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他以半僧半俗的形象浪迹一生,

被世人称之为奇人。

时而僧装,时而西装,

时而出入酒肆花楼,

时而吟诗作赋、写字作画 。

他就是苏曼殊,人称曼殊大师,

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法号曼殊,广东香山人。作家、诗人、翻译家。他通晓日文、英文、法文、梵文等多种文字,翻译过雨果的《悲惨世界》《拜伦诗选》等。能书善画;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小说自成一派,在当时影响极大。

“不光彩”的出身,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与外祖父外祖母的合影(摄于苏曼殊童年在日本时)


苏曼殊说起来也是出身于富贵人家,其父苏杰生在日本横滨经商,任某英商洋行买办。苏曼殊即出生在日本横滨,但他的生母并非苏杰生的合法妻妾,而是一个名叫若子的日本女子,是他父亲苏杰生的第四房妻河合仙氏的妹妹。所以,苏曼殊是一个混血儿和私生子。在封建观念严重、华夷之别严格的当时,苏曼殊的这种“不光彩”的出身,注定了他要受歧视的命运。所以他一出世,母子二人便被赶出了苏家大门,母亲只好带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与姨母河合仙的合影(此照为1889年,苏曼殊6岁时返回广东珠海老家前所摄)


到了苏曼殊三、四岁的时候,由于苏家生女多而生男少,苏曼殊才被领回广东珠海老家,由河合仙氏抚养。从此,母子分离,终生不复一见。远离生母的苏曼殊,颇受家庭虐待。在苏曼殊九岁那年,苏杰生经商失败,家庭破产。从此一蹶不振,每况愈下,以致苏曼殊开始了寄人篱下的悲惨生活。比如他在十三岁时曾经害过一场大病,家长们不仅不给他问医治病,反而把他弃在柴房里等死。奇迹般的是,年少的苏曼殊竟自己“活”了过来!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曲水春烟 团扇片 设色纸本


十五岁那年,苏曼殊得其表兄林紫垣的资助,到日本留学。在近六年的留学期间,苏曼殊的生活十分清苦,据他的同学和好友冯自由回忆,苏曼殊在东京上学时,因林紫垣只月助十元,苏曼殊住的是最低劣的“下宿屋”,吃的是掺了石灰的米饭,为了节省火油费,晚上竟不点灯。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前左)与孙伯纯(后左)等合影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苏曼殊形成了孤僻怪异、疯疯癫癫的性格。后来,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家庭事虽不足为外人道,每一念及,伤心至极矣!”

留学日本,收获异乡爱情却终成泡影!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在日本留学期间,当他去养母河合仙氏老家时,与日本姑娘菊子一见钟情。然而,他们的恋情却遭到苏家的强烈反对。苏曼殊的本家叔叔知道这事后,斥责苏曼殊败坏了苏家名声,并问罪于菊子父母。菊子父母盛怒之下,当众痛打了菊子。结果,当天夜里,菊子投海而死。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失恋的痛苦,菊子的命运,令苏曼殊深感心灰意冷,万念俱灰。面对关河萧索的衰世惨象,苏曼殊痛不欲生。渡湘水时,他作赋吊屈原,对着滔滔江水长歌嚎陶。后来,他以自己与菊子的初恋为题材创作了情爱小说《断鸿零雁记》,感慨幽冥永隔的爱恋之苦,也引得不少痴情男女泪湿襟衫。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因爱情不幸,也曾流连于青楼之中,但他却能洁身自好,与青楼女子保持适当的距离。曼殊出入酒肆花楼,其意不在花,也不在酒,同游者说他不过凑凑热闹而已。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弹筝女百助枫子


然而他对艺妓百助枫子却动了真情,他的十章本事诗,几乎都为百助枫子而作。当他在东京的一场小型音乐会上认识了弹筝女百助。因相似的遭遇,两人一见如故。他和百助枫子虽也有过同床共枕的一夜,但是一宿相安无事。为此百助枫子问曼殊:“大师和我究竟如何?”曼殊说:“我怕达到沸点也!”也许为了成全这个出家人,百助枫子就此远离曼殊而去。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雁荡观瀑 镜心 纸本


此时曼殊竟在沉沦中怅怅不可终日,等到百助枫子寄来安慰,送来温暖的春风。曼殊的理智却在春风中渐渐地苏醒,渐渐回到他的皈依处,于一个凡夫在向圣人升华。这时他向百助枫子宣告说:

禅心总被蛾眉妒,

佛说原来怨是亲。

月雨笠烟蓑归去,

与人无爱亦无嗔。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曼殊多情,但不随便发泄感情,他的抒情全是有情而抒,且有一定的对象。苏轼晚年诗云:涤尽砚池脂粉痕。而曼殊,贵就贵在他的“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性格迥异,性情中人!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从日本回国后,苏曼殊在苏州一家学校当老师,开始大量创作。诗词、小说、绘画、杂文、翻译,无一不通,而且是第一个将法国大作家雨果作品翻译进来的人。在翻译拜伦的《哀希腊》时,有一次在船上读稿子,读着读着想起了自己的经历,不禁又哭又笑,还破口大骂,吓得船夫以为他精神病发作,丢下船就跑了。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诗文集等四种


对于苏曼殊的怪异性格,连民国第一疯子章太炎都自叹不如。在日本时,苏曼殊跟章太炎住在一起,有一天晚上,突然跑到章太炎的房间,对着油灯破口大骂,足足骂了好几分钟,把章太炎骂得莫名其妙。还有一次,章太炎已经睡下,苏曼殊突然闯进去,嚎啕大哭。章太炎问他哭什么,他说,我以前有个最好的朋友,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结果到现在还没消息,他为什么要骗我!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章太炎


他跟刘师培也闹过一次别扭。当时,他寄住在刘师培家里,有一天,刘师培的夫人正在里屋洗澡,苏曼殊疯疯癫癫的要去里屋拿一本书,刘师培让他等一会儿,可苏曼殊不听,非要现在进去。刘师培忍无可忍,抬手扇了他一个耳光。苏曼殊摸着被打红的脸,突然放声大哭。刘师培实在没办法,就自己进去把书拿出来,苏曼殊这才破涕为笑。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刘师培


一生三次出家,却佛缘未了!

曼殊的出家竟与他的身世一样,都是坎坷曲折,一生三次出家。

第一次是在他12岁便在广州长寿寺由赞初和尚剃度,受具足戒。当时,因为他的聪颖过人,还嗣受禅宗曹洞宗衣,成为了曹洞宗选中的传人。后来,随着他去了上海,这段少年僧侣的生活便结束了。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第二次是说曼殊在大同学校学习期间,和他姨母的养女静子谈过恋爱,可惜这份初恋无疾而终。失恋后的曼殊回到广州,在蒲涧寺出家。之后再返回到横滨,继续学习。

第三次是1903年后期,曼殊因无法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逼不得已只好重返上海。在《国民日报》当翻译,同年10月,《国民日报》被封,曼殊只得辗转到香港。之后不久,曼殊回粤,在惠州的一间寺庙里剃度做了和尚,其行为之突然,令众友皆呼不解。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和他的友人,后排左一为苏曼殊,左四为柳亚子


柳亚子后来研究曼殊的身世,直到找到了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苏惠珊,才算有了定论;可是对他的出家则到现在都没统一的说法,恐怕这与苏曼殊的修行是有关的。若他是在12岁便受具足戒,那后来的“初恋”则与理难容,谁曾想到,这个獭头病和尚竟还是个“多情种”,这强烈而激动的性情,亦成了曼殊一生的牵绊与愁绪。

虽出家为僧,却不守戒律清规!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虽然剃度出家,但并不像李叔同那样谨遵教义,全身心地钻研佛法,而是半僧半俗,很少在寺院里静修,仍然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流连于凡尘的灯红酒绿。在他眼里,出家似乎只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其他的都不用改变。比如在饮食上,苏曼殊就从来不在乎出家人那一套清规戒律。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五柳先生泛月图 轴


他也是一个公认的吃货,而且吃起来没有节制,好像胃不是他的,吃多少都无所谓。有一次,他去一个朋友家里,吃了一碗炒面、两盘虾脍、十个春卷,直到把桌上的东西都吃完才停下。朋友以为他是饿坏了,就让他明天再过来吃。苏曼殊却说不来了。朋友问为什么,苏曼殊摸着肚子说:“这次吃得太多了,明天和后天都不用吃饭了,等三天后再来吧。”朋友哭笑不得。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黄永玉 壬戌(1982年)作 苏曼殊诗意图 镜心


有朋友曾跟他打赌,说他吃不下60个包子。苏曼殊不相信,就让朋友买来60个包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到50个的时候,撑得两眼发直,朋友怕出事,就劝他别吃了。可苏曼殊不肯认输,非要把剩下的包子吃完,甚至还跟朋友吵了起来。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鲁迅也是他的好朋友,曾委婉地批评他说:“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这期间有了钱,又跑出去把钱花光。”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观音 立轴 水墨绢本


常出入妓院,对女子有天生的亲近感!

苏曼殊不光在饮食上不遵守清规戒律,甚至在女色上也毫无顾忌,经常出入妓院。在上海时,甚至还跟几个名流一起当评委,评选上海各大妓院的花魁,要是让佛祖知道了真得气死。他的好友陈陶遗批评他说:“你是和尚,和尚本应戒欲,你怎么能够这样动凡心?”可苏曼殊不管,谁说和尚不能逛妓院?再说了,我穿袈裟就一定是和尚吗?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谢无量题 苏曼殊仕女 (一轴) 立轴 绢本


其实,苏曼殊逛妓院的目的并不像大多数嫖客那样,而是像贾宝玉,对女子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比如只要有哪个妓女向他哭诉身世,他就感动得不得了,又是流泪,又是写诗,有时候还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她。据有人统计,他光在“青楼楚馆”花的钱就达1877元,而当时一个工人的月工资才三四块钱。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天女散花 团扇 设色绢本


苏曼殊有时也会搞点恶作剧。有一次,苏曼殊去日本东京,在一家寺院外面晒太阳。旁边有一个日本人,从头上摸出了一个虱子,就诬赖说是从苏曼殊身上跑过去的。苏曼殊接过虱子一看,说:“这明明是你身上的,怎么说是我的?”日本人仍然坚持说是从他身上跑过去的,苏曼殊就捏着虱子,不慌不忙地说:“你看这个虱子,又小又瘦,一看就是你们小日本身上的,我们中国的虱子都是白白胖胖的,哪有这么小的?”

一代奇僧终离去,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出家剃度的苏曼殊及其在杭州西湖的墓地


因为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苏曼殊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病。1918年5月2日,在上海广慈医院,苏曼殊躺在病床上,形销骨立。来看望他的人,有政府大员蒋介石、汪精卫、陈果夫,也有文学同仁柳亚子、叶楚伧,还有青楼的一帮知己花雪南、贾碧云、张娟娟等人。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遗著 曼殊大师纪念集 苏曼殊研究


临终时候还不忘叮嘱让他穿了僧衣走。于是圆瑛大师承认他是阿罗汉,茗山大师更是感叹不已,说他在禅堂参悟,而曼殊于妓院得道,若非再来人,何能如此?他的一位南社诗友的挽诗,对其修持之苦概括地更为精确:曼殊本是多情种,一领袈裟锁火焰。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遗著 曼殊大师纪念集 苏曼殊研究


最后苏曼殊望着众人,微微一笑,留下了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34岁。因苏曼殊也算是革命元老,他的后事由汪精卫主持办理,并由孙中山出资,安葬于杭州西湖的孤山。在他的墓不远处,还安葬着两位名人,一位是民族英雄岳飞,另一位是一代名妓苏小小。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无量寿佛 立轴 设色纸本


苏曼殊绘画作品欣赏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西岭夕阳 镜心 水墨纸本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1913年作 琵琶湖记游 镜心 绢本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秋兴 镜片 纸本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1913年作 洗象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法师乘龙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山雨欲来 立轴 水墨纸本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山水人物 镜架 设色纸本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1879年作 溪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书法作品欣赏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民国一代奇僧,与李叔同并称“遁入空门两巨擘”,却是多情种!


苏曼殊以僧名风闻那个时代,

以他的才情,他的胆识,

时人少有能出其左右。

但他却袈裟披肩风雨一生。

或许他的奇就奇在他冷寂的面孔下

那蕴藏着的多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