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從被周總理接見的武術冠軍到名揚國際的功夫巨星,李連杰的成功之路和他的電影中的功夫一樣華麗。現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李連杰的影迷,他成為了李小龍和成龍之後的最偉大的華人功夫明星。

因為李小龍成名更早,而對於功夫電影的推廣更有開創性,所以這三個人中,李小龍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聲譽都是最高的。但是在李連杰和成龍的比較中,我們會發現雖然對國內的影迷而言,他們的名聲不相上下,但是在國際上而言,李連杰的聲譽要明顯的弱於成龍。這是什麼具體的原因呢?這和兩個人的表演風格,成名方式,以及在好萊塢取得的成就有很大的關係。

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李連杰出生於1963年,而成龍大哥出生於1954年,雖然兩個人相差將近10歲,但是兩個人憑藉電影的成名時間卻相差不大。成龍是憑藉1978年的《醉拳》走紅香港之後,迅速火遍華人世界的,李連杰是憑藉1982年的《少林寺》成名的。而在成名之前,顯然李連杰的人生更加順風順水,他是全國武術冠軍,在9歲的時候就被周總理接見過。而成龍最初是京劇演員,七小福之一,20世紀70年代初效仿師兄洪金寶闖蕩電影圈,最初是靠替身演員和武術指導起家的,值得一提的是,他還曾做過李小龍的替身。所以這兩個人事業的開始是完全不同的,李連杰最初根本就沒有想過會成為電影演員,如果沒有《少林寺》,他可能退役後做個武術教練,而成龍則是奔著演藝圈的方向挺進的。

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而就成名而言,李連杰是一炮而紅,而成龍則是深耕功夫電影圈多年。雖然後來兩個人都成長在香港電影圈,成名也是依託香港電影。但是兩個人的表演風格也是有很大的差異,成龍的成名絕技是功夫喜劇。

​20世紀70年代初,如日中天的李小龍突然離世,給剛剛興起的功夫電影蒙上了濃厚的陰影,一時間全世界都渴望能夠找到李小龍的替身,再重振和延續由李小龍開創的功夫電影。但是幾經嘗試,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與李小龍相媲美的替代演員,這主要是因為李小龍除了深喑電影之道,還因為他對武學和綜合格鬥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而這種拍攝電影的方式,只有他自己能夠說清楚,無奈的是他突然離世,還未來得及將這種模式進行拆解傳承。這個時候成龍一改曾經的功夫片模式,加入了喜劇成分。以喜劇功夫片模式,迅速打出了自己的風格,並取得了特別好的反響,從此一舉成名。

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而李連杰之所以拍攝《少林寺》這部作品有很大的偶然成分,在這之前他是一名武術演員,後來因為在武術領域的突出成績引起《少林寺》電影導演的關注,在國內籌拍本片時,邀請李連杰參加,從此李連杰開啟了他的電影明星之路。從此李連杰進入了香港功夫電影圈,雖然李連杰的表演風格中也有很多喜劇成分,但是他的主要特色還是瀟灑的套路動作,他的動作打出了傳統功夫的飄逸,灑脫。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他主打的是少林寺這個IP,在90年代的時候,戲路開始多樣化,並迅速成長為成龍之後的,最有影響力的功夫明星。

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所以在電影圈混跡,成龍相對於李連杰要更有經驗,他更明白電影在商業上成功的重要性,並且成龍相對的更願意向商業妥協,這個方面李連杰即缺乏經驗,也缺少意願。

在轉戰好萊塢的時候,李連杰和成龍的戲路選擇截然不同,在這個領域發展的時候成龍依然選擇正面的角色主演電影,而李連杰這個時候選擇了一些反派拍攝電影,甚至有的時候有點不顧形象。這對於電影創作而言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什麼樣的角色都是開拓戲路,而更有深度的角色,也是為了創作更經典的作品,達到自己演繹事業的新高度。但是這也很大的影響了李連杰的正面形象,包括他後來參演的《霍元甲》,電影很成功,但是這種形象,和他之前電影的戲路卻有了很大的變化。他自己的解釋是為了用這種方式,宣揚去暴力化。

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而成龍在闖蕩好萊塢的過程中,演出的角色則要更正面,而且相對李連杰參演的電影影響力則更大。更具有商業性,取得票房的同時,取得了更大範圍的影響力,所以成龍的影響力不侷限於華人圈,在世界的其他種族中,他也擁有很多大量的影迷。而且他的成績也獲得了好萊塢的認可,成為了繼李小龍之後最有全球影響力的華人功夫巨星。

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不過成龍近年來的電影質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種情況不僅表現在藝術性上,在票房上也是一樣。這也是一個演員必須面臨的情況,何況成龍已經紅了40年,觀眾在某種程度上早就出現了審美疲勞,而功夫片本身也需要演員更具有活力,這些對於已經年過60的成龍而言,的確是一個挑戰。

運動員出身的李連杰近年來也是傷病不斷,也已經很久沒有出演電影了,現在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了他管理的基金會上。

詳解:李連杰更有武術功底,為什麼國際聲譽不如成龍

兩個演員現在的境遇,也說明了一個屬於他們時代的結束,但是他們對於後李小龍時代的華語功夫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正是他們的努力,為華語功夫電影發掘出了更多的不同類型,這些都為後來的電影工作者起到了很好的借鑑作用。雖然李連杰最後的轉型以及成龍後來的電影都再難回到他們的巔峰時刻,雖然李連杰最後未能在好萊塢取得成功,但是這都不會影響他們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因為他們的電影,陪伴大多的影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