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新戰事:騰訊進阿里退

愚人節剛過,騰訊就先後拋出了兩筆投資。

4月2日,騰訊一手以近10億港幣領投有贊,一手通過子公司買了微盟9682萬股已發行普通股,增持後佔比達7.73%,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有贊和微盟這對生長於微信生態的德比,股價應聲分別漲了12.5%和20.5%(截至中午發稿)。騰訊同時出手,強烈傳遞著其在產業互聯網這場翻身仗中的主動姿態和決心。

與騰訊直接投資先行相反,上月阿里雲十週年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行癲對外反覆傳遞的阿里2B新聲音卻是:退居幕後,不做SaaS,求被集成。

一“進”一“退”,互聯網雙雄拉開了產業互聯網的新戰事。

SaaS的春天

獲騰訊投資後,有贊官方稱融得的資金將全面用於線下門店業務推進和產業互聯網的智慧零售落實。這相當於表態有贊在騰訊產業互聯網戰事裡將扮演衝鋒陷陣的一員大將,主攻零售行業的產業互聯網。

有贊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有贊營收達6.85億港元,同比增長229.3%;毛利2.31億港元,同比增加784.9%。其“商家服務”主要包括電商SaaS、門店SaaS、分銷服務、廣告服務、增值服務及雲服務。

從最初通過有贊微商城向商家提供電商SaaS服務,到2017年高調推出有贊零售、有贊教育、有讚美業等門店SaaS產品,有贊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新零售解決方案,直接服務線下門店。

截至2018年底,有贊微商城累積註冊商家超過442萬,累積付費商家達到10萬。

微盟最新財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收8.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毛利5.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達50.4%。

其中,營收增長主要來自SaaS產品和精準營銷兩大核心業務。在8.65億總營收中,SaaS產品貢獻了3.47億元,精準營銷服務貢獻了5.18億元。

在SaaS產品用戶方面,微盟付費商戶增長至64695名,同比增長25.6%。每用戶的平均收益從2017年的5100元提升至5365元人民幣,同比增5%。

從同時被投的兩家財報清晰可見,SaaS是核心業務。2018年IDC曾預測,未來五年企業級SaaS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35.7%,規模將達到58.17億美元。

騰訊的主動投資,無疑點燃了SaaS創業者的熱情。

一位基於微信生態的SaaS同行對騰訊的投資笑稱,存量遷移的市場,需要更多鏟子,更多糧草。

產業互聯網新戰事:騰訊進阿里退

阿里不做SaaS

與騰訊這次主動投資SaaS搶攻相反,一向喜歡直接投資控股自己乾的阿里這一次很堅定的為自己畫了一條邊界。

在阿里雲十週年大會上,首次出臺的行癲首先明確釋放未來一兩年要將阿里巴巴100%的業務跑在公共雲上,目前這一數字大概為60~70%。 行癲稱,將把阿里巴巴的技術跟阿里雲的技術完全拉通,以後阿里巴巴用的技術跟阿里雲上的產品將完全一樣,可以使用跟阿里巴巴一模一樣的底層。

阿里雲智能平臺將成為整個阿里巴巴所有技術、產品to B服務的唯一輸出口,包括釘釘、新零售的核心技術和新產品等。

行癲在演講中反覆植入一個口號叫“被集成”,阿里雲自己不做SaaS。“我們希望阿里雲的產品技術變成他們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是我們非常認真思考做出的一個重要轉變,我們會跟整個行業一起去探索。”行癲的表態異常堅定。

這意味著,阿里將2B這個戰場徹底交給了第三方開墾。

據瞭解,阿里雲在全國有三大渠道:全國總經銷商、區域一級代理商和運營商。

全國總經銷商有偉仕佳傑和神州數碼,負責迅速觸達更廣泛的客戶群體。”他們渠道全部都是2B,給我們帶來2B渠道的量。“阿里雲智能全球生態部總經理沈濤在採訪中透露。

區域一級經銷商更多專注本區域內客戶,負責把客戶做深、做紮實,充當從轉售到輕量諮詢交付、售後支持一體化、一站式的服務中心。運營商則承擔觸達四五六線城市的重任。

通過三級渠道,阿里雲意圖完成一整套從一二三線城市到四五六線城市的迅速覆蓋。

阿里雲多個高層反覆提到,在阿里員工達到1萬人規模,整體市場、客戶、規模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再開展2B業務,“往後退”,確定做什麼不做什麼的邊界,是阿里深思熟慮的決定。

產業互聯網要打陣地戰

馬化騰對產業互聯網這場戰事給過一個明確定位:陣地戰。

上週,騰訊剛剛發佈的2019《產業互聯網——構建智能+時代數字生態新圖景》研究報告,明確提出”產業互聯網是以機構組織為主體的漸進式創新。傳統產業發展多年有各自內在的客觀規律,互聯網不可能都顛覆。這是一場由傳統企業和機構主導的創新。“

行癲也強調,SaaS意味著要進入客戶的業務流程,這裡有太多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知識跟價值,需要客戶和合作夥伴自己去發掘。

在對產業互聯網的大方向判斷上,阿里和騰訊這一次達成了共識。都強調技術能力、數據輸出。

不同之處在於,一向習慣做甩手掌櫃的騰訊反而親自出手直接投資,恨不能衝鋒陷陣。相反,中供鐵軍出身的阿里,習慣投資控股主導的阿里,這一次把開疆拓土的重任交給了經銷商們,做了甩手掌櫃。

”也有人說傳統的總代模式不合適,我不這麼認為。我們現在雲客戶從原來線上的客戶深入到2B,尤其是大B客戶。傳統總經銷商的渠道都是2B的,而且是上萬家渠道的供應體量,正好是對我們互聯網轉型當中的一個互補。”沈濤在被問及阿里為何一反常態時如是回答。

據瞭解,阿里將2B市場瞄準了新零售、新金融和數字政府。其中零售推出了專門的零售雲平臺,以聚石塔產品為基座,深度融合了阿里的數據、AI算法、商業、安全四大核心能力,提供包括服飾、快消、消費電子、美家、汽車、商超連鎖、房地產、餐飲、旅遊等場景解決方案。

投資有贊和微盟,是騰訊直接在產業陣地上布的零售局。

有贊相關負責人告訴億邦動力網,在騰訊整體的產業互聯網戰略裡,輸出騰訊雲、資金、AI等多種技術,有贊在零售門店就調用了其人臉識別技術。

據瞭解,目前打頭陣的有贊主要深耕5大行業:日用百貨、3c數碼、親子母嬰、蛋糕烘焙和水果生鮮,實際使用有贊服務的行業有20多個,這些行業目前只能使用有讚的通用工具,有待開墾。

以服裝為例,擁有幾十個門店的某品牌在使用有贊工具,但其工具還不能支持貨物調撥等細化的需求,有讚的下一步將深度細化這些行業。

事實上,此前有贊ceo白鴉曾在一次分享中概括其零售業務為“人貨場、進銷存、人財物”九個字和“消費者體驗”和“經營效率”兩個目標。其中,光財務管理就滿足8大場景,支持58種業務類型。

把零售場景細化到“當一些人來抄我們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麼抄”是白鴉的目標。而這種SaaS化的服務能力正是騰訊需要的產業互聯網戰鬥力。

一切才剛剛開始。

好奇一問,有贊微盟們PK神州數碼這些大經商們,誰勝算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