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類大學

石油類大學

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採利用石油。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

大慶油田是繼新中國第一座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被發現後,於1959年9月26日發現的又一個大油田,而後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油田,世界級特大砂岩油田。

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及第一大石油進口國。2017年中國進口石油4.2億噸,同比增長10.1%,對外依存度高達69%。

研究石油消費達峰時間,對於國家加速能源結構調整,保障石油供應,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對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清潔化也非常重要。油控研究項目是跨部門、多領域的研究機構的協同合作,可以避免從單一部門的角度出發做單一目標分析的不足,從而做出綜合性的政策研究報告供決策者參考。

石油類大學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國家級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勘查技術與工程(物探)、勘查技術與工程(測井)、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應用化學

北京重點建設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化學工藝

北京市重點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化學、工業催化、管理科學與工程、石油天然氣安全工程、低碳能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材料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國家首批“211工程”,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截至2015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1389人,其中教授232人,副教授317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5人,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6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新(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4人;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6個

石油類大學

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國家級特色專業:石油工程、安全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物理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環保設備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石油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物理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工程、環境工程

山東重點建設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5個):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

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1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山東省“十一五”重點學科: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應用化學、機械電子工程、化工過程機械。

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工程力學、物理化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

2018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師17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20人,博士生導師180餘人。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0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5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9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資助及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1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2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專家11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3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17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6人。

石油類大學

3西南石油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石油工程、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石油工程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資源勘查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四川省特色專業:石油工程、應用化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社會工作、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工業設計

四川省重點建設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群)建設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群)

國家級重點一級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省級重點一級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數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土木工程、地質學、儀器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現有教職工2397人,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4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624人。專任教師1664人,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養工程人選2人,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2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3人,孫越崎能源大獎獲得者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4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入選者22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50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7人,博士生導師107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73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教育系統職業道德建設標兵1人,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1人,省傑出創新人才獎1人,四川傑出人才獎1人,省教學名師9人,省優秀教師9人,省師德標兵1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省"十佳"青年教師1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青年教師基金資助獲得者11人次,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9人

石油類大學

4東北石油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石油工程專業(第一批)、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第二批)、自動化專業(第二批)、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第三批)、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第四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第五批)、地球化學專業(第六批)、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第六批)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科專業:石油工程專業(第二批)、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第二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第三批)、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第三批)、自動化專業(第三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第三批)

省級重點專業:地球化學專業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石油工程專業、油氣儲運工程專業、應用化學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自動化專業通信工程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工商管理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黑龍江重點建設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省級重點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教職工2101人,其中專任教師1239人。專任教師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5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33人,博士學位450人、碩士學位627人;博士生導師92人;雙聘院士6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4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4人、青年學者1人、講座教授5人;省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14人、後備帶頭人26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模範教師4人、優秀教師7人、教學新秀1人、青年教學能手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7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培育計劃1個。省領軍人才梯隊14個、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3個。學校還在石油石化等企事業單位聘請了一批兼職教授、導師。

5長江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

湖北省品牌專業(部分):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資源勘查工程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石油工程、會計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應用化學

湖北重點建設學科

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石油天然氣、綠色農業

省級重點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作物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農林經濟管理、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植物保護、風景園林學、臨床醫學、水產、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地球物理學、土木工程

截止至2018年5月學校現有教職工3135人,專任教師2264人,外聘教師533人。專任教師中,教授309人,副教授80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88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87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和湖北名師8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3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2人,湖北省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31人;現有博士生導師102名,碩士生導師62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63人,兼職碩士生導師439人;有“雙聘院士”6人,“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9人,“楚天學者”76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

6西安石油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陝西省特色專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石油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資源勘查工程、油氣儲運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軟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陝西省名牌專業:石油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陝西省重點建設學科

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2017年底,學校有教職工1700餘人,專任教師120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近600人。有二級、三級教授40餘人;有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460餘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60餘人。有國家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國家“千人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等人才近40人;有陝西省突出貢獻專家、受聘陝西省“三秦學者”崗位、陝西省“百人計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陝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才以及陝西省師德標兵、陝西省先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師、教學名師和陝西省人文英才等人才70餘人

石油類大學

7常州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應用化學、製藥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環境工程

江蘇重點建設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材料學學科、化學工藝學科、化工過程機械學科、油氣儲運工程學科

部級重點學科:應用化學(精細化工)學科、油氣儲運工程學科

江蘇省“十三五”重點學科:“化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教職工1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餘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佔比95%(博士學位54%);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67人(教授214人)。擁有工程院院士2人(雙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3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3人;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學家2人次、中青年領軍人才7人次、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57人次,省特聘教授5人,省“雙創計劃”人才6人,省“雙創計劃”博士8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省“外專百人”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20人、創新人才團隊3個,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6個、教學團隊1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35人、優秀青年骨幹教師81人。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高校”和“江蘇省教育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8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油氣儲運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自動化、材料化學

國家卓越計劃試點專業: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等

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

省級示範專業:油氣儲運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化學工程與工藝、機電一體化、應用化學

省級重點支持專業:應用化學、石油工程

遼寧重點建設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

:化學工藝、應用化學、油氣儲運工程

省級重點資助學科:工業催化、環境工程

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特色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根據2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1509人,專任教師978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24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47.1%,具有研究生學位的教師佔85.7%,有1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被評為遼寧省攀登學者,20人入選國家和省的百千萬人才工程,55人為國家和省部級科技專家、學科帶頭人、特聘教授和優秀骨幹教師。

9重慶科技學院

國家級特色專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科專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自動化

重慶市級特色學科專業群:冶金材料特色學科專業群、石油與天燃氣工程學科專業群

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油氣儲運工程、安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重點建設學科

市級重點(建設)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安全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

截至2018年6月,現有教職工1549人,其中專任教師1185人。專任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高級職稱609人,博士315人,碩士及以上比例達85%;有省(直轄市)級以上學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共3人,中青年骨幹教師(含資助計劃)39人。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萬餘人,其中:研究生400餘人,留學生300餘人。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16屆畢業生創業率超過2%。

石油類大學

10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試點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省級試點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廣東省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境工程、應用化學、能源與動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廣東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環境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法學、能源與動力工程

廣東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廣東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

廣東重點建設學科

廣東省級優勢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廣東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化學工藝、環境工程

學校現有教職工12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600多人,兼職博導、碩導24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煤炭部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7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4人,有一批教師獲得南粵優秀教師、省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勞動模範等各類榮譽稱號。另聘中國工程院胡永康院士、金湧院士、劉尚合院士、薛群基院士,中國科學院陳新滋院士,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和中石化集團公司及其所屬公司的專家學者70餘人擔任學校客座教授。還聘請了一批“長江學者”、“珠江學者”及“國家傑出青年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擔任學校學科建設顧問。學校有1個省級教學團隊--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團隊。

還有隸屬於各油田的院校如渤海石油職業學院、克拉瑪依石油職業學院、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等。

另外還有該高校設置有石油相關專業,但石油學科不是主攻方向或者在石油系統領域影響力不大的普通高等院校和軍事院校,這些高校包括:

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燕山大學、華北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北大學、陝西科技大學、延安大學、榆林學院、蘭州城市學院、隴東學院

軍事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油氣儲運工程方向)

石油類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