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两套房是什么感觉?

全球旅游咖


我的回答最专业

第一,其实在北京有2套房,真的很普通。

第二,北京央企,各个大单位,但凡是个领导,哪怕小领导,都最少2套。一套自住,一套出租。

第三,其实两套也就够你一般生活,以后有孩子,教育,出国,估计就要用掉一套。如果孩子不出国,大了娶媳妇,也是要用掉一套的。所以,其实你不富裕,也就刚够用。

第四,如果你是在国企,可以干到65退休,如果你在外打工,到45就差不多了,有房子住,没多少养老金,其实你日子还是比较紧张的。

结论,你要有三套,才够你基本生活,两套市区,一套郊区。老了去郊区住,出租市区的挣养老金。一套市区给孩子取媳妇。


70纯度


没啥感觉。我就是家有两套房的新北京人。非土著,京籍。来京十多年,房子基本靠自己和爱人一起奋斗买的。

其中一套2006年买,坐标西四环,房贷已还清;另一套2016年买的西城老破小,孩子上学用,月供九千。

为啥没感觉?

首先,多一套房子并没有对我生活有多大影响。除了多出小一万房贷,好在以房租养房,压力减半。

其次,有多套房的人太多。别说土著,就是像我这种北漂,多套房的有大把。

我闺女幼儿园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学区房。不要以为这是多好的幼儿园,就是四环外最为普通小区里最为便宜的私立幼儿园。

真正有钱的应该不来这类幼儿园。

即便这样,我仍觉得自家是班里最穷的。

前阵子,孩子同学妈妈晒那个支付宝年度账单。她仅旅游一项就花费九万多,美容五万多。加其他,总计花费五十万。

我去,这得挣多少才敢这样花。她工作一定很忙吧。

然而,朋友圈显示,她经常外出旅游,四处觅美食。

后来打听知道,北京土著,家有五套房。

所以呀,如果问有两套房啥感觉,除非能有个三五套。


多妈育儿经


住一套,租一套。当然还要看你的房子在哪里,要是有一套位置好,你可以租出去,每个月收租6、7千然后拿去还房贷。

如果两个位置都不错,可以考虑都租出去,然后自己租个便宜的,没事就换个地方住住。也是很赞的,

如果不想租的话,就今天住一个地方、明天住一个地方。顺便把房子挂到中介公司,等到哪个房子涨价了,可以转手卖掉一个,从中挣点钱,再努力还一套房子的房贷,毕竟在未来房子真的就说不定不值钱了。位置好的化,个人建议可以当成公寓短租,这个现在也很火,很多来北京玩的,也愿意住家庭类的公寓,干净又温馨。只需简单装修一番即可。

另外,在买房的时候千万不要图便宜而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水平,毕竟买房要么是为了投资、要么是为了久住,但如果影响了个人的生活水平,要背着房贷过好多年,得不偿失,还不如就踏踏实实的买一套房划算,其它多余的钱可以拿来投资。理性消费很重要,买房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不然,哪天房价跌了,或者急需钱又被套现了怎么办。


哎吆看科技


纯个人经验,有两套房没啥不一样的感觉,也不过是普通人的生活,别说什么财富自由了,就连中产阶级也完全谈不上吧。

本人坐标所谓的四大一线城市,2007和2015各买了一套房,大的90几,自住,小的40几,就在马路对面小区,给孩子奶奶住。贷款都已还清。

要说啥感觉?基本没有啥不一样,每天兢兢业业上班、勤勤恳恳工作,也会为了每个月的信用卡账单发愁,更会担忧孩子的培训学费,每个月的收入,还完账单、付完孩子学费,就剩不下啥了。

再说说周围的同学、朋友和办公室的同事、,两套房的其实很常见了,不说是标配吧,占比应该也有五成以上了。有些本地的同事,家里拆迁之后,几套房子的不少见……当然再富豪一点的,也不多见……

所以说,有没有自己的房子,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生活质量的区别,但有一套和两套,真的都只是普通人而已……

为稻粱谋……


搬不动的小强


我在北京有两套房,感觉是:安全舒适又有压力,痛并快乐着!

两套房子都是通过公积金贷款买的,我和老公各自负责一套房子的还贷工作,其实有两套房子也并不能代表什么,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对于自己没有的东西都抱有各种幻想与向往,但是一旦有了之后也并不觉得很牛掰,毕竟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在达成一个目标前我们早已为这个目标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是一名北漂,来北京后做的互联网运营工作,刚开始一直觉得买房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但是经过7年的积累,我一直保持着特别努力的工作状态,从未休过长假,确保纳税、社保、公积金都没有问题,获取北京的买房资格;同时,随着工资收入的增长以及身边人的一些帮助攒够了首付,然后就买房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所取舍,如果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或者老天爷赏饭吃,我们普通大众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铆足了劲儿不断奋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买房肯定需要开源节流,相信很多刚毕业的姑娘在工作之后都喜欢买各种奢侈品或者轻奢类东西,一旦手里有点钱之后就不再努力上进,在这种状态下肯定是无法攒钱买房的,我在攒钱买房期间从没有做过大额消费,除了正常工作之外一直坚持做各类兼职。

总的来说,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某一个目标后,回忆过程的时候都是很有成就感,痛并快乐着的,这种感知和父母直接送给你两套房或者拆迁得到十套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人生不就是不断的升级打怪,一路升级到达终点么。


火火向钱看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在北京附近的秦皇岛出差时,有一段去北京游玩的经历,而那次经历也让笔者感受到了题主问到的这个问题的感受,因为需要送人去北京西站,笔者在陶然亭附近打的,刚一上车,司机师傅就问去哪里?目的地一说就出发了,正好是个早上9、10点钟的样子,那天的北京天气非常好,天也很蓝,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司机师傅聊起来了。

说了没两句,就聊到房子的话题,结果司机师傅一开口就把人震住了,笔者那会看他的眼神就是财神的感觉,题主只说是两套房,而这位却是加起来有10套,原因是原有的四合院拆迁,具体地方没记住,分得10套,还有若干现金,至于现金多少他倒也没提,但由于自己是三个姑娘,(当年的计划生育是怎么回事?)都已成家,他就一人给了一套,其它老两口自己收租子。

笔者就问他那这会还跑出租?人一句话闲的没事干,出来溜溜弯!说话的口气跟当年碰到的一同行口气一摸一样,兄弟,哪里人?小地方北京!这霸气的!和这位出租师傅这段还是发生在2009年左右,那时候的背景房价已经起来了,所以按照他的说法已经是至少5、6万千的身家。所以题主所说在北京2套房,不管是贷款多少,至少证明也是混的还不错的群体,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时候时机很重要,但更多的时候是机遇和个人决断力的问题。


长安小师爷


北京的消费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其中最贵的莫如“房子”。

二千年后,随着拆迁进程,北京房价一路攀升。南城旧宫地区,二十万两居经过十多年时间,摇身一变,能卖出五百万,价格翻涨程度着实令人咋舌。

言归正传。北京拥有两套房子肯定比没房的人要有身价和高傲一些,只是个中滋味大概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北京土著居民,因为周边的亲戚朋友大都拥有两套以上房产,所以他们并不会拥有优越感,两套房子只是一个起步,或者还是通过艰苦奋斗得来的,所以感觉也并不算很美好。

北京居住的外地人,拥有两套房子着实不易,就算出手较早,当初也肯定是经过一番折腾才算稳住阵脚。

以身边的几个朋友为例,说一下情况。

1)一个朋友,老家在北京顺义,为了在城区买房,夫妻俩辛辛苦苦积攒收入,一分都不敢浪费,日子过得精细异常。在公婆两家的支援下,终于在2008年以六十万元全款买下德茂附近的一居室,虽然房子位置不是很好、也有些年龄,但终归也算是五环附近有房产了,再加上顺义老家的平房,算是乡村有“别墅”城里有房产的阶层了。

朋友说,虽然现在房子成倍翻价,但终归是用来居住,十多年过去,五环的房子用来居住,顺义的房子租不出价格也不可能往外卖。十多年的时间,只是为了房子,把青春年少的光阴没有享受,没看到夫妻间的浪漫情怀,忽地一下子,人到中年,这种感觉让人害怕。

2)另一个朋友,老家衡水,来北京工作后,于2004年在五环贷款买了一套小两居。工资成倍增长,房贷早已还清。为了方便孩子回老家上衡水中学,毅然在2016年把房子卖了,带着几百万资产回老家买房置资产。有经济条件,日子过的当然够小资。

3)北京土著朋友,家里拆迁,四环附近分得三套房子,孩子小,住一套租两套,按说经济情况还算乐观,夫妻俩每天按时上下班,挣着不算高的薪水。他们说:“拆迁只是让自己的日子不那么紧巴了。但生活还应继续。”

他们的想法符合大多北京土著居民的情况。

一套房子,两套房子,三套房子,每个人都是经过努力得来,就算是土著居民一样不易,并没有比谁多处骄傲的资本。


小浣熊66737931


分享一下朋友的状况。他恰好是在北京有两套房。非土著,属于新北京人。

最近聊起来这个话题,刚好把我们聊天的内容整理一下。

1、生活状态

两套房,一套没有贷款,一套有贷款。有贷款的出租状态,房租4000,月供6000左右,贷款净压力2000。一家五口人,小两口企业职工,父母给看孩子,正常城市人生活,平日衣食住行不是那么紧巴,也没有特别充裕。属于车厘子自由状态吧。

2、精神状态

有了两套房子,少了逃离北上广的理由,或者说,增加了离开北京的成本。工作谈不上好,但是整体心理状态是相对平稳的。除非有大的变量发生,离开北京才有可能。因为,对北京的感觉很复杂,不能用喜欢不喜欢评价。但是,习惯了,习惯是最有力量的。最主要的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3、我们看他

不管如何,他在北京有了两套房子,已经不错了,工作也相对稳定。有了两套房子,也就多了渴望稳定的想法,同时也多了辗转腾挪的缓冲区间,对生活的稳定有比较大的支撑作用。不一定多么好,但也是不错的、值得追求的状态。


苏醒老师


来,现在给你的讲述人是北京有六套房的人。给你说说什么感觉吧。

投资买房是个很艰难的决定,2001年初到北京,月收入不到1200,在家人的帮助下,首付买下了人生第一套房产。85平米,31万。


2004年,月薪提升至1800,与爱人咬牙买下人生第二套房产,110平米,38万。2005年转手卖掉第一套房,手里握着资金在众人都说进股市的情况下继续杀入楼市,首付买了3套房,之后靠着房租还房贷,当初可怜的样子父母都觉得心疼,但是终于熬了出来,直到2008年买下第五套、第六套。然后买入2套商住,卖掉一套还贷款直到今天,贷款全部还完,每天数着租金过日子。


我这个例子算个特例吧,入市早,买房坚决,从未因为股市、理财影响过自己买房的过程,所以我可以说说北京有六套房的感受。


租金一个月大概能收入2万出头,每年要交一大笔取暖费、物业费,其实也是蛮辛苦的

有句老话叫房多累主,其实说的是很在理的。现在每天还在提防着房产税,你说能不累吗?


但是最起码现在觉得财务是自由的,就是不用工作,也可以享受租金,确实是挺享受,这几年去了不少国家,玩了不少地方,觉得人生挺享受。


点滴思维


对于曾经呆在北京一个月,因为房租等各方面压力过大,而离开北京的我,看到这个题目,眼前一亮,终于碰到真正的有钱人了。

在北京有两套房是个什么感觉?当然是无忧无虑的感觉啊,一身轻啊。坐等吃饭的感觉啊。可以提前养老的感觉啊。


第一套是用来住的。在北京,不,不管在哪个城市,我们拼搏的目的是什么,买车买房,现在我有一套房了,那我就少了一个压力,只有车了,这车的钱就来源于第二套。

第二套可以做的用处比较多,我们就考虑大众想法一一出租,在北京最便宜的单间配套在最遥远的靠近河北,都得1500了,当年住五环,一个40平方的一室一厅,房东改成三个房间,没厅,一个房间2000,我们这里把租里面定中等4000一个月,不多不少,纯收入啊。

什么都不做,4000一个月,不用租房,只吃饭娱乐,北京吃饭消费不高,和一般城市差不多,2000的饭钱,一天60多,很丰富了。2000还有余钱。


上面是两套房,什么都不做,你基本还有一个月2000的纯收入,你如果闲来无事还玩玩今日头条赚点外快,那你的生活何止一个潇洒了的。

如果你去上班,在北京低于5000的可以说是普通工人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有点技术含量的都在1万左右了,试问,你处于这样一个情况,你每天应该干嘛?大哥,请让我抱一下你的大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