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里每个单词的意思都知道,但是凑成句子就不懂了,该怎么办?

xuweinan2233


这就是典型迷信背单词却忽略语法的后果。

确切的说是语法的句法没掌握好。

以为到了高年级,不怎么考单选题了,就不考语法了吗?

太天真了,其实语法一直无处不在。听说读写哪个方向不考察语法?不懂语法,你能把一个稍微复杂的句子写对?

比如到了四六级,考研英语,会有很多长难句。没有一个单词,却硬是看不懂。


其实,语法就是语言的规则,句子的构建,必须遵循语法。

句子是表达语义最小的单位,不是单词。

所以,你得了解:

  • 五种简单句,

  • 用定语和状语修饰简单句,

  • 用非谓语动词扩展简单句的表达能力,


  • 两个句子地位平等时构成的并列句,

  • 两个句子不平等时构成的复合句。

句法的基础是简单句,之后就是简单句的扩充和修饰,简单句的互相组合,发展到顶端,就是复合句。

按顺序解决了上述语法问题,我不信你还看不懂。


例如下面这句话:

就是简单句的几层嵌套结构。

主句是状语从句,从句又被嵌套了定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

说白了就是解释了半天为什么我不该把自己的事去招惹读者的注意力却做了。这是瓦尔登湖开篇的话。


英语学人


有时候了解一下语言的构成还是很有用处的。

学习英语的朋友都知道,英语,或者说任何语言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语音、词汇、语法。按照这三个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英语学习的学习也要有个先后顺序,比如先学习语音、然后说单词,最后就是语法。

单词学习了,而且还认识不少,不过把这些单词放在一起或者重新排列组合一次,为什么就不认识了呢?这时候可能就要学习了解有关的语法知识了。

注意,这里的语法知识不是简单的动词时态、语态或者虚拟语气,而是习惯用法或者叫做“固定搭配”;除此以外,还有更加让人纠结的“上下文”,也就是“语境”。

别着急,先来看看看几个例子:

take up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动词词组或者固定搭配,但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们的意思完全不一样,换句话说,语境不同了,词组的意思也不一样了。

怎么办呢?多看看下面的例句和上下文。

1 拿起,捡起,举起,拔起;拿走:

She took up the receiver and began to dial the number.

她拿起听筒开始拨电话号码。

They took up arms and fought for their faith and liberty.

他们拿起武器为信仰和自由而斗争。

2 吸收(水分);溶解(固体):

She used a blotting paper to take up the ink.

她用吸墨纸吸墨。

How much water is needed to take up the sugar?

这糖需要多少水才能溶解?

3 占用,占(地方):

All available accommodation were taken up.

房间都住满了。

4 占去(地方、时间、注意力等);费(时间);占据(注意力):

I'm sorry I've already taken up so much of your valuable time.

对不起,我占了你这么多宝贵时间。

The piano takes up too much space.

这架钢琴占地方太多。

5 安(家),定(居);在…安置下来:

He married a French woman and took up his residence in Paris.

他和一个法国女人结了婚,并在巴黎定居。

to take up one's residence with someone

和某人居住在一起

6 让(乘客等)上车;(车等)接纳(乘客);(船)承载(货物):

The school bus stopped to take up pupils.

校车停下来让小学生们上车。

7 开始从事(一项事业、一种职业等),学习(某种知识、技能等);着手处理(某事);关注;对…发生兴趣;论及:

He took up writing after graduation.

毕业后他开始从事写作。

to take up swimming

开始学游泳

8 采纳(信仰、意见等),接受;采取(某种态度);承担:

She took up my suggestion enthusiastically.

她热情地采纳了我的建议。

He took up a compromising attitude towards the question.

他对这个问题采取了妥协的态度。

9 接受(打赌、挑战、建议等),接受…的打赌(或挑战、建议等):

No one dared take up the challenge.

谁也不敢应战。

She took up my offer of a ride into town.

她接受我的提议,乘车进城。

10 得到,获得:

The animal took up the disease.

那个动物染上了病。

11 (为表示异议等)打断…的话;打断并校正;指责,申斥:

She took the pupil up sharply when he had a slip of the tongue.

当学生出现口误时,她立刻打断他。

12 申请;对…提出要求:

to take up one's social welfare

要求社会福利

13 接着讲,接下去说;继续(中断的话):

The teacher took up the lesson where he left off last week.

老师接着上星期停下来的地方把课文讲下去。

to take up one's story

继续讲故事

14 (把)(未完的事等)继续下去;从别人的手中接过来:

Tom took up where his father left off.

汤姆继承了父亲未尽的事业。

15 当…的保护人;收于(门下);关照;提携;赞助:

The young man is so lucky that he is taken up by a famous novelist.

这个年轻人很走运,他得到了一位著名小说家的指教。

16 逮捕,拘捕,捉住:

He was taken up for drunkenness.

他因酗酒而被拘留。

They took up a pickpocket.

他们捉住一个扒手。

17 扎住(动脉等);收紧;调除:

Take up these loose ropes.

把这些松了的绳子拉紧。

to take up the slack in a rope

把绳索的松垂部分拉紧

18 收缩,改短(衣服);(编织时)钩起(漏针);绕紧;扎紧:

She has taken up the legs of the trousers.

她已经把裤腿改短。

It has been taken up an inch.

已经将它收短了一英寸。

19 (把…)卷绕起来:

This part of machine is for taking up the film.

机器的这个部分是用来卷胶卷的。

20 付清(票据);(按抵押)垫款;承兑(汇票) ;认购(公债等);募(捐);收受(抵押品);全部买去,全部买下:

We will take up a collection to help the needy.

我们将募捐救济穷人。

All available tickets were taken up.

所有的票都被买光了。

最后一句不给出汉语解释,你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词意吗?

Can you take up all the above mentioned sentences right now ?


闲看秋风999


学英语初始阶段容易有这样的现象,这是由于学习时只关注单词,不关注词词之间的搭配关系以及句子结构造成的。

要理解英语句子,需要知道句子中哪几个单词是一伙的,需要知道英语词组在理解成汉语同实际汉语的差别。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His teacher gave him a gift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看到这个句子,应该这样来理解:

1. 按照意群分成以下几部分 :

his teacher 他的老师

gave him a gift 给了他一件礼物

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不要理解成 在……里教室,注意介词和后面名词搭配)

yesterday 昨天

2. 按照对每部分的理解,把汉语组织成地道的中国话,达到理解的目的。

他老师昨天在教室里送给他一件礼物。

再举个例子看一看:

How many bananas did your sister buy last night?

1. 按意群分成以下几部分:

How many bananas 多少香蕉

did 无意义,表时间是过去

your sister 你的妹妹

buy 买 last night 昨天晚上

2. 把上面的理解组成地道的中国话:

昨晚上你妹妹买了多少香蕉?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国人学英语(尤其是开始阶段)千万不要忘记汉语这个拐棍来帮助理解,那些主张一开始学就要忘记汉语的说法或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当然拐杖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可以慢慢放下。

希望对你问题解决有所帮助。





唐春Charles


这就证明了,学外语只背单词是远远不够的。

给你举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吧。

It is impossible to look for life on another planet using earthly based telescopes.

昨天讲到这句话。学生翻译成,在另一个行星上使用以地球为基地的望远镜去寻找生命是不可能的。

我当时就问她,你这话说的对吗?她理直气壮地说,对呀,没问题啊。我问她,那地球得长多长个尾巴才能让望远镜的基地还在地球,望远镜却跑到别的星球了。她琢磨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她把修饰life 的定语给理解成using 的状语了。

正确的理解是,用以地球为基地的望远镜来寻找另一个行星上的生命是不可能的。

单词都认识,但组成句子就看不懂,这就是不会句法。找个老师好好学学句法就行了。搞清楚词与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英文的句子。仅凭词义,只能是猜。短句子可以猜对,长句子就不管用了。


散木17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

只积累单词,不会语法,能不能学好英语?外国人都不学英语法,但是他们的英语很好,为什么?

只见你单词不懂语法,很难自学下去或者是自学成功;但是会语法词 汇量却不大的话,问题就好解决了,只需多积累词汇。并且语法项目当中本来就有词类的,可以更快速的掌握理解词汇,以及运用。

所以单词和语法的关系,就相当于钢筋和混凝土的关系一样。语法就是框架,就是钢筋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支撑得起混凝土。而单词就相当于零部件,石子,沙子,水泥等。

当然缺哪一项都不可以。但是没有钢筋楼房就容易歪倒。有了语法也就是相当于对英语有了一个理解,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积累,记忆。

怎么做?

很多人提到语法就一头雾水,不知所措,不知从什么地方入手,或者觉得根本就理解不了。

第一,没必要语法的每一条内容都记住或者是都理解。首先记住必须掌握的部分。

5大基本句型,非谓语,十几种时态,定语(单词,短语或句子作定语)、状语(单词,短语或句子作状语)、主谓一致等。

第二,学语法,是为了让英语学习更简单,而不是更困难。外国人的生长环境就决定了,他不用去专门的学习,语法已经内化了,没必要学习语法,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学语法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捷径。

第三,学习语法的过程也是在积累词汇,增强语感的过程。所以学了一定程度的英语之后,一定要把语法过一遍。再回过头去学习英语的话,会发现事半功倍。


高中英语学堂


这个问题在听力和阅读中都可能碰到,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

一、只掌握了单词的常规意思,不熟悉一些单词的熟词僻义。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只背诵单词的常规义项而不了解其他的义项,很容易在阅读和听力中碰到这样的问题:明明知道单词是哪一个,意思放在句子里就是不对。比如:

🍃Try to live within your means.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尽可能量入为出”,这里means指“财富;钱财”而不是我们常用的“by means of”中“方式、方法”的意思。

🍃People scooped up these tabloids, devoured their gossip, and on previous trips to England, I had always done the same.

-devour有“狼吞虎咽”的意思,但此处表示“津津有味地看”

因此,在背单词时需要通过例句来加深记忆,了解单词的搭配和使用语境。查字典时,注意看英文释义,更精准地掌握单词。平时遇到熟词僻义,可以归类整理,经常复习。

二、语法基础薄弱。语法是一门语言的基础之一,语法不好会限制听说读写的能力。建议系统地学习一下语法,再搭配阅读和听力巩固。后期则以阅读和听力为主,准备一本语法工具书。语法书推荐《赖世雄经典语法》和张满胜老师的《英语语法新思维》,前者简单易懂,后者有很多从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语法新视角。

一词多义再举个例子,这句中register是什么意思?

His face registered extreme disapproval.




Mica学英语


每个学英语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如下:

1.单词意思懂得不够多。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常见词更有几十甚至上百个义项。如果单词的义项知道得不够多,就会遇到单词形式熟悉,但是意思却拿不准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的理解。所以我们在学习单词的时候,一方面要尽可能多背几个义项,另一方面要抓住单词根本的义项去理解其他义项。因为很多义项都是由一个基本的义项引申出来的,我们可以先学好基本义项,然后去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其他义项。阅读的时候,我们也要从基本义项出发去推理、猜测其他可能的义项。

2.短语、俚语等问题。我们知道,英语中一些短语或者俚语的意思是很难或者不能够从表面上去推断出来的,如同我们汉语中的成语一样。如果没有事先了解这些短语或俚语等的含义,想要在文章中推出来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短语和俚语等的积累。

3.语法方面的问题。对于简单的句子或者结构来说,语法似乎显得不是那么必要。但是如果遇到较长、较难的句子,语法知识就必不可缺了。否则的话就会搞不清楚句子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出现单词认识,但是拼到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好语法,做好长难句的分析练习。

4.上下文问题。有时候单词或者句子的意思,单看本身不容易分析出来,但是如果结合上下文,却有可能推理出来。所以阅读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割裂了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应该把文章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借助上下文来猜测词义或者句子的意思,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5.常识背景问题。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有时候对阅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对一篇文章相关的常识或背景有很好的了解,那么阅读时就会非常顺利。这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只关注语法和词汇,还要关注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背景常识。

总结: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仅仅认识词汇,甚至词汇意思还了解得不够,是难以很好完成阅读任务的。唯有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才会获得较好的阅读体验。


乐在英语


举个例子:keep practising,one day you will get the hang of it.

或者再举个例子:The cookies are to die for.


知道上面两句是什么意思吗?

第一句应该能猜到,保持练习,将来你就会掌握它。get the hang of用英文翻译大致意思是have sth. feel easy,让它变得简单就是渐渐掌握它。每个单词你应该都认识,但合在一起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句看到die,你估计立刻会想到死亡,可是这里是什么意思呢,每个单词都认识吧,但组合在一起就让人难以捉摸了。实际上意思就是这些饼干非常好,to die for 意思就是非常好。

对于题主提问的内容,我是这么理解的,你每个单词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是不能理解整句话的意思,跟语法无关是不是?

针对这个问题,给你一个建议。


学习daily Easy English Expression的课程,全英文课程,没有字幕,但老师的语速应该可以跟得上,学习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词组搭配,看看外国人怎么说英语,用英语。

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句,来源于第99课和第100课,可见课程资源丰富,足够我们学到各种各样的搭配和表达。

如今学习资源网上处处都是,应有尽有。语言的

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即便是字典,某些表达词汇个别字典还不会收录进去。老外的语言教学视频,或者美剧,各种外文报刊抑或是播客,都能成为我们学习的来源。只有看到并记住了某些特定的表达方式,你才能知道它具体的释义和适用环境。

多听,多看,多想,多问,你的外语知识才能越学越好,越来越全面。

图源:来自网络。


边生活边学英语


我们在使用母语即汉语的过程特别是在口语表达中,只要知道一句话中各个词语自然就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将这些词语排列起来,这当然得益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一事实;然而,如果在英语的使用中也这么操作的话那就不行了。

英语跟汉语不同,其句子的整体意思除了看构成该句每一个单词的意思外,还得结合整个句子的结构来综合理解。

比如“我有一本书”跟“桌子上有一本书”从汉语的角度看来其表达顺序是一样的,但它们在英语中却是需要严格区分的两个句型,即表示“拥有”的主谓宾句型,以及表示“存在有”的There be句型。句型不同,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词语的顺序自然就不同了。“我有一本书”可以用英语表达为I have a book,而“桌子上有一本书”却不能表达为The desk has a book,而应该是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所以说,英语句子的表达不能只看其每一个单词的意思,还要关注这个句子应该用何种句子结构。

再比如"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这句话,如果单纯按照每一个单词意思去凑的话就会变成“什么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是!”这是什么鬼?!这是一个英语里常用的感叹句型,如果对该句型的作用和构成特点不了解的话,哪怕懂得句中的每一个单词,仍然还是抓不住句子的整体意思的。

所以,学英语除了要记单个的单词之外,还要对句子的类型有所熟悉,除了各种句型的具体构成特点外,还要了解该句型所使用的场合,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并运用好英语句子。


鹦语堂杨老师


看回答有人说初学阶段有这样的现象,其实我是不太赞同的😁️😁️

中英文化有很多差异,中文是竹式结构,多流水句,英文是树式结构,一个句子不管多长,都有主句。所以就要多去学习中英文的表达差异。

像中文一样,英文里也有很多类似中文的俗语一样的俚语,有些可以和中文对等,比如as gentle as a lamb,但是有很多都是不对等的,比如go bananas, morning glory, green fingers,...只看表面意思是根本无法理解的。对于这一类,我觉得需要多积累~

再者,需要多了解国外的文化。看书看剧什么的都不错。有些东西可能在书上看着不是很理解,但是看剧还原生活,就能恍然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