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什么感觉?最能描述孤独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是什么?

玛法莲


【孤独】的感觉,简单地说,你最为熟悉的环境,你最为熟悉的人,你最为熟悉的一切,在倾刻之间变得【陌生】,其实,孤独是一种【內心的感受】而已……

此时他们一个个都在微笑地看着他,那种微笑是如此的奸诈,曾经的好兄弟们正用狼一般的眼光看向他,他顿觉一股寒意袭来,他的心在这一刻彻底地凉了,他无助地抬头看向天空,火红地太阳正悬在头顶之上,可是他觉得很冷,他睁大眼睛看着面前的这一群人,似乎觉得在哪里见过,在那哪里见过呢……






杨老帅


度娘说,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但在我眼里,孤独是一种被动状态,是被抛弃和剩下的人才有的感觉,孤独是“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人生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到孤独是刚上大一过的第一个中秋国庆节,那是我与孤独为伍最久,感受最深的一次。

我的大学是在江西一所学校,与老家隔了1300多公里,当时班上除了我和另外一个甘肃的男同学,其他同学都是江西本地的,宿舍里只有我一个外地人,他们平时都是讲的家乡话,一起说说笑笑,他们的热闹里没有我的容身之处,我想可能是刚开学还不熟,所以我主动和他们说话,但可能是外地人,多少有点被排挤,后来我只有等他们说普通话的时候才能插上嘴,但我们去食堂还是会一起,加上我一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对这些不怎么在意,加上当时和高中同学在群里每天聊天,我并不觉得孤独,后来中秋学校放假,我才感受到了什么是孤独。

由于我离家远,车票难买,就留在了学校,看着其他室友同学都回家了,第一次远离家的我也开始思念泛滥,但我不敢和父母说想家,假期第一天,整栋楼基本上都空了,每层楼留下的都是互不相识的外地人,我每天在宿舍就是看电视刷微博,刚开始还觉得很自由,可第二天那种孤独感就深深的包围了我,高中同学也都外出旅游了,我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一起吃饭,也不知道给谁打电话,一个人也不敢出门旅游,就躺在床上翻着空间看着别人假期多欢乐。

记得中秋那天晚上,月亮很圆很亮,我在宿舍实在憋坏了,便到校园里走走,看到那些成双成对的情侣,打篮球的同学,再看看偌大的校园皎洁的月光下,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和我说话,望着月亮,刚好父母打来了电话,听到父母声音的那一刻我眼泪就掉了下来,但嘴里还是告诉他们我很适应,那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年的中秋佳节是我印象里最孤独的时候,整整7天只和外卖员讲过电话,踏出宿舍楼大门一次,每天黑白颠倒的过日子,一个人捂着被子哭,那种被所有人遗忘和抛弃的感觉大概就叫孤独吧。





杂谈一抹


孤独是什么感觉?饿了得自己去买吃的,累了得自己偷偷躲在被窝里哭泣,还不敢大声哭;工作后精疲力尽回到宿舍,空荡荡一人,手机里放点音乐陪伴自己;一个人跑到甜品店,点杯饮料玩着自己的手机,看着别人成对成群说说笑笑……

以前有看过新闻,最孤独的就是一个人去吃火锅,在后来就看到了专门为一个人所开的火锅店,我也不知道什么话可以形容孤独,因为我一直都在独处中生活,经常性的抱着手机看电视,不和什么人聊微信,除了必要的客户联系,闺蜜也有自己的事儿要忙,也是一个礼拜会联系一次,但是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一个人的时候,经常放着喜马拉雅山在聆听故事,放着QQ音乐里的听着,看看今日头条觉得不错就会手抄下来……

记得以前在动车🚄站当营业员,最晚也是8点半就下班了,可是走路回家就要40分钟1个小时,只为了每天回家陪陪爸爸,上班就骑共享单车去上班,每次夜班的时候路上乌漆嘛黑一片,因为我家在养鸡养鸭所以住得较偏僻,都是一个人走夜路回家,也没觉得辛苦过。

现在的我,有工人在工作,先生也不想陪我出门,我就一人在甜品店,听着一群人在热闹的聊天,我 一杯温茶,一份意大利面,就可以伴我到9点半,等下再去超市买些东西,在走路回家应该就11点了,然后洗个澡泡个脚就可以入睡了。

孤独么?我好像没认真想过,可能这已经成为我的常态了吧!

附上图片!




知樂常樂


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并不可怕、维孤独让人回味、至今两眼泪花。那年是我人生中最坚难、最无助的日子。家庭的破碎、房子被拍卖、迫使我租在一间地下室居住、信号不好电视没法看、那时没智能手机、亲人又无法陪伴在身边。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那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吃团圆饭。只有我孤独一人:孤单、心冷、心烦、无助、绝望、坐立不安、心酸、心痛如刀绞、世界到了未日、苦不甚言。象块大石头压抑在心里头、让人快至息、想嚎陶大哭、却哭不出来。那一夜的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切夜难眠,这种滋味叫人难以回味。至今没想明白、当初是怎么解脱出来、或许是有着坚强的毅力吧!

孤独:有过孤独、得知其味、方能理解。

孤独:苦味十足、让人痛已难忍,,,,,


绿草分芳


我听过的最孤独的一首诗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许多人惧怕孤独,所以喜欢一群人在一起,可一群人的落寞还不如一个人的孤独,有人说许多成功的人都有过最最孤独的时刻,可我想他们是愿意享受孤独的,孤独时可以遇见最最真实的自己,可以看见最本心的自我。

前几天看林清玄老先生的《不思八九,常想一二》这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说如今这个时代大家过多的喜爱热闹,关注各种新闻,纷纷杂杂的各色资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书、一朵花开、和一个简单的生活。

现在这个时代是个无比热闹、无比博闻却又无比孤独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交平台和各种娱乐软件,却发现真正能聊得来和愿意聊的人越来越少。

林清玄说,如今的人很难在体会清欢了,连个清欢之地都鲜见,这真的源于大多数人再不能静下心来,放慢脚步去享受孤独,而是把这个与心灵对话的时刻视为洪水猛兽,假如如此,那才是真的悲哀了。



悄悄来过的一条鱼


孤独之"慎独",是一种"境界"。

个人认为衡量一件事,没有"最高、最低"之说。阳尽而阴生,阴尽而阳生,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孤独与热闹(众多)是一件事的两面。

有一首歌的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比较贴切地描述了人们情愫变化的辩证关系。

而"慎独"---慎重地独自一个人(思考或者做事)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表里如一的试金石。

一个人,和大家在一起,或者在公共场所不做"坏事"比较容易。独处的时候,也能和在公共场合、和众人在一起时候一样,不违背良心,不违背道德,不太容易。

王阳明的慎独在于"致良知",也就是"慎心"。孔子的孙子"子思"则认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曾国藩把做人的学问分为"慎独"、"主敬"、"求仁"、"爱劳动"四项。

所以,慎独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的璀璨思想,牠不是孤独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在欲望之外的游历。





牛观途


孤独是一个人的快乐,

孤独是一个人的成长,

孤独是生命的驿站,

孤独是生命的成熟,

孤独是梦的开始,

孤独是梦的远方,

孤独是心的宁净,

孤独是心的历程,

在孤独时感受时间的洗礼,

在孤独时享受岁月的抚摸,

在孤独时接受时光的陪伴,

在孤独时承受光阴的别离。

孤独的时候有寂寞拥抱,

孤独的时候有单影相随,

孤独的时候有愁情依偎,

孤独的时候有旧梦安怀。

孤独是一缕缕心底的伤,

孤独是一串串情感的愁,

孤独是一道道灵魂的痛,

孤独是一片片梦想的泪。



情感慰籍励志人生


个人认为,我们平常讲的孤独是“寂寞空虚、孤伶苦闷”的意思,感觉心冷生活没意思、感觉空虚心慌、感觉受到外界排斥被孤立、感觉不被他人理解、感觉与外部世界隔绝等。这种孤独其实应该定义为“寂寞感”或“孤立感”。孤独感在一个人不被人理解或为人排斥、感情失意、孤立无援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可以说,孤独感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

最能描述孤独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我认为是这句: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这句话出自画家、诗人与作家的蒋勋先生《孤独六讲》一书。

这本书个人看来讲的是一种孤独哲学、孤独美学,里面关于孤独的论述,独到精辟,再摘录几句如下:

  1.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所以我说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两千年来你寻寻觅觅的另一半。有时候我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彼此的心事,与孤独处在一种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静坐或冥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还有一句描述孤独境界非常好的句子:

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我才是真正的我,才是和我的天性相符的我,我才既无忧烦又无羁束。

这句话出自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以上两本书对于孤独的解读都是非常独到而有哲理的。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翻阅领略一下。


风中禅影


酒醉酒醒日复日,花开花谢年复年!

孤独只是一种不成熟心态,一种心里感觉而已。

常规理解孤独是一个人,没人陪伴,但是一个成熟的人,他会有很多方式来陪伴自己。

思考是一个好的方式,当你有思考的方向时,身边所有的人都是多余的。

回忆是一个好的方式,尽可能努力让自己有更美好的回忆。

写作是一个好的方式,把你的所见所闻,所知所学变成你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你,你还会孤独吗?

劳作是一个好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种菜种花都可以。

书法是一个好的方式,读书是一个好的方式。

人总有独处的时候,当你独处的时候你发现没有除了没人陪伴你以外,竟然还没有什么可以让自己陪伴自己的。

所有的孤独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你不够强大,你不够努力,你不够自律,你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想摆脱孤独感,学习易经吧。

用易经的思维来看世界,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对易经有兴趣的朋友,对风水布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李易聊易礼,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易经,用最简单的办法教你最实用的易经,活学活用,现学现用,让易经不再神秘。




易礼文化


个人感觉,孤独是漫漫长夜中走不出去的时光暗道,是饮酒之后的独对空杯,是大漠戈壁临风而立的寂寞,是茫茫雪原望不断的归途……。

个人还认为,孤独是外界和内心留给自己的感官体味。

我一向认为外部环境给予人的孤独不可怕,而内心给予自己的孤独最恐怖。它让我想起自己十八岁参军到的荒无人烟的边境哨所,哨所几百公里没有人烟,那个年代,白天兵看兵,晚上兵看星,日报变月报,月刊变季刊,没有电更没有电视电脑,每天我看着野狼从不远的山腰走过,才感到自己是真的孤独。但这种孤独是自然环境无情的给予,时间长了,慢慢地悟出了一点道理,那就是:决不能让自己内心孤独。因为内心的孤独容易带来内心的恐慌和凄凉。

后来,我用认真执勤、空闲看书来打发时光对抗自然的孤独,也让内心不会荒芜。

我喜欢我自己的一句话,“孤独是点亮生命抗争的火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