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從智能手機開始普及以後,中國市場就出現了不少具有實力的手機廠商。從最早的“中華酷聯”到如今的“華米OV”,短短几個字,就概括了中國市場近十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如今越來越激烈的國內市場,很多品牌已經開始佈局海外市場。比如小米,在印度市場超越三星,成為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品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品牌,也是進軍印度市場的國產手機廠商。不過,它卻是從印度市場慘敗而歸。曾經計劃投資2305萬建工廠,如今卻黯然離場,它就是卡美歐手機。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隨著中國市場的飽和,海外市場成為中國品牌發力的重點。比如,在國內知名度不高的傳音手機,在非洲銷量第一;近年來,華為在歐洲市場加快了發展力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小米,在數十個國家取得了市場前五的地位。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印度作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國,隨著經濟的發展,手機市場也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近年來,不光是中國品牌,三星和蘋果也在加緊對是錯的佔領。目前,很多品牌都將印度視為海外第一大市場,所以競爭也格外激烈。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在2016年,印度國內排名前十位的手機品牌中,中國手機廠商佔了一半。分別是小米、聯想等品牌,其中小米排在第5位,排名最高。僅僅兩年後,小米就佔據了29.7%的市場份額,一舉超過三星。根據統計機構顯示,小米三季度在印度賣出了1000萬臺手機。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小米之所以能夠發展如此快速,主要和品牌定位,以及營銷模式有關。在印度,小米採取了一貫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同時靠著出色的性價比,一舉俘獲了大批消費者。但是,激烈的市場,總會有淘汰著,來自中國的卡美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員。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在國內,如果你提起卡美歐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其實,它是一家手機代工廠,之前一直在為其它品牌在做代工。後來,它發現印度市場廉價的手機很受歡迎。於是,就轉型成為手機廠商,並擁有了自己的品牌,開始在印度做手機。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根據印度媒體報道,卡美歐曾經想要投資2305萬元在印度建設工廠,以便縮減成本。不過,隨著手機銷量的下滑,這個計劃不得不擱淺了。其實,這個品牌在印度市場曾經推出過,很多性價比很高的手機,受到當地印度用戶的喜愛。


又一國產機巨頭沒落:曾計劃豪砸2千萬在印度建廠,如今慘敗而歸


卡美歐品牌隸屬於一家深圳的通訊公司,它成立於2005年,總員工數超過600人。從2010年開始,進軍印度、俄羅斯、印尼等市場,2013年手機出貨量曾經一度超過300萬。其後,因為印度市場競爭激烈,宣佈退出。

其實,每一個手機市場,都是從混亂競爭,到擁有一個良好的競爭秩序。這一點,從幾年前的國內市場就可以看出。在印度,經過了數十家國外品牌的混戰之後,基本的競爭格局已經產生了。從目前來看,以小米為首的國產品牌依然佔據著主要的市場。所以,像卡美歐這樣的品牌很難有出頭之日。說了這麼多,你還知道哪些敗走海外的國產品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