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曹縣將撤縣設市,名字也將更改,你認為改成什麼名字好呢?

指動濟南


曹縣我的家鄉,魯西南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克隆牛誕生的地方,曹縣小魚湯聲名遠揚,曹縣燒牛肉更是名揚天下,去過曹縣的人對現在曹縣的發展都是讚不絕口,近幾年曹縣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一派欣欣向榮的勢頭。

當年青島幫扶曹縣,青島方面是坐大客車來的,曹縣去了很多豪車迎接,青島人說曹縣不用幫扶,還是你們幫扶青島吧!曹縣就是一個窮要面子活受罪的地方,確實叫人寒心。

曹縣撤縣劃市沒有什麼意義,不是劃市就興旺發達了,依然還是窮,曹縣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解決就業,提高人民的收入,多發展工業,當年曹縣派出千人招商團也沒有看到什麼氣色,那麼多人外出招商,弄了很多車票,最後的結局一無所獲,招商不是一句話的事情,起碼需要意向,認識、老鄉、什麼都不是,直接出去招商,大家想想結果,白花錢。

上風上水上曹縣,融資融商融天下,響亮的口號,帶給曹縣還是無盡的哀愁,發展曹縣需要創新思維,真抓實幹,不是天天喊口號,精搞一些無聊的事情,沒有實際意義,曹縣應該改成曹操,這樣寓意深刻,從片面理解為操蛋的意思,是非常合乎情理的,愛家鄉愛曹縣。


大海傳媒


我覺得有三個原則吧,1,朗朗上口。2,有文化內涵但也別太複雜。3,有點地理歷史常識的外省人,一聽這個名字大概能領會在哪個位置。

“曹州市”這個名字挺好的,比較大氣,廣州、鄭州、徐州、蘇州、杭州、德州、濱州、揚州、溫州、福州、柳州、滄州。南方北方以州為城市名非常常見,也都挺好聽的。

曹州這個名字在歷史上也是深入人心,與曹州相關的詩詞就不少

在古代歌謠裡也有“金色蝦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這樣的詞句,還有曹州牡丹園這樣的旅遊品牌。因此提起“曹州”二字,即便是沒來過山東的人,也差不多能聯想到是山東西南一帶,我覺得這就達到地名的目的了。

其他的備選方案讓山東本地人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不是很合適啊。


政山東


我愛我的家鄉山東曹縣。傳統名吃倍多,燒牛肉,垛子肉,豆沫,燒餅,羊羔肉,紅燒牛尾,五香驢肉,水煎包,清真十大碗等特別好吃!支持曹縣撤縣設市,我更願意叫,魯西市!


玉隨人生


對於一個地方來說,要改名,遠比一個人要難。尤其對曹縣來說,更是複雜。

按正常說,市需要兩個字的名字,曹縣去了“縣”,就剩一個“曹”字。因為這是曾經的曹國在今天地名上的唯一留存,按大多數意見,“曹”是必須要保留的,但直接叫“曹市”,則不太合適。如有人捲舌音翹舌音不分,說去曹市,還以為去超市。真有這樣的,當初有人問我老家是哪裡,我說曹縣,結果對方以一種神奇的眼光望著我:朝鮮思密達——

如果曹縣像很多縣一樣,改名為州,似乎也不妥當。比如當初的滕州,現在單縣很可能要改為的單州,都有準確的歷史沿襲。曹縣卻不能叫曹州,因為曹州一直是菏澤的故稱,雖然菏澤沒用曹州這個名字,但曹縣改成曹州,就像菏澤有一天要改名叫齊魯一樣,本末倒置了。

歷史上曹縣這片土地,經過無數次變革,轄區多分割為數部分,歸各地管轄。比如這片土地上過去生活過的人,有的是宋國人,有的是衛國人,有的是魏國人,有的是曹國人,有的是楚國人……有蒙縣人、己氏縣人、楚丘縣人、冤句縣人、考城縣人……

直到明洪武二年,因為水患,曹州府遷至磐石鎮,也就是今天的曹縣城,公元1371年,降州為縣,就有了曹縣這個名字。後來復置曹州,曹縣就留了下來,一直到今天,叫了648年。

所以,叫了648年的曹縣,其實沒有任何更好的名字可以代替。在曹縣被稱作曹縣之前,所有相關的名字即使能用,也都不能太恰當地代表曹縣。

官方目前擬用幾個名字中,“曹城”比較平庸,“湯都”追溯太遠,在文獻和文物的考證並無過多說服力的情況下,有些牽強。相對來說,曹南還是不錯的,因為從位置上來說,曹縣就是曾經曹國之南,《詩經·曹風》中的南山,就是位於曹縣青崗集的曹南山,今有遺址,考證確切。而且,曹南山對當時的曹國非常重要,《論衡》中說:“大山雨天下,小山雨一國,曹南之山,則雨一國之山也。”再加上,曹南山也是一座很有歷史意義的山,宋襄公曾在這裡舉行過會盟,締造過一次和平。《春秋·僖公十九年》載:“宋人、曹人、邾人盟於曹南。”

但是,真要改名為“曹南”,還是讓人覺得陌生。畢竟,這裡從郡縣制以來,就從未叫過曹南,也從未有過曹南一縣。突然就成“曹南市”了,反不如原來大氣,感覺空落落的。開車回家,看著高速上曹南北、曹南南的路牌指示,更加彆扭。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曹南,曹城,還是湯都,都不如“曹縣”二字。縣在古代比市大,市最初不過是一個市集,漸漸形成人的聚集;縣則通懸,是中央和地方懸系的紐帶,尤其重要的行政機構。所以,不光保“曹",同時也要留“縣”,把"曹縣"一併保留下來,既有歷史,有傳承,又更準確,更恰當。

也就是說,曹縣成了縣級市,依然可以保持曹縣這個名字。就叫“曹縣市”。

就像同樣是明洪武年間設立的河南輝縣,現在叫輝縣市。以前四川達縣、萬縣,廣東南海撤縣都直接叫市,不就挺好?並且,莊可為市,如石家莊;店可為市,如駐馬店;鎮可為市,如豐鎮;縣又如何不能直接稱市?

叫了648年的曹縣,改為“曹縣市”,既體現了發展,又保留了傳統。曹縣燒牛肉還可以是曹縣燒牛肉,而不用改成曹南燒牛肉。想吃牛肉軟包裝,山東曹縣找王光,如果改了,大家還認嗎?這648年以來的曹縣人,依然是曹縣人,不用改成湯都人。這是完全不同的歸屬感,至少可讓遊子們的鄉愁依然有一個準確的地名可以安放。

曹縣設市,是件好事。而且,撤縣設市的工作努力了很多年。我小時候,就聽說曹縣的人口早就超過了很多縣級市,但由於經濟發展落後,農業人口諸多,還只能是縣。那時我還想,如果改市了,往後自己也能算城市人,而不是縣城人,聽起來似乎更牛。現在,聽說曹縣真的要改市,反覺得並不重要,縣級市未必就比縣要好,再因為改市改了名字,實在有些心疼。

真心希望曹縣可以就叫曹縣市,不改別的。不管是人名還是地名,越大,就越空;越新,就越生。越改,就越找不到存在感,連歸屬感也丟了。

改為其他的名字,所有的單位,街道,企業等等都要改抬頭,成本可能不少吧,有人粗算一下也得十幾個億!還是以民為本吧!

不管最後到底是個什麼結果,有人問起我是哪裡人,這輩子我都會說是曹縣人。真的,要改了名字,不管哪個,反正我都說不出口。(引用部分人士網友觀點,一併感謝)

縣城變遷

元代黃河支流流經這裡,成為水運通道,有驛站,又設有巡檢、稅課等官署。大德、延祐年間建學宮,漸成重鎮,名盤石鎮,屬楚丘縣。

明洪武二年(1369),州判閻本將曹州治自安陵(今縣西北60裡安陵集,現屬菏澤市牡丹區)遷至盤石鎮。洪武四年(1371),降曹州為曹縣。之後黃河時常決口氾濫。正統十一年(1446),時任知縣陳嘗開始築城鑿池。城周長4.5公里,有四門,東門叫望嶽門,南門叫阜民門,西門叫鎮川門,北門叫迎恩門。成化年間(1465—1487),知縣王肅又加修整。弘治十二年(1499),知縣鄒魯又於城牆上建置城樓。

明正德四年(1509),黃河決口,曹縣城被水圍,僅露數尺。六年,知縣易謨乘冬季水涸,築堤護城。次年黃河又決口,護城堤蕩然無存,城仍受淹。因淤沙積高几與城平,故四門不通,行人出入多由城上。城內卑溼不堪居住,人多遷至高處。八年,知縣趙景鸞又調集民工,築堤修城。為時兩月,工程告竣。城牆高出原先丈餘,厚度加倍。又於靠近原城門處新建四門,門名依舊,上面建成城樓。在城外1裡多處建護城堤,周長7.5公里,寬30步,高丈餘,外下樁橛如雁行,以防風浪蝕土壞堤。堤內植楊柳,縱橫成行,以防堤土坍塌。堤外建鋪舍,使伕役看守。是年七至九月,黃河漲水四五次,均至堤而止。嘉靖二十六年(1547),黃河暴漲,城牆又被沖決。後屢經修補,又加黃河南移,離城漸遠,城、堤遂免水患。隆慶二年(1568),知縣蔡壁復加增修,城垛口改用磚砌。萬曆十二年(1584),知縣劉不溢增建角樓四座。十八年,知縣錢達道又增築之。天啟二年(1622),為防備白蓮教義軍攻城,又於四關建敵樓四座,並圍以垣牆。崇禎十二年(1639),知縣霍達奉旨修城,改土城為磚城。後知縣郭萬象又將四座直門改為“扭頭門”,南門外城門向東,北門外城門向西,東西外城門皆向南。甕城、門樓、角樓、戍鋪均用磚砌成,並加深加寬護城河,於城周設牛馬牆。南門甕城內有石碑一座,鐫有“孔子過化之地”6個大字,乃萬曆年間知縣錢達道所立。

清咸豐八年(1858)八月,捻軍圍攻縣城,東城門南側城牆有數丈缺口,捻軍由此攻入。後知縣茅篪率眾修補缺處。

光緒八至十年(1882—1884)間,除修補城牆外,還先後在東南城角上建奎星樓;在東城門南側城牆上建文峰塔,西門北側城牆上建武峰塔,二塔均高七層,遙相對峙。至此,曹縣城池建築歷400年後臻於完備。

1927年12月5日,北伐軍孫良誠部吉鴻昌師圍攻縣城,至翌年1月31日將城攻破,城樓、奎星樓及文峰、武峰二塔悉毀於炮火,城牆亦殘破不堪。北伐軍為防匪,又對城牆進行修補。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侵佔曹縣城後亦修補城牆,並加深加寬護城河,河外設置鹿角寨,吊橋兩旁架起三角架鐵絲網,又在原城門樓處建平房3間。1945年9月11日,中共冀魯豫軍區部隊與地方武裝包圍縣城,經苦戰,於19日將城攻克,後發動民眾將城牆拆除。1946年9月,國民黨孫性齋部進駐曹縣城後,又驅使百姓修整城垣,一月後城垣高厚如故。1947年1月,解放軍三野一縱一旅攻克縣城,又將城牆拆除。1958年,中共曹縣縣委提出建設城牆規劃:“外栽柳,裡栽楊,中間栽上果木行;葡萄路,玫瑰牆,牡丹、芍藥栽兩旁”。規劃實施後,城牆上果木茂密成林,葡萄夾道成行,鮮花盛開清香撲鼻。果品既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又增加了社會財富。1972年,其經營單位樂園大隊賣蘋果、梨、葡萄等收入達29400元。後來,城牆上建工廠、民居者日漸增多,果木逐漸被砍掉,舊城牆蕩然無存。——引自曹縣縣誌辦


老虎69090


國務院公報沒有曹縣,有單縣鉅野


用戶5646110


別瞎改縣名了,曹縣單縣鄆城縣定陶縣鉅野縣成武縣東明縣鄄城縣都是千年古縣,文化沉澱幾丈深,歷史記載千年。因黃河水患落後幾百年,窮則思變,造福鄉里,萬眾一心,打個翻身仗,贏個太平盛世。

南方外地有些市縣亂改名又後悔了。吃飽乾點正事,別亂搗古了。


大海16944


曹縣改市:不能叫曹州市。因為菏澤市在古代就是叫曹州,古稱:曹州府。建議曹縣可改名為:曹城市,這個名稱也很響亮的。


閃電87789


別在為曹縣改名鬧心了,設市沒戲了,真丟人


貓哥136087245


曹縣憑什麼設市呢?


黑貓的耳朵


山東曹縣,不盛產羊湯,羊湯是單縣的。牡丹也不在曹縣,在菏澤市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