肥效。

肥料7大誤區,多數人的人第一個就“中招”了

誤區之三:只要施入肥料,就會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與土壤特性、作物養分吸收特點、肥料養分釋放特性以及水、氣、熱等諸多條件有關,如果沒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則極易造成養分流失、缺肥等現象的發生。沙質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因此,應根據少施、多次施的原則進行,粘壤土肥效慢,應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誤區之四:只注重施肥數量,不注重養分含量

現在市場上出現的一些複合肥,價格較低,在農村應用較為廣泛。這些複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種元素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現象,但農民對這些情況重視不夠,仍延續高含量複合肥的施肥習慣,結果施入的氮、磷、鉀不足,造成作物缺肥、缺素症的發生,影響產量和質量。

誤區之五:只施底肥,不追肥

施了基肥以後,不再追肥,這種施肥方法是不科學的。作物在早期對養分需求較少,施足基肥後確實能夠保證長時間作物對養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後勁比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續期也是有限的,特別對於保肥保水能力較差的土壤,不及時追肥更容易造成脫肥現象。所以,對生長期超過2 個月的作物應適當追肥,保證作物在生長旺盛期對養分的需求。

肥料7大誤區,多數人的人第一個就“中招”了

誤區之六:用了複合肥以後,別的肥就不用了

有些用戶認為,施用複合肥後就不用再施用其他化肥了,這是錯誤的。一般複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鉀元素,少量品種含有鋅、硼元素,如果不注意及時補充有效的中微量營養元素,同樣會對作物產量產生影響。

誤區之七: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戶在追肥時偏施碳銨、尿素等氮肥,雖然這對於作物的長勢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但並不能給用戶帶來產量的增加,因為對作物前期生長而言,氮素很重要,但隨著作物的生長,對磷鉀的需求越來越高,對氮的需要反而減少,偏施氮肥只會使作物旺長。所以為了保證增產效果,應該注意追施複合肥。

以上這七個誤區,你中了幾個呢?


作物病害不發愁,點擊下方“瞭解更多”,下載神農識,拍一拍,病蟲害問題立馬解決。快捷、精準、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