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後,如果洪秀全暫不稱王並鞏固所佔之領土,繼續大舉征討清朝,他能否成功?

用戶中國布衣


題主的意思肯定是太平天國不急著在南京建都稱帝,宜將剩勇追窮寇跨長江一掃華北直搗京畿,能把滿清皇帝趕下臺,改天換日坐擁天下,將起義戰果擴大到最大化。



但筆者以為,即使洪秀全和他的那些信徒們真的這樣做,也未必最後能定鼎中國。記得林語堂先生曾經講過,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所有以武力奪取江山並且坐穩天下的,沒有一個是江南人,吃大米的南方人登不上龍位,只有吃麵條的北方人才可以。這裡有宿命論的觀點,但不可否認其中也有文化因素。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自古以來凡是稱帝建國,能延綿長遠的,都離不開重用知識分子,得到士族的支持,這一條几乎是鐵律。


而反觀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極少數有點文化的人入夥以後都對太平天國的前途完全喪失了信心,這些人得不到重用,非死即逃。洪教主自己從14歲到30歲,先後4次都考不上區區秀才,按現在的水平,就是他初中畢業都沒有通過,可見其人的層次水平。

洪秀全的那一套教義,他也清楚只有忽悠不讀書不識字的貧民和遊民,有文化的士族不可能成為他的純粹奴才和沒有獨立思想的工具。

單單從軍事角度來講太平天國有直趨華北染指京師的能力,不過在南京時其內部就有是否繼續北上和滯留南京的分歧。即使太平天國的決策當局做出北征的決定,洪秀全的那些從廣西窮苦大山裡出來的王爺,指揮,丞相們仍舊會迷戀南京“小天堂”。

另外清政府當時還面對英法聯軍的外患,洋人是向咸豐要錢要把清朝納入國際體系,而太平天國是要他命要江山,孰輕孰重清政府應該清楚。到時咸豐狗急跳牆出賣主權“借師討逆”,軍事天平立馬向清朝傾斜,反正是家天下為主,為了保住皇位,“主權”這詞在咸豐腦子裡不值錢。


沒有核心的思想理念,僅僅靠有洪秀全特色的教義學說,完全脫離士族的支持,就像當年李自成的“不納糧”的口號,真正奪取了政權他維持政府運轉能不納糧能不收稅麼。

別說太平天國在華北平原能不能抵得住蒙古騎兵的衝擊,洋人幹不幹涉,就算奪了北京又怎樣,靠天父天兄下凡來維持局面,早晚政權會有內訌會倒臺,洪秀全頂多又是一個二百年後的李自成。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太平天國運動中,洪秀全打下南京後暫不稱王,並鞏固所佔領的領土,繼續征討滿清,他成功的幾率會上升,但是這場運動的缺陷和先天不足,他失敗的結局還是不能改變。

首先洪秀全發明的“拜上帝教”這個意識形態就有很大問題,它既不是西方傳承近兩千年的基督教,也不像明教,白蓮教等中國民間長期暗地傳播的本土化宗教,而是把西方上帝和中國民間愚昧跳大神結合起來的古怪宗教,而且在內部關係邏輯上就不能自恰,又在宗教教理解釋難以自圓其說,且自相矛盾,必然經不住進一步質疑,無法提供給太平天國運動以源源不絕的精神動力,最關鍵的是它無法將這些理念變成可以直接操作的技術而加以在佔領區推廣,從而夯實太平天國打下地區的執政基礎。

另外一方面,太平天國初期的勢如破竹,風捲殘雲並非是滿清政府天怒人怨,人民生存不下去,像秦末農民大起義時嚴刑峻法,“天下苦秦久矣”的情形,而是古代國家承平太久,官員懈怠,統治效率下降反應遲鈍所致,整個清朝自入關後就迅速漢化了,文化典章制度,土地制度等都是因襲前朝並加以改進,否則清朝的人口不會增加這麼多,其次稅賦在漢唐以來所有的朝代裡滿清也算是最輕的,“攤丁入畝”,三十稅一,3.3%,比現在的6%營業稅還低,土地兼併也不像明朝那麼尖銳化而造成大量流民,總而言之,社會矛盾也遠沒到一點就燃的地步。

洪秀全想打天下取代清朝,除了軍事勝利,必須要提供給老百姓一種比清朝更勝一籌的生活願景,“闖王來了不納糧”嗎?好像做不到;“均貧富,等貴賤”嗎?太平天國等級似乎更森嚴;《天朝田畝制度》不接地氣,是畫餅無法實施;“天父天兄”那套宗教說辭在西方是要被宗教裁判所判決上火刑柱燒死的太平天國統治區實行的“聖庫”制度,一切歸聖庫,似乎消滅了私人所有,土地帶不走,但江南所有商人都嚇得帶著能帶出的財產逃往清政府統治區,聖庫又直接通洪天王,成洪天王一人所有,太平天國軍隊成政治經濟學上說的奴隸大軍了,他比封建地主所有還野蠻落後,逆歷史潮流而動,失敗是歷史的必然!

洪秀全因七次科舉考試而不中,他把個人命運的失敗轉變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滿與仇恨,每攻佔一城,焚孔廟,燒“妖書”,原想通過利用滿漢矛盾奪取天下,沒想到被曾國藩轉換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衛戰,號令天下讀書人群起將這邪教創始人挑落馬下!

任何一場革命或起義他都要回答當下老百姓最關心的議題,推動歷史的車輪前進,太平天國運動的步伐顯然沒有踩到時代的節拍,他的軍事勝利都是暫時的而無法鞏固,最終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可以理解你這個問題的意思,但是糾正一點錯誤。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前的1851年,金田起義時洪秀全便稱太平王並於同年3月改稱天王,且於12月永安建制分封諸王確立了基本制度。所以你這個問題應該是問,如果不在南京建都繼續集全部之力繼續北伐,能否成功推翻清朝。根據史料來看,在南京被破時,清廷實際已無力組織一隻有戰鬥力的軍隊了。如果太平軍繼續大舉北進,跟李闖王一樣,大概率會攻破北京城,滿人被迫退到關外。此後太平天國統治階層矛盾仍會爆發,中國會陷入一個較長時期的分裂局面。

一,定都南京後形勢如何?


太平軍攻破南京時號稱率眾50萬,人數有誇大嫌疑且家屬都隨軍在編,戰鬥力估計十幾萬的樣子。江南大部分地區仍在清軍控制之下,清軍大概有20萬人。清軍分佈各地,由於制度關係各部只管本省,除了皇帝其他人無權調動外省軍隊。後清廷任命兩欽差大臣分設江南大營、江北大營,一阻太平軍北進,一威脅“天京”。這兩營軍戰鬥力奇弱,據到過大營的傳教士記載,他們賭博嫖娼抽大煙,儼然一群流氓聚集。所以毫無意外,兩大營常年被太平軍吊打。但是這兩大營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太平軍的主力,太平軍既然建都了,那麼南京不同於其他任何一座他們攻下過的城市,不容丟失。而且為了與清軍爭奪糧食主產區還要派出西征軍,所以北伐只能派出2萬人,是定都後形勢的無奈,相當於自縛手腳,把主力軍釘在江南了。

二,定都南京犯了哪些致命錯誤?

1,時間倉促,立足未穩

起義不過2年,沒有任何大城市的治理經驗便倉促建都。對大形勢分析不足,此時對清廷軍力估計顯然是過高或是過低。分兵2萬北伐與打到南京時聲勢完全不符。

2,天王的短視和整個統治階層政治管理才能低下被提前暴露

精神上用不倫不類的“假基督教”來解釋天國皇權的合理性,只能騙騙跟著造反大潮加入的貧民,洋人不信,漢人士族也不信。江浙本富庶,太平軍常年與清軍作戰,徵糧又採取了許多激烈的做法,所以也並不得民心。使得人們看清了,太平天國比之腐敗清廷尚且不如。

3,,統治階層的矛盾被迫提前攤牌

洪秀全在玩弄詭計方面確實是個高手,一系列神乎其技的操作擺平了能夠在威望和實力上威脅自己的東王、北王、翼王。建國不過3年,朝中已無一個元老,況且革命尚未成功,真是可悲可嘆啊。若能繼續北進,不致如此。

三,北伐軍的失敗

北伐軍的將領林鳳祥和李開芳都是能力極強的將領,北伐軍戰鬥力也頗為不錯。只用52天就打到了離京城300的地方,但是顯然他們面臨了許多在南方沒有面對過的問題。在南方即使小有戰敗,他們仍能吸收大量貧民加入太平軍,而在北方很難。再加上清廷堅壁清野的政策,戰線又長,補給困難,北伐軍幾乎算是力竭而亡。若太平軍能狹陷南京之威集全軍之力北伐,半年之內攻破北京城可能性是極大的。一旦北京城破,清廷在中原的統治基礎就喪失了,最多割據在東三省。而南方的各團練軍隊也會割據一方,天下大勢當如明末。


歷史剪刀手


首先,歷史不能假設。

從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觀點出發,農民不代表新的生產力,他們無法建立代表本階級利益的國家政權,失敗是農民起義的主要歸宿之一。

但太平天國的發起又具有全新的時代特點,即國內的統治階級日趨腐敗沒落,帝國主義列強步步緊逼,掀起陣陣瓜分狂潮。內憂外患,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空前尖銳。這樣,使太平天國起義又有了反抗侵略,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新的時代內容與任務。

太平天國自金田起義,永安封王建國,直至定都天京,一路上勢如破竹,清軍望風而逃,人民爭相擁護,這是人心所向,歷史的必然。作為農民革命家,洪秀全的個人品質由於受到時代,階級與他本人的價值觀念的限制,缺點錯誤是明顯的。但是,一是要考問為什麼會有農民起義?二是廣大農民挺而走險是衝著洪秀全的缺點錯誤去的嗎?

顯然,應該把洪秀全的個人品質與因為廣大人民的擁護與參加而使太平天國興旺發達,轟轟烈烈的起義大業分開加以公正評價。

應該特別指出,當今的反動分子,虛偽分子與無知分子狂妄叫囂太平天國是“邪教”,是”狂徒"的無恥瀾言是根本不值一駁的。

定都南京後,是經營”天京"還是繼續北伐,太平天國內部曾發生激烈討論,最終,保守派的意見佔了上峰,定都“天京”成為歷史重大事件。

定都"天京”,成為太平軍起義的重大成果,它增加了清朝統治階級的危機感,給起義者增加了信心與希望。

但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極大削弱了太平軍的軍事進攻力量,也為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提供了目標。最終,在封建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強大進攻下,也由於太平軍領導集團的"內訌",轉戰十餘省,歷時十五年的太平天國農民大起義失敗了。但廣大起義者反抗剝削侵略,反對國內外敵人所進行的可歌可泣,驚心動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將永垂史冊。


張建軍176101937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後期曾先後改稱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武裝起義,後建立“太平天國”,並於1853年3月攻下江寧(今南京),定都於此,改稱天京。



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最大的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給了漢人發展私人武裝的機會。曾國藩的湘軍,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等等。漢人領導的軍隊成了鎮壓太平天國的主力。


太平天國就算是不稱王也必敗無疑,首先清朝的統治者不會坐視太平天國發展,而且太平天國內部人員也會感到不滿(造反為了什麼,不就是榮華富貴和享受權力,這都達不成那還造啥子反)。再說了太平天國等級森嚴,基層官兵無法享受帶來的好處,反而遭到壓迫,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被嚴重洗腦。太平天國還是神權和君權的結合,嚴重限制社會的發展。所以太平天國必敗無疑。

總之,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但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侷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所以太平天國必敗無疑。




百花爭豔只為你


太平天國是一個邪教組織,邪教組織是不可能成功的。天父天兄,動不動就天父附體,迷信忽悠普通民眾,是妖是邪是正?一點小成績,就開始封王登基,高層妻妾成群,腐敗內鬥,卻不允許普通太平軍過正常生活。思想上裝神弄鬼,天弟凡胎天父下凡天兄下父,連跳大神都用上了……凡不信不從者斥為“妖”屠殺,……太平天國其實就是邪教和一幫被武裝的恐怖邪教分子。假設成功的話,對中國文化將是毀滅性的打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即使不覆滅,也會斷代。同時由於太平天國缺乏治理國家的能力,不可能迅速樹立中央政府的權威,再加上外患不斷,中國有可能亡國滅種。即使以後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中國復國,也將會是象非洲一樣,成為眾多的小國。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復興資本。內憂必將引來外患。所謂的太平天國給中國造成的後果是中國元氣大傷,沙皇俄國趁火打劫,從而侵佔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伯樂公


不可能的!洪秀全的野心並不只是偏安於南京一地的,他也有計劃是要北上推翻清政府的。但是由於咸豐死了慈禧開始掌權,慈禧這個人很有政治手段,慈禧先跟英法俄取得聯繫,跟三國和談讓他們切斷對太平天國的支持。也就是說,太平天國是受到來自英法俄三國的壓力,英法俄三國在得到慈禧的許諾之後轉而全力支持清政府剿滅太平天國,這時候太平天國便失去了獲得武器的能力,所以,不是太平天國不想北伐,只是沒有英法俄支持的槍支彈藥,太平天國的士兵只能拿燒火棍打仗。

英法俄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是在支持太平天國!這是歷史書選擇性忽略記載的地方。當時的沙俄帝國在北疆陳布重兵,使得清朝的軍隊被大量牽制在北方地區,清軍無法南調鎮壓太平天國。英法聯軍甚至親自出動,在八里橋消滅了清朝的50000八旗軍主力,這也是太平天國能夠攻破南京的主因。所以,從某種意義上看太平天國並沒有那麼偉大,他們不過是皇協軍而已。在離開英法俄的支持後,他們註定蹦噠不了多久。


優己


這和稱王稱帝沒有多大關係,最大問題太平天國在戰略上失策,到底是集中兵力北伐,還是先控制江浙地區奪取財源,戰略上沒有明確目標而兵力上分散,又沒有強有力的集權制,所以打起仗來必然是互相掣肘,內耗是非常傷元氣的。而太平天國佔據的只是江南的南京與鎮江等地,沒能穩固佔有江南最發達的蘇、錫、常與浙北,更別說上海。所以,必須建立穩固根據地,說白了就是連成一片穩固根據地,這樣戰略上才能避免讓清廷東西夾擊或斷絕與外界聯繫。清朝廷能打敗天平天國主要原因並不是曾國藩有多高明,他用了最簡單方法就是“耗”,這可是司馬懿最擅長的謀略。清朝控制主要地方是廣大的兵源區和能源區等;眾所周知打仗拼得是資源,而北方是重工業地區這樣就不怕沒有武器,也是兵源物資主要生產地 , 說白了曾國藩能打敗太平天國,就是依靠全國大“輸血”,才打敗太平軍,這種消耗求穩不求快的戰略戰術看似合理,但是有弱點的,如果遇到的敵人是裝備,軍事制度到戰術後勤補保障體系完善的敵人,這種戰法就沒有什麼用了。如果太平軍不亂,鞏固江南地區控制財源,外交在做的好一點,打敗清軍不敢說,最起碼能和清廷劃江而治,可事實是太平天國那些人大多都是沒有遠見的人,如何能成大事。洪秀全與楊秀清,石達開,陳玉成,李秀成 洪仁軒相比皆是下品,唉!太平天國我最佩服的是李秀成,敬重石達開。至於洪,雖然有頭腦,深思熟慮,但不切實際。


歷史怪獸小火龍


應該會成功,因為當時懼怕的不是清兵而是漢人。

清兵雖然驍勇但是沒有智謀,加上捻軍的配合肯定能打到京城,估計會和蒙古一樣,清兵退回關裡。

西征和打破江南江北大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沒有了京城的政令,湘軍和淮軍和川軍就沒有了共主必定軍閥割據一方,最後被太平軍各個擊破。

到那時候,再搞出天京事變也就不怕了。


摩旅中國大師老聶


洪秀全也就是靠分田地、均貧富、男女平等來騙本來就沒地沒錢沒文化沒思想的老百姓。

白銀五兩以上不得私藏要充公,兩口子要分男女營不能住一起。就憑他規定的這兩條,但凡有點本事有點腦子有點膽量的不都和劉銘傳、丁汝昌一樣,混幾個月看清本質後腳底抹油走人啊?

北上推翻清政府那是痴人說夢。太平天國可不是主動從廣西打到南京的,而是被清軍一路從廣西攆到南京的。

這個邪教頭子熬了十幾年,最大的功勞就是把清政府熬的頂不住,不得不把漢人(曾國藩、李鴻章)推上權力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