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布尔善只是跟从鳌拜,康熙囚禁鳌拜,为何却一定要杀班布尔善?

linjiayan9103


鳌拜是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初登帝位时期的顾命大臣,其过错在于结党营私,擅权骫(wěi,枉曲,弯曲)法;班布尔善是康熙堂叔,没有大功绩,却犯了谋逆,欺君之罪。

鳌拜生平

鳌拜,中国清初权臣。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康熙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以战功封爵。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擅权,结党营私。后在武英殿被康熙擒,鳌拜被生擒后,老死于囚牢之中,他是位影响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之一。

班布尔善生平

爱新觉罗·班布尔善,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辅国公爱新觉罗·塔拜第四子。清朝大臣,宗室。后因事鳌拜,被康熙帝处死,子孙黜宗室。

问题来了:为何康熙囚禁了当老大的鳌拜,却处死了身为皇亲国戚,只是“事鳌拜”的班布尔善呢?理由有如下三点:

1.鳌拜的罪在于结党营私,擅权骫法;班布尔善的罪在于谋逆,欺君。

参考历史文献记录,主要列举了鳌拜如下罪状:

康熙诛鳌拜诏书:“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康熙对鳌拜的评价:玩弄权柄。

乾隆谕曰:“鳌拜当日自恃政柄在握,辄敢擅权骫法,邀结党羽,残害大臣,罪迹多端,难以枚举”。乾隆对鳌拜的评价:擅权,结党,残害大臣。

和硕康亲王等:“鳌拜系国家大臣、背负先帝重托。任意横行。欺君擅权。文武各官、尽出门下”。意思还是:鳌拜专横,欺君擅权,结党营私。

包括后来的《清史稿》、《正说清朝十二臣》等正史记录,鳌拜的罪状主要是如下几点:霸道专横、擅权骫法,结党营私。

而根据《清史稿》记录,班布尔善是在鳌拜被擒后,受到牵连,王大臣等劾奏班布尔善二十一条大罪,因定罪以绞刑处死,子孙皆被废黜宗室资格。

班布尔善的记载极为简略,只是定了二十一条罪状,究竟是什么罪都没被记录下来。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出班布尔善的罪状:

众所周知鳌拜是一介武夫,是个粗人。鳌拜的主意几乎尽出其谋士之手。鳌拜曾忠心于皇太极和顺治,甚至因此受到多尔衮的多次迫害,但是鳌拜仍立誓拥护顺治,故而成为顺治的心腹。而玄烨是顺治的儿子,从鳌拜的思想来看,不太可能想要谋反。而班布尔善作为鳌拜的主要参谋,必然是他怂恿鳌拜谋反的。因此班布尔善才是“主谋”。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鳌拜的罪状远不及班布尔善。

2.鳌拜和班布尔善的地位不同

鳌拜是三朝元老,战功赫赫,位极人臣,受到两朝皇帝重用。皇太极时期,鳌拜跟随皇太极攻察哈尔部、征朝鲜、克皮岛、夺锦州、重创李自成、大败大西军,被授予首功进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皇太极死后,鳌拜与索尼等人立生死誓,与多尔衮抗争,坚决拥护皇太极之子继位,这才逼迫多尔衮退步,最终拥立福临继位。后因鳌拜衷心于皇太极和顺治,曾受到多尔衮多次迫害。顺治去世前,命鳌拜等人作为辅政大臣辅佐玄烨。由此可见鳌拜不但居功至伟,而且深受皇太极和顺治重视,是“清朝十二大臣”之一,同时,鳌拜还是“镶黄旗”的首领。

而班布尔善,只是清朝宗室、官员,没有战功,没有政绩。只是历史角落的一个小人物。

其实从侧面也能看出两人的地位不同:无论是《清史稿》,还是《康熙王朝》电视剧,甚至于《韦小宝》等书中,乃至于百度百科等资料中,对鳌拜的刻画都极尽详细。而除了《康熙王朝》中对班布尔善进行了一定的描写,其他文献或书籍中或者不提,或者一笔带过。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鳌拜是影响清朝政局的重臣,而班布尔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若处死鳌拜,必然会引起其他功臣的惊慌,甚至会动摇前朝老臣的忠心和满清贵族“镶黄旗”的稳定性。但是处死班布尔善就不会有这些影响。

3.鳌拜和班布尔善身份不同

鳌拜是满清八旗的人。康熙刚刚亲政,政局还不稳,首先就需要安抚自己身边的满人,因此不能对鳌拜过于严厉,否则满人不宁,康熙不安。而康熙只需要夺了鳌拜的权,就达到自己的目的了,所以无需赶尽杀绝。

班布尔善是康熙堂叔,却吃里扒外,这显然是很可耻的。正好康熙也要树一下自己的威名,杀鸡给宗室的猴子看,自己已经掌权,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小皇帝”了,所以班布尔善非杀不可。

其实《康熙王朝》电视剧中对班布尔善的刻画更为露骨,在剧中,鳌拜只是班布尔善棋盘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如果喜欢请点赞,或者留下你的看法!】


一二史话


关于班布尔善的记载很少,只知道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康熙皇帝的叔叔,并因为跟随鳌拜而被康熙处死,子孙被罢免宗室身份。

班布尔善的处罚如此严重,可首犯鳌拜却仅仅只是囚禁了事,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康熙囚禁鳌拜

康熙是不怕杀人的,他十四岁就敢擒下权倾朝野的鳌拜,并大肆诛杀他的子侄、亲随和党羽。那作为首恶元凶的鳌拜,依律也该处死才对。

可康熙并没这样做,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康熙是在看到了鳌拜身上为了保护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后,念及他对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的汗马功劳,且若无鳌拜,康熙自己也是与帝位无缘的。这对爱新觉罗家的种种恩德,才决定不杀鳌拜,而选择把他囚禁起来的。

这理由说得过去,可康熙选择了囚禁鳌拜,却对一个宗室、又不见得有什么为非作歹之事的班布尔善处以严厉的惩罚。


康熙处死班布尔善

清初前期,实行的是“贵族公推制度”,即众人选举皇帝继位,像皇太极、顺治都是由这种制度推上去的。到了康熙却有点不同,他是根据孝庄太后口谕和顺治遗诏登上帝位的。

但康熙继位虽然不同以往,但“贵族公推制度”的影响依旧还在:顺治曾想把帝位传位兄弟——安亲王岳乐,是因为有了孝庄太后和众亲王大臣的反对,加上汤若望的劝说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即使康熙是根据遗诏继位的,但此时离“贵族公推制度”的年代不远,众亲王依旧有话语权。在那个时候,鳌拜虽然没有篡弑之心,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废立之意,而经过了三代的经营,爱新觉罗家族已经是根深蒂固,所以鳌拜如果真要废立,自然也是从爱新觉罗家族中再选一位他认为可选的人出来,班布尔善或许就是他心目中的人选。

这一点其实和三国时期,司马懿平定王凌之乱后,逼死楚王曹彪的事挺像的。曹彪是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明帝曹叡的叔叔。因王凌等人密谋废立少帝曹芳,另立曹彪而被迫自尽,妻儿全家罢为平民,但此后又令曹彪之子曹嘉为常山真定王,并增加封邑。

这和康熙处置班布尔善的做法一样,在处死班布尔善后,废黜子孙宗室身份,也就是贬为庶人,之后又复议班布尔善子孙为闲散宗室。从曹彪事件来看班布尔善事件,大概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康熙要如此严厉地处置自己的族人了。

而且班布尔善既是宗室,又是领侍卫内大臣,掌管宫廷禁卫,地位很高,若鳌拜真的逼宫的话,那带兵前来的,一定就是班布尔善了。班布尔善投靠鳌拜,也可能是有撺掇鳌拜废立的想法的。为了杀一儆百,所以康熙才决意处死班布尔善,却放了首恶鳌拜一马。



狐史首丘


班布尔善是康熙的族叔,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康熙杀班布尔善的其意有三点。第一,康熙的自尊,堂堂宗氏成员,却依附于鳌拜这种外臣,对于任何一个宗族来说,这是对祖宗的背叛。第二警告宗族成员,你们之上只能有一片云,那就是皇室,这是杀鸡敬候,震慑宗族,不要忘记努尔哈赤是以宗族起兵,这是立国根本。第三,震慑依附于鳌拜其他人,我连族叔都杀,表现康熙铁腕的同时也告诉他们,专权可以忍,谋反一定被杀,是康熙的缓兵之计。


Hickaizen


鳌拜是霸道、擅权,班布尔善是谋逆、欺君!

一、起因

班布尔善全名爱新觉罗班布尔善,努尔哈赤的孙子,虽然世袭了三等辅国将军的职位,但依然是皇亲国戚中混的最不如意的一位。

在顺治年间,朝廷更需要的是治国之才的能人,很显然班布尔善打仗还可以,要他处理政务,显然是他的短板,因此,他在朝中很没有存在感,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等到康熙年间,也不受康熙和孝庄的待见,心情十分郁闷。

班布尔善是个很有野心的人,怎么甘心如此呢,于是他一直寻找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没有那个才能,却不甘于平静,德不配位的时候,只能通过歪门邪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寻找靠山

当时,辅政大臣有四位,班布尔善最先依附苏克萨哈,但是随着鳌拜的力量越来越大,班布尔善见势头有变,立刻掉转枪头,弹劾苏克萨哈,由于他罗列罪证确凿,弹劾成功,把鳌拜的死对头来下马,自然成为了鳌拜的死党。于是,班布尔善找到了自己崛起的靠山,一步一步的利用鳌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谋反

随着鳌拜越来越专横,康熙对他也越来越不满,他知道康熙和鳌拜早晚会有翻脸的一天,他也在为这一天的到来,好好准备。班布尔善知道鳌拜手握重兵,只要他想造反,还是很有希望的,因此他一心一意为鳌拜谋反。

四、身份角色的不同

鳌拜是旗人,班布尔善是族人。

从康熙统治角度来看,如果处理鳌拜太过严重,会引起其他旗人的反感,对于自己的统治不利,康熙那个时候正是需要团结一致的时候。

班布尔善是族人,是内部人,这种帮助外人打内部人的做法是很可耻的,既然不能杀鳌拜,只能杀班布尔善来杀鸡儆猴。


无知爸比


将功折罪与其心可诛

鳌拜和班布尔善,结党擅权,危及皇权,都是大逆不道,当诛九族之罪。

康熙仁政,念及鳌拜为清廷立下的汗马功劳,并且鳌拜一党势力被清除,已无大害,再加上康熙安抚八旗勋贵、稳定时局的帝王心术,不杀鳌拜比杀鳌拜,可以产生更加积极的宫廷政治影响。因此,鳌拜得以苟延残喘。

班布尔善则不同。若形容鳌拜是雄狮,班布尔善则是鬣狗,(插一句话,纯粹从自然界而言,雄狮、鬣狗都是值得尊重、尊敬的动物哈)班布尔善“其心可诛”,不杀不足以儆效尤。


离不开药店的中药师


一、班布尔善企图造反,扳倒康熙,为康熙所不容。

二、班布尔善地位卑微,杀了也不可惜。鳌拜平定大西北,地位和影响力都很大,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杀一儆百,以此警告王公贵族不要再重蹈覆辙。


举头望月形影单


因为班布尔善是皇亲 杀他足以震慑其他有异性的皇族亲贵 非皇亲贵胄其上位在清朝那是如登九天


步子迈大容易扯蛋7


鳌拜与班布尔善等其他大臣商量如何对付康熙的时候,每个人在手掌心上写一个字来决定,

只有鳌拜一个人手掌心上写的是隐字,班布尔善与其他大臣写的事都是废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