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士兵1年工资18两银子,为何打不过1分钱工资也没有的清朝士兵?你怎么看?

难忘情人


看看明代“戚家军二代”的命运就知道了。


在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之役中,明朝调派了全国的精锐参战,其中的一支数千人的部队格外醒目,在朝鲜,他们拿着当时全国军界最高的工资:战时双饷,一名普通士兵的年薪达到约43两,远远超过国内一般水平。


因为他们是戚家军。


戚继光已经在数年前去世,而这批士兵则是从义乌,处州等地招募,按戚继光兵法训练和作战的军队。接受曾在戚将军麾下服役的老将吴惟忠指挥。而他们作战的战术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鸳鸯阵时代。


而他们的表现也不愧他们的军饷,在抗倭援朝的第一战:平壤之役中,这支部队担负起最为艰巨的攻城任务。他们奋勇登先,连吴惟忠本人都被鸟铳射穿肚肠,但戚家军还是第一批登上了城墙,一天一夜就拿下了上万日军占领了多日的平壤城。


当时的平壤是朝鲜王朝的“三都”之一,能远征千里而定一国之都多么荣耀?但这支军队却没有得到对应的感谢。


平壤之战的指挥官李如松曾承诺,先登城者有300两奖励,而最后平壤之战过了接近2年了,不但先登赏银没有兑现,连应该拿的双饷也有拖欠!(当时冒死和他们一起登城的吴惟忠副总兵得了个可笑的20两赏银。)忍无可忍的士兵们鼓噪着要讨个说法,这样本来就和他们有宿怨的北军军官们就趁机发难,用兵变的名义杀人,从而为大明节省了这笔费用。(上述具体情况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杨海英博士的《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管窥》)



时过数百年,当我看起相关资料时,仍然感到热血冲上了眼眶,明朝之灭亡虽然可惜,但确实该亡,因为他连曾为他奋战的人都出卖了!


闭家锁的红枫


其实这样说不对,明朝真的是所有部队都打不过清军吗,

清军,为什么那么厉害,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他们作战能力确实强,为什么如此强,首先是马背上长大,其次全民皆并,每个人都是从小锻炼出来的,其次就是,他们每次打仗的目地是啥,抢占城池,每次攻下一个城池,首领都会纵容部下烧杀抢掠,谁抢的战利品就是谁的,因为打胜仗有金银珠宝美女分,自然每个人作战能力很强!



再说一下明军,你说的十二两银子,其实到了下面士兵手里,真的没有多少,在加上明朝贪污腐败,长官克扣士兵,到了士兵手里几乎不剩下多少,自然当兵的不肯卖命,大家出来混都不容易,都是混口饭吃,做人何必那么认真呢!饭都吃不好,在加上打胜仗,士兵又捞不到一点好处,好处都到长官那里面了,自然没人去给你卖命!


但你要说,清兵就无敌了吗,不是,你看下关宁铁骑,每次都会和清军打个平手,不占下风,为什么他们这么牛,首先关宁铁骑都是当地招募的士兵,其次,每个士兵都给他们分了大量土地,也就是所谓的以地养兵,如果关宁铁骑他们被清军打败了,那他们就要离开故土,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处流浪,他们自然而然的在每次与清军作战时都会拼尽全力,绝不退让,因为他们不是为了谁而战,而是为了自己而战,不胜则亡!所以每次都能打退清军!


菩提非明镜


主要还是政治原因

袁崇焕的袁军打的清军节节败退,无奈皇帝听信谗言,错杀了袁崇焕。

当时的明朝本身就天灾人祸,百姓缺衣少食。李自成打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旗号,迅速发展起来。

试想一下:不得民心的明政府带出的兵怎么能打的过,八旗一心的清兵!好比国共之战。


历史上的许先生


清军没有军饷?真是个笑话,没有军饷又凭什么给你卖命,难道不知道忠诚是和报酬划等号的吗!

实际上,清军相比明军,是实实在在的高薪,因为此时的满洲人还没有沾染吃空饷、喝兵血这些光荣传统。

明军最精锐的锋兵,一个月也不过二两银子,年收入也不过二十四讲银子,想要维持温饱是绝对够用了。但是作为一个明朝的大头兵,你想要温饱得看长官给不给你,因为在明朝当兵可以用不是人来形容,你不仅要随时被达官显贵拉出去当奴隶使唤,那点军饷还要被长官克扣拖欠,甚至拖欠数月、一年,发到手里也不足额,能有个两三成也就不错了,冬天经常有士兵买不起棉衣被冻死的记录。一个西班牙人曾犀利的评价明军:当一个国家的军人处于奴隶和不光彩的情况下,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作为?成千上万这样的军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所以,活不下去的明军士兵大量逃亡,甚至逃亡到口外投奔蒙古大汗,而蒙古大汗并不亏待他们,他们也死心塌地的替蒙古大汗卖命,成为蒙古大汗的步兵或者是间谍。再后来满洲人崛起,大量的明军军士又投奔到满洲大汗的麾下,原因还是待遇问题。因为满洲人此时还没有染上吃空饷、喝兵血这些优良传统,军饷足额发放,立了战功还有赏赐,不仅可以获得钱财、奴隶,还可以获得权力、地位。而且满洲大汗发的军饷也堪称高薪,根据《满文老档》记载,一等炮手赏银八十两,二等炮手赏银五十两。不管是年薪还是月薪,都远多于明军军饷最高的锋兵,所以明末经常有明军因为待遇问题反水,甚至集体反水,要么投了李自成,要么投了满洲大汗。所以明军军士在成为满洲大汗的汉军八旗之后打起老队友来异常卖力,因为忠诚都是和报酬划等号的,没有真金白银又凭什么卖命!没钱?爷不伺候!

同样的道理近代也有,解放战争的时候国民党就克扣、拖欠军饷,而共产党从不克扣军饷,而且不像国民党那样发的都是和擦屁股纸一样的纸币,而是响当当的现大洋,即便是有所拖欠也会给补上。而且还要保证伙食,哪怕吃不好也要吃饱了,负伤了还有病号饭,还有人负责医治照顾,死了也有人收尸。所以解放军打起仗来非常英勇,毕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反观国民党,军饷不足额,被克扣,而且还都是和擦屁股纸一样的法币,负伤了也没人管,死了就像扔垃圾一样给扔了,士兵又凭什么给你国民党卖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民党兵会大量起义、投诚,除了政治工作过硬之外,再就是共产党的军饷发的多。

其次,也就是满洲人战斗力实在是强悍,我们可以看看《三垣笔记》当中的一段描述:

北兵入犯,连破数十城,无敢撄者。孙总督传庭亦云:“我麾下百战兵,为流贼望而胆落者,遇北兵辄股粟。偶一日,与北兵隔河相望,我兵云:‘吾淫若妻女。’北兵大笑,驱营中妇女百数十出,皆红紫成群,指与我兵曰:‘此若辈妇女,尽为人淫,反欲淫人耶?’语未毕,以数十骑浮渡,我兵数千皆走,如失魂魄,蹂践死者甚众。”

几十人渡河就能吓得明军士兵不敢应战,夺路而逃甚至踩死了数千自己人,可见此时八旗兵战斗力多么强悍,足够强悍到击垮明军心理防线了。

再有一点,就是满洲大汗此时还没有完全儒家化,没有沾染汉人风气,因此往往对勇士、工匠高看一眼,因此工匠以及武夫们也可惜为满洲大汗卖命。正因与此,八旗兵的军器质量远好于明朝,徐光启就说过,满洲重骑兵和重步兵的铠甲、马甲皆系精铁,而明军的铠甲都是慌铁,刀砍可破,舰射可破。明军甚至拿火枪射击也很难射穿满洲兵的铠甲,即便是偶尔破甲,也是仅伤皮肉。

所以,明朝打不过清朝,可以说是天意。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你说的是辽东军普通边军年饷18两,精锐边军年饷20两。而同时期的东江系、陕地秦军跟本没有那么高,张献忠原是陕西的一个小军官因为朝庭把属于陕西的部分军饷挪到了辽东军导致少饷甚至于无饷才造反的。毛文龙的东江系只有辽东军的六分之一还经常领不到八年只领了3次军饷合计120万两,而辽东军一年的军饷就有400万两。


秦牧5


当官军,朝廷穷的连军饷都发不上,挨饿受冻喝西北风。跟着鞑子流寇可以抢钱抢粮抢女人,战斗力当然不一样。就这么简单


平安格勒的意大利炮


工资?大明王朝经常性拖欠工资,满清朝廷可是有房有老婆的。都发的!哪个动力更大呢?承诺的很多,但是,到手多少?各级军官和文官兵备道都玩截流下相当大的一部分。最后到了士兵们俄手里还有多少?而且是经常性拖欠。当兵吃粮,肚子饿咋办?皇帝不差饿兵。吃不饱怎么打仗?满清军队的工资是低,但是从住房到老婆都发。吃的不够了?去大明去抢去!


爱看爱思考


清兵的收入全靠抢劫,抢的东西除了上交部分外,全归自己,所以积极性高。而明军名义上每年18两饷银,但实际领到手的3~5成就不错了,其余全被上官侵吞,平时忙着养家糊口,疏于训练;士兵还是军官和官员的免费佣人,战时战利品也被军官全拿走。士兵社会地位低,仅比罪犯高一点点,"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就是写照。这样的军队,积极性才怪了,打得过清兵就更怪了。


爱拼才会赢126055211


提问者从哪里得出的18两?建议好好看看野史吧。明朝当兵的就是长官的奴隶!能不饿死就好了。还有别给辫子洗地。要有正确三观!


睡觉不会胖


简单,好比一个理论月薪1万实发1千且经常拖欠,另一个月薪为零但奖金动辄十万干的好了给房给车给媳妇,请问谁比较有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