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對這兩人的態度,就看出他註定不能統一中原

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謀士的名頭是最為響亮的,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這三個人分別是諸葛亮,劉伯溫和張良。不過有趣的是,劉伯溫幫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張良幫劉邦建立了漢朝,而三人裡面最有名的諸葛亮卻沒能幫助劉備建立一個大一統的朝代。而之所以諸葛亮最有名,一是靠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二是靠他的性格和人品。不過話又說回來,也正是因為諸葛亮那太過於柔弱的性格和人品,就註定了他不能統一中原。而要搞明白諸葛亮的性格和人品如何柔弱,那還得從諸葛亮對兩個人的態度說起。嚴格的來說就是他放錯一人,殺錯過一人。

從諸葛亮對這兩人的態度,就看出他註定不能統一中原

諸葛亮放錯的那個人,名叫楊儀。對於他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裡用吳國大佬孫權的的話來回答就楊儀就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小人。這裡我覺得孫權說得很對,楊儀就是一個小人,這點孔明在心裡也應該也很清楚,所以在他臨死之前一直想把楊儀給幹掉,但性格

柔弱的諸葛亮最後還是放過了楊儀。諸葛亮死後,看著鐵板一塊的蜀軍立馬就開始搞分裂,楊儀掌握的部隊和魏延掌握的部隊相互看不對眼,最後楊儀還是靠馬岱才把魏延給殺了。完事了楊儀小人嘴臉就一下子暴露無遺,他認為自己是平叛首功,按道理應該就是自己代替諸葛亮的職位。

從諸葛亮對這兩人的態度,就看出他註定不能統一中原

但很不幸,做好的嫁衣蔣琬拿過穿了,對於蜀漢朝廷的安排,楊儀是相當的有意見。甚至還公然的跟費禕抱怨說,要不是自己心太軟,當年諸葛亮一死就立馬帶著大批人馬去投靠曹操的話,哪有你們今安穩的坐在這裡吹牛呢?這些牢騷讓費禕聽得這裡目瞪口呆。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楊儀的絕對是個心胸狹窄,為了利益什麼都能做得出來的人。當這樣的人在沒有被人制約的時候,絕對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來。以諸葛亮的見識,他絕對會知道楊儀是一個必殺之人,但是在自己人生的最後關頭卻因為心慈手軟放他生路,直接導致了後來蜀國政局混亂。

從諸葛亮對這兩人的態度,就看出他註定不能統一中原

除了這個該殺而不殺的楊儀,還有一個是不應該殺卻動手殺了的人,這個人便是魏延。魏延的死,絕對是冤得不能再冤了。魏延如果不被諸葛亮設計給殺掉的話,蜀國也就不會出現武將人才斷層這種尷尬被動的局面。雖然在演義裡魏延天生反骨,但在三國志/魏延傳裡面魏延並沒有打算背叛蜀國投降魏國,他和諸葛亮一樣,很瞭解楊儀得為人。他出兵回擊的舉動就是單純想把楊儀給幹掉罷了。幹掉了楊儀雖然短時間內蜀國會動亂,但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從諸葛亮對這兩人的態度,就看出他註定不能統一中原

但諸葛亮很是瞭解魏延的為人,就像我們玩一品官老爺這個遊戲裡瞭解每一個將領那麼的瞭解。覺得他是個很喜歡冒險的麻煩傢伙,特別是在他提出"子午谷奇謀"之後。雖然根據歷史上的記載,諸葛亮臨死前並沒有殺魏延的意思,只是囑咐說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就隨他便。但諸葛亮臨死的時候,身邊卻獨缺魏延,因此魏延的死,跟他還是有莫大關係的。諸葛亮一死,能壓制他的人已經沒有了,這種模稜兩可的話,何嘗不是一種命令呢?正是因為諸葛亮那柔弱的性格,導致了他在世不能統一中原,死後蜀國崩塌的悲涼局面。

從諸葛亮對這兩人的態度,就看出他註定不能統一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