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摄影爱好者有必要购买中画幅相机吗?为什么?

定格影像


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我在拍摄的时候会使用多种相机,从APS-C到全画幅;从中画幅到数码后背。

中画幅相机,有它自己的优势,比如:大CMOS,高像素,高画质,高宽容度,极致的细腻画面,可以进行更大幅面的输出等。但中画幅也有自己的劣势:价格贵,机身和镜头相对大,对焦和连拍不是强项。后期处理需要一定的水平和电脑、现实设备支持。

如下几张,就是飞思数码后背拍摄:

针对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追求的是便携 ,出片快,对焦点多,像素够用,可以快速连拍等。大家拍摄的作品,多谢发朋友圈和写游记,很少大幅面的输出和展示。中画幅的优势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显示不出来。

另外,像是视觉中国这样的顶级图片库,对图拍的要求像素是1200万,所以大家手里的机器都是可以满足的。

当然,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就是“高端摄影爱好者”,就是要追求极致。那么购买中画幅,甚至数码后背都是可以的。摄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网际飞侠


普通摄影爱好者,这个定义是什么呢?

你说的,必要,是最好必须吗?


无论怎么分析,中画幅数码相机,确实都只适合极少数人,比如说网际飞侠


好吧,我来给你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据说,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家,布列松和马克吕布,都是徕卡相机的用户

包括很多著名摄影师,从来不使用中画幅相机。

他们只用全画幅相机,嘿嘿。

其实,在布列松的年代,中画幅才是主流,全画幅是很垃圾的东西。

徕卡相机,从来都不是追求画质的,徕卡相机,是为了追求方便的选择。

徕卡相机,能够和中画幅比拼成像质量?

恐怕是你对徕卡相机有误解。


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这个杂志啊,非常现实,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拥抱,是非常的无情抛弃旧东西的

什么叫做旧东西?

当全画幅可以满足需要之后,他们就基本上抛弃了中画幅。

这个,太现实了!

不要以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是追求大画幅和中画幅的了。

他们早就是以全画幅为主的了。

当数码基本上可以取代胶片之后,虽然说当时的数码其实还是不如胶片的,当时,国家地理杂志也很及时的拥抱了数码。


所以,大家不要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误解了。


三、中画幅真的很贵吗?不贵,1000块钱买个海鸥4a,几千块买个玛米亚,富士,你买不起吗?

当然,你说的,可能只是中画幅数码相机。


四、中画幅数码相机,真的可以替代全画幅吗?

a,对于我们目前的主流用途来说,中画幅没有什么必须的用途。

b,主流的用途,就是A3打印,就是27寸的5k显示器,40寸以上的8k显示器。

c,杂志的跨页,也就是A3尺寸罢了。


d,你打印过A3的照片嘛?恐怕你从来都不打印照片吧?

e,你愿意买苹果的5k显示器的imac电脑吗?恐怕你的电脑,只是1080p吧?或者最多4k?


f,什么,你说8k显示器?3200万像素?


h,中画幅,其底片大,虽然成像质量好,但是,不防抖,并且景深小,需要使用更小的光圈才能获得足够的景深,这也就意味着,全画幅拍摄风景,F8F11可以搞定的事情,中画幅需啊哟F16F22才能搞定,其实,大画幅需要F64才能搞定。

而一旦使用F16F22,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必须用三脚架?什么,你不用三脚架,那么,你是打算用ISO200/400/800吗?


i,中画幅,底片大,所以镜头也大,而且镜头的光圈不够大,全画幅很多F1.4的镜头,中画幅有几个F1.4的镜头?

这个对于弱光抓拍来说?


j,中画幅,镜头体积大,对焦镜片更笨重,自动对焦速度,肯定不如底片小的相机。当然,手机对焦最好,因为其实不需要怎么对焦啊。

中画幅的景深小,手机的景深大,你说哪个对焦快?


综上所述,中画幅,其实不太可能普及的了。

徕卡相机引领的全画幅相机,早就打败了中画幅相机。

目前来看,中画幅相机,不太可能翻天的了。


光线摄影学院


关于中画幅相机,普通摄影爱好者是否有必要买?



什么是中画幅

以前很多人觉得全画幅最大了,中画幅比较小,恰恰相反。全画幅是我们常见的35mm画幅,感光元器件面积是36x24mm,大画幅属于4x5英寸面积起步,而在这两者之间的尺寸是中画幅,常见的中画幅尺寸有6X4.5cm,还有6X6cm,以及6X7cm,和6X9cm。进入数码时代,大家对全画幅相机比较熟悉,而中画幅的面积要更大,以富士中画幅为例,G系列43.8mm x 32.9mm差不多面积比全画幅大了1.7倍。


中画幅相机价格

中画幅相机由于比较小众,价格自然很多人不知道了,不是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基本上一辆中档轿车的价钱。当然也有便宜的,比如富士的GFX系列,差不多3-4万元机身,配齐了6万左右吧。

中画幅优势

既然底大,那么画质上的优势肯定很大了。没错,更大的感光面积,代表着同样像素下,单位像素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更多的感光面积意味着可以拥有更高的像素,更多的细节,更好的色彩还原,更高的宽容度,更加出色的灰阶表现。

更大的感光面积意味着更广的视野,我们都知道全画幅为基准,APSC画幅会有镜头转换系数,比如18mm镜头,等效全画幅是18x1.5等效24mm全画幅视角。而中画幅我们也有一个系数,那么这个系数是0.78。

不仅焦距如此,光圈值也是有优势的,我们知道光圈值是光圈直径和焦距的比值。所以在中画幅F2的光圈已经相当于全画幅F1.56的光圈值了。

中画幅的劣势

中画幅有着绝佳的画质,那么有什么缺点吗?

其实中画幅有着这么大的感光元件,就意味着跟高速度就无缘了:

一般中画幅快门速度只有1/2000s那么你在户外大光圈拍摄的时候可能需要加减光镜了。

连拍速度?每次3张算快的吧…

对焦?现在的对焦数量不少了,但是对焦速度…

还有个缺点就是贵,而且镜头群很小虽然素质都很高。

中画幅机器就是给商业摄影和风光发烧友量身定制的专业器材。如果预算有限还是不要考虑这个了。土豪呢?直接买买买。你不会后悔的。



觉得回答精彩,欢迎点赞转发,更多攻略,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优秀摄影作品,学习实用摄影知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欢迎关注和留言。

浩影映像


作为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是否有必要购买中画幅相机?确切的说,必要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数字相机时代,已经不是传统胶片时代的概念。在很多人的眼中,似乎底片越大越好,图像传感器也是越大越好,殊不知在相机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相机的越来越小巧化、便携化、和易操作化。这几点中画幅相机一项不占。



中画幅相机无论是胶片时代的哈苏、禄来、宾得、玛米亚,还是数字时代的利图、哈苏、宾得都不是作为消费级的相机给一般爱好者来使用的。都是在一些专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


而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选购相机有几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价格、二是用处、三是适配性,对于中画幅相机来说,以上几点也无一具备。中画幅相机价格多为昂贵,高像素的有的要几万十几万,其次体积多偏大偏沉不利于携带,再次镜头及附件适配较少。

如果说有这种建议普通摄影爱好者选购中画幅相机的,也应该是在现在时代推荐选择过去的的二手中画幅胶片相机,因为现在的胶片中画幅价格相对低不少,对于资深的爱好者是可以通过中画幅相机来实现一些拍摄要求。





每图


就从提问者的这个标题啊,我隐隐觉得提问者是个器材党。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是因为我遇到过这样的摄影器材党。

退回十年以前,手机摄影还没有发展的那个时候。中国的摄影论坛里就有这么一类人,今天也叫做器材党。器材党不是多么富有的人,就是喜欢器材,也肯为了器材,砸锅卖铁,就是肯在器材上投钱。

这一类人呢?玩儿的路数往往是这样,先开始买佳能尼康,佳能尼康的这些什么金圈红圈,定焦和大三元全都买齐了。玩到后来也是感觉没意思了,这器材对不上自己的档次了,然后就把几十万的器材全卖掉了!开始玩莱卡。

莱卡加上什么七枚玉还是八枚玉啊?玩了一个遍了,结果莱卡也感觉不行了。135就是敢不上120啊!那就开始玩120,人家一上手就是哈苏,什么宾得645d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就因为先开始玩的佳能尼康,过来玩上徕卡的。135里来说,怎么说啊,莱卡也是高于佳能尼康的。通过这段经历就知道了,一上手就不能玩佳能尼康,就要玩儿高于佳能尼康的。所以一上手就上哈苏,什么玛米亚?算了吧。

结果上了哈苏还是一样,你的水平没有根本上的长进!所以你说摄影爱好者有没有必要上中画幅?不是必要的问题,而是这一类人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觉得,是自己脑袋的那个问题,而不是镜头和器材的问题!

器材党呢说起来,也是摄影世界里的屌丝。更何况,器材党也是有门槛的,起码手里要有10万块人民币的器材,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器材党。我看呢,下面评论的人,不见得都是有资格做器材党的人!


蒼天已死136


跟业余无关,在于你多爱摄影。











Yo胶片摄影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谁会乱花寃枉钱呢?刚刚还讨论了为什么坚持使用c画幅,尼马又来了个要否来个中画幅,这反差也太大了点罢?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中画幅相机的个头能够缩小到全幅的大小,而且价格达到你认为根本无所谓的时候,你馋么?

下面这张图里高度只有三、四毫米的是什么东西?



泥塑的远方


个个都说不需要,如果中画幅做到和全幅单反大小,价格也一样,你还要不要?现在说不要是因为贫穷限制了想像力!


原野180939468


没有什么必要。

因为普通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全画幅或4/3已经足够,中画幅是要满足大幅面输出的需要的,和普通摄影爱好者无关。

胶片摄影时代,120相机(就是中画幅大小,60X60)盛行,那是因为所得相片不放大也能看看了。现在一般是输出到屏幕上,“底片”小点没关系,成像足够清楚就行。


ZBLiu


中画幅不适合大部分摄影者,不管你是爱好者还是专职。

大有大的好处,后一句是,大有大的难处。

中画幅的操控性远逊于35画幅,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相机发展史能说明,最终APS及35画幅能一统江湖,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如果购买的目的,或主要目的,不是拍片,那就另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