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召权臣进宫,权臣很高兴,而其妻却认为大祸临头,果然被杀

皇帝召权臣进宫,权臣很高兴,而其妻却认为大祸临头,果然被杀

檀道济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开国功臣,忽然有一天,皇上传旨召他进宫。檀道济听了非常高兴,然而妻子向氏却担忧的说道:“你为朝延建下了赫赫战功,现在并没有什么战事,皇上忽然召你入宫,恐怕有大祸临头了。”(其妻向氏曰:“夫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南史》)

然而檀济道不信,坚持入了京城,果然天降横祸,不久被杀,连同一起被杀的还有他的一些亲信和党羽。

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功臣,为什么会毫无征兆地说杀就杀了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在“刘宋王朝”还没有建立之前,檀道济就已经辅佐刘裕打下了刘宋江山,他的功劳,对于刘宋朝延来说,是少有人比得上的。

皇帝召权臣进宫,权臣很高兴,而其妻却认为大祸临头,果然被杀

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的几个儿子,也个个都是人中豪杰,他的一家人如此优秀,以至于让朝延都感到害怕,担心他会成为司马懿那样的权臣,将来肯定会危害到国家的安全。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安知非司马仲达也。——《南史》)

然而,宋文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推断呢?这是有原因的。

早在宋文帝刘义隆还没有做皇帝之前,檀道济就干了一件令人心寒的事情,那件事也成了檀道济必须死的根本原因。

话说前朝皇帝宋武帝刘裕晚年得子,名为刘义符,武帝非常喜欢他,而且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将他立为了太子。

有一天,武帝病危,他担心太子年纪尚小,就命檀道济、徐羡之、傅亮、谢晦几位开国元勋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少帝刘义符。

皇帝召权臣进宫,权臣很高兴,而其妻却认为大祸临头,果然被杀

然而,令武帝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几位所谓的“托孤大臣”,在刘义符即位后不久,就将他杀害,奉迎镇西将军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

(六月癸丑,徐羡之等使中书舍人邢安泰弑帝于金昌亭——《南史》)

宋文帝虽然得到了帝位,但是对这几位敢于轼君而帮自己坐上皇位的人非常的担心,害怕自己的子孙有朝一日也会重蹈覆辙,被这些权臣所害。

没过几年,羽翼渐丰的宋文帝以“弑君之罪”,处死了当年参与政变的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

由于檀道济是从犯,而且在剿灭徐羡之的行动中也有大功,加北魏常常南侵,檀道济作为一个军事能力非常强的将领,还有利用价值,权衡利害,当时并没有太着急处死他。

直到宋文帝也病危的时候,为了刘宋江山的安全,决定在自己死之前处死檀道济。

于是,便有了开篇的一幕。

皇帝召权臣进宫,权臣很高兴,而其妻却认为大祸临头,果然被杀

古话说得好,有其果,必有其因,檀道济之所以被杀,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曾经种下的恶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