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之相淡如水!

老子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之相淡如水!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出自《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

解释: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老子的话,意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离去,离去就会远去,远去就会向反方向发展,体现了“反者道之动”的思想!

老子说的是道,而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用在人与人之间当然也亦如此,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若过于沉迷和执着的感情不会持续长久。太聪明智慧便会对自己有损伤。

君子之交淡如水,情义真挚深沉无需繁饰,就如这质朴天成的美玉一样,无需百般刻镂,细琢精雕。

老子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之相淡如水!

灾难意味着,曾经无话不谈,曾经的默契不复存在,而彼此厌恶、疏远,甚至反目成仇。

有一话说:再也没有比曾经是朋友的敌人更恶毒的了!

越是最初相交深厚,一旦决裂,对另一方的怨恨也越深。

秦朝末年的张耳和陈馀就是这样。

张耳和陈馀早年是可以抹脖子的生死之交。陈馀比张耳小,他对张耳像对自己的父亲一样。

二人曾经一起逃亡,共患难,一起参与反秦活动。

后来项羽分封天下,张耳为王,陈馀为侯。陈馀大大不服,因为张耳、陈馀对于恢复赵地的功劳是同样的。

陈馀用武力赶走张耳,使得张耳逃到刘邦那里。刘邦与项羽争斗时,刘邦要求陈馀归到自己一方,陈馀提出的条件竟然是要刘邦杀了张耳才会答应。

刘邦杀了一个和张耳长得像的人,把人头送给陈馀。陈馀发现受骗后,就投向了项羽一方。后来韩信与张耳破赵地,斩杀了陈馀。

司马迁对这二人的关系做了这样一句评论:“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意思是当初两人互相倾慕信任,其相交非常诚恳,最终却反目成仇,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这是为何?

老子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之相淡如水!

俗话说:大山近处不显高,仆人眼里无伟人。

为什么佛陀身边会出现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之类的叛徒呢?因为太近了,靠得太近了,看不到对方的功德,观察不到对方的法身,所以他们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却看到佛陀的十四种丑态。

靠得太近了,缺少了一种恭敬心,就看不到对方的功德了。

无论你多么伟大和了不起,如果一个人整天陪着你吃喝拉撒,和你一起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完全融入你的生活起居,时间长了,你在他眼里和一个凡夫俗子没什么两样,再大的功德也会冲淡。

亲人之间,失去了恭敬心,则很容易把自己的坏情绪、坏脾气释放出来。

夫妻之间,失去了恭敬心,则互相指责,甚至嘲弄,到了最后都在对方眼里一无是处。

能对亲人不发脾气,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这是极高的修养。

老子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之相淡如水!

人和人的感情,淡淡的就好,这样的关系,能够维持的久;如果一直浓浓的,两人浓如蜜,就是要分开的时候。

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如果一直感情升温,一定会退温的,这是宇宙的规律。

人和人的相处,真的是一种艺术,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学问。

人际交往,首先要抱着一种无所求的心理,无欲则刚,不向对方过度索求;很多关系越搞越糟糕,是因为向对方所求的太多了,这就是造成翻脸的原因。

不要试图窥探别人的隐私,说话注意分寸,留有余地,不要强人所难。

同时别人给我们任何东西,我们都要感恩,唯有感恩,关系才能持久。

距离产生美,其实就是,彼此尊重,彼此珍惜!

老子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君子之相淡如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