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裡才是淶水第一樓?

——回憶:耆家花園及“淶陽書院”

古時候的淶水縣城不大,有人形容說:牛進北門開始撒尿,到南門恰恰剛尿完。雖然有些誇張,卻很形象。

縣城的北面過去沒有平民百姓居住,從西門起靠城牆的是文昌閣——孔廟——監獄——縣衙門——淶陽書院——城隍廟——往東就是城牆。只有書院和衙門中間有一片空地,地勢低窪,雨天存水,不適合蓋民舍。清代中、晚期,一戶從京城遷來的旗人買下了這方地,依坑就勢蓋起了一座深宅大院,亭臺樓閣、山石花草;還藉助地勢修起了荷花池。靠東是一座高樓,大概是三層,是祁家居住的地方。耆三其實姓“鐵”,滿族人,傳說是給皇帝看銀庫的官吏,貪汙了過多的銀子又不敢在皇城裡炫耀,才在淶水縣城蓋起了這座別墅。因為這種花園式庭院在小小的縣城十分搶眼,城裡人為了和一般的住所有所區分,都管他叫“耆家花園”。由於地勢低,樓房的三層窗戶正好和淶陽書院的院落持平,年輕人輕輕一躍就能從書院的圍牆跨上祁家的樓頂。​


究竟哪裡才是淶水第一樓?


(資料圖:淶水明倫堂元槐 攝於1933年)

不過,比它更早的樓房還是屬於淶陽書院的主樓。書院在當時是全縣的最高學府,在我記事時已經改稱為“縣立男子高級小學”,仍屬於全縣最高級的教育機構。那時男女分校,女子學校在文昌閣西面,男子學校就座落在書院的舊址。​


究竟哪裡才是淶水第一樓?

資料圖:淶水大明寺,攝影於1933年

算起來,真正意義上的淶水縣第一座樓房,大概屬於淶陽書院。這座樓是灰色磚木結構,磨磚對縫,嚴謹穩重,門窗和樓梯都是槐木、榆木等本地硬木質材,樓層的隔板也都是木結構。樓的頂蓋沒有出簷、屋頂的曲線很柔和,既講究了實用性,又追求建築的結構美和構造美,建築組合與形體變化已經接近現代的建築形式。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社會已經逐漸進步,男子和女子學校合二為一。我的家庭在縣城是比較“前衛”的,父母把我送到了縣立小學讀書,我才正式跨進了“淶陽書院”那座樓裡。我當時感覺這座樓房真大,其實用現在的眼光看並不算是很高大:進門大約三米遠近就是樓梯,樓下四間教室,分別容納四個教學班,教室很寬大,能容納四、五十個學生;樓上佈局相同,只是把樓梯佔用的空間改成了過廳,比一樓略顯得寬敞一些。

記得文昌閣的樓是軍隊拆掉的,那時軍閥混戰,我年紀還小,不知道是哪一個軍閥的部隊,拆下的磚瓦木料運到城外修了工事。至於耆家花園,隨著“大清帝國”最後的崩潰,很快就頹廢了,不知道主人最後落得個什麼下場。等我到縣立小學讀書時,那裡面已經是一座廢園,我和同學們常常從學校的操場爬上耆家花園的後樓看著破敗的亭臺和殘荷唱歌。一次,我從窗子上扯下了一塊窗紗——不知道是什麼質地,但絕不是現在的尼龍或者塑料,將逮來的許多螢火蟲包起來掛在床上:螢火蟲發著幽幽的光芒,照著童年的我漸漸入夢……

後來,日本鬼子佔領了淶水縣城,耆家花園被縣城的偽軍頭子張洛佐花了不多的幾個小錢買了下來。買下後他將花園的建築全部拆毀,賣了磚瓦、木料,據說還狠狠的賺了一筆。從此後這裡又成了一片荒涼的廢地……

我是一九四二年到平西抗日根據地參加工作的,開始是一名小學教師,到了共和國成立後的六十年代,我己經擔任了“淶水縣城內完全小學”校長;那時,這裡已經不是全縣的最高學府,高中、初中都已經建成,但是站在淶陽書院的樓前很有一番感慨:這裡畢竟曾經“輝煌”過。

可惜的是,一九六四年邢臺大地震波及淶水,書院樓出現了裂紋,已經成為危樓,不得不拆除了。當時我已經被調到南關小學,聞訊後專門到我曾經的母校去看:那天,城內完小的操場一片狼藉,範宗雙校長正帶領教師和高年級學生搬運拆下來的磚瓦,昔日的教學樓早已不復存在。

淶水縣第一座樓房就這樣消失了,直到七年後的一九七一年,縣體育場建成,隨之蓋起的展覽館大樓才填補了這一項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