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绘画到底高在哪里?

一路格桑花199236576


这个问题最适合用对比的方式来回答:

首先看齐白石的工笔草虫,这类作品是最为直观的,无需多言。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能否把这些小动物的形状,动态,以及这些虫子的质感全部表现的活灵活现,而且这些小动物的实际尺寸只有你大拇指大小,甚至有些只有大拇指一半的大小。

再看人物

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齐白石在北京被不少画家骂过,其中有一位叫王梦白的画家就说齐白石画得不好。齐白石气不过,照着王梦白的画临了一张,放在杂志还是报纸上一起刊登,还题跋说高低优劣自己分辨。就是下面这两张图片。右为齐白石作品。

细看这两件作品,从仕女身姿看,齐白石画更加优美婀娜;人物动态齐白石更加富有动感;从用墨用线,齐白石更加饱满劲挺。王梦白实实在在地被啪啪打脸了一回。


齐白石成熟期的简笔人物画,流畅浑厚的线条,栩栩如生的神态,平易近人的神仙形象,这些在以往的中国人物画中没有出现过。

上图为海派名家任伯年人物画,坦白讲,已经程式化缺乏生气。说这些,海派爱好者看到了肯定会喷的。

再说虾米

齐白石的虾米几乎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题材,齐白石从青年开始画虾,直到66岁左右,齐白石画的虾米已经能够表现出虾的透明感,虾米长须的摆动感,虾头部坚硬,身躯节节拱动的动感。齐白石的虾此时看上去就好像在水中一样,有湿润的感觉。

下为齐白石的虾


下为其他画家的虾,像不像死虾?

再说齐白石的山水

齐白石的山水画是他自己最为看重的,但是在他那个时代并不十分别人理解,这里解释起来也比较费力,但是幸好之前留意过一个人临摹的齐白石山水。可以拿来做个对比。

上为齐白石原作,下为临摹作品

在这里,只能说:寥寥数笔,高下立现,齐白石的山水画,除了题材形式新颖,思路独创超前(这个比较难解释)。单单从笔墨功夫来说,他的画里每一笔都是书法的笔法,都透露着齐白石几十年笔墨功夫的提炼升华。

书法

这里只展示一个寿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临摹一下,看看齐白石这个书法的力道和沉稳霸气,是不是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够达到的,他可是练到六七十岁才达到的这种水准哦。

下这是其他书家写的寿字,可以对比


齐白石高的地方

1.齐白石工笔草虫展现的是他超一流的写实功底,这证明了他的手头功夫超出常人。

2.齐白石人物画线条极为简练并且老辣有力,人物动态神态具备,之前没人这么画过人物。

3.齐白石的书法,笔力强劲,最为通俗的话:“看着带劲”,这个能超越的也没几个人

4.齐白石的山水画非常前卫,有点像西方绘画中的现代绘画,但不是故弄玄虚,画面里处处能感到“功力”,在他那个时代,很难想象他是怎么站在时代前列的,非常神奇。齐白石也一直对自己的山水画水平非常自信,可惜在那个时代没几个人能理解,甚至到现在,很多死守中国传统绘画的仍然无法理解齐白石的山水。

5.齐白石在那个都想当标榜自己是“文人画家”的时代,保持了自己的质朴,一直在画自己的田园生活,他写的诗,他的生活都仍然保持着一种淳朴与真实,而不会去故意模仿文人的矫揉造作,保持着自己真实的一面。他的绘画思想也同样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循着这几个对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拿齐白石的作品与其他画家来对比,你会发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诸城胡子


齐白石的绘画到底高在哪里?

其实从技法上看,齐白石的画也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为什么齐白石的名气这么高呢?我认为不仅仅在他的技法上,主要是从他的表达上、图式创造上与众不同,开创了一代风气。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中国画发展到清代,除了清初的石涛、八大特立独行,个性张扬之外,由于统治者的长期倡导,特别是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实际已经走入死胡同,画家都以仿古、崇古为最高宗旨,所绘都是高人雅士、楼阁高台、梅兰竹菊、松鹤延年之类,表现的主体离不开皇权与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离民间生活,与民间百姓越走越远,古板而千篇一律,死气沉沉。

清代恽寿平花卉册页

到了清未,近代受西方绘画影响,一些画家开始融汇中西,开创了不同于清初以来的绘画路线和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其中齐白石的花鸟画就是特别突出的例子。

齐白石的花鸟画,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或者说他的画高人一筹的地方在于:他画市井、画萝卜白菜、画鱼虾虫蟹,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并且充满情趣,充满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充满生活美,这些画面或者说图式是以前中国画中很少见的,甚至是没有的,不仅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也拉近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所以说,好的绘画作品,技法是基础,你画什么、怎样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满足于学古人的、学老师的,学名家的,你永远也“高”不了到哪里去。


西江书画艺术


齐白石经过衰年变法后,绘画艺术达到巅峰,他的高妙处就在于去繁就简,返璞归真,于简洁中蕴藏深刻的人生哲理。

齐白石,这位来次民间的艺术家,绘画,纂刻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他只上过一年的私塾,能成为一代宗师全靠自己的努力,十五岁开始跟着木匠师傅给木头上雕鱼虫花鸟,算是干着与绘画相关的工作,四十岁后开始游历大江南北结识很多书画方面的朋友并开阔了眼界,觉得自己文化知识欠缺,对诗词绘画的理解不够,努力学习弥补。五十五岁左右定居北京,此时,他的绘画作品得到徐悲鸿等人的赏识,并邀请他担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等,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较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擅长花鸟,笔力遒劲不落俗套。

他的艺术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农民意识,加上他保持着一份可贵的童心,他的画浑朴稚拙,老少皆宜。

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六十多岁的齐白石意识到自己绘画艺术上的不足,可是要全盘否定自己以前轻车熟路的画法那得需要何等的勇气?可齐白石进行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红花墨叶大写意国画风格,素材宽广,工笔精细,花鸟鱼虫,瓜果蔬菜皆能如画,和吴昌硕并称“南吴北齐”。





子非鱼00111


齐白石的画就是高在,开创性地提出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与具象之间的问题,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把传统与现代的国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齐白石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似与不似之间”是中国画美学的物化形态重要标志。但它并不保守,要义在于适“度”上。

在齐白石的理论体系中,太似则媚俗,写生不是在做标本的样图。我们不是自然的奴隶,美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经过加工提炼出来的美,更适合人们对美的追求,如蜜蜂采花酿蜜一样有一个加工提炼的过程,艺术的创作不是照抄自然的照相机式的机械模式,也不是不加思索的照搬的拿来主义。我们要对自然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太似了。就会画得很匠气。匠气是什么样子呢?就是画匠画的作品,俗气。因为他们的画是卖给那些只喜欢看很像的那些俗人看的,艺术格调不高的画匠的画,俗人喜欢看。

齐白石就说,太似就媚俗了,就是迎合了俗人的口味了。不似则欺世,中国画的写意也是对客观具象的一种反馈,要是表现的对象脱离了客观太多。那样就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了,“指鹿为马”的现象,它同样失去了画家要表达的的主题思想。所以也就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了。所以齐白石在近代国画历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人物。


绘画与摄影


这种问题很难回答,回答了也没人听得懂。

审美的标准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



雅玩网


齐白石是近代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代表人物。他把中国画的高雅水墨与民间的审美情趣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国画“似与不似”的新观念。他说,画中国画要做到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


腾模国画藏獒


齐白石的绘画高就高在“栩栩如生”上!生动,意境,是齐白石先生绘画的“杀手锏”。齐白石是研究写意的,关于这一点,他付出精力不少,也取得了成功。


情感专家亦涵


高在美,高在独创。高在自由潇洒!


笑一笑161148249


多数人只能画出外表,不能画出它的灵魂!


碧水双龍8888


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高就高在他对生活的领悟!单从中国画传统技法上看似乎没有什么让他的作品更胜一筹,但是从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中看,齐白石老先生的作品却实实在在的演绎了生活中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