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元春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宫中女吏变为风光的德妃?

黄元中


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到,政老爷的大小姐贾元春入宫做了女史,到第16回元春加封为贤德妃。那么贾元春从默默无闻的宫中女史变为风光的贤德妃,靠的是什么呢?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一、清朝的选秀女制度

《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朝选秀女制度非常严谨,满族皇室为了充实后宫,并且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正,结合八旗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秀女选拔制度。

清政府将所有旗人均编入佐领、管领内。八旗官宦家的女子婚嫁权归该管贝勒;皇室、亲王家的女子婚嫁归皇上,皇太后做主。顺治年间,确定了八旗内所有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严禁私相嫁娶,一律要经过选秀女,落选者方可婚嫁。入选秀女基本是作为皇帝、皇子、皇孙或者亲王、郡王及其子孙的婚配。

选出的秀女最初可能在预备梯队。《红楼梦》第4回写道:

......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这说明,贾元春最初可能是作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入选的,并不一定是作为皇帝的妃子进宫的。

<strong>

二、贾元春原型

很多红学家考察出元春的原型人物是曹寅的长女曹佳。曹寅有二子二女。二女皆为王妃,长女曹佳于康熙四十五年嫁镶红旗平郡王纳尔苏;次女于康熙四十八年嫁康熙某侍卫。这两门亲事皆由康熙指婚。

也就是说贾元春开始并不是直接进的皇宫,有可能进的是某个亲王府,作为郡主的入学陪侍,在某个适当的时候,由亲王府到了皇帝身边。

三、贾元春封妃,原来是他之功

《红楼梦》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元春封妃后,赖大回来向贾母等报喜:

“咱们家的大姑奶奶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如今老爷又往东宫里去了。急速请太太们去谢恩。”

注意这几个字“如今老爷又往东宫里去了”,即贾政往东宫谢恩去了。

谁会住在东宫呢?老百姓中口口相传有“东宫太子”之说,这说明元春封妃是太子之力。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大致理清了脉络:贾元春最初先进入太子府作女宫或者郡主伴读,因贤德和才能入皇宫充为女史,再后被皇帝册封为贤德妃。

元春封妃实乃太子之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元春封妃后不长时间突然暴死的原因了。

康熙朝太子被废后,元春被牵连,或者被皇帝赐死,但由于后四十回遗失,我们看不到元春的死因了。

太子被废,元春暴死,贾家不仅失去靠山,而且被牵连,很快被抄家。


我就是竹韵


贾元春作为红楼梦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她的存在是贾家的晴雨表。贾元春兴,贾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贾元春衰,贾家“树倒猢狲散,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样重要的人物仿佛贾家捆绑在贾元春一人身上,其实恰恰相反,贾元春是被贾家捆绑在身上,她的荣辱,不过是皇帝对付贾家的手段。


【一】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元春入宫做女史,也就是低位嫔妃,到十六回突然晋升贤德妃,五六年时间贾元春没有传出来任何消息。元春晋升之时皇帝召见贾赦贾政,贾家的表现是惶恐: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地使人飞马来往报信。

贾家对元春晋升毫无准备,可知元春进宫数年默默无闻,并没有得到皇帝宠信。突然晋升贤德妃,令贾家上下措手不及,“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那么贾元春为什么会突然晋升呢?我认为她的晋升全靠一件事一个人。


【二】

一件事是秦可卿葬礼。所有人的共识都认为秦可卿的葬礼规模逾制,违规了。贾家犯错,皇帝还晋升了贾元春,如此不合常理证明皇帝受到了被动的威胁。令其投鼠忌器,不得已赏贾家一个贵妃。贾家不具备这个实力,问题出在北静王身上。

古代官员并不可以随便参加婚礼葬礼。尤其王公之尊,必须有皇帝旨意才可以。贾敬死后皇帝下旨“准许王公以下祭吊”。四王八公等参加合理合法。但秦可卿葬礼,皇帝没圣旨。北静王参加有三点不寻常:

一,北静王带领一众四王八公没有圣旨集体出席,是大不敬。

二,北静王将皇帝所赐的鹡鸰香念珠随手给了贾宝玉,御赐之物随手送人,是对皇帝的藐视。

三,以上两点只有心中有不轨想法的人才会如此做。

不敬在前,藐视在后,凸显出北静王的不轨之心。这一群人出现在贾家葬礼上,结党之意明显。羽翼未丰的皇帝面对这些老臣怎么办?当然先安抚再徐徐图之。贾元春就是这样的情形下无宠晋升,是北静王送给贾家的大礼包。



【三】

一个人不是北静王,有个比北静王还重要的人在元春晋升贤德妃起了重要作用。这个人就是宫中老太妃。五十五回老太妃生病,甄家随后奉旨进京拜见,表明老太妃出身江南甄家无疑。贾家与甄家是多年老亲,关系极好。贾元春有老太妃在宫中做靠山,也是贾家送元春进宫的倚靠。

贾母和甄家四个女人说话,提到甄家二姑娘嫁到京中和贾家尤其好。又不“自尊自大”表明甄家二姑娘比贾母这个荣国公一品诰命夫人地位高。加之老太妃薨逝后,北静王府与贾家一起租房子,竟然贾母住了上房,能推断甄家二姑娘极可能是北静王妃。

如此,北静王在外违法参加秦可卿葬礼,北静王妃进宫与老太妃商议抬举贾元春,使得贾家彻底捆绑在北静王这艘大船上。皇帝外有四王八公威胁,内有老太妃的支持,贾元春不合理的越级晋升贤德妃也说得通了。

注:根据老太妃的称呼和病中葬礼规格。老太妃地位极尊。当是皇帝祖母辈。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合适的时机支持贾元春,自然水到渠成。而五十八回老太妃一死,贾元春的日子马上难过。贾家开始陆续有太监来打秋风,表明贾元春的靠山是老太妃无疑。她能晋升贤德妃,是北静王和老太妃里应外合的结果。而皇帝借贾元春麻痹贾家和北静王,不过在蓄势,一旦力量足够,结果一网打尽。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送女子入宫为女官,终究在四大家族的贾家来看,一定是有目的的。历史上,有些皇帝取消了所谓的“选秀”,那么为后宫主事的自然会琢磨怎么能让皇帝有足够的女子繁衍生息。选一些女子入宫,所谓“官女子”亦是为嫔为妃的路子。《红楼梦》中,不止一次交待四大家族曾经接驾的线索,那么元春入宫一定是事先铺好的路咯,自身秀德自然不在话下。贾家在背后的周旋自然也成就了元春,最终晋封德妃。

至于后来元春死亡,贾家被查。这彼此应互为因果,不能单纯的说哪一方导致了哪种后果。一些“阴谋论”就更加有意思了,比如元春勾结造反如是云云,也许也是一种设定罢。



相思河的猫


因贤孝才德,先入宫作女吏。后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其实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巜红楼梦》中并没有提及当时的皇帝是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