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項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學研究出爐,一睹為快!丨朱軍教授專訪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

醫學界腫瘤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中国第一项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出炉,一睹为快!丨朱军教授专访

男多於女,老多於少,城多於鄉,老年男性城鎮居民貌似有點懸……

受訪專家丨朱軍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審稿專家丨劉衛平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文丨玉醬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

淋巴瘤和骨髓瘤均屬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升高。近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和劉衛平教授、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黎君教授團隊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雜誌(2018 IF=7.333)發表了一項觀察性研究,從年齡、性別、居住地、分佈地區等方面對中國淋巴瘤和骨髓瘤的死亡率進行了分析與評估。

中国第一项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出炉,一睹为快!丨朱军教授专访

研究發表於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雜誌

為進一步瞭解這項研究及淋巴造血系統腫瘤在我國的流行病學現狀,醫學界特對研究通訊作者之一朱軍教授進行專訪。

朱軍教授採訪視頻

研究發現了什麼?

2000年以前,淋巴造血系統腫瘤方面幾乎沒有全國的大樣本調研。“我們中心作為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腫瘤防治辦公室,擁有近30年來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詳盡而又科學的數據,這些數據得到了國家和國際上的認可。但至今為止,我們尚缺乏全國淋巴造血系統腫瘤的流行病學研究。”為彌補這一空白,朱軍教授團隊與馬軍教授、王黎君教授合作,依託全國死因監測點數據庫對全國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進行了研究。

利用這些數據,研究團隊確立了一個特定時間段(2004~2017年)的中國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描述了時間、空間和人間的分佈特徵。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淋巴瘤和骨髓瘤的死亡率越來越高;城市死亡率高於農村;東部地區死亡率高於中西部地區。該研究首次提供了淋巴瘤和骨髓瘤在特定時間段的中國數據。

表1 2017年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例數及死亡率

中国第一项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出炉,一睹为快!丨朱军教授专访

注:ASMRC:按中國標準人口調整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ASMRW:按世界標準人口調整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

死亡率逐年增高

中國淋巴瘤和骨髓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趨勢是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診斷水平提高,二是發病人群增多。淋巴瘤和骨髓瘤在中老年人群裡高發,而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兩個原因疊加,造成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增加。

年齡越大死亡率越高

按年齡分層後,隨著年齡增加,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也越來越高(如圖1)。其實,這也是大多數疾病特別是腫瘤性疾病的發病規律。以淋巴瘤為例,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發病率快速升高,直到85歲進入疾病高發期。另一方面,年齡越大,治療難度也相應越大,會導致死亡率的升高。

中国第一项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出炉,一睹为快!丨朱军教授专访

圖1 年齡和性別分層下的淋巴瘤、骨髓瘤死亡率

男性高於女性

淋巴瘤的死亡率還有一些規律,特別明顯的一點是男性高於女性。如圖1,男性死亡率幾乎可達到女性兩倍。朱軍教授解釋,除了乳腺癌、婦科腫瘤等女性常見疾病,大多數惡性腫瘤中男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於女性,這可能與男性的基因易感性、生活方式、工作壓力、性格特徵等因素有關。

城市高於農村,但農村增速更快

淋巴瘤和骨髓瘤的城市死亡率高於農村,如圖2。朱軍教授分析,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中國面積實在太大了,發展不夠均衡,診斷水平也參差不齊。城市診斷水平相對更高,疾病檢出率高於農村,相應地死亡率也更高一些。農村淋巴瘤死亡率低可能只是表象,由於調研數據不夠細緻和詳盡,且存在漏診情況,因此表現為死亡率相對較低。

農村地區的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上漲速度快於城市,與城鄉一體化、患者就診率增加、診斷水平和檢出率提高、調查登記的擴大和細化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為發病率的升高做了“貢獻”,也間接導致了死亡率上漲增快。

中国第一项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出炉,一睹为快!丨朱军教授专访

圖2 淋巴瘤、骨髓瘤的城鄉差異(農村地區死亡率增速明顯更快)

東部高於西部

此外,如表2所示,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還存在東部地區高於中西部地區的現象,可能也是出於類似的原因。這些也是研究者需要進一步分析的問題。這樣的現象可能不僅與醫學相關,社會、經濟、文化、保障等因素都會有一定影響。

表2 中國東、中、西部地區淋巴瘤、骨髓瘤的死亡率差異

中国第一项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出炉,一睹为快!丨朱军教授专访

為什麼做這項研究?

淋巴造血系統腫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及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這五大類,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個較常見的死亡原因。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中的一項系統分析顯示,淋巴造血系統腫瘤導致的死亡人數為共計約45.3萬例,其中淋巴瘤與骨髓瘤分別為26.8萬例和9.8萬例。

關於這類疾病,東西方國家之間的流行病學特徵差異較大歐美國家發病率全球最高,亞洲相對較低。例如在美國,2016年時淋巴造血系統腫瘤是第四大常見癌症,預計新發病例為13.7萬例;2014年的死亡率為21.6/10萬(其中HL為0.4,NHL為8.3,骨髓瘤為3.9,白血病為9.0)。而在韓國,2012年預計淋巴造血系統腫瘤新發病例為6638例;1999~2012年期間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從6.9/10萬增加到了9.9/10萬。

然而,此前中國並沒有基於國家人口數據的淋巴造血系統腫瘤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研究。為此,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單位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這項研究,初衷是通過研究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的變化趨勢來指導未來的疾病防控策略,為同行提供參考。研究最終確定了2017年中國大陸地區淋巴瘤和骨髓瘤的死亡率,並分析了2004~2016年的死亡率變化趨勢。

如何評價這項研究的意義?

這是中國第一項採用國家人口數據對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學特徵開展的觀察性研究。研究數據覆蓋了中國總人口數的24.3%,確定了中國淋巴瘤和骨髓瘤的死亡率模式,即男性和城市老年人死亡率相對更高,農村地區死亡率快速增加。研究結果提供了淋巴瘤和骨髓瘤疾病負擔的信息,有助於制定相應的疾病應對策略。

怎樣應對淋巴瘤的發病現狀?

朱軍教授表示,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20年,我國在醫療特別是腫瘤防治領域發展相當迅速。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整體水平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面對如此形勢,醫療工作者肩上的責任重大:一方面需要通過更加細緻的調研和大數據收集,來了解我們國家自身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疾病防治方面的經驗,在我國進一步推進規範化診斷和治療。“為每個患者都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手段,讓患者活得更長久、生活質量更高,也是我們工作的目的所在。”

接下來的工作方向是什麼?

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淋巴瘤專科,朱軍教授團隊的心得是:“淋巴瘤專業的發展一定要建立在多學科合作的基礎上,凸顯專科化發展的方向,緊跟國際科技前沿,融合全國同行的資源和經驗,致力於淋巴瘤診治的規範化和個體化。隨著一些創新性藥物研究的重大突破,某些特定類型疾病的診治水平有望走在世界前列。”

專家簡介

中国第一项淋巴瘤和骨髓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出炉,一睹为快!丨朱军教授专访

朱軍教授

朱軍,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大內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執委會常委,CSCO中國淋巴瘤聯盟主任委員,中國免疫學會血液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老年學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CACA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參考文獻

[1]Liu W, Liu J, Song Y et al, Mortality of lymphoma and myeloma in China, 2004-2017: an observational study. J Hematol Oncol. 2019,12(1):22.

徵 稿

來稿以word文檔形式,其他不予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