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禁養"強勢來襲,4種養殖戶"中招"!

自古以來,農民靠種植或養殖為生。在農村,或多或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殖家禽。然而,部分大型養殖場也產生各種汙染問題,農村環保被提上了日程,最近國家對部分農村地區劃定了"禁養區",以改造農村環境。禁養令其實也是為了安全起見,不是都不讓養,而是需要滿足一定條件,不能隨意養殖了,本次"禁養令"主要對位於以下4類位置的圈舍進行拆除,所以如果有養殖範圍位於以下4類位置的養殖戶,可能會因為禁養令而受到損失。

農村

1.位於民俗風景區,農家樂的

如果不少農村都在發展鄉村旅遊業,而民俗風景區和農家樂作為其中一個重要部分,自然要加強保護,環保問題不可忽視。在農家樂或者風景區養殖牲畜,到了夏天,一旦牲畜糞便處理不及時,或者圈舍沒打掃乾淨,會滋生很多細菌並有異味,這樣會讓前來旅遊參觀的遊客反感,不利於未來發展,如果有位於民俗風景區的養殖圈舍,可能不可避免地面臨被拆除的風險。

農村

2.水源地附近的

水是重要的生命之源,可能不少農民都不清楚,在水源地200米範圍內是控制養殖的。近些年農村癌症發生率呈現一個上升趨勢,水源汙染是一大重要誘因,因此加強水源保護不容忽視。大家都知道,各種重金屬或病毒是可以通過食物鏈流入人體的,所以如果農民養殖的牲畜帶有病毒,其糞便汙染到水體,將會加劇癌症發生率。所以如果養殖場位於水源地保護範圍內,將會被拆除。

農村


3.位於村莊附近的

其實村莊也有一定的規定養殖範圍的,不同於水源保護區,村莊的規定養殖範圍為500米以外。如今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的環境建設,對於大型養殖場的排汙排糞亂象,將會被重點監管。所以對於位於村莊500米以內的養殖場,即使環保標準合格,都將被拆除。不過自己在家中養一兩頭自己吃的話,根據各地政策不同,大部分地方還是可以的。

農村

4.位於自然溼地保護區內的

如今國家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愈發重視,對於自然溼地保護區,國家是禁止養殖的。以免養殖場對當地的水源或空氣造成汙染,如果在這些地方養殖,很有可能面臨拆除風險,所以農民要提早準備了。

農村

上面這四類裡面有你嗎?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