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有易患病人群嗎?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最涼的涼


乳腺癌有易患病人群嗎?當然有。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當然是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得乳腺癌,這簡直是廢話,不過,這卻是事實,不要以為男人就不會得乳腺癌,既然男人也會得乳腺癌,性別當然就是一個考慮因素,不過,這種區分沒意思,男性乳腺癌發病率太低了,幾乎可以忽略。所以,我們要談的是女性乳腺癌。

什麼樣的女人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發病的相關危險因素很多,有些還存在爭議,但目前比較得到認可的乳腺癌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不育或未育、生育次數少、第一胎足月產年齡晚(大於30歲)、月經初潮年齡小、絕經年齡晚、有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囊性增生病等)、乳腺癌家族史、一側乳腺癌病史、放射線暴露(包括既往胸壁放療史)、從未哺乳或哺乳時間短、外源性雌激素過多攝入(雌激素替代療法)、肥胖超重過多的脂肪和熱量攝入(高脂和高熱量飲食)、纖維素、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攝入不足等等。

這其中有的因素,我們可以儘量去做到,有的不能做到的,也不用太糾結,像不育或未育,第一胎足水產年齡晚之類的,你不必為了這個去隨便找個人結婚生子。還有像月經初潮年齡小、絕經年齡晚,這不是你能決定的。但有的還是可以改變的,比如,控制體重,注意篩查。


腫瘤專科醫生


乳腺癌包括原位癌和浸潤性癌:“原位癌”簡單理解就是還處於“原位”,沒有跑出去的癌;“浸潤性癌”指已經跑出去的癌。但值得指出的是,此處的“跑出去”是指醫學病理診斷中的“基底膜”,而不是指“癌長到了乳腺外或者轉移的意思”。

乳腺癌病理報告中,最常見的是“浸潤性導管癌和浸潤性小葉癌”,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乳腺癌最常見的兩個類型是:導管癌和小葉癌,其他的類型還有小管癌、實體性癌、分泌性癌等等。因此,雖然都屬於乳腺癌,但名字卻不一樣,乳腺癌的各種類型的劃分,是根據腫瘤細胞的來源、形態和其他特徵來劃分的。

至今,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研究得還不是很清楚。總體而言,大部分癌的發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是從增生---不典型增生---癌變---原位癌---浸潤性癌,逐漸發展而來的。簡單而言,就是“不是一開始就是癌,而是一個長達幾年甚至數十年的經過:先增生,然後有不好的增生,到癌變,之後就成了原位癌,最後跑出去了變成了浸潤性癌,以至於到最後轉移“。

因此,要談乳腺癌的易患人群,可以從乳腺癌發生的這個過程來考慮。因為浸潤性導管癌是最常見的乳腺癌,所以以下就從浸潤性導管癌的發生來談:

1.普通型導管增生不是直接的癌前病變,而是患癌風險增加的一般標誌。“普通型導管增生”是一個專業的診斷,但有了普通型導管增生,並不意味著要立即動手術,可以觀察、隨訪。普通型導管增生患者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1.5-2倍,雙側乳腺患癌概率均等。但是對於直系親屬乳腺癌家族史的普通型導管增生患者,患癌風險輕微增加。

2.非典型導管增生患者以後的患癌風險增加3-5倍,雙側乳腺發生率幾乎相等。非典型導管增生患者要密切隨訪。如果進行粗針穿刺活檢,發現了非典型導管增生,那麼即為手術切除的指徵,意思就是說“需要手術”。因為做一個穿刺活檢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若粗針穿刺發現了非典型導管增生,就需要手術,而且有一部分非典型導管增生的患者,手術之後發現了更嚴重的病變。

以上介紹了2種最常見的增生。

所以並不能給一個很明確肯定的答案,說是哪類人更加容易患乳腺癌。乳腺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控制的,而且,具體的發病原因尚未研究清楚。

所有的疾病都是講究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要早發現、早預防乳腺癌的發生,需要有良好的健康意識,進行定期體檢。

另外提出兩點是:1.男性也可以發生乳腺癌,所以當有觸及腫塊是,男性也需要去進行相應的B超、鉬靶檢查等。2.遇到過不少在哺乳期發現的乳腺癌,一方面哺乳期雌孕激素刺激了腫瘤的生長,另外一方面,哺乳期乳房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增大的腫塊。所以哺乳期也需要引起重視。

感謝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病理科劉醫生



所謂“土壤和種子”學說指的是癌細胞好比種子,癌細胞形成的環境好比土壤,癌症的形成首先是有癌細胞這個種子的存在,同時假如有癌細胞適合生長的環境癌腫自然就可能發生。現代癌症研究也表明:癌症的形成包括正常細胞突變→突變細胞具備無限增殖能力形成癌細胞→癌細胞聚集形成癌腫等幾個步驟。


按照此思路我們來分析一下乳腺癌危險人群。先看看種子問題。年齡毫無疑問是重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乳腺細胞發生突變概率越高,乳腺癌的形成概率自然加大。此外,遺傳因素也是必須考慮的。一般來說母親、姐妹發生乳腺癌自身患乳腺癌風險提高3倍,乳腺癌相關基因Brca1和Brca2突變者也是乳腺癌的高風險因素。研究表明:Brca1和Brca2同時突變者70歲時有一半會發生乳腺癌,因此此類人群定期檢查乳腺非常的必要!


談完了種子,再談談適合乳腺癌細胞生長的土壤,也就是生長環境,目前看身體內過高的雌激素水平就是危險因素。由於乳腺細胞表面有太多的雌激素受體,過高的雌激素水平可導致乳腺細胞過度增值分化,發生癌變風險自然增大。目前看終身不育或35歲以後才生育或40歲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初次月經在12歲以前或55歲以後才停經者都是危險人群。一些女性為避孕長期服用避孕藥也會導致身體內過高的雌激素水平。


肥胖、缺乏運動、心情憂鬱好生氣也可導致內分泌的失調,增加乳腺癌的風險。以上就是我的答案。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乳腺疾病多數與心情和體內內分泌紊亂有關係,保持好心情,遠離乳腺疾病。如果不幸患上乳腺疾病,可以採用新鮮的中草藥外敷加內服同時進行治療,效果會更好。



貴州苗醫藥發掘人


剛觸及頭條時,總以為是大眾所談,於是乎侃然之莫及。然延時稍有則知之乃乏談強辨之所。時多盈餘者,姑侃且說可也!真病者求之真醫。


百丈松713


體寒嚴重和愛生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