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高铁连接处是两个车头连在一起?

燕子就是鸟姐姐


刚刚值乘重联的动车下班,刚好看到这个问题,就来回答下你的问题吧! 自从国内高铁快速发展后,交通变得越来越便捷,我们出行也越来越方便了,搭动车时候我们也经常发现很多动车是两个动车组连挂在一起,不禁疑问为什么连挂一起呢?两个动车组连挂一起,在我们铁路中的专业术语叫做重联运行。就是两列同型号的动车组之间联挂运行。动车组重联必须1号车与8号车之间联挂,不允许1号车与1号车或8号车与8号车之间联挂。(只准许1号车挂8号车)两列动车组重联运行时,运行前进方向第一列动车组负责操纵,第二列动车组不必安排司机。

重联运行时第二列动车组制动手柄“拔取”位,牵引手柄“切”位,主控钥匙拔出,司机室门锁闭。

国内动车组有8俩编制和16俩编制的,而连挂的是8俩编组。列车单列为8辆编组,动车组车厢内定员(座位数)较少,能承载的客运量相对有限,平时客流量稳定的话,单列就可以满足需求。有时候碰到特殊情况,为了满足客运需求,特别是节假日运输量突增的情况下,所以一般采用8+8辆的编组方式,像台湾高铁和国外很多动车组也都有重联编组,动车组重联属于非常普遍的现象。

动车组重联,它可以满足在不增加车次情况下,通过增加动车组车厢,来达到增加客运量同时减轻线条上运输的压力。其次,动车组重联因为就是一个司机操纵,也可以减少值乘机班,节约人力。





个性传媒


1.高铁车站无法满足动车组转向的需求,高铁站路上掉头路程长,耗时费力。所以,在动车组两头都设置司机室,实现双向开行。

2.为什么会亲嘴,中国高铁一般是8辆车和16辆车编组。这种亲嘴的情况只发生在两辆8编组车之间,行业术语叫“重联”。可以根据客流量适时调整编组,客流量大时重联开行,客流量小时,单组开。

3.看到了有些人的回答,动车组几动几拖叫高铁,几动几拖叫动车,我只能说呵呵。


呼啸的板砖


小伙伴们坐高铁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高铁中间会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车头。看起来就像两列车进行了合体一样,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操作呢?


其实,这跟高铁的设计与火车站的客流量有关。首先,相较于单车、汽车等体量较小的轻便型交通工具而言,高铁、火车等有轨交通工具,掉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一般在高铁车厢的两端都装有车头。

当列车开动时,只有在前进方向的车头才有工作人员。当列车需要转向时,驾驶员只需更换车头驾驶就可以了。安装两个车头,不但能使高铁运行起来更加灵活,还能通过使用双机牵引,一拉一推,来获得更大的动力。


另外,在我国,动车组车体是固定编组的。以8节车厢匹配为一组,每节都有不同的分工。所以当客流量增多的时候,会把两段8节的车厢首位相连,就像把两颗五号电池拼在一起一样,目的是为了发挥更大的效用。这种方法在行业内被称为“重联”。司机通过操作前方车头的操作台,可以联动操作后方列车的控制台,完成牵动、制动等指令。


所以除了8节车厢,我们还能经常在车站看到16节车厢的高铁。通过这种编组连接的方式,不仅节约了组装成本,同时也让列车运行更加稳定。在不同客流量的情况下,也能更好地舒缓交通压力。 这就是高铁中把列车头连接在一起的原因啦


爱问爱答


我去坐高铁的次数并不多,第一次坐高铁的时候也发现这样的情况了。其实就是两辆车拼在一起。那么为什么将两辆车拼一起?

将两个车头连在一起,这种叫做“重联车组”。为什么会这样运行其实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因为有时人流量是很大的,像是过年的时候,一般来说,增加发车频率的话,两辆列车要保持间隔距离以及时间是比较麻烦的,还不如将两辆车连接在一起,也就增加了单次的运载量,一次运输载的人变多,从而舒缓了交通的压力。

而在旅客比较少的时候,咱们就可以用一辆车了,也是节省了资源。


鲸车评


这种情况,在铁路行业有个术语来描述,叫做“重联”。它的意思是指两列或者两列以上标准规格的车组串联在一起。


我国自主研发的动车组,标准规格是一列八节,中间有动力车也有拖动车,看车型不同有四动四拖等动力分配模式,因为没有火车头动力分配在各个车厢上,所以叫动力车组,即“动车组”或者“动力组”。当然,这个我国标准的8节1列并不是国际标准,有的国家动力车组六节、七节、八节甚至香港东铁的12节都有。

8节1列的情况,定员约6、7百人,加上无座超载会再多一些,满足大多数线路的运行运力的要求。所以你见到的大多数动车组都是八节一列的。

不过有些热门线路,特别是串联起几个重要大城市的长途高铁线路,如果用8节编组,会导致运力严重不足。所以,铁道部门在车辆富余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重联模式来运行一些热点线路,比如北京到上海,北京到广州等等。即用两列8节车辆的动车组串联在一起,这样立即运力就翻翻。理论上,三列、四列甚至更多列动车组也可以串联,不过考虑到实际的情况,比如车站的站台长度,使用效率等等,两列重联就已经是最大的情况。

虽然重联列车是两列动车组串联而成的,但是它只有一个车次号,只是按照一个车组控制管理。同样地,两列车组重联,并不需要增加司机人员,因为他们串联起来,已经虚拟成一个管理单元,速度、转向、制动、停车等,只要一个控制模块就可以完全进行管理。这类似网络交换机的堆叠或者集群的情况,只需要一个管理策略就行了。不过,乘务人员还是得随着车厢数量增加而增加的。


不过,随着铁道装备和科技的发展,重联可能只是一个过度性的运行模式,因为中国标准的16节车厢的动车组已经投入生产,很快我们直接见到16节的一列动车组,而不再是两列8节的串在一起。

毕竟两列车串联还是有不少问题,比如车厢通道不相连,灾难疏散、乘务服务等都得分开进行。


武大东湖


看了大家的回答,大多数人的理解大致正确,但不够全面。我们目前在国内开行的G字开头和D字开头的列车统称为动车组列车,动车组基本编组有8辆(短编)和16辆(长编)之分。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固定16辆编组(长编)的列车最高时速均在250公里/小时以下。而最高时速超过25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都是以短编(8辆)动车组为基本组成,为了适应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需要,所以经常要对2列短编动车组重联后(变成16辆)使用。有时为了救援等需要还可以进行单列(8辆)+重联(16辆)或者单列(8辆)+大编(16辆)的开行方式。至于几动几拖的问题,由于我国开行的动车组型号繁多,不同的动车组型号有不同的构造方式。一般情况是250公里/小时以下的动车组列车均由四动四拖(短编)或八动八拖(长编)组成,超过250公里/小时的动车组列车由六动二拖(短编)或十二动四拖(长编)组成。


隨遇而安167708252


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给你们解释一下了。

每到高峰期比如暑假寒假开学,春节期间,都需要加大运力,所以两列车组连接在一起增加运力,叫重联动车组。


  1. 动车不光靠车头拉,每一节都有动力。
  2. 一般都是8列,运载高风期,会增加到16列。
  3. 车钩就在车头那尖罩子里面,这样设计也是很好的处理了风阻,保持良好的空气动力性。

飞絮




仔细看接口处和我画出的地方。你会发现,其实动车组列车对接时,是将车头处(对接处)打开,之后再进行对接。


青莲居士192125098



杨建曦


两个8节编组的动车组列车的车头链接在一起运行,称之为“重连运行”,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节假日的热门线路。一条线路上所能容纳的车次和轮换的司机数量都是有限的,所以为了应对短期的高客流,铁路公司会通过重连运行的方式来加大运力。而大部分客流不多的情况,都是八节列车编组运行,这时候只有前后两个车头,就不存在车头链接的情况了。



而对于其他答友提到的转向问题,高铁运行方向的变更只需要把司机换到对向的车头就行了,跟重连运行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欢迎各位评论讨论,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