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武術家神腿杜心五是徒有虛名嗎?他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風一樣的小菇涼


“高手在民間”乃是自古以來被廣泛認可的諺語。所謂高手,各行各業凡是竭盡心力,達其巔峰者都有可能成為行業內的翹楚亦或是一代宗師。民國時期說起武術方面頗有建樹的民間高人,就不得不提杜心五。也有過不少人質疑,武術一門虛虛實實難以言說,杜心五是否是徒有虛名呢?他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杜心五的武術天賦在幼時便得以顯現,他本人也對武術顯現出極大興趣。他在十三歲時就曾掛牌求師,表示若是比試後,可勝過他者,便可用千金聘其為師。此牌一掛,不少人前來應戰,但都無功而返。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就能鮮有敵手,可見當時的杜心五在武術上確實小有成就。

後來有一人推薦給杜心五一個武師,說此人是武林奇才,囑咐杜心五不可與他失之交臂。原來此人就是自然門的創始人徐矮師。幾番比試下來,杜心五對其心服口服。同時徐矮師也深覺杜心五是練武的好苗子,便在其十六歲時收他為獨傳高足,讓他擔任自然門的第二代掌門。由此可見,杜心五得到徐矮師真傳,在傳統武術上,綜合實力還是挺強的。

杜心五不僅在對戰中國傳統武術家時有優勢,在對付其他國家的武術招數時也能不落下風。杜心五曾經在日本留學期間在柔道比賽中奪得桂冠。當時日本著名的武術大師齋藤一郎曾公開與杜心五比武,但開場僅片刻功夫就被杜心五打得沒有還手之力。至此,杜心五在日本的武術界已經聲名遠揚。

杜心五歸國後先後為孫中山先生和宋教仁做過保鏢,期間多次護衛他們周全。由於當時局勢複雜,很多人將革命黨人視為眼中釘,尤其是一些守舊勢力。有一次孫中山先生與宋教仁他們在開會,宋教仁得到消息,清朝駐日使館將派人暗殺他們。杜心五便趕去護衛,將三個刺客都打倒在地,讓會議得以圓滿完成。在退場時也是他以一夫當關之勢,將眾多保皇鬧事的學生擊退,這才讓孫中山一行人安全撤離。後來宋教仁做農林總長時,也是杜心五多次擊退刺客,讓形式得以轉危為安。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杜心五如此厲害,自然讓一些人因嫉妒而心生不滿。當時有一名為趙金彪的武林高手,在宴請杜心五時暗算於他,將杜心五肋骨打傷。杜心五在重傷的情況下,仍能將趙金彪打至吐血,不久後身亡,可見杜心五實力了得。

後來日本入侵我國,日本人想拉攏杜心五做華北自治政府的主席,但被杜心五拒絕,並將日本人饋贈的支票撕毀。此舉讓日本人大為惱怒,對杜五心暗中監視,企圖對他不利。其實杜心五並非不知日本人的陰險,但他還是選擇了國家,這樣的精神實在難得可貴!

杜心五在武術上的成就的確值得人稱道!他的風骨同樣讓人欽佩,他晚年在當地德高望重,受人敬仰,解放後還擔任過湖南省政協委員。論近現代中國真正的武術大師,筆者認為杜心五的實力足以排行前三甲!不知你們還認識哪些武林高手?歡迎留言交流。


鄧海春


祖上習武並且從他們口中瞭解不少關於功夫把式的一些真實故事和威力。所以在這裡說下我自己的看法。杜心五應該是真正的實戰功夫厲害的人。我沒稱他為武術家是因為他的經歷和江湖地位。很多人其實對他並不瞭解,他有個外號叫南北大俠。這外號可不是白來的,在清末的時候是武術發展的一個高峰,處於亂世而白蓮教義和拳失敗以後一些真正有功夫的人認識到熱兵器的時代到來了。有功夫的人為了留下傳承已久的功夫並且民智開化,便沒有了以前很多的禁忌於是廣收門徒,還可以養活自己。一些民間武術也開始改變名字和系統化了。這提升了武術的檔次同時也讓武術走向了花架子的末路。比如八極拳以前就叫巴子拳等,很多功夫都起了高大上的名字,不怕高手很強大就怕高手有文化。清末熱兵器的興起也讓實戰武術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傳統武術想生存下去就必須改變,於是出現了各種漂亮的花架子,把實戰的快速擊打動作變成緩慢舒展的漂亮動作,京劇武生為了舞臺效果對武術的改編等等。這一切讓實戰武術慢慢的只存在於親傳弟子和父子相傳的範圍了。 再說杜心五的功夫,他家是地主家庭條件比較好能請得起好師傅。湘軍的輝煌也造就了一批民間武術實戰的高手,當時杜心五的請到的師傅肯定不止一個,所以他的功夫才比較厲害。湖南人一向恰的苦、耐得煩、非常蠻,杜心五骨子裡也有那股不服輸的蠻勁經常招人比武把人打傷,實戰功夫當然沒的說了,以至於後來在家把人打傷結仇太多於是跑出去走江湖刷經驗去了。在經過徐矮子的傾心教授功夫後自然就更厲害了。關於徐矮子這個人連杜心五都不是很清楚他的來歷,但是從徐矮子的武器,灌水銀的棍子和教杜心五走簸箕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徐矮子的功夫其實就來自於一種刺客功夫,一擊致命。並不是那種江湖賣藝、開館收徒的花架子。杜心五為了提高自身功夫水平和檢驗所學功夫的實戰性開始走江湖,在這期間沒人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從他口述的故事中也沒有過多的說。但是死在他手裡的土匪山賊並不少,南方的江湖提起杜心五就只要佩服和害怕。殺了人是要犯法的,下手的方法肯定是能用的陰損招式都會用上,那時候叫做江湖經驗。他不說也情有可原。這是杜心五心狠手辣的一面,但是他也只是對那些作惡人下手狠。我所說的看法是來自於他的外號南北大俠,這個俠字在那時候是很難有人當得起這個字的,好像除了大刀王五以外也就杜心五了。打遍南北的杜心五其實那時候就是一個黑社會的盟主性質也就是南方的黑社會老大,他不同於北派那些只光明正大切磋的大師不同。他是殺人殺出來的實戰經驗,切磋永遠比不上直接拿人命來實踐。後期同盟會之所以請杜心五當孫中山的保鏢,原因就來自於此。藉助他的江湖地位和本身就是刺客功夫,熟悉江湖暗殺的方式和技能這些優勢。而杜心五的確也是一個愛國的人,很佩服孫中山的同盟會。 在清末的時候黑社會組織是很多的,只要是叫XX會的都是基本都是江湖幫會性質的組織。同盟會開始的時候黃興也幹過暗殺這一類的事,與杜心五認識發生交集也很正常了。杜心五本人形象也有照片形象瘦弱矮小,完全不像一個武術高手,拿現在的眼光看身材就是一個弱雞。這就說明了武術的本質,也是我不稱他為武術家的原因,他的功夫就是真正的實戰功夫一切就是為了殺人沒有多餘的花架子。這麼一個矮小瘦弱的人殺了不少人,還到處吃的開的人沒真功夫那是不可能的。過去是有一種說法拳怕少壯,也符合現代人的觀點,強壯的人是很難對付的。杜心五肯定對付了不少此類的人並且戰而勝之。我記得祖輩們說出師以後的弱雞必須找不會功夫但是力氣大的人或者武瘋子(那種暴力精神病患者)打鬥,首先保證人家的亂拳打不死你這個老師傅,你還能用學到的功夫冷靜的打倒對方你就可以走江湖了。額。。。這方法好像有點不地道。不過我聽說某短時間有些軍隊需要用到搏擊術的部門經常放學員便衣出去跟混混打鬥練習實戰經驗這種說法,不知道是真是假,哈哈哈 。。。。。。。。。。。江湖中並不缺少橫練的門派,我的祖上就屬於這種功夫。但是那時候的橫練功夫非常的傷身體,就像現在的運動員一樣各種傷病,這是代價。所以就有了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說法,年輕時候你厲害老了一身傷病死得快。我的那位祖先力氣驚人一身橫練功夫還是當地的武狀元,但是壽命是很短的。那時候的生活條件進行艱苦的訓練對身體是非常大的傷害。橫練這種功夫需要配合內家修身養性功夫和中草藥的調理才能減少這種傷害,就像現代運動員訓練後必須進行肌肉放鬆按摩及時補充營養是一個道理。過去橫練的功夫一般都是師傅傳有草藥配方,在練習以後中草藥浸泡才能避免關節變形和內傷一類的疾病。看過李小龍的電影的人都知道,李小龍在空手瘋狂打沙袋後都要用藥水浸泡。這類藥水在很多門派都有,特別是女人練武更需要,不然長期練武手指變形還怎麼做家務和農活。話說遠了了。。。。上面我說的這些也是側面證明了杜心五的功夫特色,後來杜心五應邀參加了第一次全國武術比賽,當評委的他應邀表演了一套拳術,當時的描述是看不出路數只看見一團人影到轉,當然記者的說法一向是誇大的。他的徒弟也上場參加了比賽,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名次,這也是必然的。生死搏殺術上擂臺比賽不能下死手那就等著捱揍。他的徒弟是後來拜了其他門派的師傅才功夫更加全面,參加以後的擂臺比賽還不錯。杜心五的傳人不多其實也跟他的功夫本質是有原因的,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所以現在很多人總是拿傳統武術跟擂臺技比較等於是關公戰秦瓊。擂臺賽的話就拿中國式摔跤就行了,拿住你就把你摔的七葷八素。肯定有人說國際自由搏擊比賽怎麼沒見摔跤摔出個冠軍,我說對不起請先拿掉那個戴著的限制手指的手套並穿上衣服。你再跟摔跤高手來一場比賽看下。如果槓精一定要說為什麼要穿衣服我就不穿怎麼滴?那我就說,對不起要是生死搏鬥你這樣我不會跟你空手打鬥我直接拿塊搬磚來拍你。中國也不是沒有跟周邊國家發生過戰爭,跟泰國和緬甸都發生或戰爭,黑旗軍也在越南那邊跟法國人打過。也不是沒見識過緬甸拳和泰拳的厲害,但是怎麼沒見中國武術裡面他們的影子?黑旗軍的主將劉永福本身就是一個武術高手,肯定接觸過。總有人把泰拳吹上天,現在很多拳種要是參加無限制格鬥,直接就秒了泰拳手。何況泰拳一直都是被緬甸拳揍得抬不起頭。人家緬甸拳才是真正的格鬥,因為太過血腥才沒有推廣和廣為人知。中國武術之所以講究武德也是出於這個目的,武術的本質就是生死搏擊。要是不講武德的話打起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太過血腥,不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也會讓武術被官府禁止。其實武術一直就被官府禁止民間練習。練練鄉下把式強壯身體後,過年耍個獅子圖個熱鬧還是可以的。說了這麼多還有點跑題了,總之杜心五的功夫是真的而且是非常的厲害,不是那些假大師和一些大門派的花架子可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