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在稻田裡的龍蝦如何與稻田互利互補,又該如何保證龍蝦成活率?

徐彬凱


根據你問題的描述,基本判斷就是你想問,稻蝦共作模式中小龍蝦與水稻如何實現互補,又如何確保稻田種植中蝦苗的成活率問題。我簡要就我對稻蝦工作模式的經驗給你分享一下!

稻蝦共作模式,蝦與稻的互補,核心在於季節的合理補位,早春第一季蝦必須搶在5月初之前把存塘商品規格的大蝦全部起蝦結束並準備落水至插秧水位,才能在蝦和稻模式中合理互補,互不影響,形成正常的季節交替共作。本質上,稻蝦模式的核心就是季節和五月一日前成蝦上市的時間問題。

一、“稻蝦共作”模式基礎技術

1.插秧時間(5月10—5月15日)

通過技術實踐的探索,我們梳理發現:人工插秧時間最遲5月10日至5月15日之間為最佳。超過5月下旬,池塘水溫逐漸升高,氣候變化異常炎熱,蝦苗高溫情況下不容易上到臺田,限制了蝦苗自身生長空間。


2.插秧行距

插秧行距目前通過技術實踐,有兩種行距模式:

純稻秧模式:4米寬的稻秧,2米寬的行距,既能保證足夠比例的稻秧抑制高溫對水體的直射面積,降低池塘水體的溫度,又能合理提供小龍蝦足夠的躲避空間。同時,2米的行距在滿足起蝦預留水面的條件下,能夠確保50%的稻穀種植覆蓋率。

水草稻秧合種模式:8米寬的稻秧,4米寬的行距,保證足夠比例的稻秧抑制高溫對水體的直射面積,每行還能空出面積栽種輪葉黑藻,降低池塘水體的溫度,豐富池塘溶氧的生產力來源,提供更加適合小龍蝦躲避天敵的安全空間。

3.插秧後上水管理

一是上水前的秧苗水位。人工在5月15日前插秧結束以後,10天左右待秧腳根系紮根,根鬚抓地力逐步增強,臺田水位可根據秧苗長勢適當加低位水。

二是按照秧苗的長勢情況梯次加水,最高水位可加至50公分左右,紅蝦會根據水位變化自動上田攝食。

4.苗源管理方法

“稻蝦共作”模式,通過一線實踐數據證明,轉塘苗成活率很低,存塘苗自動上田成活率和產量相對較高。因此選擇“稻蝦共作”模式時,要注意存塘苗留存是非常關鍵的環節。


插秧前既不能留苗太多,增加池塘密度,不利於順利度過五月的風險期;也不能留苗太少,苗源太少導致外購苗源產生不必要風險。

一是當稻秧具備上大水條件時,及時增加水位,利用水位變化將蝦苗引入臺田;

二是及時調理水質,促進臺田水草生長,為蝦苗上田築巢引鳳,吸引蝦苗上田。

三是先期投料時只投撒臺田,反向促進蝦苗上田攝食。

5.飼料投餵

稻蝦共作,由於氣候溫度較高不利於小龍蝦攝食,因此建議早上6點和晚上7點共計投餵2次,能夠保障小龍蝦在相對低溫環境下攝食,能夠有效增加小龍蝦的攝食量,確保高溫季節的小龍蝦的營養均衡。

6.高溫環境蝦塘管理

一是有循環水條件的,每隔7天保持強循環水一次,降低水體水溫,增強水體活力。

二是堅持每7天使用具有增氧和涼底特效的改底藥品(八控底康效果好),解決高溫情況下小龍蝦因底部溫度過高,產生黑底、病菌、弧菌、腸炎等一系列病毒對小龍蝦的傷害。

三是高溫期間堅持使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桿菌等有益菌類產品,能夠有效分解池塘底部有害雜質,降低亞硝酸鹽和氨氮對小龍蝦的毒性傷害。

7.分批起蝦上市

根據當季成蝦行情及時起蝦上市,正常情況下7月中下旬開始逐步起蝦上市,爭取在行情上行階段把已達規格的成蝦賣掉。

8.種蝦留存

進入9月中旬時,停止賣蝦,根據留塘情況適當補充外來種蝦,儘可能避免親蝦交配比例過大,每畝種蝦存留15-25斤左右。


9.落水準備收稻

進入9月初,臺田水位落至環溝曬田,準備收割稻穀。

10.石灰消毒曬田

稻穀收割結束後,每畝約60斤石灰殺滅青苔孢子,提前從源頭上利用紫外線殺滅青苔孢子。

11.肥水預防青苔

曬田結束以後,要及時上水,在高溫期間及時把水肥起來,一旦進入降溫季節,肥水時藻種存活困難,預防青苔難度就會增加。根據調查發現,十月份高溫期間每月堅持肥水培藻2次以上的,青苔都得到了預防。青苔大量爆發以後,想再肥水預防青苔將變的更加艱鉅。

12.稻田冬季管理

冬季管理的核心就是:穩住水位,保持水深,栽種水草,肥水培藻,蓄溫防寒,投餵餌料,及時改底。

13.春苗上市前管理

加強崔苗期間的管理工作,增加改底頻率,及時消毒殺菌,加強水質調節,規律投餵餌料,堅持定期補鈣,3月中旬左右,達到規格的蝦苗可分批起苗上市。

二、“稻蝦共作”模式要確保成活率需要注意的事項

1.第一年開挖的稻田切忌盲目採用“稻蝦共作”模式。新田都缺少苗源,需要大量外購,風險較高,且高溫轉塘的蝦苗成活率極低。所以“稻蝦共作”模式只適合2年以上的老塘以探索為目的的養殖方式。

2.插秧的品種儘量選擇雜交高杆稻品種。高杆稻稻杆生長快並且高,有利於快速加水引苗上田,池塘高杆稻具備加深水條件時,龍蝦生長空間變相增加,高溫環境時池塘水深足夠,水溫可控性增強,對龍蝦的應激性刺激較就小。

3.稻蝦共作模式,不要盲目追求稻穀產量。稻蝦共作模式目前處於探索期,真正能夠完全解決稻秧長期泡水後還能保證產量的稻穀品種還處於技術攻關階段。理論上“稻蝦共作”模式的核心在於稻秧品種和存塘苗源的質量,一旦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有效解決這兩個難題,“稻蝦共作”模式將為廣大養殖戶帶來革命性的畝產收益。


多多蝦談


養在稻田裡的龍蝦如何與稻田互利互補,又該如何保證龍蝦成活率?


現在在水稻種植區大面積已經推廣了蝦稻共養,水稻種植戶一季種植,兩次收穫,經濟效益是原先種植水稻的幾倍,成為水稻種植戶的“黃金”產業,是農民發財致富的好途徑。養殖小龍蝦和種植水稻是怎樣互利互補,達到相得益彰的呢?

第一,稻田為小龍蝦提供豐富的食物。水稻田養殖有小龍蝦,不必使用除草劑除草,很少使用殺蟲劑和殺菌劑。因此,稻田生長的水草是小龍蝦的天然植物餌料;水稻上的害蟲卻成了小龍蝦的天然動物性蛋白質餌料。所以水稻不需使用除草劑、殺蟲劑和殺菌劑,雜草和害蟲都由小龍蝦來處理,水稻也很小發病。這種水稻才是直正意義上的綠色環保無公害糧食。

第二,稻田為小龍蝦提供舒適的場所。水稻種植後,吸收人工撒灑的肥料和小龍蝦創造的肥料,正常健壯地生長髮育。夏季為小龍蝦撐起一片陰涼的天地,為保護小龍蝦安全越夏和提高小龍蝦商品質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小龍蝦為稻田提供豐富的營養。小龍蝦在稻田裡取食雜草和尋找捕食害蟲,產生的排洩物迴歸稻田,為水稻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使水稻種植減少了許多的肥料投入,節省了肥料投資。

第四,小龍蝦為水稻捕捉許多的害蟲。小龍蝦在水稻田裡捕食害蟲的本領非常強,只要水稻有害蟲,小龍蝦就會想辦法捕食,是害蟲的天然捕殺高手。這樣,為水稻種植節省了許多的農藥投資,從而減少了水稻的農藥殘留量。

總之,蝦稻共養是一種優良的生態養殖的典型,為生態養殖提供了鮮活現實的模範,為治理生態樹立了榜樣。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稻田養殖小龍蝦互利互補的目的如下,小龍蝦可以通過在田間活動,給稻田除草、滅蟲、鬆土、活水、通氣、增肥。而稻田則可以給小龍蝦生長提供遮陰、庇護的適宜環境和豐富的餌料資源。



如何保證龍蝦成活率?要想小龍蝦成活率高,我想主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從蝦苗入手,我們挑選的蝦苗必須是規格統一,附肢其全、無病無傷、體質健碩、活力充足的蝦苗。


二、從養殖密度入手,養殖密度過大,小龍蝦有好鬥的天性,會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而相互殘殺,所以密度控制必須合理。

三、維護好水、草,水、草的穩定,往往關係到小龍蝦患病的機率。所以水好、草好,是減少小龍蝦患病的關鍵。

四、從稻田用藥及施肥入手,稻田用藥及施肥都應避開小龍蝦蛻殼的高峰期。肥料儘量以有機肥為主,化肥類的儘量用尿素,少量多次的原則。用藥,儘量以生物製劑或高效低毒的為主。用藥前要將稻田分成幾個區域,每次只對其中一個區域進行用藥,並且還要防止田間水迴流蝦溝。


五、從防逃,防天敵入手,經常巡塘檢查稻田的防逃設施,如發現有小龍蝦天敵,要及時將其清除。

總之,小龍蝦和水稻套養在一起,要想保證其高的成活率,我們必須保證每個管理中的細節都要做到位,特別是維護水和草的穩定。儘量讓小龍蝦不得病,不逃跑,無天敵,才是最適合小龍蝦生長的環境。


壞男人2576


稻田養殖小龍蝦過程中,利用種植水稻和養殖小龍蝦在時間上面的錯位,很大的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

一般來說,對於水稻來說,在水稻收割之後,水稻的稻樁和水稻秸稈是小龍蝦蝦苗的天然餌料,在小龍蝦生長的早期提供了很好的營養補充,是小龍蝦蝦苗生長不可所得的補充。希望水稻秸稈和水稻稻樁的存在,跟小龍蝦提供了天然的棉被,保障了小龍蝦蝦苗安全的過冬。

同時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小龍蝦天然的糞便是水稻的天然肥料,減少了肥料是使用量,稻田中生長出來的雜草是小龍蝦的天然餌料,同時稻田生長中的害蟲有一部分被小龍蝦吃掉了,最後小龍蝦在高溫的季節,水稻已經生長的很好,為我們的小龍說生長提供了天然的遮陰的空間。

蝦於稻的結合是相互的利用,相互的促進彼此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有在全國大面積的開展起來,當然希望廣大的養殖戶都能盈利。

小龍蝦的成活率,最根本的是基礎,保持一定的基數,不能多,也不建議少,同時選擇健康有活力的小龍蝦蝦苗,是成活率的保障,同時就近購買小龍蝦蝦苗,能夠一定程度上提供小龍蝦蝦苗的成活率。蝦苗是一切養殖的基礎,有了苗就有了後續,為賺錢打下了基礎。

養殖小龍蝦不容易,希望廣大蝦友在養殖小龍蝦的過程中賺到錢,加油2019.


龍蝦說


1.上半年第一季小龍蝦養殖期間與水稻種植不衝突。


2.四月底五月初將小龍蝦儘可能捕撈出售,以降低小龍蝦密度,避免五六月高溫天氣發生嚴重病害造成損失以及人力財力上過多無效投入。

3.月份,水位降至蝦溝,以便於水稻直播。蝦溝內的水位每兩週降低10-20公分,逐漸將蝦溝水位降至30公分左右,人為造成對小龍蝦生長不利的惡劣環境,促使小龍蝦打洞避暑,以免存塘小龍蝦大量聚集在蝦溝內導致密度過高,降低存活率。同時惡劣的高溫環境有利於促進小龍蝦性成熟,提早交配抱卵。

4.秧苗長至壯苗期後,逐漸加深水位淹苗,既有利於秧苗的生長,也可以淹出小龍蝦,引誘小龍蝦上田。由於原先小龍蝦的存塘量不是太高,至此可以購進大規格蝦苗(每斤50-80尾)放入稻田,以每畝20-40斤為宜。並加強飼料投餵。同時注意水質管理,做好改底解毒,培菌培藻工作。

5.進入8月份,商品蝦價格上漲,經過一個多月的餵養,小龍蝦便可以開始捕撈,並注意多捕公蝦少捕母蝦,銷售一部分並保留一部分作為種蝦。

6.9月份,水稻進入灌漿期後期,稻田幹水曬田,只蝦溝保留60-80公分水位。

7.10月份,水稻收割後,即可用旋耕機在稻田每8-10米左右旋出一條南北向鬆土帶,然後曬田至泥土乾裂,再上水20公分左右,每畝15-20斤生石灰消毒。過5-7天后即可以在鬆土帶種植伊樂藻。水草活根以後即可開始肥水。


稻田養蝦死亡的幾個關鍵時間點:

1.投苗期

投苗一週內是小龍蝦死亡的高峰期。要求投苗期十五天左右即開始調理養護水質,做好消毒、改底解毒、肥水、培菌培藻、抗應激處理。投苗後一週內,最好每隔兩三天再進行一次抗應激處理,連續兩到三次。

2.黑色五月

經過幾個月的養殖,蝦塘環境負荷已近極限,加上高溫的影響,極易發生病害。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五一前後將小龍蝦儘可能捕撈出售,降低密度。

3.水稻收割後上水浸田期

稻草浸泡後開始腐爛,雖說稻草腐爛本身也會施放肥效,但浸泡出紅黑水對小龍蝦有毒害作用,必須在此之前進行預防處理。如果已經發生紅黑水,必須改底解毒,並培菌培藻,情況嚴重的最好換水處理。

4.冬季低溫期

水位過淺,水溫過低,都會影響小龍蝦存活率。宜早上水,早肥水,營養補充要跟上。

5.殺青苔藥害

滅苔用藥不當,劑量過重或不及時解毒,都有可能對蝦苗產生嚴重的危害,甚至全軍覆沒。滅苔前一定諮詢專業人士再行處理。


養龍蝦的小哥哥


這就是蝦稻共作,十多年前發明於我們潛江的小龍蝦養殖模式,目前這種模式在我們這裡比較成熟。

首先在稻田四周挖環溝,其主要目的是在水稻栽種前與收割前後,稻田裡的水位要降到最低,這時候存塘的蝦種一部分打洞,一部分生活在環溝內。在水稻生長旺盛的季節,也就是6789月份,稻田內是有水的,小龍蝦可以充分利用稻稈的遮陽效果給自己降溫,同時可以捕食稻稈上的水生動物,稻稈可以作為小龍蝦脫殼的遮蔽物。水稻收割以後,稻田進行曬田,待稻稈變得枯黃後上水慢慢淹沒稻稈,待其慢慢腐爛可以達到肥水的效果,抑制青苔的生長和保持水溫便於小龍蝦順利過冬。目前來說,蝦稻共作模式是小龍蝦養殖中風險最低,最綠色環保的一種方法,在全國已經推廣開來了。


潛江龍蝦資訊號


說實話,我沒沒養過但我見過別的養殖戶養過。主要有以下幾點:1. 水稻種植要有一定的間距,行行之間應挖個溝好儲蓄水量2,下蝦苗應控制在每畝100-120斤的量。3. 加強人工管理和餵食雜食。


楓葉歸林之奮鬥青年


共生關係,最好再養點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