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傻兒子劉肥為什麼會被李世民當成偶像?對此你怎麼看?

yybukn


方圓論壇觀點!

劉肥漢高祖劉邦的庶出長子。劉肥的母親原本是漢高祖劉邦的情婦。後下雖然身為庶出的劉肥沒資格繼任皇位。但是劉肥也成為了皇帝之下實力最大的諸侯王。而劉肥此人大智若愚,簡直就是扮豬吃老虎的典範。


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漢惠帝劉盈繼位,但是劉盈生性懦弱,所以這就讓呂后有了機會把持朝政。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呂后把持朝政之後開始大肆捕殺漢高祖劉邦的兒子們企圖以絕後患。而在劉邦的兒子裡面除了繼承皇位的劉盈,就屬劉肥的勢力最為龐大,漢惠帝劉盈繼位初,劉肥進京覲見劉盈,劉盈設宴款待劉肥,宴席期間劉盈按長幼有序的說法,把劉肥安排到自己的上位,劉肥也沒有猶豫就坐下了。後來這是被呂后之後了,呂后大怒就要毒死劉肥,於是派人倒了兩杯毒酒給劉肥,讓劉肥以毒酒給她祝酒,劉肥也不知道這酒有毒,所以起身準備敬酒,而漢惠帝劉盈看見還有一杯酒,所以也準備和劉肥一同敬酒,呂后見狀大急,揮手打翻了劉盈的酒杯。劉肥看到後頓時就心生疑慮,假裝不勝酒力想要退席,呂后見事不可為也就讓劉肥退下了。


劉肥私下裡打聽才知道之前差點喝了毒酒,頓時嚇的汗如雨下臉色煞白。但他也知道呂后盯上了自己,自己想要全身而退很難了。思前想後劉肥決定曲線救國。劉肥求見呂后和呂后說自己的封地太大了,有時候管理著力不從心,想要把封地割一部分出來讓給魯元公主。並且劉肥主動認魯元公主為乾媽。而這個魯元公主正是呂后的親生女兒,也是呂后最疼愛的女兒。呂后聽後感覺劉肥很上道,也就原諒了他當初坐在劉盈上位的事情,也放劉肥回自己封地了。


除了裝瘋賣傻的劉肥,劉邦其他的兒子就沒那麼幸運了。被毒殺的,被餓死的,比比皆是。呂后被成為“皇子殺手”可謂名副其實。劉邦一身有八個兒子。其中六個兒子都是被呂后害死的。甚至包括呂后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劉盈。呂后從心理上徹底擊潰了劉盈,使得劉盈鬱鬱而終,英年早逝。

劉邦唯二活下來兩個兒子,一個是劉恆,另一個就是劉長。其中劉恆,這更是一個比劉肥更會裝瘋賣傻的人。劉恆裝瘋賣傻可堪比現在奧斯卡影帝的水準,呂后都劉恆是個“傻子”深信不疑。不僅沒殺他,反而對他大肆封賞。而這個裝瘋賣傻的劉恆,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實際上李世民的偶像並不是劉肥。而是漢文帝劉恆。相較於裝瘋賣傻扮豬吃老虎的劉肥,漢文帝劉恆顯然要更勝一籌。漢文帝從一個大家公認的劉邦的傻兒子,變成漢朝皇帝,這中間的逆襲不可謂不驚人。他把整個大漢文武玩弄於股掌之間。甚至裝瘋賣傻得來個皇位。這就使得李世民非常敬佩劉恆。因為李世民在當皇子的時候境遇也不是很好,太子聯合其他兄弟針對李世民,李淵又偏向太子,這就使得李世民的境遇和劉恆的境遇驚人的相似。而同樣獲得成功的劉恆作為李世民的“前輩”自然就得到了李世民的欽佩。



在《新唐書》有一段記載,李世民曾經問魏徵說道“朕與文帝比治政,如何?”這就是很明顯的想要了解自己和歐洲的差距。而在李世民的一生中很多事情也都拿漢文帝劉恆作為標杆。李世民年間大唐國力強大,大臣們請求李世民去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李世民說,漢文帝也沒有去泰山封禪,誰能說漢文帝不是聖君明主呢?也因此李世民拒絕了泰山封禪之舉。由此可見李世民對於劉恆的敬佩已經深入骨髓。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劉邦在做亭長得時候,有一個情婦——曹氏;而且在那個沒有任何避孕措施得年代,自然而然得,曹氏就懷孕了,劉邦也就有了第一個兒子——劉肥。這個問題中得一個關鍵是——劉肥是不是傻?

後來劉邦娶了呂雉,曹氏去世,劉肥養在了外婆家,也有說是呂雉把劉肥養大得。劉邦建立了漢朝政權後,把劉肥接過去後。在後來劉氏封王得時候,劉肥被分封到了最大得最有實力得一個國——齊國。

劉肥到齊國後沒多少年,劉邦就去世了。這時候呂雉成為了呂后,漢惠帝劉盈即位,為了不讓權力旁落,呂后給劉盈安排了一樁婚事——讓他娶外甥女。但是劉盈始終沒有對他這個外甥女皇后下的去手。

呂后同時也在幹另外一件事——殺掉其封王得劉氏兒子。其中就毒殺了趙王如意(戚夫人得兒子)等,甚至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扔在豬圈讓劉盈去看。

但是劉肥作為最大得封王得子嗣,始終沒有被呂后所猜忌——這就是劉肥裝傻示弱得智慧。劉肥一邊示弱——裝傻。另一方面頻頻把自己得封地要求獻給自己的妹妹魯元公主(呂后親生女兒)作為封地。呂后對劉肥得表現十分得滿意。劉肥也在呂后手裡逃過了一劫。

對於其他劉氏王,呂后就以為了他們下半生和下半身得幸福著想得名義,把呂氏女嫁過去,作為政治聯姻——其實就是赤裸裸得往家裡派間諜。這些劉氏王不要還不行,娶一個這樣得老婆,你敢跟她舉案齊眉?但是必須得忍,這就是請一個奶奶回家供著。但是也有忍不了得——劉友;劉友對呂后安排得婚姻不滿意,自己得寵妾和呂氏女不和,結果呂家女兒一怒,向呂后告發了。於是,呂后把劉友招到京城,幽禁在府邸裡面活活餓死了。

劉肥有一個很有名得兒子——朱虛侯劉章。朱虛侯劉章在後面得滅諸呂得過程中,朱虛侯劉章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當時滿朝沒有不怕呂后的,尤其是劉姓的——被殺怕了。但是,劉章除外。

有一件小事很能反應出劉章的性格,劉章曾經跟呂后一行人宴飲喝酒為酒吏,提議按照軍法行酒,並且含沙射影的對著呂后唱了一首種田曲,呂后默然。然後呂氏中有割人醉了,逃酒,劉章辦的也很簡單——直接提起劍把這人殺了!殺了!呂后也沒辦法。

劉章敢這麼幹是因為他得性格,呂后之所以容忍他這麼幹,是因為他老爹——齊王劉肥,通過以退為進獲得了呂后得信任,甚至讓呂后產生了愧疚感。


在剷除諸呂的過程中,朱虛侯劉章二話不說——直接又幹掉了呂產。這一下子才有了“太尉勃等乃得盡諸呂”。

至於李世民,這更是一代雄主。他誇讚劉肥是出於真心還是出於政治目的?這是值得拷問得一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忘記李世民是一個政治家。


嘟嘟讀讀


劉邦的長子叫劉肥,但是,劉肥並不傻。他不但不傻,反而很會明哲保身,下面我們就說說劉肥是如何明哲保身,躲得過了,來自於呂后的那一刀的。

劉肥是劉邦的私生子。在劉邦當了皇帝后,他就把劉肥封為了齊王。

從齊王這個稱號來看,劉邦對劉肥確實不薄。因為當時的齊國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且齊國的地牌最大,有七十多座城池。劉邦就是把這樣的齊國給了劉肥。


呂后對於有這樣實力的劉肥始終不放心,因為他的兒子劉盈是皇帝。他怕劉肥能影響到兒子劉盈的地位。

劉邦去世後,呂后趁著劉肥朝見天子的機會,就像給劉肥一杯毒酒,讓劉肥喝了毒死他。可是,皇帝劉盈見此狀況,也要陪劉肥一起喝。呂后看到兒子劉盈要喝毒酒,就把劉盈的酒杯打翻了。

劉肥看到這種情況,知道酒裡肯定有問題,他也沒有喝,就趕緊走了。劉肥很害怕,他知道呂后想殺自己了。他和自己在齊國帶來的大臣商量,如何讓呂后放自己一馬?


這些大臣給他出的主意,就是讓他拿出齊國的一個郡來,獻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因為呂后很疼愛自己這個女兒。只要劉肥討好魯元公主,說不定呂后就會放過劉肥。

劉肥聽從了大臣的建議,他不但把城陽郡獻給了魯元公主,還認了魯元公主為乾媽。要知道魯元公主可是劉肥同父異母的妹妹,他竟然認了妹妹為乾媽。看來劉肥為了活命,也是豁出去了呀。

當呂后聽說劉肥為女兒做的一切後,她很高興,也不說要殺劉肥的事情了。呂后本來是想把劉肥軟禁在都城的,可是,當她看到劉肥做的這一切之後。覺得這樣聽話的劉肥,其實也是不錯的,隨後就把劉肥放回了齊國。


你說這樣的劉肥,忍辱負重的劉肥怎麼可能是個傻子呢?要知道無論什麼時候,性命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性命在的時候,才能享受當下的一切,劉肥是懂這個道理的,所以,他才選擇苟且偷生的活著的。

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把劉肥當做是自己的偶像,這可能是和李世民的經歷有關吧。畢竟他不是李淵的嫡長子,皇位的繼承人本不應該是他,但是,最後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哥哥李建成,然後變成了皇位得繼承人。

李世民之所以把劉肥當做偶像,可能是他在當秦王的時候,處處受太子李建成的壓迫。當時他也是學習劉肥,選擇了隱忍。最後他忍無可忍,就把太子李建成給殺害了,也許李世民懂得隱忍的滋味不好受,劉肥竟然能受的了,僅這一點他可能就把劉肥當成了偶像,很佩服劉肥這個人能伸能屈。


史學達人


首先,唐太宗誇讚的是漢文帝劉恆(劉邦第四子),因為劉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開創了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他繼位之前確實很低調,剷除諸呂的功臣們因為他的“弱勢”或者“懦弱”才推舉他為皇帝,但是韜光養晦可不是傻啊!

其次,劉邦的長子劉肥可一點都不傻,只是也很低調罷了,並且可以說得上是“懦弱”。

劉肥是個可憐的孩子,史書對他的親生母親曹氏幾乎沒有任何記載,劉邦迎娶呂雉之後,劉肥也很少出現在史書中。而漢朝建立之後,作為庶長子的劉肥,被分封為齊王,統治者擁有豐富的資源以及大量人口的齊國。但是劉邦駕崩之後,劉肥就成了呂雉的眼中釘。

當年漢惠帝劉盈曾經組織了一場家宴,並且讓兄長劉肥坐在了主座上(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而劉肥也覺得既然是家宴,也沒必要客氣。但是呂雉卻不高興了,她讓人端了兩杯酒,並命齊王劉肥給她祝壽。漢惠帝劉盈見狀,便也端起了其中的一杯,要和哥哥一起給母親上壽。沒想到呂雉卻非常生氣地將劉盈手中的酒杯打翻在地,劉肥見狀自然不敢喝了,便裝醉而去(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後來得知,呂后準備的兩杯酒都是毒酒。

在劉肥參加這次宴會的不久之前,呂雉剛剛把趙王劉如意從趙國騙到了長安城,並將他處死。而此時,劉肥也在長安啊,他唯恐自己也無法安全脫身,便採用了內史的建議,把城陽郡獻給了妹妹魯元公主(呂后的親生女兒),並且尊妹妹為齊國的太后。如此一來,呂后高興了,便放劉肥回國。

劉肥受了這窩囊氣,回國不久之後便病逝了。

不過,劉肥雖然窩囊,但是他有兩個非常爭氣的兒子,其中最優秀的就是齊王劉襄了。劉襄在呂后死後首先起兵,與陳平、周勃一起剷除諸呂,在當時的情況來說,劉襄稱帝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最終由於大臣的反對而沒能順利即位。


國史通論


人家不是傻,是大智若愚,他要是真的傻就不會逃過呂后的迫害,早就嘻嘻哈哈的喝下呂后的毒酒了。

劉肥雖然是劉邦的長子,但是出身不好,他母親曹氏只是劉邦的情婦,所以他只能稱為庶長子。雖然古代講究立長不立幼,但這裡需要注意,這個“長”其實指的是嫡長子,所以劉肥在皇位繼承上要往後靠一靠,給呂后的兒子們讓讓路,誰讓人家是嫡子呢。



不過呢,雖然成不了皇帝,但劉邦對他也是真的好,將他分為齊王,佔據天下最富有的齊地,擁有七十二座城池。只是劉邦對他越好,劉肥的危險就越大 ,誰都知道呂后是出了名的小心眼,早就在心裡記恨上劉肥了。



等到劉邦死了,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登上帝位。在一次宴會上,劉盈讓自己的異母哥哥劉肥坐在上座,劉肥知道劉盈素來寬厚,也就坐了上去。但是呂后看到後,十分生氣,就計劃用毒酒謀害劉肥,不巧的是劉盈也端了一杯毒酒,呂后將劉盈手中的酒杯打翻在地。劉肥一看就不知道不對勁,於是藉口自己喝醉了逃過一劫,最後將自己封地內的城陽郡送給呂后的女兒魯陽公主做食邑,並尊稱魯陽公主為母后,才讓呂后對他的殺心慢慢平息下來。

李世民不是嫡長子,但好歹也是有繼承權的,這對李建成來說也是威脅。皇室的鬥爭是很殘酷的,如果不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可能也會遭到清算吧。



正因為如此,李世民對劉肥的經歷感同身受,明白委曲求全和明哲保身的不易,才會讓他比較“崇拜”吧。


歷史伶俜者


本問題本身有幾個問題:

首先,齊王劉肥當然不是劉邦的傻兒子,劉肥低調隱忍甚至不惜裝慫,但是,他是呂后專權時期的倖存者,其子劉襄甚至一度擁有問鼎的實力,說他傻實在是一種誤讀。

其次,劉肥雖然也是一個人中之傑,但是唐太宗李世民以大唐皇帝的身份地位而形成的自我心理定位,並沒有把只是一個藩王的劉肥當成偶像,我們猜測題主可能表達有誤,被李世民當成偶像的當然是劉邦的額另一個兒子代王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這是有實際例證的。《舊唐書》卷二《本紀第二·太宗上》記載:

(李世民廟號太宗為人熟知,但他的諡號正是文皇帝,和劉恆完全一樣)

貞觀二年(628)八月,長安秋天的雨季,唐太宗李世民居住的西宮地勢相對較低,有大臣上書,請求李世民下令營造一座閣樓,以供患有風溼氣病的他自己居住。結果,唐太宗首先承認自己確實有病,不適宜居住在卑下潮溼的宮殿,但是建造一個閣樓“靡費良多”(花費錢財太多),李世民進一步表示:

當初漢文帝想要建造露臺,但是因為建造露臺的花費大概相當於十家中人之家的家產而為了節省而取消了計劃。我的德行比不上漢文帝,而所花費的錢財遠遠超過他,這怎麼是為民父母之道?

李世民的表達,固然不乏出於真誠的對漢文帝的崇敬和學習,但是也不能排除他為了挽回玄武門之變的負面影響而故意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但是,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無論李世民的初心本懷如何,他想節省財力,顧念百姓,總是值得肯定的。


談古論金


歷史的味道我知道。

司馬遷在《呂太后本紀》篇中記載,呂雉為獨攬朝權肆意殘殺劉氏宗親。其中,劉邦的八個兒子就有六個死得不明不白,剩下的兩個就是惠帝劉盈和您問題中所提及的傻兒子。

其一,您問題中提及的劉肥是劉邦死得最早的一個兒子,李世民不可能把這樣一個角色當偶像。古來皇帝皆傲氣,更何況李世民也不會崇拜一個耍心機之人。劉肥為活命,讓劉盈和其妹妹擋子彈,李世民生來最恨此人。所以傻兒子劉肥是不成立的。

其二,惠帝劉盈生性膽小,也時不時成了呂雉施政的絆腳石,呂雉為防止兒子劉盈礙事帶他去觀“人彘”,想以此為警告,沒想到直接把劉盈嚇得一病而薨了。這下八個兒子就只剩一個“傻兒子”,我認為這是讓李世民拜他為偶像的第一個原因,呂后連親兒子都敢害,在這樣的局勢下,沒兩把刷子是不行的。

其三,史記中記載那個“傻兒子”是漢文帝劉恆,那是為取得呂雉的信任而裝瘋賣傻。在《二十四孝》中就記載著一個文帝劉恆的故事——文帝親嘗湯藥。劉恆以仁孝聞名天下,而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也是善孝當為先。所以這也就成了拜他為偶像的第二個原因。

其四,“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句話讚揚了四位皇帝,其中就有李世民。在李世民之前的秦皇漢武的功績最大的就是開疆拓土,讓很多民族都匯聚到一起。但在李世民看來,他的疆土比他倆還要遼闊,縱然漢武帝功績一身,對李世民而言這些都是打仗的本事,誰比誰厲害還不一定呢!能讓李世民佩服的就是治國。貞觀之治的精髓就是治國,如何將一個窮困潦倒的國家變得富裕,這一點就要向漢文帝劉恆看齊。所以我認為這一點是讓李世民拜為偶像最大的原因。

以上是我的看法。


讀文學史詩


先指出問題的硬傷,李世民沒有把劉肥當作偶像,他讚賞的是劉肥的弟弟劉恆,也就是漢文帝。再說,劉肥也不是傻兒子,從他的兒子反推,他可能還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物,再不濟也是中人之資,與傻無關。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但卻是私生子,其母曹氏是劉邦的情婦,史書對她的記載寥寥,連帶著少年劉肥也幾乎沒有記載。

我們只知道曹氏去世的早,劉肥被養在外婆家,直到劉邦發達稱帝后,才把劉肥接到身邊,這時候,劉肥年紀已經不小了,他的童年可以說是悲慘的。

可能出於對劉肥的愧疚,劉邦就把他封到了當時天下最富庶的齊地,給了他七十多座城池,冠絕天下。由此可見,劉邦對這個長子還是十分疼愛的。

但劉肥只是庶子,呂后的兒子劉盈才是嫡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的規矩,劉盈被立為太子,並在劉邦去世後繼位。

作為大漢有限公司的第二任老總,漢惠帝卻生性仁弱,在剛強的母親呂后面前顯得無比渺小,就連司馬遷也看不起他,不給他寫本紀,反而寫了《呂太后本紀》,不過話說回來,惠帝時期,呂后的確更像是“皇帝”。

但凡女主執政,重用孃家人是必不可少的,而與外戚利益相對的,無疑是宗室和朝臣。朝臣比較好收拾,畢竟是外人,左丞相王陵反對呂后給侄子們封侯,呂雉說擼就給擼了,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壓服朝臣以後,呂后自然而然地把手伸向了劉邦的兒子們,庶長子劉肥就是主要目標之一。

在漢惠帝繼位第二年的時候,劉肥從齊國前往長安朝拜天子。劉盈跟哥哥的關係還不錯,就請劉肥進宮吃飯,結果在這個飯局上呂后對劉肥下了殺手。

事情起因很簡單,劉肥和劉盈吃得正歡,哥倆一興奮就把禮節拋到了九霄雲外,跟普通人家的兄弟一樣舉杯暢飲,完全忽略了君臣關係。呂后見到這一幕,勃然大怒,尋思劉肥這小子不會對皇位有什麼想法吧。

呂后派人到廚房去端了杯毒酒,準備毒死劉肥。但不知情的劉盈端起了毒酒,想要自己喝,他動作還很麻利,呂后只能慌亂地打掉已經到了他嘴邊的酒杯,劉肥因此躲過一劫。

劉肥不傻,很快就想明白呂后這是要殺他,而且絕不會就此罷休,搞不好會找個由頭做了他,可劉肥又沒有應對辦法,只能整天皺著眉頭。

不久,呂后命令劉肥不得離開長安,這更加劇了他的不安,在與隨行的齊國大臣商議後,劉肥決定討好呂后,以求活命。

那怎麼討好呂后呢?劉肥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妹妹——呂后的女兒魯元長公主身上。當時魯元長公主還沒有采邑,劉肥主動把齊國的城陽郡拿出來送給她,並尊魯元長公主為齊國王太后。

為了活命,認妹妹作母,劉肥也是憋屈,不過呂后總算肯放他走了,小命撿了回來。

不知道是心裡鬱悶還是真的身體不好,四年後,劉肥就病逝於齊國。

劉肥是劉邦庶長子,又僅僅是一個齊王,也沒做出什麼大事業,李世民作為志向遠大的帝王,斷然不會將之當作偶像,他讚賞的是劉肥的弟弟,那個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

劉恆也是呂后關照的對象之一,不敢他是劉邦諸多皇子中最機靈的一個,他是生母薄姬出身低、不受寵,跟呂后沒有宮鬥摩擦,天然就給他加了一層保護傘,再加上劉恆為人低調,根本不惹事,一副絕對不會給哥哥劉盈找茬的模樣。

雖然劉恆沒惹事,但呂后會找事,為了自保,劉恆自告奮勇說願意為母后(指呂雉)戍邊。

劉恆的封地是代國,代地和匈奴接壤,經常和匈奴交戰。呂雉一想有這麼個“乖兒子”守在邊境也不錯,反正他們母子對她沒威脅,於是她就放劉恆回了代國。

呂雉去世後不久,呂氏外戚就被剷除,劉恆被迎立為皇帝。劉恆在位二十餘年,勵精圖治,大大提升了漢朝的國力,開始了繁榮的”文景之治“。

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是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有為帝王,他尤其讚賞漢文帝的簡樸,當臣子勸他去泰山封禪的時候,他就舉了劉恆的例子,至於劉肥,我們看不到李世民對他的評語。


平沙趣說歷史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題主應該是出錯題了,李世民的偶像如果真要說劉邦的兒子,那最大可能的是漢文帝劉恆,而不是劉肥,因為劉肥沒可能被李世民當偶像的。

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李世民崇拜漢文帝。當時群臣聯名上書,請李世民去泰山行封禪大典。李世民說:“漢文帝也沒有去泰山封禪,誰能說他不是明君聖主呢?封禪泰山的事情,還是免了吧。”可見,李世民是把漢文帝作為比較對象的。

那麼漢文帝劉恆是個怎樣的帝王,使李世民對他這麼在意呢?



性格謹慎、沉靜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子,母親薄姬在秦末原為魏王魏豹妾。劉邦憐憫薄姬,把薄姬召來並與她同房。薄姬說:“昨夜我夢見有蒼龍盤踞在我肚子上。”漢高祖說:“這是顯貴的吉兆,我為你促成這件好事。”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

自薄姬生下兒子劉恆以後,就很少有機會再見到劉邦。

而劉恆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他的母親薄夫人。

薄夫人是一個很沉靜,不貪戀權柄,明哲保身的聰明女人。高祖死後,呂后將戚姬做成了“人彘”,其餘那些受到漢高祖御幸的愛姬,呂后惱恨她們,把她們都幽禁起來,不能出宮。而薄姬因為極少被漢高祖見愛的緣故,得以出宮,跟隨兒子劉恆前往封地代地,作代王的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隨到代地。

在劉恆的一生中,尤其是在登上帝位前,謹小甚微,惜命保身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西漢高後八年(前180年),呂后去世,劉邦的舊臣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後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因為他們認為當時呂后立的小皇帝劉弘不是漢惠帝的後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最後,他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於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恆到長安繼承皇位。

而劉恆被人稱為“摘桃皇帝”也正是源於此,不得不說,劉恆是個很有運氣的人。自古以來,大富大貴之人的運氣都不會差的。

話接上文,劉恆見到使者,開始並不是很高興,相反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屬臣們也意見不同。最後劉恆決定用占卜來決定吉凶。結果達到一個“大橫”的占卜結果,這個結果表明:大橫所裂的紋路很是正當,卜卦人不久要即位做天王,將家族的偉業光大發揚,就像啟延續禹那樣。卦師向他解釋天王即是做天子,比一般的王要高一級。於是劉恆決定入京即位。

但為了以防萬一,劉恆在向長安進發的過程中一步步小心從事,深怕中了計,喪命黃泉。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長安探聽虛實,二是到離長安城五十里的時候,又派屬下宋昌先進城探路。宋昌到達渭橋,丞相以下的官員都來迎接。宋昌到高陵回報劉恆,於是劉恆行進到達渭橋,群臣以臣禮拜見劉恆,劉恆亦謙遜回拜。太尉周勃進言說:“要求賜片刻時間秘密稟陳。”宋昌說:“要是太尉所陳的是公事,就請當著眾臣的面奏;要是所陳的是私事,王者是無私的。”太尉周勃就跪著送上天子玉璽。劉恆辭謝說“:請到京都館舍再議。”最後,小心的劉恆終於在陳平等眾大臣的擁戴下平安地住進了未央宮,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文帝。


鞏固皇位

  • 掌握軍隊

軍權是最大的權,文帝深諳此道,所以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裡,就命令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相關部門分別誅殺後少帝及其三個弟弟於他們自己的府第裡。新帝回到前殿連夜頒佈詔令,大赦天下。

文帝知道自己在漢廷並無雄厚的政治基礎,有的宗室認為他是“摘桃派”,僅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擁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臨的是不斷壯大和日益驕橫的諸侯王勢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務是採取恩威並施的兩手策略來鞏固皇權。

  • 封賞功臣

漢文帝即位之後,首先封賜誅諸呂有功之臣。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封周勃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灌嬰為太尉,組成新的漢廷中央。隨新帝入朝的官員,有的官至列卿。

除了保留舊有的諸侯王之外,漢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諸侯王。同年十二月,立原趙幽王劉友之子劉遂為趙王;徙封原琅邪王劉澤為燕王。後來,又立劉遂之弟劉強為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又徙封為淮陽王,後徙封為梁王;劉參為太原王,後徙代王;劉揖為梁王。

同年正月,即文帝即位三個月後,根據群臣的建議,文帝立長子劉啟為太子。這樣,自漢高祖以來,預立太子就成為漢家的定製。同月,立竇氏為皇后。


漢文帝以秦亡為鑑,深知百姓生活之樂苦對政權安定的意義。其性又節儉,故在位時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曾因惜十家之財而罷建露臺;因憐吏卒輸送之勞而令列侯歸於封國,不須留於長安奉朝請;借緹縈救父之事而下詔廢肉刑;又詔罷天下田租。通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

政治舉措

  • 司法

秦漢時期的黃老學一個主要特徵是“守法而無為”,所謂“無為”,不是毫無作為,也不是漫無邊際的放任,而是不超越既定的法律規定。“法”是“無為”的界限,而無為的“道”又是“法”的根源。所以,要求“法立而弗敢廢”,就是指立法之後不輕易變更,要“循守成法”。

漢初統治者堅持黃老之學“賞罰信”的思想,主張嚴格執法,即使皇帝也只有“執道生法”的權力,而不得犯法。漢文帝就是一位不以個人意志破壞法律規定而“循守成法“的皇帝。一次,文帝出行中路過渭橋,有人從橋下走出,使文帝乘車的馬受驚而跑。廷尉張釋之判處此人“罪金”(罰四兩金)。文帝要求處死。張釋之向皇帝說:“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制定的,如果我們輕易地改變法律,就會使人們對法律失去信任,不知怎樣做才對。”文帝終究表示廷尉做得對。

黃老思想雖然吸收了法家的“執法”“守法”思想,但基於“安民”“惠民”的立場,對法家的“重刑輕罪”主張並不首肯。黃老思想不僅要求“君正”,而且要求“法正”。在這種思想作用下,漢初統治者堅持除秦苛法。

文帝元年(前179年)十二月,除“收孥連坐法”。明令宣佈:“廢除一人犯罪,家人收為奴婢及各種株連的法律。”這是對舊傳統的否定,對成法的改革。

  • 改革刑制

廢除連坐法(首孥連坐法)。

文帝十三年(前169年)五月,廢除肉刑,改為處以笞刑和杖刑。

  • 令列侯歸國

文帝二年(前178年)十月,因當時列侯多居於長安,離封邑很遠,吏卒供給輸送甚為勞苦,而列侯亦無機會去德化其封邑的百姓。於是下詔讓列侯都到自己的封邑去。其中有的身居高位要職與詔令恩准留京的由其太子到封邑去。

  • 入粟拜爵,改善農民處境

文帝二年(前168年),號稱“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錯向劉恆建議:“募天下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並在其《論貴粟疏》中宣傳此思想,本套思想非常符合劉恆時期充實國力的目的。於是劉恆採納了這個建議,採取公開招標價賣爵的辦法來充實邊防軍糧。

晁錯又建議,入粟拜爵辦法實行後,邊境積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輸於郡縣,是郡縣也積粟;邊境和郡縣都已充實,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辦法的實行,使農民的處境暫時有所改善。

  • 分割諸侯

漢初諸侯王勢力的惡性發展,實際上已成為對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勢力。朝廷中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到了非從根本上解決不可的時候了。賈誼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時年28歲的賈誼上《陳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兩點:第一,親疏不是主要問題,即同姓諸侯王不比異姓王可靠。第二,是強者先反叛,弱者後反叛,在這樣的封國條件下,最後都是要威脅中央集權政權的。賈誼提出解決的辦法就是“眾建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諸侯王國的勢力,從而達到中央集權的目的。

文帝十分欣賞賈誼的《治安策》,然而,當時他正用心於穩定政局,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形勢不允許他用激烈的方式實施《治安策》上的政治構想。他只有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齊文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趁機將最大的齊國分為六國。又封劉長的三子劉安、劉勃、劉賜等為王,將淮南國一分為三。賈誼關於眾建諸侯的建議,至此才得以實施。


經濟舉措

  • 安民為本

年輕的賈誼作《過秦論》為文帝提出治國的根本方針為“牧民之道,務在安之”。這股要求安民的社會思潮,是惠帝以來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鞏固西漢統治的需要。

  • 減省租賦

為了吸引農民歸農力本,文帝以減輕田租稅率的辦法,改變背本趨末的社會風氣,用來激發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文帝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即納1∕30的土地稅。文帝十三年(前167年),還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後,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製。此外,算賦也由每人每年120錢減至每人每年40錢。

  • 減輕徭役

文帝“偃武興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減為每三年服役一次。這樣的減免,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 廢除盜鑄錢令

文帝五年(前175年)四月,廢除盜鑄錢令,允許私鑄。

  • 弛山澤之禁

文帝后六年(前158年),文帝下令,開放原來歸屬國家的所有山林川澤,准許私人開採礦產,利用和開發漁鹽資源,從而促進了農民的副業生產和與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的鹽鐵生產事業的發展。弛禁的結果,“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軍事舉措

漢文帝時期,漢朝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於匈奴,在對待匈奴的問題上,漢文帝也有所作為。雖然沒有取得對匈奴作戰的大勝,但也為後來的漢武帝驅逐匈奴打下了基礎。

  • 防禦

自白登之圍以來,漢廷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雖然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並不能根本解除匈奴貴族的威脅,雙方一直處於戰和不定的狀態。

文帝在位期間,為了謀求安定的和平環境,對匈奴一直採取剋制忍讓的態度,繼續執行和親政策,避免大動干戈。然而,匈奴雖然受益於和親政策,但是卻不信守和親的盟約。漢廷急需行之有效的御邊之策。

當時任太子家令的晁錯上書漢文帝,分析漢朝與匈奴雙方在軍事上各自的長短,建議實行“募民實邊”的策略。其主要內容為:在邊地建立城邑,招募內地人民遷徙邊地,一面種田,一面備“胡”;每個城邑遷徙千戶以上的居民,由官府發給農具、衣服、糧食,直到他們能自給為止;遷往邊地的老百姓,按什伍編制組織起來,平時進行訓練,有事則可應敵,凡能抵抗匈奴人的侵擾,奪回被匈奴人掠奪的財富,則由官府照價賞賜一半。劉恆在不同程度上採納了這個策略。

文帝還在邊地建立馬苑36所,分佈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3萬人,養馬30萬匹。在民間,同樣獎勵老百姓養馬,以滿足邊防對馬匹的需求。


這些措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改變了單一輪換屯戍的制度,既有利於對邊郡的開發,又大大加強了抗擊匈奴的防禦力量;有利於休養和生息,使內地的社會經濟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為後來漢武帝徹底解決匈奴問題打下了基礎。

  • 戰爭

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匈奴右賢王背棄和親之約,率數萬大軍侵佔河南地(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地區),並進襲上郡(今陝西綏德地區),殺略漢民,威脅長安。雙方雖未交兵,但這次用兵是西漢自白登之圍後對匈奴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表明西漢王朝並不甘於和親政策。


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冒頓單于死,其子稽粥即位,號老上單于。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冬,老上單于親率14萬大軍入北地郡,進佔朝那(今甘肅平涼西北)、蕭關(今甘肅固原東南)、彭陽(今甘肅鎮原東南),燒燬中宮(秦宮,故址在今甘肅固原),前鋒直抵岐州雍(今寶雞鳳翔)、甘泉(今陝西淳化西北),距長安僅200裡,直接威脅西漢王朝的統治中心。文帝得報,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屯駐長安附近,防衛京師;又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寧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上郡、北地、隴西等處兵馬車騎迎擊匈奴,苦戰月餘,老上單于方退出塞外,而漢軍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從此,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至代郡萬餘人。西漢王朝深以為患,不得不遣使者復與匈奴修好和親。

文帝后元四年(前160年),老上稽粥單于死,其子軍臣立為單于,仍以中行說為親信,積極準備攻漢。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軍臣單于絕和親之約,對漢發動戰爭。他以6萬騎兵,分兩路,每路3萬騎,分別侵入上郡及雲中郡,殺略甚眾。劉恆急忙以中大夫令勉為車騎將軍,率軍進駐飛狐(今山西上黨);以原楚相蘇意為將軍,將兵入代地,進駐句注(今山西雁門關附近);又派將軍張武屯兵北地,同時,置三將軍,命河內守周亞夫駐屯細柳,祝茲侯徐悍駐棘門,宗正劉禮駐霸上,保衛長安。此時,匈奴騎兵已進至代地句注邊,邊境烽火警報連連告急。漢軍經數月調動,方抵邊境地區。匈奴見漢軍加強了守備,遂退出塞外。漢軍也罷兵撤警。


漢文帝劉恆在位23年,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劉恆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在中國曆代帝王中,劉恆是一生都注重簡樸為世人稱道的皇帝。

文帝的政治方針和措施,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劉恆和景帝時期,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多了。漢朝社會開始進入治世,史稱文景之治。



說李世民崇拜漢文帝

一方面漢高祖是創業之主,他打下了大漢朝的基業。漢文帝是開創之君,他開創了大漢盛世。李淵也是創業之主,他打下了大唐基業。李世民是開創之君,他開創了大唐盛世。開創之君李世民崇拜開創之君劉恆,屬於“門當戶對”的匹配對象。

再者,李世民治理天下的時候,經常會借鑑漢文帝的治國方法。漢文帝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李世民治理大唐採用的也是這一套治國之策。

據查,《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曾經問魏徵說:“朕與漢文帝比治政,如何?”

所以,若要說李世民崇拜劉邦的哪個兒子,那應該就是漢文帝劉恆了。


以上為無月個人觀點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這個問題有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