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八旗錫伯營


在新疆的八旗錫伯營


在新疆察布查爾縣的錫伯昂吉共編為八旗八牛錄:鑲黃旗(烏珠牛錄即現在的一鄉)、正黃旗(寨牛錄即現在的二鄉)、正白旗(依拉齊牛錄即現在的三鄉)、正紅旗(堆齊牛錄即現在的四鄉)、鑲白旗(孫扎齊牛錄即現在的五鄉)、鑲紅旗(寧古齊牛錄即現在的六鄉)、正藍旗(納達齊牛錄即現在的七鄉)、鑲藍旗(扎庫齊牛錄即現在的八鄉),錫伯八旗,後稱錫伯營,隸屬於伊犁將軍府錫伯營領隊大臣直轄。八旗制在後來就演變成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的八個牛錄(也稱為八個鄉)。

錫伯族的歷史

金代錫伯國:據史料記載,錫伯國原是金朝所封之國,元末沒落。金朝所封之國,地在今吉林省中部,吉林市西南部,長春市東南。刷覘河為其聚居地,刷覘又稱蘇瓦延、蘇斡延,名雖異而地同,大概是今天的雙陽一帶。《金史》卷八十一記載: “ 夾谷謝奴,隆州納魯悔河人 ” ;同卷又載: “ 夾谷吾裡補,暗土渾河人 ” ;卷八十六記載: “ 夾谷查刺,隆州失撒古河人也 ” 。而查刺是謝奴的孫子,因此有專家認為,失撒古河應該就是納魯悔河,也就是暗土渾河,也就是卷中的 “ 上京路移裡閔斡魯渾河猛安 ” 中的斡魯渾河(金代隆州屬上京路)。據中外學者考證認為,移裡閔就是今天的飲馬河, “ 斡魯渾或即飲馬河之一支流 ” 。專家推斷,《金史》記載的夾谷氏均居住在飲馬河的支流雙陽河流域,即錫伯國曾設王城為雙陽。元朝錫伯國衰落。

明初錫伯國: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於 1388 年再封錫伯國。當時錫伯國是個小國家,國主是佛爾和,姓瓜爾佳氏。佛爾和後人素尓達離開錫伯國後不久,他的後人是旺扎拉達生的莽喀尼。後來,錫伯王瓜爾佳氏的三個兒子因爭奪鵰翎而忿氣離居,長子繼承錫伯王,次子和三子離開故土,錫伯國因此衰落。

錫伯國駙馬納齊布祿:錫伯國王為柳葉公主設下擂臺比武招親時,錫伯國的名號雖在,卻也只剩下方圓百餘里的小部落。而所謂的王宮,不過是王城中央的一片被土牆圍住的青磚灰瓦的房舍。當納齊布祿攜兩名家將從輝發河谷出發到達錫伯國時,柳葉公主比武招親已經過了四天,按照規定的期限,當日已經是最後一天了,但是仍無人能敵得過柳葉公主。納齊布祿站在場內,遠遠望著幾名女奴簇擁著柳葉公主來到土臺上,但見得公主身姿婀娜,卻因距離遙遠始終看不清公主的相貌。忽然一人闖進場內,對柳葉公主出言不遜,納齊布祿按捺不住提馬進場,將那人打死。納齊布祿被柳葉公主相中,招為駙馬。據《納喇氏家譜》記載,從此, “ 納齊布祿留居錫伯部內,妻以公主,招為駙馬 。 ” 《烏拉簡史》和《扈倫傳奇》兩本書中分別記載,錫伯國的中心地區,是 “ 多爾吉必拉束灣哈達 ” ,按女真字意解釋, “ 多爾吉 ” 是內的意思, “ 必拉 ” 為河, “ 束灣 ” 是蘇完的異寫, “ 哈達 ” 是山或山峰之意。

明代錫伯人創立扈倫國:於錫伯王老邁昏庸, 納齊布祿儘管為其東征西討,為錫伯國搶回不少地盤,可並不受待見。 洪武二十八年( 1395 ), 29 歲(一說 40 歲)的納齊布祿帶領一支人馬離開了錫伯部, 將妻子柳葉公主和一雙兒女都留在了錫伯國。納齊布祿 進入了松花江與輝發河交匯處的金沙河一帶居住了下來,在松花江邊修建了一個吉外郎城(一說 弘尼勒城) ,自稱扈倫國。此地稱忽籠、忽剌溫、呼倫、扈倫,即今呼蘭河地區,扈倫(地名)與固倫(女真語 “ 國 ” 的意思)語音相近,故稱扈倫國。中國古代多有宗主國和藩屬國之分,如大遼國有 59 個屬國,明朝有 36 個屬國,扈倫國即其一也。

扈倫國勢力日益擴大,幾年之後,納齊布祿派人到錫伯國。當時,錫伯王已死,錫伯國分裂。新首領送還了柳葉公主和兒子多拉胡其。當 20 多歲的多拉胡其來到扈倫國後不久,60 歲的納齊布祿病死。

扈倫國南遷:扈倫國經歷了 納齊布錄、多拉胡其、嘉瑪額、都爾機四代貝勒,存在了約半個世紀的時間。第一代王納齊布祿 60 歲時死後,兒子多拉胡其率眾幾經遷徒,南下遼河流域,日益強大,很多女真人都歸服了他,眾人推舉他為尚延(女真語盟主),成了扈倫國第二代王。多拉胡其的兒子佳瑪喀繼父職任第三代王。他有個弟弟叫碩朱虎,他生有四子,老大叫都爾機,老二叫扎拉布,老三叫速黑忒,老四叫綏屯。老大都爾機繼任為第四代王。 景泰二年( 1451 )脫脫不花率三萬韃靼兵侵擾遼東,扈倫國第四代貝勒王都爾機率眾出逃,扈倫國解體,其烏拉、輝發、葉赫、哈達四部各自為政。哈達國在開原東哈達河(今清河)流域,葉赫國在開原東北寇河及葉赫河流域。

錫伯國綏哈城:當扈倫四國之哈達國漸強時,原來的錫伯國又有一些實力。《滿洲實錄》所記載的哈達世系 :“ 哈達國汗,姓納喇,名萬,本扈倫族也 …… 其祖克錫納都督被族人巴達爾汗所殺,萬遂逃往錫伯部綏哈城,其叔旺住外蘭逃至哈達部為部長。後哈達部叛,旺住外蘭被殺,其子博爾坤殺父仇人,請兄萬為部長。萬於是遠招來者,近者攻取,其勢俞盛,遂自稱哈達汗。 ” 據此,研究者們分析推論:萬死於明萬曆十年 (1582) ,在萬青年時逃往錫伯國之綏哈城,當在明永樂 (1403—1424) 晚年或明成化 (1465—1487) 年間。

史載,明代錫伯國位於開原稍北的松嫩平原上,後來南遷至開原邊外,兀良哈蒙古福餘衛地,與蒙古科爾沁國、錫伯國、卦勒察(瓜爾佳)國相鄰。

錫伯等九國聯軍出征後金國:到了明末清初,扈倫國遷到開原迤東部分演化為海西女真的扈倫四國 —— 哈達、葉赫、烏拉、輝發,與努爾哈赤建州女真建立的後金國互爭雄長;而留居開原迤西與蒙古族雜處的部分稱錫伯國。葉赫國成了扈倫四國聯盟盟主後,為征剿日益強大的後金國,於萬曆二十一年( 1593 )六月,組成扈倫四國聯軍,突襲建州,被後金國主努爾哈赤擊敗。葉赫國不甘心失敗,同年八月貝勒 ( 國王 ) 布寨、納林布祿,聯合哈達國貝勒孟格布祿、烏拉國貝勒滿泰之弟布佔泰、輝發國貝勒拜音達裡以及蒙古科爾沁國、錫伯國、 卦勒察( 瓜爾佳)國、長白山朱舍裡部和訥殷部,組成九國聯軍 3 萬人,九月初一兵分三路進攻後金國。

古勒山之戰:後金國貝勒努爾哈赤早獲情報,在九國聯軍必經之地古勒山埋伏精兵,設置橫木障礙,安放滾木雷石。部署完畢,傳語諸將厲兵秣馬,以逸待勞。次日,努爾哈赤激勵將士,據險誘敵,併力破之。九國聯軍先攻扎喀城,不克;繼攻黑濟格城,成僵持局面。努爾哈赤見殲敵時機已到,命驍將額亦都率兵百人至黑濟格城下挑戰,誘聯軍趨攻古勒山。聯軍在開進途中,被障礙所阻,陣勢混亂,首尾不相顧,建州兵見勢乘機掩殺。葉赫國貝勒布寨策馬揮刀入陣,座騎觸木障踣倒,人落馬,被建州兵刺死。聯軍頓時驚亂,諸貝勒棄眾奔潰,科爾沁貝勒明安戰馬被陷,棄鞍而逃。努爾哈赤乘勢揮師斬 4000 餘人,俘布佔泰,獲戰馬 3000 餘匹。

錫伯編入後金國蒙八旗:九國聯軍古勒山之役後,錫伯國亦敗歸。後金通過聯姻手段,使得科爾沁蒙古傾向後金。天命四年( 1619 )開原城、鐵嶺城被後金國攻克及葉赫國滅亡後,錫伯族隨科爾沁蒙古一道被編入蒙古八旗。康熙三十一年( 1692 )科爾沁王公等將所屬錫伯族、卦爾察、達虎兒丁 14458 名全部進獻給清政府。其中錫伯牛錄 74 個,改編為滿洲八旗,派駐齊齊哈爾、伯都納和烏喇三城駐防。其附丁自備耕牛籽種,開荒種田,解決披甲供養,還交納官糧。錫伯族在保衛東北邊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錫伯歸附:據《東洋文庫叢刊》第十二、《滿文老檔 Ⅲ 》第 101 頁載: “ 太祖天命十一年( 1626 )五月席北國(錫伯國)巴達納,以離父祖故鄉之地,率男三十人來歸之功,升任備禦之官。巴達納死後,以其弟侯婁後農繼備禦職。凡自席北偕來者不徵其公課,子子孫孫代代愛養之。 ”


在新疆的八旗錫伯營


錫伯人世居東北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以狩獵、捕魚為生。他們怎麼會穿越內蒙古大草原,翻越阿爾泰山、天山,西遷伊犁河谷呢?這還要從錫伯族人傳說240多年前的與乾隆皇帝的一個誓約說起……

乾隆年間,清政府先後平定了伊犁地區的阿睦爾撒納和大小和卓叛亂後,為了加強這一地區的邊防,於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0月設置伊犁將軍,開始移民戍邊,實行軍屯。儘管從各地抽調兵馬,但時任伊犁將軍的明瑞仍感覺駐防官兵不敷調用。當時東北地區的錫伯族仍以狩獵為生,能征善戰,為將領所喜愛。明瑞聽說盛京駐有四五千名錫伯兵,便請求朝廷徵調。乾隆二十九年,乾隆皇帝同意調遣錫伯官兵1020名,連家屬共計3275人西遷戍邊。據錫伯族人介紹,當時乾隆曾答應錫伯官兵在伊犁駐防滿60年便可以返回東北的家鄉。於是這一年的4月18日,西遷隊伍含淚踏上了征途。他們趕著牛羊,攜家帶口,經歷艱難險阻,跋涉一年零三個月後抵達伊犁,比原計劃足足提前了一年零九個月便完成了西遷的偉大征程。錫伯官兵西遷後,在東北老家曾發生過這樣一件感人的事情:一條隨著康姓官兵西遷的家犬,三年後帶著家書回到家鄉。萬里之遙,這條狗竟能尋路迴歸故土,代表了遠涉邊疆官兵對家鄉親人們的深深眷戀!

西遷的錫伯族官兵境遇又如何呢?他們在伊犁河谷一帶組建了8個牛錄(旗),墾荒種田,興修水利,抗擊侵略,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1781年,錫伯族人興建了靖遠寺,作為邊疆守衛者們寄託思念、祈福納祥的場所。就在西遷錫伯族60年的守望過了大半的時候,乾隆皇帝辭世了,在踐約前的第25個年頭(1799年),誓約隨之被深深地埋進了河北遵化的裕陵……

隨著錫伯官兵駐地南遷以及隨後的阿古柏叛亂、俄國入侵及平叛等戰事,靖遠寺也遭到兵奭逐漸廢棄。1888年,錫伯軍民集資,在今天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城以西5公里處的孫扎奇鄉,重建靖遠寺,歷時5年方得以恢復往日的風采。其建築、雕塑、彩繪等都具有多民族融合的特點,對於研究西遷錫伯族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工藝美術和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新疆的八旗錫伯營


新疆錫伯營駐防初期八個牛錄駐防佈局圖

清代的伊犁是新疆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伊犁將軍坐鎮伊犁,管轄天山南北。清政府調遣錫伯族軍民駐防伊犁地區,主要任務是戍邊、防守臺站、駐守卡倫,換防喀什噶爾和塔爾巴哈臺。 清政府為了加強對天山南北的管轄,設立了眾多的卡倫和臺站。其中錫伯營管轄的有18處,如固爾班託海卡倫、安達拉卡倫、沙巴拉託海卡倫、托里卡倫、馬哈沁布拉克卡倫、春稽卡倫、烏里雅蘇圖卡倫、額木察罕烏蘇卡倫、霍依圖察罕烏蘇卡倫、塔木哈卡倫、察罕託海卡倫、託賚圖卡倫、沙喇託羅海卡倫、厄楞莫多卡倫、頭勒克卡倫、察林河口卡倫、塔木哈色沁卡倫、大橋卡倫和達爾達木圖卡倫。

錫伯營是軍事、行政、生產三位一體的組織。錫伯族軍民遷駐察布查爾地區後,除了盡防守卡倫、守衛臺站等神聖職責外,還用勤勞的雙手創建家園,使察布查爾地區的貧瘠面貌改觀,變為美麗的沃土。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正月,伊犁將軍命錫伯族軍民向伊犁河南岸遷徙。他們遷到察布查爾地區後,根據實際人口(到伊犁後經查,跟隨而來的和途中降生者700餘人),伊犁將軍增設兩個牛錄,“以為八旗”。經硃批允准,在原有佐領、驍騎校各六員的基礎上,增設佐領二員、空藍翎4員,將原有1000餘名官兵分設八旗,每旗為一個牛錄,每牛錄各設佐領1員、驍騎校1員、空藍翎 2員、領催4員、披甲121員不等。八旗設領隊大臣1員,總管、副總管各1員。並奉旨頒發新的總管關防和佐領圖記以及八旗旗纛:一牛錄為鑲黃旗,二牛錄為正黃旗,三牛錄為正白旗,四牛錄為正紅旗,五牛錄為鑲白旗,六牛錄為鑲紅旗,七牛錄為正藍旗,八牛錄為鑲藍旗。其中一、三、五、七牛錄為左翼四旗,二、四、六、八牛錄為右翼四旗。至此,伊犁錫伯營基本組建。按清制,錫伯營領隊大臣由滿族官員擔任,駐惠遠城,總管、副總管管理八旗事務,其辦事機構為“總管檔房”,設於本營;八個佐領分駐八個牛錄,其辦事機構為“旗下檔房”,他們與驍騎校、領催等管理牛錄的軍事、生產及民間訴訟等一切事務。錫伯營的組織結構是逐步得以完善的。1814年(嘉慶十九年)將滿營空藍翎二缺移至錫伯營。1829年(道光九年)又增設防禦2員,添設前鋒校四員、前鋒36員,至此,錫伯營設有領隊大臣1員,總管1員,副總管1員,佐領8員,防禦4員,驍騎校8員,前鋒4員,委官8員,空藍翎6員,空金頂64員,委筆帖式2員,領催32 員,前鋒36員,披甲1300名左右。

作者富察春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