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方的輕武器那麼先進?

無敵空心


群眾基礎好。

隨著網絡的發達以及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大,軍迷眼界的放寬,經過比較,這兩年咱們的輕武器沒少遭到抨擊。

事實也是如此,不要說跟美國、德國比,就是一個克羅地亞拿出來把槍,似乎都比咱們強。

也有不少朋友喊武器設計向民企開放,這是一條好路,但恐怕很難實現。我看有報導說咱們國家武器採購的利潤不許超過5%,如果這是真的,那民企是必死的,這個遊戲玩不起,只能繼續由國企壟斷著。5%的利潤,只能保持企業的基本運轉,不夠開發新產品,更經不起任何風險,一個產品試驗失敗,3年的時間耽誤了,企業也就倒閉了。這些問題,恐怕是國企不需要考慮的。

一個企業想正常運營,利潤最低最低也得是25%。那些可以在科研上投入大筆資金的企業,它的利潤得超過100%。5%的利潤只夠一個企業從年輕人默默的按部就班的幹到老年人,幹到淘汰。

輕武器向民企開放,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即便是向民企開放,我們想追上人家也並不樂觀。在文化上,我們就落後了。西方人對工具,對器械的熱愛是中國人比不了的。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是“君子不器”。想當君子,你要悟大道,你不能做專業型人才,擺弄工具屬於下三濫。只有動了“心機”的人才會去動機器。動手研究工具的人,在傳統文化中,屬於道德敗壞,因為他有投機取巧的心。

我們幾千年的思維方式是:讀書。讀書為了什麼?做官。中國的知識分子只有一條路就是當官。“官迷”在我們這個民族有著巨大的群眾基礎。到現在,有多少家長,多少學生,讀書的目的是不是也是“做官”?到了大學,進學生會,先把官架子擺起來,我們中國人就好這一口。

就像現在總有人呼籲“工匠精神”,確實,這正是我們欠缺的。現在的孩子,要是在家裡擺弄鐘錶、拆玩具、鼓搗電器,這是不是壞孩子?是不是得挨家長罵?趕緊寫作業去!我們的工匠精神在6歲的時候就被扼殺了。

中國人更樂於去管理別人,很少有人願意蹲在小黑屋裡做小玩意。當官的,是大人。做手藝的,是小人。這是我們的文化。現在也是如此,能當官誰下車間啊。

而西方人對工具的迷戀幾乎等於我們對當官的迷戀。他們很多家庭都有男主人自己的“工作間”,裡面停著破車,然後電鋸、電鑽、錘子一大堆,沒事就在裡面鼓搗。他們也鼓勵孩子去擺弄工具。把東西拆零碎的孩子對他們來講是好孩子,是有探索精神的孩子。

就像鴉片戰爭我們為啥打不過人家?器械不行。咱們不熱愛器械,人家熱愛器械,那最後的結果肯定是人家的器械比咱們強。搞發明創造在人家那裡叫積極進取,在咱們這叫不務正業,你咋跟人家比?

咱們再具體到輕武器上,西方國家大多是槍支開放的,家家有槍。他們的小女生、老太太對槍械的瞭解都要超過我這種頭條軍事領域優質作者,你尷尬不?

人家有熱愛機械的文化,有人人帶槍的基礎。咱們是當官的文化,少數軍事愛好者紙上談兵的基礎。咱們搞槍械的專家,20歲之前沒見過槍。那得是十幾億人中,考上大學的幾百萬人裡,又分流到機械學校,再分到與槍械有關的專業,就那麼寥寥數人。

就這種結構,怎麼跟人家比?

說心裡話,我一直認為中國人進化的比西方人先進,中國人比西方人聰明。就咱們這種結構,能把輕武器做到現在這水平,我覺得已經是中國人的智慧了不起啦。換了任何其他國家,肯定不如咱們,還得是差距很大的那種。

西方是熱愛工具,喜歡擺弄器械,家家有槍,買槍跟買菜一樣方便。人人都是行家,眼光高,起點高。就咱們那個03式,要是拿到美軍去競標,連門衛那關都過不去。在咱們這呢?你給我一把56半也行啊。

咱們的戰士入伍之前壓根就沒見過槍,年輕大小夥子去部隊,你給他個能打出響的,就夠他興奮的了。

我們戰士對槍的要求遠遠沒有西方戰士對槍的要求那樣挑剔,這就極大的降低了我們軍工那邊的設計標準。把咱們那槍拿給黑水公司的保安,白送,你看人家要不要。

西方輕武器的先進,是人家有熱愛工具的傳統,有尊重器械的文化,槍械有龐大的群眾基礎。

我們在輕武器這塊落後,但在重武器這塊還不錯,因為西方人也不能家家擺弄大炮啊,群眾基礎這塊被切掉,這咱們就能超過他了。


銳視覺何老師


相比傳統的東方陣營,西方的輕武器較為先進,是近期才發生的事情。

當1962年11月爆發中印戰爭時,中國軍隊使用國產的武器裝備,很輕易就打垮了使用國際先進武器的印度軍隊。可當時的中國軍人,並看不上繳獲的印軍裝備,此時的中國軍人認為,印軍的武器並不怎麼樣,根本就不上自己手中的56式半自動。

可過了差不多20年後,中國軍人開始感覺到,越軍的輕武器裝備,要優於自己。於是開始奮起直追。

輕武器的裝備和使用,其實和一支武裝力量是如何構成,有緊密的關係。

西方的很多國家,在剛經過慘烈的世界大戰後,就踏入了核戰爭的門檻。他們開始開始重新思考和定義戰爭,認為再爆發國與國之間的無限戰爭,那就是核武器的戰爭,結局是大家一塊玩完。今後在國與國之間,只能存在限規模的戰爭衝突。像是二戰那種全面動員、舉國之戰的場景,已經不復存在。

先進國家的常規軍隊,只要保持在合適程度即可,剩下的任務交給核武器完成。

所以很多西方國家,都開始研發昂貴、先進和少量的輕武器,作為現役部隊的制式裝備。而淘汰了廉價、可靠且容易大批量生產的輕武器。

這種軍事思想的改變,讓現代西方國家的輕武器裝備水平大為提高;而抱殘守缺的俄羅斯等老牌軍事強國,還依然沉浸在高強度戰爭思想中,幻想著和美帝國主義來一場史詩般的裝甲或步兵大決戰,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員和武器補充。

誠如一個俄羅斯教官說:對沒受過多少訓練的新兵,最適合的武器就是廉價、可靠的武器,別管槍打的準不準!讓槍多突突幾下,起碼能壯膽!


圓窗觀點


輕武器方面,西方相當一部分國家其實都要好於我們,世界上著名的突擊步槍、衝鋒槍、狙擊步槍幾乎都是西方國家的。

西方之所以領先,主要原因無外乎起步較早,發展比較比較良性。

西方輕武器起步遠早於東方

西方開始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們還停留在封建王朝的農耕社會中,不只是我們,我們周邊的很多國家其實都是這個樣子。通過兩次工業革命後,西方的槍發展的非常迅速,而此時的東方依舊迷信於弓箭大刀。人家把槍玩的飛起,你在玩刀,這個差距就出來了。所以說,從起步階段,西方就開始遙遙領先了。起點高,後續發展就非常順利了。

我國自主研發輕武器,還是在建國後,初期武器幾乎就是直接照搬過來,50衝鋒槍、五六半、五六沖…………可以說,我國的輕武器,這會兒才剛剛起步,而英美這些國家都起步幾百年了。

競爭激烈

再看發展,西方的武器並不是什麼大國企壟斷製造,而是各個武器公司推出產品,軍隊走的是一個招標競標的方式去選取武器,競標結束了,開始採購裝備。而且,這些國家的武器選取,並不僅僅侷限於自己國內的一些公司,其中還他們的一些軍事同盟的裝備。

這樣就有一個局面,競爭。有了競爭,發展才能迅速。這個競爭並不是和敵方去競爭,而是這些武器公司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狀態下的武器發展是非常好的,互相促進,共同提升。

持槍文化

西方很多國家都是開放槍支的,尤其美國。美國人玩槍,不光玩,而且很懂槍。他們玩槍的水平其實都是非常不錯的,對於武器的理解應用,甚至高於某些軍隊的新兵。沒碰過槍的新兵,和從小玩槍長大的老百姓,哪個更懂槍?



五六半出口美國的時候是非常受歡迎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人懂槍,知道這是一把好槍。同樣,如果突然我們開放槍支,十有八九沒人買五六半。從美國百姓到美軍士兵,都是非常懂槍的,他們對武器是非常挑剔的,這就是群眾基礎。

這點換個更容易的理解方式,比如籃球吧,美國人都喜歡,群眾基礎非常好,正是有了這個群眾基礎,美國籃球人才輩出,而且從來沒斷過。武器發展也是一樣,老百姓都懂槍,就別提設計師的水平多高了。



另外,西方武器的前瞻性非常好,他們能看得出什麼時候該發展什麼樣的槍,從火繩槍到栓動步槍再到半自動、全自動,西方的前瞻性非常好,這點尤其是美國。

西方的輕武器,起步高,發展快,群眾基礎紮實,這就決定了武器的先進與否。說白了,其實就是底子厚,基本功紮實。


軍武文齋







輕武器的先進與否,應在可靠性、彈藥威力、人機功效等方面在綜合考量!單指製造工藝,並不能體現武器性能的優劣!不過武器的外表加工工藝水平對武器的外貿,還是有一定益處的!但對武器的實戰性能,不會有多少加分,把製造精良的德國貨、美國貨拉到阿富汗去試試,可不一定能吃的開!中國研製的輕型武器裝備,都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要符合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地裡環境從低溫高原、寒帶、雨林到沙漠除了極地寒帶外一應俱全,這就要求武器裝備必須具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而且中國武裝力量的規模基數比較大,武器裝備的價格不能太高,95式、81式、03式自動步槍槍族以及其他國產老式槍械的研製,主要就是要秉承這個初衷!想想那些歐美的,精緻的和藝術品一樣的槍械,根本就不可能通過中國標準嚴格的環境測試!質量輕、精度好、可靠性強、威力大,是我國輕武器裝備研製的基本要求和理念!當然,加強外貿產品的工藝加工水平,對於掙小錢錢還是很有利的!


紅箭10A


扯淡吧。要是型號多貼牌勤就是先進,蘋果早死在安卓手裡了。

輕武器基本無代差,ak47未必打不死scar。塵埃環境m16a4每3個彈夾一次卡殼,m60機槍平均二千發不到就壞零件,17%的使用者報怨m249重量大不利於機動,主要策略是趴在原地看隊友進攻。hk416貴到藍星老大都得按揭付款。

首先看看美國在輕武器上的投入有多大呢?

美國槍支和彈藥行業對總體經濟的預估產值429億美元。槍支和彈藥製造業的年營收135億美元。在2012年美國致命和非致命的槍支暴力事件所導致的損失2290億美元。

對比福特號航母造價150億美元,分12年撥款,每年才12.5億美元。

這麼大的投入,結果如何呢?步槍是德國的好,彈藥用比利時的標準,兩代機槍都是比利時的好,火箭筒要用瑞典的。感情美國造都是二等品,要靠國會發保護令陸軍才會放棄外國貨(m60就是這麼活下來的)

再看看美國在輕武器上的前瞻性如何呢?舉幾個例子:

(1)二戰結束,蘇聯根據對德作戰經驗,迅速換裝中間威力突擊步槍ak47。美軍把加蘭德改成了連發的m14,出黑手壓制小口徑步槍。結果全威力彈藥後座太大隻能打單發,在越南叢林被ak47暴打。

(2)在小口徑步槍技術中選了氣吹技術的ar15,把短活塞技術的ar18逼出國門,成全了德國比利時英國日本新加坡等一票國家,可能還有中國。而自用的氣吹式ar15/m16,60年也沒法克服高故障率問題。最近比較大的採購項目是買外國造的ar18技術衍生品,hk416。

(3)在北約小口徑彈藥選型中強行槍斃了英國的7mm口徑,用了5.56。結果因為彈頭輕遠距離存能差,換成了比利時ss109,然後推出了多種5.56彈藥,一個比一個彈頭重,搞得軍兵種間同一個口徑彈藥不通用。現在又覺得5.56實在潛力耗盡,要搞6.8之類的新口徑。那還不如當初用了英國的7mm,敢情這60年的時間都是拿來試錯的。

最後看看光鮮亮麗的裝備在實戰和評測中暴露出的問題,也舉幾個例子:

m16早期型多差就不用說了,改進了快60年,塵埃環境測試平均3個彈匣卡殼一次,原理上帶來的可靠性問題只能靠多潤滑保養解決。進水炸膛的動圖也是喜聞樂見。

m4系列為了便攜截短槍管,結果威力大減,據不確定的說法,有一組用m4的美國特戰被拿ak47的武裝人員堵在開闊地,要打夠不著,要跑跑不了,白瞎了高精度的瞄具都送了人頭。為了加大威力換用了高膛壓彈藥,結果是3000發不到,槍機出現鋸齒狀裂縫,供彈斜坡磨損。

m60機槍,史泰龍單手掃射的鏡頭經典吧?有人想到為啥另一隻手不端槍而是拽著彈鏈?因為彈鏈垂下來,m60就會出現供彈不暢。mg42二戰從北非打到莫斯科,可靠性不用說了,m60大抄mg42,結果怕髒,怕溼,怕泥,前線評價每次進攻前要重新清潔乾燥,最適合環境是原地防禦。槍管可以快速更換看起來很美好,可是設計有缺陷,每次換槍管都得重新校正準星。最後的鑑定結論是,更改設計太貴了,對於機槍來說,精度不那麼重要。

可黑之處太多寫不過來了,總之m60當初選型時就比不上比利時的FN MAG,靠國會“讓美國槍繼續偉大”的精神才列裝部隊。在對比實驗中,m60每846發就要故障一次,1669發就有零件損壞。這樣一種槍伴隨美國大兵從越南打到伊拉克,可見政府還是相當重視節約財政支出的。

最後黑一下游戲裡喜聞樂見的m249,好收工。

200發彈鏈很爽是嗎?實際彈鏈可能會斷啊,因此在調查中只有20%的機槍手使用200發彈鏈,而100發彈鏈更可靠一些。

好吧至少比95班機的75發多點兒?可是95班機不帶彈鼓基本就是步槍,大菠蘿不帶彈箱也要帶著撥彈機構啊,滿彈比95班機將近重一倍了吧,就算黑蜀黍也吃不消啊。根據美軍調查,17%的m249使用者對其重量不滿意。而使用者同時也表示m249更多時候是原地給隊友提供掩護而不是伴隨進攻,所以夢想端著大菠蘿滿地圖跑的要多注意健身了。

在可靠性方面。70%的m249使用者表示對維護性最不滿意,包括小部件損壞和腐蝕問題。耐風沙性能也一般,不及時清潔就卡殼。總體上,只有64%的美軍表示對手中的m249有信心。

希望以後遊戲中加入風沙天氣,泅渡過程,潮溼環境等因素隨機引起輕武器故障的要素,也許最愛武器的排行榜會有新的變化了。

附圖:死於ak亂槍的法國特工和繳獲的精緻的西方武器。世界上最好的輕武器也不會把你變成防彈武僧。也許省下幾百億的輕武器投入,多造點兒航母導彈無人機什麼的更好。



味冷


現代來說,輕武器的設計理念已經很久沒有突破性進展了。因此也不存在先進這一說,無非是理念和工藝的問題了。

雖說真正的火器(firearms)可以追溯到13世紀中國,現代出土了一支應該是元朝時期的手銃(hand cannon),然並卵 現代意義上的槍還是西方人搞出來的。

從火繩到燧發,從前裝到後裝,從分體到一體化定裝金屬彈藥。從滑膛到線膛,包括退管、氣動等自動裝填,都是得益於工業革命的西方人搞出來的。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原因。

戰爭永遠是推動武器甚至科技發展的關鍵因素,而你縱觀這一個世紀以來的仗,全特麼是誰在搞事情的。中國的國力從改革開放之後逐漸提升,直到今天綜合國力已成為美國之外的存在。但很多人會想航母大驅都下餃子了,為什麼輕武器還這麼糟糕。

我個人的考慮是,沒必要。

現代戰爭輕武器決勝度很低很低,而我們民間也並不開放槍支,缺乏民營企業競爭。工藝和技術自然上不去,而且我國治安也相對穩定,對外也不作戰,輕武器的需求也低。

反觀西方,美國民用市場這塊肥肉吸引了全世界的輕武器廠商,包括咱們的北方工業,但是由於貿易禁令,90年代就不允許中國和毛子的民用武器進口了(貌似噴子可以)。而像德國HK,比利時FN這類因為工藝和設計的精良和反恐需求,廣泛的出口給世界各地的特種部隊,軍警等。

所以總結來說就是,西方對輕武器的需求帶動了輕武器的發展,而我們以前是沒實力,現在是沒需求來推動。(多說一句,其實我們武器雖然不算先進,但是性價比很好,尤其是重狙和高機)

放兩張圖,一是HK416的 另一個是我們97式的(95外貿版)細節差異自己體會


瘋狗的輕武


先進嗎?只能看外表吧!因為西方的輕武器是商品,而我們的輕武器是軍用品!測試一款步槍或手槍的性能標準是,可靠性、穩定性和威力三要素,剩下的是工藝和顏值。先進和落後,是民用的標準還是軍用標準?


馬踏飛燕64876053


別人都是個人,公司研發。咱們是專人研發。

看看龍牙的戰術裝備,再看看配發的,差距明顯。


雍航吒


因為西方人工業革命的時候滿清韃子皇帝還在下江南呢


用戶91560256342


請參照中國兵乓球在世界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