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壶我只看四步,真假只看六点

紫砂壶,于手中一握就能体会到温暖亲切的触感。拥抱泥土,实则回归本心。紫砂壶与人,是不存在距离的,当壶中泡上茶,壶就成了有生命的器物。

一把好壶,土抟之,水和之,木规之,金琢之,火成之,实属来之不易。若你与好壶结缘,要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养壶。

养壶我只看四步,真假只看六点

误区

四大常见养壶误区

误区一、光淋不擦

泡茶时将茶汁淋在壶上,但不擦不刷,认为壶多淋几下,就能多吸收一些营养。久而久之,壶被一层不均匀的茶垢包起来,壶表面变得腻黑而无美感。

误区二、干擦法

在壶干的时候用茶巾反复干擦壶身,殊不知这样摩擦容易对壶造成一定的伤害。擦壶时需要在壶湿的时候进行,这样才能让壶充分吸收茶汁,减少摩擦受损。

误区三、手擦法

直接用手去摩擦把玩茶壶,以为这样更容易包浆。但手上常常会留有汗、污垢等,而壶的吸收能力又很强,用手擦壶容易污染壶,导致包浆不均匀,且会影响茶味。

误区四、泡壶法

有的人为了快速把壶养出光泽,长时间把茶渣茶水留在壶中,有的人甚至用一盆茶汁“泡养”茶壶。这样急功近利的办法养出的光泽不持久,而且壶长时间泡水会让壶无法“呼吸”,甚至会产生馊臭味。

养壶我只看四步,真假只看六点

养壶,你要学会这些

(一)冲淋法

泡茶之前,先用开水冲淋茶壶内外,去除一下茶壶的尘埃土味,暖一下壶身。茶叶放入壶内后,将开水高冲,把壶盖盖好。再用开水冲淋茶壶,将茶壶上的茶泡,茶叶渣等杂质淋干净。一般常用开水淋壶身,保持壶身的干净整齐。

(二)扫刷法

用养壶笔扫刷壶很容易出包浆。泡茶时壶内温度高,壶身的毛细孔会扩张,此时用养壶笔沾冷水不断扫刷壶身,内热外冷,茶油就会从紫砂壶的毛细孔中渗到茶壶的表面,形成一种光亮润滑的包浆。茶壶盖和茶壶把比较难养,所以要常常沾点茶水来扫刷壶盖和壶把,使壶盖与壶把更容易起包浆,保持茶壶的整体性效果。

(三)擦拭法

泡完茶后,将茶壶洗干净,用开水冲淋壶内外,在茶壶发热时用半干湿的毛巾使用抛光的手法擦拭整个茶壶,这样擦壶可以使茶壶表面的包浆分布得更加平均平衡。在擦拭时切忌用力搓,这种方法会使包浆一块一块搓掉,直接损伤茶壶的美观。茶壶壶嘴的下方容易泛起一条黝黑发亮的茶迹沟,壶底也很容易起茶垢,所以每次倒茶后都用半干湿的毛巾来抹一下壶嘴和壶底,去掉倒茶渗出的茶水。

(四)护理法

每次泡完茶后,都要将茶壶清理干净抹好,保持壶内干爽。切记不能用化学洗涤剂冲刷茶壶。抹壶的毛巾要用专业的干净的毛巾,不能太粗,以免损伤茶壶的光泽。不能用带油的毛巾和常常用手掌擦壶身,由于油会堵塞紫砂壶的毛细孔,直接影响茶壶的进一步润泽。存放位置应避免在阳光强烈、油烟、灰尘太多的地方。

养壶我只看四步,真假只看六点

但是,很多朋友怕买到假货,有些用陶土冒充紫砂泥料以次充好,其实紫砂壶的鉴别方法非常简单,以下六步教您轻松识别真假紫砂壶。

一 、看

真紫砂壶的纹理清新、圆润,视觉有亚光的效果,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细小类似金属光泽的颗粒(紫砂颗粒)。有的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用普通陶土仿冒的紫砂壶色泽暗淡,而且很少有光彩,内壁也没有放射状线(这叫“推墙刮底”工艺)。

二 、摸

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细腻但不打滑,假紫砂壶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压摩擦就手感发涩,这是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的表现。

三 、转

转动壶盖,真紫砂壶的壶盖转动灵活流畅,并发出轻微“丝丝”或者“沙沙”的悦耳的声音,陶土的假“紫砂壶”则发出沉闷的“哧啦哧啦”声音。瓷器转动的时候手感发涩。

养壶我只看四步,真假只看六点

四 、听

用盖子轻敲壶体,尽管有人不赞成这么做,但是这点非常有效。真紫砂壶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壶,敲击声音沉闷浑厚短暂;瓷器敲击的声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点像金属撞击的声音,一般人不好区分。但是有一点非常明显的区别就是,瓷器的声音波长明显,敲击结束后,声音仍然持续数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 、证书

一般正品的紫砂壶【 荷塘月色 】编号:27881有制作者的手写证书,证书通常为宣纸,毛笔书写,书法俊秀,这是因为,书法是一个好的工艺师的必修课,好紫砂壶的增值更多体现在书法和绘画的技艺上,加盖印章。印章的落款与紫砂壶底的落款一致。

六 、浇水

水浇在真紫砂壶上面,不会形成明显的水珠,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然后没多久就逐渐被紫砂吸收。这个与紫砂多孔的物理结构有关,紫砂具有2%的吸水性。但是水浇在陶土的假紫砂和瓷器上面,都是明显隆起的水珠滞留,直到最后风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