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繡聖”沈壽曾說:“天壤之間,千形萬態,但入吾目,無不可入吾針,既無不可入吾繡。”刺繡對於趙桂琴而言同樣如此,心中浸潤著對世間百態欣賞的美,萬物之美亦無不可化成手中千絲萬縷加以描繪。作為寧夏民間刺繡的第六代傳人,趙桂琴向世界展示著刺繡這一古老技藝,一針一線繡出了繁花似錦,也繡出了美好生活,因刺繡而從鄉野走向了國際舞臺。

繡從心底出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正在刺繡的趙桂琴

趙桂琴家傳刺繡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六七歲時她就跟著母親和姥姥學習刺繡,因為喜歡,平時除了幹農活其餘時間都用來刺繡。

“那個時候,經常幫著親戚、鄰居做繡品,誰家的姑娘要出嫁,陪嫁的所有物品都是手繡的,繡花鞋幾十雙,繡花鞋墊上百雙。也沒有什麼報酬,就是互相幫忙,做一點自己擅長的。”即便後來成了家有了孩子,趙桂琴也始終沒有讓這門手藝中斷過。

最初趙桂琴家族傳承的繡法比較古老,線比較粗,不像現在劈得細,針法也比較單一。歷經多年磨鍊,在長期的刺繡實踐中,趙桂琴手法日漸嫻熟,逐步形成了“精、細、雅、潔”的藝術風格,也融入了西北文化的豐厚底蘊。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採訪當日,在趙桂琴位於鎮北堡西部影城的工作室內,記者見到了置於牆上以及展櫃上琳琅滿目的刺繡作品。從一些實用的生活用品到大幅的人物風景畫,有些以花鳥為內容配色較明豔,有些整體色調看上去富有油畫的質感。

趙桂琴說,“過去民間刺繡,婦女以生活為題材,人們的審美講究大俗大雅,色彩的運用看上去十分濃豔,大紅大紫讓人覺得喜慶,而現在人們的審美偏向淡雅的色系,比如我繡秀‘梅、蘭、竹、菊’只用一個水墨配色。”

很多作品,趙桂琴只用一種色系來完成,顏色由淺至深,千針萬線,錯綜複雜中體現出豐富的層次感。這樣絕妙的配色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記者不禁詢問趙桂琴是否專門學過美術。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趙桂琴直爽地回答,“很多人都這樣問過我,可我還真沒學過。刺繡是我從小最愛,所有色彩都在心裡,當我看到一幅畫時整體的配色就在腦海裡自然而然形成了。”對趙桂琴而言,在各種刺繡中,最難繡得是人物,尤其是人物的面部皮膚,要有明暗對比,對線和感覺的要求很高,一個頭像常常得繡一個月。

從最初的鞋墊、衣服、被褥之類的生活繡品到嘗試繡可供欣賞的大幅風景、人物作品,趙桂琴說那時候她只是單純地喜歡,根本不懂什麼是非遺文化的傳承。只是心中會有一種奇怪的預感,覺得這些東西早晚有一天會有用武之地。

人生新篇章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結婚之後趙桂琴隨丈夫從農村搬出,在西夏區租房子住,旁邊住戶恰巧是個畫家,義務幫她畫稿,有像《金陵十三釵》中的單個人物,也有類似於《西遊記》中師徒四人連山帶水的整體圖,倆人合作了有七八年的時間,期間趙桂琴把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全都繡出來了,她的作品《金陵十三釵》後來還被中國博物館收藏。

趙桂琴說,過去不像現在刺繡的底稿是電腦打,都是手畫出來的,畫家畫得慢,自己繡得快,繡完一幅往往要等一段時間下一幅才能畫出來。那個時候趙桂琴還開了一個超市,白天超市忙,晚上抽空繡。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年輕時精力特別旺盛,作品都是在夜裡趕出來的。”現在,趙桂琴感嘆精力大不如從前,必須沒有任何瑣事的打擾,安下心來靜靜地繡,慢慢進入狀態。

趙桂琴把她的繡品都收藏在床底櫃裡,有一年夏天收拾整理,把它們掛在院子裡晾曬,恰巧被小區查戶口的工作人員看到,連連稱讚她技藝的高超,覺得這麼好的手藝應該展示出來。告訴趙桂琴她的刺繡可以申報民間非遺,並且幫她申請了非遺傳承人。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2008年,趙桂琴順利被批為寧夏首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刺繡之路的新篇章就此開啟。

在申報的這段時間裡,機緣巧合,趙桂琴在報紙上看到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招募民間手藝人的消息,決定去試試。

“當時我看到身穿一身旗袍的趙桂琴走進影城,胳膊裡夾了一卷布,展開一看,原來是一幅刺繡作品。張賢亮先生看了看,點頭說很好,於是她便留了下來。”對於趙桂琴的到來,最早入駐影城的篆刻藝人任振斌記憶猶新。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之後趙桂琴在影城的幫助下建立了工作室,“景區南來北往的遊客多,刺繡作品大受歡迎,這對我的提升很大。”回憶起初來影城的情景,趙桂琴有些感慨,“剛來那幾年,一個夏天的功夫,牆上這些大件作品全都銷售一空,家裡的姊妹們幫著一起繡都趕不上賣,曾有一幅繡品賣出過12萬的高價。如今,由於一些客觀原因,銷路沒有以前好了,一個月也賣不了幾幅。”對於刺繡的布料和真絲線,趙桂琴儘量選擇購買最好的,有的從國外進口,除去高昂的原材料成本,那時候一年的收入也有三十多萬。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現在趙桂琴的作品除了通過影視城和國內外的各種展會出售,還有一些慕名而來訂繡的。趙桂琴開玩笑地跟記者說,“自己如果生在南方,可能刺繡事業會是另一番天地。南方溼潤的環境更適合刺繡,北方空氣乾燥容易起靜電。以往在工作室給遊人做刺繡展示的時候,周圍圍著一圈人,劈線的時候因為靜電多線就亂飛打結,打了結剪斷線就沒法繡了。”

喜歡了刺繡一輩子,趙桂琴現在還只是自治區級傳承人,“什麼時候能把國家級傳承人申請下來,我此生也就圓滿了,但苦於寧夏的刺繡還沒有國家級的項目,所以暫時還沒有辦法申請。”成為國家級傳承人是趙桂琴現在最大的願望。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巧手創新業

在傳承刺繡這門手藝的過程中,趙桂琴越發覺得工作室的侷限性有些小,覺得自己應該成立公司,這樣一方面可以帶動一部分人就業,另一方面能夠吸納更多喜歡刺繡的人。

2013年,趙桂琴在大女兒的幫助下成立了以趙桂琴名字命名的刺繡公司。公司的刺繡作品如今已成為高端藝術品、收藏品和裝飾品,倍受追捧。趙桂琴還把她的作品成功推向了歐美、日本、非洲等國外市場,不僅為她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賦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刺繡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代表。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從前幾年開始,寧夏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度重視並給予大力政策支持,年年和趙桂琴合作,給寧夏的農村婦女和未就業的青年免費提供刺繡技藝培訓。國家給補貼,學生不交學費,食宿也免費,但即便這麼好的政策,趙桂琴說有時候培訓效果並不理想,總有學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用心學習。談及原因,趙桂琴有些無奈,“這和當地農民的意識跟不上有很大關係,年輕人出去找工作要的是立竿見影的收益,打一天工就能有一天的收入,但學習一門手藝你得有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些年趙桂琴說她一共培訓了有2 000多人,她也很想教出優秀的人才然後吸納到自己的公司,但真正熱愛刺繡把這門手藝願意傳承的人並不多。

從國內走向國際大舞臺,這是值得趙桂琴驕傲的從藝經歷。她先後走進香港、澳門,國外的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韓國、老撾,非洲毛里求斯、坦桑尼亞等國家和地區做展示和交流。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2010年9月趙桂英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現場展示技藝1個月;2011年1月出席北京韓美林研討會現場展示刺繡技藝;2011年1月參加亞洲香港文博會現場刺繡給港人;2011年2月參加沙特阿拉伯文化展現場刺繡給沙特國人民;2011年2月參加阿聯酋迪拜文化周現場刺繡給孔子學院教師、學生;2012年9月參加韓國文化交流學習為韓國人現場刺繡;2012年4月前往非洲毛里求斯島國塞舌爾、安塞羅亞萊為居民開展一個月的民間刺繡講課;2015年2月參加歷時8天,由老撾文化中心舉行的傳統文化展示活動,現場刺繡給老撾民眾;2016年9月應邀參加亞洲塔吉克斯坦民間文化交流展演活動,現場展示民間刺繡作品;2017年7月參加歷時一週的非洲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中國—非洲文化展示交流活動,現場展演技藝,宣傳銀川市、西夏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

一雙巧手,繡山繡水繡萬物,讓民間刺繡從鄉野走向國際舞臺

採訪之餘,趙桂琴會一臉幸福地跟記者分享她現在的家庭生活。自己的三個子女中,她把大女兒王倩和小女兒王婧培養成了第七代刺繡傳承人。子女相繼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五個孫子需要趙桂琴幫忙照料,在這些調皮的孩子們面前她總是束手無策,難以招架。一邊沉浸在兒孫滿堂的家庭之樂裡,一邊繼續奔波於刺繡事業中,培訓新學員、參加國內外的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年年如此,趙桂琴常常是忙得不亦樂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