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生了3个儿子,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

悟空八卦历史


魏明帝曹叡,字元仲,是曹丕之子,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在军事、文化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政绩。后来曹叡去世,庙号烈祖,谥号明帝。魏明帝有三个儿子为曹冏、曹穆、曹殷。还有养子曹询、曹芳。



那魏明帝曹叡生了三个儿子,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呢?

因为曹叡的三个亲生儿子都死的早,属于早爻夭,所以曹叡就收养了曹询和曹芳为养子,后来,曹询被封为秦王,曹芳被封为齐王。

曹叡的三个亲生儿子已经死了,在后来曹叡病重,为了稳曹魏的根基,于是立曹芳为太子,魏明帝曹叡死后,曹芳继位,尊魏明帝的皇后为皇太后,并且是曹爽和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了曹爽,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接着掌权。

后司马师就联合大臣上奏太后,说曹芳年沉迷女色、废讲学、弃儒士、淫乱作乐等名义,请废曹芳,这个上奏得到允可,于是司马师就废去曹芳的帝位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魏明帝曹叡在文学方面的名气虽然谦逊于曹操、曹丕、曹植,但是曹叡也是能诗文的一个人。自来皇帝能传位亲生儿子的,又怎么会传给养子呢,虽然是为同姓一族,但养子终不是亲子。


魏明帝传位给养子曹芳,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的三个儿子夭折了。如此作为养子的曹芳才得以继位。


中孚鉴


魏明帝曹叡把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的原因很简单,曹叡虽然生了三个儿子,但是全都早夭,所以才会收养曹芳,之后也再未得子,曹叡临死前没有自己的骨肉可选。

曹叡的长子名叫曹囧……好把,这名字很有现代特色。曹囧在曹叡继位的当年就去世,此时曹叡自己不过22岁,曹囧估计最多也就7、8岁的样子,算是早夭了。曹叡的次子叫曹穆,曹穆也就比曹囧晚死三年,年纪自然也不大。曹叡的三子叫曹殷,生于太和五年,可以想象此时曹叡有多开心,可惜的是,曹殷比他两个哥哥还短命,次年就去世了。

此时曹叡已经28岁,在现代连大龄青年都不是,不过在古代已经属于年纪比较大了,要知道,东汉时的人均寿命不过22岁,虽然皇家的生活条件好,比平常人活的时间要长,但是也好的有限,曹叡的父亲曹丕,死的时候就只有39岁,曹丕的弟弟曹冲12岁更是就去世。

在连续三个孩子早夭以后,曹叡这个时候已经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所以曹殷死后不久,他收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曹询,一个叫曹芳。两个孩子生父生母是谁没有记载,《魏氏春秋》说曹芳“或云任城王楷子”,那么就是曹彰的孙子,虽然只是据说,不过在经历了三个孩子早夭以后,曹叡选择养子的标准肯定是身体健康第一,曹彰是曹操几个儿子里最勇武的一个,那肯定也是身体强壮,选他的孙子也是可能的。

曹叡此后再未得子,临死前最后选了曹芳,考虑到曹询13岁就死了,也属于早夭,这个选择不能算错,不过曹芳能力有限,司马懿高陵之变后总揽朝政,曹芳沦为傀儡皇帝,后来被司马师所废,最终司马家篡夺了曹魏天下,这个就不是曹叡所能想到的。


不沉的经远


魏明帝曹叡生有三子,但无一例外,全部夭亡。曹魏创始人曹操生有二十五子,女不等,可考的闺女就已经有六七个,但曹丕一脉并没有继承其强大的繁殖基因,反而子嗣稀薄。



子嗣稀薄的开始

从曹丕开始看其一脉子嗣的稀薄。魏文帝曹丕生有九子,除曹叡外,还有曹协,曹蕤,曹鉴,曹霖,曹礼,曹贡,曹俨,曹邕。赞哀王协早薨,东武阳怀王鉴早薨,清河悼王贡早薨,广平哀王俨早薨。从这些数据看曹丕虽然生育的二子也不算少,但是居然有四个儿子,死在他前头,存活率仅一半。

接下里曹叡生有三子,可三子无一例外,也都死在自己前面。包括自己的女儿平原公主,生下不足满月夭折,也是死在自己前头,可谓悲哀了。

曹叡三子分别是:冏,穆,殷。其中幼子曹殷竟然不满一岁而亡,至于冏,穆也是不足成年。个人感觉这个方面应该是遗传加当时医疗条件落后造成的原因。不过曹叡除三子及其女平原公主外,竟然还有一女齐长公主神奇的躲过了子嗣命不长的魔咒,坚强的挺到了高平陵之变。


册立曹芳无奈之举

首要说明册立曹芳,实在是无奈之举。当时曹叡收了两个养子,一个就是曹芳,还一位是曹询。可以说这段时间对曹芳来说是非常的煎熬,鹿死谁手到底能不能当皇帝指不定是谁。景初三年的时候,曹叡病重,才彻底敲定了太子人选——曹芳。

所以说不是他想选曹芳,实在是自己无所了迫不得已。皇位都有了,就差儿子了,结果儿子一个个走的都比自己早,怎么办?只能找亲戚来继承皇位。

单看有史书可考的五个孩子,说明曹叡本质还是能生的,不至于生不出,只是养不活而已。可惜上天留给曹叡的时间太少了,在他三十六的时候剥夺了他的生命,让他含恨而亡。拱手把当年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江山,让给了亲戚。自己赖以信任的大臣最后也废了曹芳,不得不说真是造化弄人。


历史中简堂竹林第八闲


曹魏从曹丕开始多是短命且子嗣凋零的皇帝,魏齐王曹芳开始朝政又被司马家掌控,像题主所问曹叡有三个儿子,为何要传位给养子曹芳呢?

曹叡作为魏朝的第二任皇帝,正史记载魏明帝后宫多达数千人,自然有自己的亲生儿子,除非是功能障碍。有自己亲生的儿子为何要让养子继位,其实很简单,曹叡的儿子都没有长大成人,不然也不会大公无私到立养子为后的,

我们下面来看看曹叡的子女们。

首先我们来看看曹叡的三子,分别如下:

长子曹冏(? - 226年),226年立为清河王,同年去世,如果以曹叡14岁结婚同年生子,则其寿不过8岁。

次子曹穆(? - 229年),228年立为繁阳王,229年去世,寿依然不过八九岁。

三子曹殷(231年 - 232年),年不过2岁。

还有二女,长女平原懿公主曹淑早夭,次女齐长公主。

由于子嗣凋零,迫不得已,曹叡只能从宗室中寻找继承人。如果从自己父亲曹丕的后人中寻找继承人的话,至少可以找到三人(说至少是因为有史记载的有三人有名)——曹寻(赞哀王曹协之子)、曹启(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髦(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后来被司马师立为皇帝)

不过曹叡却舍近求远,抛开自己的侄子,而是寻找宗室的旁支来继承大统。他先后寻觅到了远支的侄子曹芳(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彰的孙子、曹操的曾孙)和曹询(世系不详),从小将他们养在宫中,对他们也是隐瞒自己的出生来历。青龙三年(235年),封曹芳为齐王,曹询为秦王。

可见曹叡还是很有政治手段的,寻找宗室旁支的入继大统至少可以防止他们的父辈干政,也可以疏远他们与亲生父母的感情,就不会出现后世的濮议(宋英宗时代对生父尊礼濮安懿王赵允让的讨论)和大礼议(明世宗嘉靖皇帝为生父兴献王的父子关系之争)。

至于有两个养子,为何选择曹芳而舍弃曹询呢?

以封爵来看,历代以秦、晋、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其中秦王更是尊贵中的尊贵,可以看出曹叡当初还是有意让曹询为后嗣的。不过从曹询的寿命来看,其死时年仅13岁,可见曹询的身体羸弱,体弱多病。而曹芳活了四十三岁,如果不是被废肯定还能多活几年,可见身体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曹彰之死不明不白,《三国志》记载为曹彰进京朝觐,暴毙于府邸中。《世说新语》则更是直接说曹丕毒死了曹彰——

魏文帝忌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不知道是不是曹丕家族有愧疚之意,故立其孙为嗣。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以轻松有趣的方法,带你畅读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曹睿是曹丕的嫡长子,曹睿之所以能够即位为皇帝,就是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继位制,不管是皇帝,藩王,还是士大夫,都是如此。

曹睿一生子孙单薄,仅有三个亲生儿子:曹冏、曹穆、曹殷,但三个亲生儿子分别于226年、229年、232年因病去世,这样一来,曹睿就没有亲生儿子了。比起他爷爷曹操有25个亲生儿子,和他父亲曹丕有9个亲生儿子,曹睿差远了。



在曹睿的第三个儿子去世不久,曹睿因为担心后继无人,就领养了两个养子,分别是曹方和曹询。

曹芳出生于232年,曹询出生于231年,曹询比曹芳大一岁。235年,4岁的曹芳被立为齐王,5岁的曹询被立为秦王。

曹睿是在238年12月开始突然病重,239年正月就去世了。曹芳被立为皇太子则是在曹睿去世当天,也就是说曹芳直到曹睿去世的最后一刻才被立为继承人。



曹睿为什么立曹芳为继承人?而不立年长一岁的曹询呢?

曹芳和曹询的亲生父母是谁,已经没有记载了,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彰的孙子,曹询则不得而知。

曹睿在生病后去世前,也曾在辅政大臣的人选上左右为难,而之所以选曹爽和司马懿为辅政大臣,则来自于两个重要的人物:中书令孙姿,中书监刘放。



孙姿与刘放执掌的中书是魏国的机要中枢,属皇帝的助手,负责诏书起草及尚书台相关事项,相当于事实上的宰相,曹睿本来想立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卫将军曹爽、顿骑校尉曹肇等宗室大臣辅政的,但由于孙姿与刘放的劝阻,曹睿改立曹爽与司马懿为辅政大臣,而且两人怕曹睿反悔,强行让病中的曹睿下诏。



既然孙姿和刘放能干涉辅政大臣人选,同样也能干涉皇太子人选,而且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曹芳被立为皇太子是在曹睿去世的当天才定下来,曹睿病重后,可能神智都时常不清醒,而孙姿与刘放不仅掌握机要,而且能随意出入魏明帝曹睿的卧室,很有可能诱导曹睿选曹芳为皇太子。



选曹芳为皇太子,就是废长立幼。曹芳和曹询当时都是八九岁的孩子,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判定谁的身体更好,况且孙姿与刘放选择皇太子与选择辅政大臣是同样的原理,对自已有利才会选曹芳。

而正因为孙姿与刘放的选择,才让司马懿上位,断送了曹魏的江山。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魏明帝曹叡是魏继曹丕后第二任皇帝,公元239年初,年仅36岁的曹叡病逝,年仅8岁的养子齐王曹芳继位。曹叡为什么后宫佳丽三千,又有三个亲生儿子却传位养子曹芳呢?

原因很简单,他的三个亲生儿子都已经夭折了,只能从两个养子曹询和曹芳之中选一个了。

曹叡字元仲,是曹丕的长子,原是袁绍儿媳的美女甄宓所生。自幼聪颖,深受曹操喜爱。在周易里讲“元贞利亨”,元就是第一,首先的意思,辈分排行里讲“伯仲叔季”仲就是第二,曹叡这字本是希望其出类拔萃,但是谐音“袁种”的流言让曹丕并不待见曹叡,尤其是甄宓失宠被赐死之后,曹叡的童年可谓如履薄冰。



曹叡继位后也算是英明决断,朝政稳定,经济繁盛,这样的政局如果不费一番心思,只靠聪明是做不到的。诸葛亮死了,司马懿也一向隐忍不发,感觉高枕无忧了,就开始沉迷女色,大兴土木。老臣高柔曾建议他减少后宫数量,以“育精养神”。按照高柔的说法是有生理学合理性的,更何况后宫争宠最直接的灾难就是孩子养大太不容易。

曹叡生了三个儿子:226年,大儿子清河王曹冏夭折;229年,二儿子繁阳王曹穆夭折;两年后,三子曹殷出生,曹叡为此大赦天下,但是不到一年也夭折了,追为安平哀王。痛定思痛之余,收养了两个儿子曹询和曹芳。所以幼年不幸,壮年劳累,连失三子的曹叡最终英年早逝!



只是曹叡最终托孤司马懿和曹爽,从曹操麾下一路隐忍并强大起来的司马懿249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杀了曹爽,独揽大权。富不过三代,强臣弱主,没有地方权势支撑的曹魏走向没落。254年,被司马师联合群臣废掉的曹芳改立曹叡侄子曹髦,266年晋建立,废帝曹芳被封邵陵县公,274年逝世,年仅4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